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QMHIPA 001-2022 细胞制备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现行
    译:T/QMHIPA 001-2022 Cell prepar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细胞制备中心的建设、中心设施配置以及管理要求,是细胞制备中心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维护和管理的依据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0/19经济、文化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2-01-10 | 实施时间: 2022-01-10
  • T/CACM 1086-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高血压保健按摩操 现行
    译:T/CACM 1086-2018 Treatment of Pre-Illness Techniqu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perational Guidelines and Hypertension Health Massage Exercis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this phrase is: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before they occu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hypertensive health massage exercises."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规范是用于指导和规范中医高血压保健按摩操在治未病应用中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各级各类医院及保健机构提供高血压保健按摩操的技术操作规范,指导相关医师、保健人员、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及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中血压相对稳定者)正确使用高血压保健按摩操防治疾病,使高血压保健按摩操应用更加规范化,便于推广,从而使之更好地为高血压防治发挥作用。现今全球成人中约每三个人便有一- 人为高血压患者,病例数已突破10亿。2012 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 2%,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6. 5%,治疗率为41. 1%,控制率为13. 8%,治疗控制率为33. 6%。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长期服用多种西药降压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是造成依从性差,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非药物治疗应成为高血压病预防、早期治疗及协同治疗的首选。高血压保健按摩操是早期干预及协同治疗高血压的自我保健按摩操,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及“眩晕”“中风”的病机和相关脏腑经络特点,通过对经络腧穴进行搓、揉、点、敲等手法,发挥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濡养华窍的作用,达到燮理阴阳、调畅气血以改善症状、平稳血压的目的。本规范是根据我国高血压现状,参照古代文献、名医经验以及现代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患者价值观和意愿所研制的,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选择的指导性意见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0/19经济、文化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9-17 | 实施时间: 2018-11-15
  • T/CACM 1070-2018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治未病服务记录书写规范 现行
    译:T/CACM 1070-201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ndards for Providing Preventive Healthcare and Record-Keeping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the Diseases of the Future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中医病案又称诊籍、脉案、医案、病历、病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记载,有名医淳于意的诊籍25则。唐宋以后,医案盛行,宋●许叔微所撰的《伤寒九十论》可谓中医医案的第一-本专著。明清之时,著名的医案专著颇多,清●喻嘉言的《寓意草》载有议病式,所列项目较全,可为中医病案书写的雏形。2008年1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总体部署下,开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各地政府及卫生管理部门按照相关工作要求,积极试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目前,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构架已经初具规模。在体系框架下,既有政府引导下的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也有社会养生保健机构开展的中医养生服务。但从记录内容来看,存在着记录内容不统-一、项目不完整等问题,给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病案管理及服务质量的评估造成了困难。为了推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记录撰写的标准化管理,提高全国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总体质量,也便于规范医疗机构及养生保健机构的行为,特制定本书写规范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0/19经济、文化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9-17 | 实施时间: 2018-11-15
  • T/CACM 1089-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电导法穴位测评 现行
    译:T/CACM 1089-2018 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Electroconductance method for acupoint evaluation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电导法穴位测评是以穴位体表电阻呈低电阻状态为基本理论的经络穴位诊断方法。该方法始于德国Reinhardvoll,他发现皮肤表面特定部位的电阻变化可以反映很多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情况。1950年日本医师中谷义雄利用串联式直流电测定仪检测皮肤表面电阻,发现人体皮肤上存在着呈- -定规律分布的低电阻点,将这些点连接共形成14条连线,称为“良导络”。每条“良导络”均有其代表的“良导点”,这些“良导点”与12原穴分布的位置相似。此后前苏联发展了该项技术并传人中国。经过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该测量方法对健康和疾病人群的穴位电阻特点进行研究发现,通过该测评方法能反映人体经络健康状态,了解脏腑气血的功能,为临床辨证与疾病干预提供参考。虽然目前电导法穴位测评已经被大部分中医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健康养生机构所接受与运用,但尚未见有关统--的操作规范或标准,这样将不利于电导法穴位测评技术的推广应用与研究交流。因此,制定电导法穴位测评对健康状态评估的操作、解读规范,以提高电导法穴位测评作为中医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为电导法穴位测评在中医治未病领域推广应用中提供参考标准。本规范编写的目的在于为目前各级各类医院、体检中心、养生保健机构提供电导法穴位测评治未病技术临床操作、解读的规范,指导相关医师、护士和保健人员正确使用电导法穴位测评辅助辨识受试者健康状态,使电导法穴位测评应用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需要指出的是,本规范属于推荐性标准,随着对于电导法穴位测评研究的不断深人,新的证据将不断产生,标准也将会不断修订,由于在标准编制中采用的证据本身具有局限性,同时由于被测量者各自自身状况有差别,因此仅作为辅助临床医生判断的参考条件之--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0/19经济、文化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9-17 | 实施时间: 2018-11-15
  • T/CACM 1097-2018 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 体质调理 现行
