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911-1994 测绘基本术语
GB/T 14911-1994 Basic term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4年01月
-
200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 起草人:
- 汤承斌、林定荣、孟娟、段怡红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4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40
A75
a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代替GB/T
测绘基本术语
Basictermsofand
surveyingmapping
2008-06-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世士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瓦仲
14911—2008
Gn/T
目次
刚舌‘‘+…‘‘‘…。。‘
引言…………··
l范围………·
2测绘总类…·
3测绘信息获取
4测绘信息处理
5测绘成果……
参考文献………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ⅢⅣ●●,¨"n毖孙
GB/T14911—2008
刖吾
14911
本标准代替GB/T14911
1994((测绘基本术语》。本标准与GB/T1994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按照GB/T
1.1—2000的要求对标准的格式和体例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数字地图生产、遥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GPS测绘技术、土地利用、管线测量、
变形测量等有关内容的一些术语;
——删除了个别术语,如原标准中4.36机助地图制图、4.38制图专家系统、4.41地图清绘等;
~修改了某些术语的名称和定义。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El。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怡红、吕玉霞、宋耀东、马聪丽、兀伟、郭玉芳、孙乐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9111994.
Ⅲ
14911—2008
GB/T
引言
14911
GB/T1994是我国测绘行业制定的第一部术语标准,实施已十多年了,对测绘科学知识的
传播,国内外测绘科技交流,测绘图书文献的编撰、出版和检索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这十多年
中,测绘学科随着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也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其应用也扩展到了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测绘及其他行业也
50228
149501996《工程测量
陆续推出了许多专业术语如GB/T1994《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
1682017228
171591997《地图学术语》、GB/T
基本术语标准》、GB/T1997《大地测量术语》、GB/T
17694--1999《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GB/T1923l一2003
1998《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
《土地基本术语》等。因此本标准的修订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对于新增加的术语尽量采用相应术语标
准中的定义,并参考《测绘学名词》(第二版),这样既保持与其他术语标准的协调,又反映测绘技术的发
展变化,力争通过本标准反映测绘学科和技术的基本面貌。
Ⅳ
14911—2008
GB/T
测绘基本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绘领域基础的和共用的科学技术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测绘领域各专业的相关标准制定、技术文件编制、教材和书刊及文献的编写。
ofand
2测绘总类Generalsmapping
surveying
2.1
and
测绘surveyingmapping;SM
对地球和其他天体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管理、分发和显示的综合过程的活动。其内容包括研
究测定、描述地球和其他天体的形状、大小、重力场、表面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确定自然地理要素
和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及属性,制成各种地图和建立有关信息系统。
2.2
ofand
surveyingmapping;geomatics
测绘学科discipline
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描述和应用的学科。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与地理
信息系统、工程测量、海洋测绘、地籍测绘等分支学科领域。国际上也称地球空间信息学。
2.3
大地测量学geodesy
研究和确定地球及其他天体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
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4
andremote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photogrammetrysensing
研究利用成像传感器在一定距离之外获取目标物的电磁波信号,处理、提取目标物的几何、物理及
其人文信息,并用图形、图像与数字形式表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5
地图制图学cartography
地图学
研究地图的空间认知、信息传输、投影、制图综合和地图的设计、编绘、复制以及数据库建设等的理
论和技术的学科。
2.6
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surveying
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铡及建立
相应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7
海洋测绘学marinecharting
研究海洋定位,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磁力,海洋环境及海图编
制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2.8
cadastral
地籍测绘survey
地籍测量
1
14911—2008
GB/T
土地测量landsurvey
调查和测定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编制地籍图,建立和管理地
籍信息系统的技术。
2.9
and
mapping
界线测绘boundarysurveying
获取和表述国界、行政区划界线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的测绘活动。
