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T 5516.13-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3部分:蜡样芽孢杆菌 现行
    译:SN/T 5516.13-2023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10-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0部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现行
    译:SN/T 5516.10-2023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in food using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AA) Part 10: Detection of enteric coli and yersiniae. (Note: The text is in Chinese) (Note: the above text is an approxim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it should be verified by a professional translator.)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8-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8部分:空肠弯曲菌 现行
    译:SN/T 5516.8-2023 SN/T 5516.8-2023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using fluorescence-labeled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 in food exports Part 8: Enterocytozoon bieneusi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3-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3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现行
    译:SN/T 5516.3-2023 SN/T 5516.3-2023: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using fluorescence-based recombinase-mediated ligation-mediat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AA) in exported food - Part 3: Staphylococcus aureu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4-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4部分:副溶血性弧菌 现行
    译:SN/T 5516.4-2023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in food using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AA) - Part 4: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food exported good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2-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2部分:志贺氏菌 现行
    译:SN/T 5516.2-2023 Export food - Pathogen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RCA-RCA) detection method - Part 2: Shigella spp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9-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9部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现行
    译:SN/T 5516.9-2023 SN/T 5516.9-2023 Pathogenic bacteria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ligation-assist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AA) detection methods for food exports Part 9: Listeria monocytogenes single-cell isolate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12-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2部分:铜绿假单胞菌 现行
    译:SN/T 5516.12-2023 Export Food Pathogen Fluorescent Recombinase-Mediated Transposon Mutagenesis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RAA) Part 12: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1-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部分:沙门氏菌 现行
    译:SN/T 5516.1-2023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using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ligation-based amplification (RAA) in exported food - Part 1: Salmonella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5-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5部分:克罗诺杆菌属 现行
    译:SN/T 5516.5-2023 SN/T 5516.5-2023 Pathogenic bacteria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ligation-assist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AA) detection methods for food exports Part 5: Enterobacteriaceae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14-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4部分:产气荚膜梭菌 现行
    译:SN/T 5516.14-2023 Export Food: Pathogen Fluorescent Recombinase Mediated Transposon-Mediated Amplification (RAA) Detection Method Part 14: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Gas-producing Clostridium)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11-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1部分:肺炎克雷伯氏菌 现行
    译:SN/T 5516.11-2023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in food using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RAA) - Part 11: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food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15-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5部分:霍乱弧菌 现行
    译:SN/T 5516.15-2023 The method for detec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in food using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RAA) - Part 15: Vibrio cholerae. (Note: This is a specific type of bacteria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foodborne illnesse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7-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7部分: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现行
    译:SN/T 5516.7-2023 SN/T 5516.7-2023: Method for detecting pathogenic bacteria using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isothermal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AA) in food for export - Part 7: Shigella-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SN/T 5516.6-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6部分:大肠埃希氏菌O157 现行
    译:SN/T 5516.6-2023 Export food pathogen fluorescence recombinase-mediat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RCA-RCA) detection method Part 6: Escherichia coli O157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30食品微生物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53食品卫生
    发布单位或类别:(CN-SN)行业标准-商品检验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实施时间: 2023-12-01
  • DB14/T 2749-2023 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规范 现行
    译:DB14/T 2749-2023 Wild edible mushroom germplasm resource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specifications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形态结构的的术语和定义,资源收集要求,形态和生态记录要点和保存规范等。 本文件适用于野生食用菌资源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99有关微生物学的其他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发布单位或类别:(CN-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 | 发布时间: 2023-04-17 | 实施时间: 2023-07-14
  • DB14/T 2739-2023 桑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现行
    译:DB14/T 2739-2023 Sanghuang facility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桑黄设施栽培的场地条件、栽培与管理、病虫害防治、子实体采收和贮藏、生产档案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桑黄设施栽培生产技术与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99有关微生物学的其他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05农林技术
    发布单位或类别:(CN-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 | 发布时间: 2023-04-17 | 实施时间: 2023-07-14
  • T/ZNZ 163-2023 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现行
    译:T/ZNZ 163-2023 Assessment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levels in animal farm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细菌耐药性水平评价的设备和材料、样品采集、菌株分离与药物敏感性试验、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记录和生物安全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猪、鸡、鸭等畜禽养殖场的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屎肠球菌或粪肠球菌)耐药性水平评价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99有关微生物学的其他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3-01-18 | 实施时间: 2023-02-18
  • T/LNIQA 004-2022 布鲁氏菌快速检测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 现行
    译:T/LNIQA 004-2022 Brucella rapid detection Recombinase-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
    适用范围: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布鲁氏菌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出入境具有布鲁氏菌(Brucella?spp.)污染风险的样品中布鲁氏菌核酸的检测;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布鲁氏菌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01微生物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医药、卫生、劳动保护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2-12-29 | 实施时间: 2023-01-01
  • T/CI 160-2022 极端环境真菌的分离、培养、保藏和应用技术指南 现行
    译:T/CI 160-2022 Guidelines for the isolation, cultivation, preser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xtremophile fungi
    适用范围:范围:本文件提供了极端环境真菌(以下简称“极端真菌”)的来源,分离、培养、鉴定、保藏方法和生物技术应用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极端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保藏与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极端环境真菌 extreme environmental fungi在常见普通真菌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毒素、缺水、脱水、低氧厌氧、高低压强等)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真菌。注:常见的普通真菌一般生长在温度22℃~36℃,湿度95%~100%,pH5~6.5的有氧环境。普通真菌对高/低温度、高渗透(高盐与脱水)、高毒素、低氧或厌氧、高低压强等敏感、适应性差。3.2嗜冷真菌 psychrophilic fungi最适生长温度小于等于15℃、最高生长温度小于等于25℃的真菌。3.3嗜热真菌 thermophilic fungi最适生长温度大于等于40℃、最低生长温度大于等于20℃的真菌。3.4嗜盐真菌 halophilic fungi在大于等于5%钠、钾等常规盐离子浓度环境生长最快的真菌。3.5毒素降解真菌 toxin-degrading fungi适宜于在毒素环境生存,具有将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AFT)、玉米赤霉烯酮(ZEN)等毒素降解为低毒或者无毒物质的真菌。3.6钝化重金属真菌 passivate heavy metal fungi适宜于在重金属污染环境生存,具有钝化重金属,使其缓慢氧化或化合,减少离子状态,从而缓解作物吸收的真菌。3.7重金属 heave metal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注:在环境污染方面,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重金属非常难以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2018年我国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规定了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上限指标,超过此指标即存在影响人类健康的危害,需要及时的修复和风控。砷在第一类土地中不能超过120 mg/kg,第二类土地中不能超过140 mg/kg。镉在第一类土地中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7.100.01微生物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2-12-15 | 实施时间: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