    译:T/CACM 1097-2018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规范是用于指导和规范中医治未病应用中体质调理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各级各类医院及保健机构提供体质调理保健技术临床操作的规范,指导相关医师及保健人员正确使用中医体质调理养生保健技术,对体质偏颇者制定详细的个性化体质调养方案,易于实际操作,使中医治未病体质调理应用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本规范是根据中医体质调理特色疗法的临床优势,在已有的体质调理九分类规范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针对特定调理方法,把中医体质调理实践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参照古代文献、名医经验以及现代最佳临床研究证据,与大范围专家共识性意见相结合,系统研制出确保体质调理操作的规范,具有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指导性意见。本规范推荐方案仅将目前获取到的最新证据以附件形式列在操作规范后面,供本规范使用者参考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0/19经济、文化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9-17 | 实施时间: 2018-11-15
  • T/CACM 1114-2018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药茶调理偏颇体质 现行
    译:T/CACM 1114-2018 Guidance for Practic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Herbal Tea Therapy for Imbalanced Constitution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指南是根据中医优势,针对治未病情况,参照古代文献、专家经验以及现代最佳研究证据,结合患者价值观和意愿,系统研制的,帮助指导者和患者做出恰当治未病操作的指导性意见。本指南制订的总体思路是: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偏颇体质倾向和偏颇体质属于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范围,药茶具有配伍明确、配制简便、服法便捷、安全有效等多方面特点,非常适宜作为干预偏颇体质倾向和偏颇体质状态的有效方法,根据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的要求,制订出本指南,为药茶调理偏颇体质提供可靠依据,确保调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治未病的目的,改善或改变偏颇体质,阻止疾病的发生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0/19经济、文化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9-17 | 实施时间: 2018-11-15
  • T/CACM 1071-2018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功能性分区服务流程规范 现行
    译:T/CACM 1071-201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Standards for Preventive Ca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and Functional Zoning Service Process Standards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药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物一社会一心理一环境’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变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病’而忽视‘人’的问题。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疾病防治战略的‘前移’和重点的‘下移’,为中医药发挥整体观、辨证观、个体化思想,对疾病、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和综合调理,在延长生命的同时为提高生存质量的优势创造了机会。”《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把“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总体目标之首,将“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自2007 年全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起,中医“治未病”服务已在全国的中医医院广泛开展,社会独立养生保健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着整个健康市场。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企业总数已达140余万家,年服务人群达3000万人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明确指出“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但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工作的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机构建设、工作流程、服务规范、评价指标等均缺乏行业标准,不利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故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健康服务业政策和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标准更加科学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列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本规范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以医院治未病中心和社会养生保健机构的广泛调研为支撑,吸取当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经验,参考医院建设、保健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标准和规范,结合专家意见调研,从基础建设角度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进行规范性指导。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随着中医药健康服务市场的扩大及贸易水平的提高,新的需求、新的证据将不断产生,标准也将不断的修订。由于在标准编制中采用的证据本身具有局限性,同时由于不同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差别,故本标准只作为参考,实际运用时应灵活处理,无需机械照搬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0/19经济、文化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9-17 | 实施时间: 2018-11-15
  • T/CACM 1072-2018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评价规范 现行
    译:T/CACM 1072-2018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中医养生保健是我国特有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保健方式,目前国内外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形式多样、机构众多。为促进行业有序发展,保障安全与服务质量,急需提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权威评价系统。本规范在全面分析、深入研究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北美学派服务研究组合(Parasuramn,Zeithaml 和Berry, PZB)服务评价理论,围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基本条件、服务组织、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等4个核心维度,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评价的程序方法、指标体系与等级划分标准。评价结果能够对服务质量与水平提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维度的系统意见,是机构整改及规范化管理的技术依据。星级是评价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便于公众辨别、甄选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机构及行业总结出服务中的优势和不足,敦促机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规范行业发展的目标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1.120.01制药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12供应与使用关系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9-17 | 实施时间: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