2.10
classification
cover
土地覆盖分类land
根据一定的规则,按照拟定的分类标准,对地表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及建筑物等覆盖物进行分类的
过程。
2.11
instrumentofand
测绘仪器surveyingmapping
为测绘作业设计制造的数据采集、处理、输出等仪器和装置。
2.12
ofand
测绘标准standardsmapping
surveying
为使测绘活动获得最佳秩序,对测绘活动及其成果所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
文件。
2.13
of
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ssurveys
对测量成果的内容、质量、规格以及测量作业中的技术事项做出统一规定的测绘标准。
2.14
of
制图规范specificationscartography
对地图制图过程中的地图设计、编绘、复制等技术事项做出统一规定的测绘标准。
2.15
地图图式cartographicsymbols
对地图要素符号,注记的样式、规格、颜色、使用以及图廓整饰等做出统一规定的测绘标准。
2.16
地球椭球earthellipsoid
近似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其表面为等位面的旋转椭球。
2.17
参考椭球referenceellipsoid
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处理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种与地球大小、形状最接近的地球椭球。
2.18
datum
大地基准geodetic
用于大地坐标计算的起算数据,包括参考椭球的大小、形状及其定位、定向参数。
2.19
origin
大地原点geodetic
大地基准点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起算点。
2.20
datum
高程基准vertical
由特定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的测量高程的起算面以及依据该面所决定的水准原点高程。
2
14911—2008
GB/T
2.21
datum
深度基准sounding
海图基准面
海图及各种水深资料的深度起算面。
2.22
datuill
重力基准gravimetric
布设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经严密的测量和计算得到的一系列具有绝对重力值的地面固定点、据此
可推算出其他点的重力值。
2.23
水准原点levelingorigin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起算点。
2.24
1985国家高程基准NationalVerticalDatum1985
m
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60o
2.25
大地水准面geoid
与平均海水面(无波浪、潮汐、海流和大气压变化引起的扰动)最密合的重力等位面。
2.26
VerticalDatum
1956年黄海高程系Huanghai1956
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由青岛验潮站从1950年到1956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
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89m。
2.27
coordinate
大地坐标系geodeticsystem
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用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参考系。
2.28
coordinate
地心坐标系geocentricsystem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2.29
coordinate
高斯一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Gauss-Kruegerplane5ystem
根据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各投影带的原点是该带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
点,X轴正方向为该带中央子午线北方向,Y轴正方向为赤道东方向。
2.30
Geodetic
Coordinate1954
1954年北京坐标系BeijingSystem
1
954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
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2.31
1980西安坐标系Xi’anGeodeticCoordinate
1980
System
在地,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2.32
Geodetic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Coordinate
20001CGCS2000
System
采用2000参考椭球,原点在地心的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z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参考极方向,
14911—2008
GB/T
x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的参考子午面与垂直于z轴的赤道面的交线,y轴与z轴和x轴构成右手正交
坐标系。
2.33
coordinate
地方坐标系localsystem
局部地区建立平面控制网时,根据需要投影到任意选定面上和(或)采用地方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
的一种直角坐标系。
2.34
coordinate
system
独立坐标系independent
任意选定原点和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
2.35
coordinate
坐标格网grid
按一定纵横坐标间距,在地图上划分的格网。
2.36
地理坐标网geographicgraticnle
按经、纬度划分的坐标格网。
2.37
直角坐标网rectangulargrid
公里网
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的坐标格网。
2.38
地图投影mapprojection
按照一定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可展面上的方法。
2.39
zone
投影带projection
在地图分带投影中,将参考椭球面沿子午线或沿纬线划分成一定经差或纬差的投影区域。
2.40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Gauss-KrnegerProjection
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为直线,并与
中央子午线正交。
2.41
TransverseMercator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niversalProjection;UTM
km的两条平行线与实地等长。
一种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投影时,距中央子午线东西各180
2.42
meridional
大地子午面geodeticplane
