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223-2019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规范
DB33/T 2223-2019 Land quality archiv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80
A44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223—2019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landqualityarchives
2019-09-29发布2019-10-29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223—2019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前期准备...........................................................................3
5.1资料收集.......................................................................3
5.2资料分析.......................................................................4
6建档方案编写与审查.................................................................4
6.1建档方案编制...................................................................4
6.2建档方案审查...................................................................4
7建档单元划定与数据赋值.............................................................4
7.1建档单元划定...................................................................4
7.2单元编码图编制.................................................................6
7.3单元数据赋值...................................................................6
8土地质量档案组成及成果表达.........................................................6
8.1土地质量档案组成...............................................................6
8.2土地质量等级图.................................................................6
8.3土地质量记录卡.................................................................6
8.4土地质量档案数据库.............................................................7
8.5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7
8.6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报告.......................................................8
8.7建档成果资料构成...............................................................8
9质量控制及检查验收.................................................................8
9.1档案建设质量检查...............................................................8
9.2成果评审验收...................................................................9
10建档成果提交与资料管理应用........................................................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质量记录卡...............................................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类专项记录卡样式...........................................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质量档案数据库基本结构...................................18
附录D(资料性附录)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报告编制大纲.............................22
参考文献............................................................................23
I
DB33/T222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平原区农用地生态评价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国
地质调查局农业地质应用研究中心、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春雷、康占军、魏迎春、冯立新、岑静、李向远、韩向宇、褚先尧、宋明
义、徐明星、何元才、周国华、陈忠大、蔡子华、孙彬彬、邵一先、殷汉琴、金希、解怀生。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3/T2223—2019
引言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是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调查成果的传播与应用的过程。其
工作基础是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实测数据和土地利用图斑,采用质量记录卡、质量等级图、二维识别码、
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和载体进行信息记录与表述。同时需要按土地利用、土地保护的差异以及土地资源的
特殊性,进行土地质量分类建档。本标准对土地质量档案建设的工作内容、技术方法和质量要求等作出
了规定。
III
DB33/T2223—2019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质量档案建设的工作程序、方案编制、建档方法、质量要求、成果资料提交要求
