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分类(ICS)
19 试验
25 机械制造
29 电气工程
31 电子学
37 成像技术
45 铁路工程
61 服装工业
65 农业
67 食品技术
71 化工技术
77 冶金
79 木材技术
85 造纸技术
93 土木工程
95 军事工程
-
现行
译:T/NANTEA 0013-2020 Pesticide spraying safety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in plant protection适用范围: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前准备、现场作业、作业后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八旋翼植保无人机可参照执行; 主要技术内容:3 作业前准备3.1 植保无人机要求植保无人机须符合AC-91-FS-2015-31相关规定和NY/T 3213相关要求。3.2 飞行范围要求飞行范围严格按照作业方案执行,飞行距离控制在视距范围内,同时了解作业地周围的设施及空中管制要求。3.3 作业区块要求3.3.1 作业区块及周边避免有影响安全飞行的林木、高压线塔、电线、电杆以及其它障碍物。3.3.2 作业区块及周边有适合植保无人机起落的场地和飞行航线。3.3.3 非国家规定禁飞区域。3.4 操控人员要求3.4.1 操控人员须获得相关机构的培训证书。3.4.2 操控人员身体健康,不得在酒后及身体不适状态下操控,对农药有过敏情况者不得操控。3.4.3 操控人员严禁穿拖鞋,须佩戴口罩、安全帽、防眩光眼镜、身穿防护服,并且在上风处和背对阳光操作;操控人员与植保无人机保持5m以上安全距离。3.5 农药要求3.5.1 所喷施的农药应是农药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格产品,应符合NY/T 1276和GB/T 8321.1-8231.9的规定。3.5.2 选择能适合植保无人机喷雾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品种,农药剂型选用油剂、超低容量液剂、可溶液剂、微乳剂、水乳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且在使用前进行桶混兼容性试验(植保无人机农药混配方法和原则见附录C)。必要时,加入飞防专用助剂。3.6 气象条件3.6.1 作业前查询作业区块的气象信息,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3.6.2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3.6.3 环境平均风速应小于等于3.0 m/ s ,最大风速应不超过5.4 m/ s。3.7 确定作业方案3.7.1 根据作业区地理、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等情况,设置植保无人机的航线间隔、飞行高度、速度、喷雾量等参数。3.7.1.1 航线间隔3.0 m。3.7.1.2 飞行作业高度离作物冠层上方(1.2-2.0)m,飞行作业高度设定要充分考虑当时的风速情况及作物病虫害发生部位,风速大时适当降低飞行高度。3.7.1.3 飞行作业须保持直线飞行,确保不漏喷、不重喷。3.7.1.4 飞行作业时保持(3.0-6.0)m/s匀速飞行。3.7.1.5 每亩喷雾药液量不低于0.5【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66安全控制技术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0-12-15 | 实施时间: 2020-12-15收藏 -
现行
译:T/NANTEA 0001-2019 Safety Guidelines for Spraying Pesticide Using Agricultur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适用范围: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前准备、现场作业、作业后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八旋翼植保无人机可参照执行; 主要技术内容:3 作业前准备3.1 植保无人机要求植保无人机须符合AC-91-FS-2015-31相关规定和NY/T 3213相关要求。3.2 飞行范围要求飞行范围严格按照作业方案执行,飞行距离控制在视距范围内,同时了解作业地周围的设施及空中管制要求。3.3 作业区块要求3.3.1 作业区块及周边避免有影响安全飞行的林木、高压线塔、电线、电杆以及其它障碍物。3.3.2 作业区块及周边有适合植保无人机起落的场地和飞行航线。3.3.3 非国家规定禁飞区域。3.4 操控人员要求3.4.1 操控人员须获得相关机构的培训证书。3.4.2 操控人员身体健康,不得在酒后及身体不适状态下操控,对农药有过敏情况者不得操控。3.4.3 操控人员严禁穿拖鞋,须佩戴口罩、安全帽、防眩光眼镜、身穿防护服,并且在上风处和背对阳光操作;操控人员与植保无人机保持5m以上安全距离。3.5 农药要求3.5.1 所喷施的农药应是农药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格产品,应符合NY/T 1276和GB/T 8321.1-8231.9的规定。3.5.2 选择能适合植保无人机喷雾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品种,农药剂型选用油剂、超低容量液剂、可溶液剂、微乳剂、水乳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且在使用前进行桶混兼容性试验(植保无人机农药混配方法和原则见附录C)。必要时,加入飞防专用助剂。3.6 气象条件3.6.1 作业前查询作业区块的气象信息,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3.6.2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3.6.3 环境平均风速应小于等于3.0 m/ s ,最大风速应不超过5.4 m/ s。3.7 确定作业方案3.7.1 根据作业区地理、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等情况,设置植保无人机的航线间隔、飞行高度、速度、喷雾量等参数。3.7.1.1 航线间隔3.0 m。3.7.1.2 飞行作业高度离作物冠层上方(1.2-2.0)m,飞行作业高度设定要充分考虑当时的风速情况及作物病虫害发生部位,风速大时适当降低飞行高度。3.7.1.3 飞行作业须保持直线飞行,确保不漏喷、不重喷。3.7.1.4 飞行作业时保持(3.0-6.0)m/s匀速飞行。3.7.1.5 每亩喷雾药液量不低于0.5【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66安全控制技术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9-01-24 | 实施时间: 2019-03-01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