参考椭球面某点的法线与椭球短轴所构成的平面。
2.43
meridian
大地子午线geodetic
大地子午面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线。
2.44
meridian
中央子午线central
地图投影中投影带中央的子午线。
2.45
meridian
分带子午线zonedividing
分带投影中划分投影带的子午线。
4
GB/T
2.46
meridian
磁子午线magnetic
通过地球南北磁极所作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2.47
mark
测量标志survey
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
2.48
测量觇标observation
target
观测照准目标及安置仪器用的测量标架。
2.49
地名place
names;geographicnames:geonames
具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名称特性,用以识别各个地理物体,
2.50
地貌relief
地球表面起伏形态的统称。
2.51
features
地物ground
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固定性物体,可分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
2.52
地形landform;terrain;topography
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2.53
scale
地图比例尺map
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2.54
等高线contour;contour
line
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曲线。
2.55
等高距contourinterval
地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2.56
地图要素mapfeatures
elements;map
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分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2.57
line
地图分幅sheetsystem
按一定规格将广大地区的地图划分成一定尺寸的若干单幅地图。
2.58
图幅编号sheetnamber
designation:sheet
每幅地图的代号。
2.59
图名maptitle
赋予每幅地图的名称。
5
GB/T14911—2008
2.60
border
图廓mapedge;map
分幅地图的实际范围线和整饰范围线。
2.61
图例legend
图上适当位置印出的图内所使用的图式符号及其说明。
2.62
data
地理空间数据geo—spatial
空间数据
用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信息的数据,适用于描述所有呈二维、三维
和多维分布的关于区域的现象。
2.63
data
矢量数据vector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2.64
data
栅格数据raster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2.65
元数据metadata
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
2.66
data
图形数据graphic
data
几何数据geometry
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2.67
data
属性数据attribute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2.68
Geodetic84
84;WGS
84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System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2.69
TerrestrialReference
国际地球参考架InternationalFrame;ITRF
以IERS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坐标系。
2.70
attribute
属性精度accuracy
所获取的属性值与其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2.71
位置精度positionalaccuracy
空间点位获取坐标值与其真实坐标值的符合程度。
2.72
地理编码geocoding
建立地理坐标与给定地址对应关系的过程。
6
GB/T
2.73
base
地理底图geographicmap
具备地图数学基础和简略的基本地理要素(水系、居民地、交通线、政区界、地形),用作专题地图的
骨架和控制的统一地理基础的地图。
2.74
information
地理信息geographic
直接或间接涉及与地球位置相关联的现象的信息。
2.75
informationservice
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为用户转换、管理或提供地理信息的服务。
ofand
3测绘信息获取Informationacquisitionsurveyingmapping
3.1
大地测量geodesy;geodeticsurvey
测定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变化和建立地区以至全球的三维控制网的科学与技术。
3.2
天文大地测量astronomic
geodesy
使用仪器对天体进行观测来测定地面点的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天文方位角的大地测量。
3.3
空间大地测量spacegeodesy
利用激光、射电观测手段,观测人造或自然天体,对地面目标进行的高精度大地测量。
3.4
卫星大地测量satellite
geodesy
利用人造卫星进行的大地测量。
3.5
baseline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longinterferometry;VLBI
利用任意长度基线两端的无线电设备接收同一射电源信号,按照干涉原理用相关方法求得信号的
时延,根据多个射电源的时延观测值确定基线的长度和相对坐标的技术。
3.6
海洋大地测量marinesurvey;marinegeodesy
geodetic
利用人造卫星及其他导航定位系统对海洋进行的大地测量,主要包括在海洋范围内建立大地控制
网、进行重力测量、海面和水下定位以及测定海洋平均海面等。
3.7
重力测量gravitymeasurement;gravimetry
利用仪器测定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某点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3.8
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
测量。
3.9
control
平面控制测量planesurvey
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所进行的测量。
7
14911—2008
GB/T
3.10
control
高程控制测量verticalsurvey
测定控制点的高程值所进行的测量。
3.11
vertical
高程测量survey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及流体静力水准测量和
GPS高程测量等。
3.12
水准测量leveling
利用水准仪和水准标尺,根据水平视线原理测定两点间高差的测量方法。
3.13