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用地1:50000比例尺的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1:10000及更大比例尺的建档工作
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DZ/T0295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DB33/T2224-2019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地质量档案landqualityarchives
用多样化的成果表达形式,真实记录具有长期保存及更新价值的土地基本属性、土壤养分水平、土
壤环境特征等信息,以客观反映土地质量调查时期现状,是土地的“身份证”。
3.2
建档单元theconstructionunitsoflandqualityarchives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单元,简称建档单元,是土地质量档案建设的最小空间单位。建档单元一般为土
地利用现状图斑,可以是单个图斑,也可以由临近多个图斑合并而成。
3.3
土地质量等级图themapoflandqualitygrade
表征土地质量等级分布特征的图件,根据图件表达的专业内容及图件范围权属层级的差异,形成系
列图件。
3.4
1
DB33/T2223—2019
土地质量记录卡therecordcardoflandquality
按建档单元逐一记录土地环境背景与质量状况的记录卡片。从耕地保护和利用的需要考虑,土地质
量档案卡片可以分为基本记录卡和专项记录卡两类。
3.5
土地质量档案数据库thedatabaseoflandqualityarchives
反映土地质量档案信息的专门数据库,包括空间图层数据及档案基本属性库。它是土地质量档案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档成果表达的形式之一,也是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评价数据库的补充和延伸。
3.6
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thequickresponsecodeoflandquality
反映土地质量档案信息内容的二维码。
3.7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报告thereportoftheconstructionoflandqualityarchives
全面反映土地质量建档的方法技术、建档过程及质量等级划定结果的专项技术成果资料,是工作区
土地质量建档情况的专门技术文献。
4总则
4.1工作原则
4.1.1先进性原则
将现代地理信息、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土地质量档案建设,能实现建档成果的快
速查询、调阅和使用。
4.1.2应用性原则
应与当前土地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相适应,满足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的需求。
4.1.3可测量原则
用以土地质量档案建设的土地质量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可以记录并进行动态监测。
4.1.4综合性原则
土地质量档案应涵盖能够反映土地质量特征的各类调查成果资料,如农用地分等、地力调查及其他
专项调查成果,全面记录土地质量状况。
4.1.5多样化原则
根据应用服务的对象和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档案形式,有针对性地反映特定的土地质量特性。
4.2工作底图
4.2.1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底图采用全国土地调查及变更调查最新成果图。
2
DB33/T2223—2019
4.2.2耕地建档应重点突出耕地图层,淡化其他非耕地图层;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建档,应突出示范
区界线范围,以及示范区内永久基本农田图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简称农业“两区”,
下同)建档要突出“两区”范围及建档农用地图斑。
4.3工作程序
4.3.1工作流程
建档工作以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资料为基础,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图1),包括前期准备、
方案编制、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处理与补充调查、档案建设和审定验收。
资①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
方料档报告审
处
准案案②土地质量等级图定
理验
备编阶建③土地质量记录卡
阶制与设收
段
补④土地质量数据库阶
段阶阶
充
段
段段
调⑤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
查⑥土地质量档案数据库
图1土地质量档案建设流程图
4.3.2准备阶段
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评估资料的可利用性。
4.3.3方案编制阶段
按要求编制建档工作方案,通过评审。
4.3.4资料处理与补充调查阶段
对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等前期调查成果、收集的相关数据和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并补做必
要的调查工作。
4.3.5档案建设阶段
开展土地质量建档工作报告、等级图、记录卡、二维码、数据库等的编制。
4.3.6审定验收阶段
由委托单位组织对成果进行评审与认定。
5前期准备
5.1资料收集
3
DB33/T2223—2019
需收集的工作区资料包括:
a)土地质量地质调查资料;
b)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农业生产条件、主要生态问题等资料;
c)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
料;
d)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与水资源等资料;
e)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基本农田分布等成果图件资料;
f)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资料;
g)土壤志、土壤类型分布图等有关土壤资料;
h)耕地地力调查成果资料;
i)农业“两区”建设及农业区划等资料;
j)工矿企业及主要污染源分布等资料;
k)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其他相关资料。
5.2资料分析
按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自然性状、农业生产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农用地分等结果、地球化学调查
