19 试验
65 农业
77 冶金
  • T/SCAS 43-2025 山地茶园建设和管理技术规范 现行
    译:T/SCAS 43-2025 Mountain tea garde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地茶园的术语与定义、山地茶园建设、山地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档案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5 | 实施时间: 2025-10-15
  • T/MNJX 013-2025 陈皮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现行
    译:T/MNJX 013-2025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enpi and White Tea
    适用范围:第一章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陈皮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基本条件、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包装、贮存和质量管理。 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本章定义了“陈皮”“陈皮白茶”“拌和”“蒸压”等核心术语。 第四章 原料要求 本章规定了原料要求。 第五章 加工基本条件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的加工基本条件。 第六章 加工工艺流程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加工工艺流程。 第七章 加工技术 本章规定了原料处理、拌和、称量、蒸压等加工技术。 第八章 包装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的包装。 第九章 贮存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的贮存。 第十章 质量管理 本章对陈皮白茶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9 | 实施时间: 2025-10-11
  • T/HNBX 186-2025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绿茶 现行
    译:T/HNBX 186-2025 Wuzhishan tropical rainforest dayezhong tea—Green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的环境生态指标、人文指标、原料、工艺流程、感官品质、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包装与贮运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 本文件代替T/HNBX 186—2023《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绿茶》,与T/HNBX 186—202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的产地环境生态要求(见第4章); b) 增加了人文指标要求(见第5章); c) 更改了绿茶理化指标中的水分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d) 更改了绿茶理化指标中的总灰分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e) 更改了茶绿茶理化指标中的水浸出物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f) 更改了绿茶安全指标中的铅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g) 增加了绿茶安全指标中草甘膦的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6原料 6.1茶青要求 6.1.1芽叶嫩度、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芽叶完整,不含鳞片、鱼叶、单片,无劣变或异味,无污染、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6.1.2鲜叶原料处理符合GB/T 31748相关要求。 6.1.3鲜叶从采摘到预处理之间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 h,且应避免高温堆积。 6.2等级要求 6.2.1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6.2.2各等级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原料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茶青要求 9质量要求 9.1基本要求 无异味、无霉变,不含非茶类杂质,且不应使用食品添加剂。 9.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9.3安全指标 安全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安全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9.4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执行。 10检验规则 10.1批次 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次产品的品质和规格应一致。 10.2取样 取样以“批”为单位,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10.3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经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感官要求、水分、净含量、总灰分等。 10.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技术要求的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7 | 实施时间: 2025-10-15
  • T/HNBX 187-2025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白茶 现行
    译:T/HNBX 187-2025 Wuzhishan tropical rainforest dayezhong tea—white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白茶的环境生态指标、人文指标、原料、工艺流程、感官品质、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包装与贮运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白茶。 本文件代替T/HNBX 187—2023《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白茶》,与T/HNBX 187—202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的产地环境生态要求(见第4章); b) 增加了人文指标要求(见第5章); c) 更改了白茶理化指标中的水分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d) 更改了白茶理化指标中的水浸出物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e) 删除了白茶理化指标中茶多酚的要求(见2023年版的7.2); f) 更改了白茶安全指标中的铅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g) 增加了白茶安全指标中草甘膦的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h) 更改了保质期的要求(见第13章,2023年版的第10章); 6原料 6.1茶青要求 6.1.1芽叶嫩度、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芽叶完整,不含鳞片、鱼叶、单片,无劣变或异味,无污染、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6.1.2鲜叶原料处理符合GB/T 31748相关要求。 6.1.3鲜叶从采摘到预处理之间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 h,且应避免高温堆积。 6.2等级要求 6.2.1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白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6.2.2各等级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白茶原料应符合表2的规定。 9质量要求 9.1基本要求 无异味、无霉变,不含非茶类杂质,且不应使用食品添加剂。 9.4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10检验规则 10.1批次 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次产品的品质和规格应一致。 10.2取样 取样以“批”为单位,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10.3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经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感官要求、水分、净含量、总灰分等。 10.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应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原料来源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7 | 实施时间: 2025-10-15
  • T/HNBX 185-2025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红茶 现行