leveling
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观测两点间的天顶距再根据已知距离来推求高差的测量方法。
3.14
三角测量triangulation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测定各三角形顶点的水平角,再根据起始边长、方位角、起
始点坐标来推求各顶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方法。
3.15
三边测量trilateration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测定各三角形的边长和起始方位角,再根据起始点坐标来
推求各顶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方法。
3.16
边角(三角)测量triangulateration
综合应用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来推求各顶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方法。
3.17
导线测量traversesurvey
将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依次测定各折线边的长度、转折角(或同时测天顶距),再
根据起始数据以推求各点的水平位置(或同时推求高程)的测量方法。
3.18
traverse
高程导线测量heightsurvey
将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依次测定各折线边长度、天顶距,再根据起始数据推求各
点高程的测量方法。
3.19
交会高程测量verticalsurveybyintersection
根据多个已知高程点,用交会法和三角高程测量来测定待定点高程的测量方法。
3.20
distance
measurement;EDM
电磁波测距electro—magnetic
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测量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两端点问一次往返的传播时间来求得距离的测量方法。
3.21
measurement
distance
光电测距electro—optical
nm~1000
利用波长为400nm的光波作为载波的电磁波测距。
8
GB/T14911—2008
3.22
distancemeasurement
微波测距microwave
利用波长为0.8cm~lOcm的微波作载波的电磁波测距。
3.23
视距测量stadiasurvey
利用光学测量仪器内的分划装置和目标点上的标尺测定距离的测量方法。
3.24
遥感remotesensing;RS
遥感技术
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数据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目标
物几何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
3.25
remoteremote
航空遥感aerialsensing;airbornesensing
以飞机、飞艇、气球等航空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
3.26
remoteremote
航天遥感spacesensing;spacebornesensing
以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
3.27
remote
多光谱遥感multispectralsensing
多谱段遥感
将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分成若干波谱段进行接收或记录的遥感。
3.28
惯性测量inertialsurvey
利用惯性定位系统,测定待定点的水平位置、高程和重力值(或重力异常),及垂线偏差等观测量的
测量技术和方法。
3.29
卫星定位系统satellitepositioningsystem
基于卫星信号确定待定点空间位置的基础设施与技术系统的总称。
3.30
地形测量topographicsurvey
根据规范和图式,将地貌、地物及其他地理要素测量并记录在某种载体上的技术。
3.31
摄影测量photogrammetry
利用摄影影像测定目标物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技术。
3.32
航空摄影测量aerophotogrammetry
利用航空飞行器所拍摄的航空影像进行的摄影测量。
3.33
地面摄影测量terrestrialphotogrammetry
利用地面摄影的影像对所摄目标物进行的摄影测量。
3.34
photogrammetry
非地形摄影测量non-topographic
不以测制地图为目的的摄影测量。
9
14911—2008
GB/T
3.35
近景摄影测量close—rangephotogrammetry
利用对物距不大于300
m的目标物摄取的立体像对进行的摄影测量。
3.36
数字摄影测量digitalphotogrammetry
从影像获取到过程数据处理、成果输出,均采用数字化形式进行的摄影测量。
3.37
工程测量engineering
surveying
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阶段进行的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技术。
3.38
海洋测绘marine
charting
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主要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和海面地
形测量、海道测量、海洋专题测量和海图编绘等。
3.39
地图制图map
making;mappingcartographing
地图的设计、编绘、复制以及建立地图数据库的技术、工艺和方法。
3.40
测量控制点control
point
以高精度测得位置、高程、重力数据,为低等级测量和其他科学技术工作提供依据、控制精度的固
定点。
3.41
control
大地控制点geodeticpoint
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内布设的具有统一等级精度标准的大地坐标的控制点。
3.42
control
高程控制点verticalpoint
测得高程值的控制点。
3.43
control
平面控制点planepoint
测得平面坐标值的控制点。
3.44
重力点gravitypoint
测得重力加速度值的地面点。
3.45
水准点benchmark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3.46
control
地形控制点topographicpoint
为地形测量而布设的国家等级以外的控制点。
3.47
测量控制网controlnetwork
surveying
在地面上按一定规范布设并进行测量而得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控制点所构成的网状结构。
10
14911—2008
GB/T
3.48
network
天文大地网astro-geodetic
国家大地网
在全国范围内,按国家统一规范建立的国家高等级的水平控制网。
3.49
controlnetwork
大地控制网geodetic
由大地控制点构成的测量控制网。包括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3.50
高程控制网verticalcontrolnetwork
由一系列高程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1
国家水准网nationalnetwork
leveling
在全国范围内由一系列国家等级的水准点(问或也有用其他方法测得的高程点)所构成的测量控
制网。
3.52