评价等类别,系统进行资料分类整理,评估资料的可利用性,为方案编制、补充调查及建档工作提供依
据。
6建档方案编写与审查
6.1建档方案编制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或签订的合同书),在充分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整理和
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区实际,编制土地质量建档方案。方案应重点涵盖以下内容:
a)目标任务。明确建档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工作范围和主要工作量等;
b)工作区概况。阐明建档工作区地质背景特征、土地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永久基本
农田与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和保护、农业“两区”建设、土地整治工程、工矿企业分布等
情况;
c)建档资料及可利用性评估。明确工作区可用于建档的各类资料,评估资料的可利用性;
d)主要内容与工作方法。明确建档工作需进行的补充调查任务、建档单元划分、土地质量等级图
编制、土地质量记录卡制作、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设置及土地质量数据库建设等主要工作内容,
及拟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法;
e)工作部署。明确各项工作内容工作部署、实施进度计划等;
f)预期成果。明确具体、量化、可考核的预期成果指标。
6.2建档方案审查
建档方案编制完成后,提交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经专家审查并按要求修改完善后实施。
7建档单元划定与数据赋值
7.1建档单元划定
7.1.1建档单元的分类
4
DB33/T2223—2019
在开展土地质量建档工作之前,应根据不同建档要求划定不同类型的建档单元。耕地建档单元应以
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耕地图斑为对象;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建档,应以示范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图斑
为对象;农业“两区”建档,应以“两区”范围内的农用地图斑为对象。
7.1.2建档单元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涉及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密度分区、土地环境背景调查单元、建档单元、土地
利用现状图斑等空间单位概念。一个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密度分区包含若干土地环境背景调查单元,一个
土地环境背景调查单元包含若干建档单元,一个建档单元又包含若干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其相互关系如
图2所示。
图2几类空间单位的相互关系
7.1.3单元划分原则
建档单元划分遵循以下原则:
a)综合性原则。建档单元的划定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密度分
区、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行政界线等因素进行;
b)一致性原则。划定的建档单元不跨越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密度分区边界、土地环境背景调查单元
界线、行政村界线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边界;
c)实测数据原则。一般地,每个划定的单元有1个~2个实际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点位。
7.1.4单元划分方法与步骤
建档单元划分的方法与步骤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a)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密度分区为第一边界;
b)以土地环境背景调查单元、行政村界线为依据划出第二边界;
c)考虑单元内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统一,定出第三边界;
d)根据实测数据点(每个建档单元内至少要有一个)优化单元。单元面积大小宜2公顷~20公
顷,其中,地球化学异常区、重要农业产区(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等)的耕
地建档单元面积宜不超过10公顷,低山丘陵区的耕地建档单元面积宜不超过13.33公顷;
5
DB33/T2223—2019
e)若出现单个图斑面积过大(超过10公顷)情形,需综合考虑上述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进行
单元分割。
7.2单元编码图编制
建档单元划分完毕后,分别以县(市、区)、镇(乡、街道)为单位,编制土地质量档案单元编码
图。自上而下、从左往右对各建档单元赋以编码,编码由行政权属前6位+四位顺序码组成。
7.3单元数据赋值
当一个建档单元中有2个及以上点位时,所有点位各指标项数据均应在档案中反映,并计算各项平
均值。建档单元中原则上不应出现无实测数据现象。
8土地质量档案组成及成果表达
8.1土地质量档案组成
土地质量档案由土地质量档案建设报告、土地质量等级分布图、土地质量数据库、土地质量记录卡
和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五部分组成。
8.2土地质量等级图
土地质量等级图按图件内容分为土壤地球化学质量综合等级图、土壤养分丰缺评价图、土壤污染评
价图、富硒土壤分布图等,按区域类别分为县级、乡镇级、村级及地块(单元)等4个层次的土地质量
等级图。其中,地块(单元)图只做插图,插入土地质量记录卡内,其他图件除制作插图外,还应编制
独立附图。
8.3土地质量记录卡
8.3.1基本记录卡
8.3.1.1基本记录卡以调查实测数据为基础填制,部分内容采用收集资料。
8.3.1.2主要涵盖土地地理位置、行政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自然性状、农业生产环境、土壤质
量安全状况、平面位置图、总体评述及结论建议等内容,具体包括:
a)土地自然性状包括耕层厚度、质地、土壤类型、坡向、平整度等指标;
b)农业生产环境包括灌溉条件、基础设施、农用化学品使用、污染源情况等;
c)土壤质量安全状况包括土壤环境指标(pH值及镉、汞、砷、铅、铬、镍、铜、锌等重金属元
素)和土壤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钼等)两大类;
d)平面位置图包括调查点位信息、建档单元的位置及土地利用情况等信息。
8.3.1.3基本记录卡填制内容及格式要求等按附录A要求执行。
8.3.2专项记录卡
专项记录卡是用于重要农业产业区、特殊土地资源区、重要环境问题区的针对性土地质量记录卡,
具体包括农业“两区”土地质量记录卡、污染土地记录卡、富硒(锗、锌等)土地记录卡、土地整理质