    译:T/HNBX 185-2025 Wuzhishan tropical rainforest dayezhong tea—Black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的环境生态指标、人文指标、原料、工艺流程、感官品质、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包装与贮运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 本文件代替T/HNBX 187—2023《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白茶》,与T/HNBX 187—2023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的产地环境生态要求(见第4章); b) 增加了人文指标要求(见第5章); c) 更改了白茶理化指标中的水分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d) 更改了白茶理化指标中的水浸出物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e) 删除了白茶理化指标中茶多酚的要求(见2023年版的7.2); f) 更改了白茶安全指标中的铅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g) 增加了白茶安全指标中草甘膦的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h) 更改了保质期的要求(见第13章,2023年版的第10章); 原料 6.1 茶青要求 6.1.1 芽叶嫩度、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芽叶完整,不含鳞片、鱼叶、单片,无劣变或异味,无 污染、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6.1.2 鲜叶原料处理符合GB/T 31748相关要求。 6.1.3 鲜叶从采摘到预处理之间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 h,且应避免高温堆积。 6.2 等级指标 6.2.1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6.2.2 各等级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原料茶青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茶青要求 等级 质量要求 7 工艺流程 9 质量要求 9.1 基本要求 无异味、无霉变,不含非茶类杂质,且不应使用食品添加剂。 表4 理化指标 10 检验规则 10.1 批次 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次产品的品质和规 格应一致。 10.2 取样 取样以“批”为单位,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10.3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经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感官要求、水分、净含量、 总灰分等。 10.4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应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7 | 实施时间: 2025-10-15
  • T/LPTRA 5-2025 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 即将实施
    译:T/LPTRA 5-2025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tea gardens for Liubang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六堡茶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园地选择、茶园建设、生产管理和农事档案记录的要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23 | 实施时间: 2025-10-23
  • T/SFLA 014-2025 中国农垦 生态茶种植技术规程 现行
    译:T/SFLA 014-2025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ecological tea planting of China state farm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16 | 实施时间: 2025-10-01
  • T/SFLA 009-2025 中国农垦 生态茶 现行
    译:T/SFLA 009-2025 Ecological tea of China state farm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16 | 实施时间: 2025-10-01
  • T/JXXCCY 041-2025 江西原生态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现行
    译:T/JXXCCY 041-2025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01 | 实施时间: 2025-09-05
  • T/JXXCCY 042-2025 江西原生态红茶生产技术规程 现行
    译:T/JXXCCY 042-2025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01 | 实施时间: 2025-09-05
  • T/ZTIA 0009-2025 太白滴翠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现行
    译:T/ZTIA 0009-2025 The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ai Bai Di Cui Hong Tea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太白滴翠红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鲜叶要求、基本加工条件、加工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鄞州区太白滴翠红茶的加工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9 | 实施时间: 2025-08-20
  • T/ZTIA 0007-2025 宁波红茶 现行
    译:T/ZTIA 0007-2025 Ningbo black tea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宁波红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等级、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宁波市行政区域内加工的工夫红茶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9 | 实施时间: 2025-08-20
  • T/CNHC 8-2025 昌宁茶冲泡品鉴茶具标准 即将实施
    译:T/CNHC 8-2025
    适用范围:此标准规定了昌宁茶冲泡品鉴茶具的选择、使用等要求。推荐紫砂或瓷器材质,明确了盖碗、品茗杯等的容量;要求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每月深度清洁;冲泡水温 85 - 95℃,水质符合特定标准,分杯和直接品鉴的茶水比不同;还涉及安全卫生、质量控制等内容,确保冲泡品鉴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4-2025 昌宁县低质低效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即将实施
    译:T/CNHC 4-2025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quality and low-yield tea gardens in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此标准规定了低效低质茶园的改造规范,包括产地环境改造,如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等;提升种质资源,选用优良品种,保护古树茶,更新种质;规范种苗繁育、栽培管理,加强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治,适用于昌宁县及其他低产茶园改造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6-2025 昌宁县生态茶园管理技术规范 即将实施
    译:T/CNHC 6-2025 Ecological tea garde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该标准规定了昌宁生态茶园的管理要求,包括茶树管理,如台地茶园的树冠培养、水分管理等;土壤管理涉及监测与改良;病虫害防控采用农业、物理等方法;还包括极端自然灾害防控,适用于指导当地生态茶园管理,促进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9-2025 昌宁红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即将实施
    译:T/CNHC 9-2025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昌宁红茶的冲泡与品鉴,界定了相关术语,环境需光线柔和、整洁无异味。冲泡流程为八步,投茶 5 - 6g,水温 80 - 90℃,茶水比 1:50,浸泡时间随次数延长;品鉴按赏干茶至看叶底流程,从外形、香气、汤色等方面评价,确保冲泡与品鉴的规范性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7-2025 昌宁县茶叶初制所建设规范 即将实施
    译:T/CNHC 7-2025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规定了选址要求,需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等;厂区布局分为贮青区等,各区域有具体建设要求;设施设备需满足不同茶类生产,材质符合标准;还涉及加工现场、人员管理及质量管理要求,确保初制所规范建设与运行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5-2025 昌宁县生态茶园建设规程 即将实施
    译:T/CNHC 5-2025 Ecological tea garden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in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昌宁生态茶园建设,规定园地环境需符合要求,远离污染源;园地选择有土壤、交通等条件;区块划分、道路与水利建设有规范;生态位配置需形成立体生态系统;茶树种植涉及品种选配、移栽时间和方法等,确保生态茶园合理建设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CNHC 3-2025 昌宁县生态茶园栽培引种、试验示范及推广规范 即将实施
    译:T/CNHC 3-2025 The cultivation, 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cological tea gardens in Changning County
    适用范围:此标准规定了适制昌宁茶的茶树品种,如昌宁大叶种等,描述了各品种的来源、形态特征及特性;规范了种苗繁育,包括扦插育苗和工厂化育苗;明确了种苗质量检验方法、规则及包装运输要求,适用于茶树品种选择、苗木繁育及种苗质量检验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18 | 实施时间: 2025-11-18
  • T/GSWS 019-2025 文冠果叶发酵茶 现行
    译:T/GSWS 019-2025 Cultivated fruit leaves fermented tea
    适用范围:4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2 感官要求 4.3 理化指标 4.4 污染物限量 4.5 农药残留限量 4.6 净含量 5食品添加剂 5.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5.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6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5 | 实施时间: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