水平控制网horizontalcontrolnetwork
由一系列测得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的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3
controlnetwork
平面控制网plane
由一系列平面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4
GPS
GPS控制网controlnetwork
利用NAVSTAR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的测量控制网。
3.55
controlnetwork
重力控制网gravity
由一系列测得重力值的控制点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6
network
三角控制网triangulation
由一系列连续三角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
3.57
network
导线控制网traverse
通过导线测量构成的水平(或平面)控制网。
3.58
变形监测网deformationnetwork
monitoring
为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布设的专用测量控制网。
3.59
chain
三角锁triangulation
在地面上由一系列相邻的三角形构成链形的水平(或平面)控制网。
3.60
测回observationset
统一规定的由若干单次观测组成的观测单元。
GB/T14911—2008
3.61
测站station
测量时仪器的设置点。
3.62
水平角horizontal
angle
包含测站点到两目标方向线的铅垂面的夹角。
3.63
distance
天顶距zenith
从测站点铅垂线向上方向到观测目标的方向线的夹角。
3.64
照准点sightingpoint
仪器观测照准的目标点。
3.65
tostationcentre
测站归心reduction
通过量算来消除由于仪器中心和标石中心未处在同一铅垂线上所引起的测量偏差的过程。
3.66
tocentre
照准点归心reduction
target
通过量算来消除由于照准点和标石中心未处在同一铅垂线上所引起的测量偏差的过程。
3.67
oferror
示误三角形triangle
由于观测误差的影响,在用交会法确定一个特定点时三条交会线不交于同一点而形成的一个三
角形。
3.68
oftraverse
导线结点junctionpoint
导线网中至少连接三条导线的测量控制点。
3.69
traverse
闭合导线closed
形成环形的导线。
3.70
traverse
附合导线connecting
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布设的导线。
3.71
traverse
支导线open
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而另一端为未知点的导线。
3.72
线路测量route
survey
为铁路、公路、渠道、输电线路、管线及架空索道等线形工程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73
管道测量pipelinesurvey;ductsurvey
为管道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及维修等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3.74
变形测量deformation
survey
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行的测
12
GB/T
量工作。
3.75
network:TIN
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irregular
由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连成的三角网组成,用于地表模型的构建,可进行基于地表模型的量算与显
示,如景观显示、土方计算、纵坡生成、视线、视域等。
3.76
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LBS;location-basedservices
返回或其他属性依赖于请求服务的客户位置,或其他事物、对象或人的位置的服务。
4测绘信息处理Informationofand
processingsurveying
mapping
4.1
测绘数据处理dataofand
processing
surveyingmapping
测绘数据的检验、分析、平差计算及其质量评估的总称。
4.2
error
测量误差true
真误差
测量值(L)对其真值(£)之差,包括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
4.3
随机误差randomerror
偶然误差
同样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各测量值的测量误差符合随机规律的测量误差。
4.4
error
系统误差systematic
同样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各测量值的测量误差的数值、符号保持不变或按某确定规律变化
的测量误差。
4.5
error
粗差gross
同样测量条件下的测量值序列中,超过测量误差的标准偏差一定倍数(一般三倍)的测量误差。
4.6
errordetection
粗差检测gross
在测量数据中发现和剔除含有粗差的测量数据的过程。
4.7
固定误差fixederror
与测量值大小无关而有固定数值的误差。
4.8
error
比例误差scale
与测量值大小成比例的误差。
4.9
闭合差errorofclosure
一系列测量值函数的计算值与其已知值之差。
4.10
betweenobservation
测回差discrepancysets
同一量各测回值之差。
13
1491
GB/T1—2008
4.11
限差tolerance
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限值。
4.12
error
平均误差average
一定测量条件下出现的一组独立的偶然误差绝对值的数学期望。
4.13
数学期望mathematical
推荐标准
- GB/T 27748.2-2013 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2013-11-12
- GB/T 28046.5-2013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5部分:化学负荷 2013-11-12
- GB/T 2424.11-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导则 2013-11-12
- GB/T 29618.309-2013 现场设备工具(FDT)接口规范 第309部分:通信行规集成 可寻址远程传感器高速通道 2013-11-12
- GB/T 29618.302-2013 现场设备工具(FDT)接口规范 第302部分:通信行规集成 通用工业协议 2013-11-12
- GB/T 2423.41-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风压 2013-11-12
- GB/T 20784-2013 农业用硝酸钾 2013-11-12
- GB/T 2424.27-2013 环境试验 支持文件和指南 温湿度试验箱不确定度计算 2013-11-12
- GB/T 2423.23-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Q:密封 2013-11-12
- GB/T 2423.19-201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 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