量记录卡、建设占用耕地表土质量记录卡等。记录卡的设计根据土地功能的不同各有侧重,各工作区可
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也可参照附录B。
8.3.3土地质量记录卡装订保存形式
6
DB33/T2223—2019
8.3.3.1根据实际需要,A3纸单面打印或A4纸双面打印,活页夹或胶装均可,卡片内容应正确清晰。
8.3.3.2档案盒和装订封面应清晰标示土地质量档案所属行政区、档案编号、档案册数以及建档单位
等信息。
8.3.3.3以行政村为单位装订成册(行政村内记录卡≤10张时,可多个行政村合并成册),以乡镇为
单位装盒保存。
8.4土地质量档案数据库
8.4.1数据库构成
8.4.1.1土地质量档案数据库涵盖土地质量档案(基本记录卡)的全部信息,包括土地质量档案图层
数据及档案基本属性库,基本结构参见附录C。
8.4.1.2土地质量档案图层反映所建档案的空间位置,属性结构参见附录C.1。
8.4.1.3档案基本属性库包含采样点信息、土地综合信息等,反映基本记录卡所有信息,参见附录
C.1~C.4。通过“档案编号”与档案图层关联。
8.4.1.4专项记录卡信息采用图层、属性的方式建库。图层反映各类功能区块(粮食生产功能区、现
代农业园区、污染土地、富硒土地等)的空间分布,属性反映各类专项记录卡所有信息。图层要素与属
性通过“地块编号”等关键字建立一致性对应关系。
8.4.2数据库提交方式
8.4.2.1空间图层数据:按ArcGIS的mxd工程文件格式提交。空间投影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
克吕格(3度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0°,比例尺为1:1,单位为米。
8.4.2.2档案基本属性库:按ACCESS的mdb格式提交。
8.5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
8.5.1二维码包含的土地质量信息内容
土地质量二维码主要用于反映重要的农产品产地、需重点监测的土地功能区(如永久基本农田示范
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等)或行政村范围的土地质量概况信息,重点反映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信息,包括建
档区块基本信息、土壤样品基本信息(采样位置、养分元素及重金属元素检测及分级结果)、图斑位置
图等内容。二维码表达的土地质量基本信息参见图3。
8.5.2二维码信息存储平台
可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农业地质应用研究中心网站或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认可的网站平台存储
二维码原始数据,存储格式一般为PDF或JPG。
8.5.3二维码的生成及载体
采用二维码生成软件生成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宜利用以下载体标识土地质量二维码:
a)重要农产品基地的现场或场外宣传的标识标牌;
b)重点监测的土地(如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现场的标识标牌;
c)农产品的销售包装;
d)土地质量档案册封面;
e)相关政府或企业的网站;
f)中国地质调查局农业地质应用研究中心网站。
7
DB33/T2223—2019
图3土地质量二维码的信息表达示意图
8.6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报告
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报告分为县域建档报告、乡镇建档报告以及行政村建档报告等;根据建档内
容的差异,分为污染土地建档报告、富硒土地建档报告等专项报告,以及土地质量综合建档报告等。土
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报告编写工作大纲参见附录D。
8.7建档成果资料构成
8.7.1建档成果分县、镇、村三级表达。档案卡片等成果资料以行政村为单位装订成册,以乡镇为单
位分装档案盒(可以多盒),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汇总整套资料。
8.7.2建档成果资料基本目录清单包括:
a)xx村土地质量档案卡片(含填卡说明)、土地质量二维识别码、土地质量综合评价图、土地质
量档案说明等,装订成册(需有封面、目录);
b)xx县(市、区)或xx乡(镇、街道)土地质量档案单元编码图(放入档案盒);
c)xx县(市、区)土地质量档案建设工作报告;
d)xx县(市、区)土地质量系列评价图;
e)xx县(市、区)土地质量档案数据库。
9质量控制及检查验收
9.1档案建设质量检查
9.1.1建立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组互动的质量检查和管理机制。项目组按要求对土地质量建档各项数
据资料及成果进行100%的自检,并准确完整地记录自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专家
组对项目组进行抽查,抽查工作量不少于总工作量的5%,应出具书面检查意见。
9.1.2质量检查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8
DB33/T2223—2019
a)项目管理文件:任务书(合同书)、设计书、设计审批意见书、任务调整批复意见以及承担单
位各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1589-2011 公用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国际用户业务类别和接入种类 2011-07-29
- GB 26859-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2011-07-29
- GB 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2011-07-29
- GB/T 1094.6-2011 电力变压器 第6部分:电抗器 2011-07-29
- GB/T 11590-2011 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 2011-07-29
- GB 26861-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高压试验室部分 2011-07-29
- GB/T 10001.3-2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3部分:客运货运符号 2011-07-29
- GB 26851-2011 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 2011-07-29
- GB 26875.1-2011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1部分: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2011-07-29
- GB/T 10357.5-2011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第5部分:柜类强度和耐久性 201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