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476.1-2000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 第1节 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
GB 12476.1-2000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presence of combustible dust—Part 1-1:Electrical apparatus protected by enclosures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imitation—Specification for apparatu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0年10月
-
201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国内贸易部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周元昌、陈在学、刘永琴、齐志高、闫传宇、项云林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4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12476.1?000
???????????????????????????????侣旨
?????????????前习
??本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本标准是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61241-1-1:(1999年第2版)《可嫌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
备??1-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的,在技术内容和
编写规则上与IE?61241-1-1一致.
??本标准是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的基础标准.
??本标准与G?12476.1?990相比有些差异,其主要差异是:
??1)标准名称《可燃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修改为《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
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1节:电气??备的技术要求》,
??2)外壳材质中增加了“含轻金属的外壳”;
??3)电气设备分为A,B两种型式:“尘密”和“防尘”外壳,
??4)??????B型设备热循环试验,
??5)防爆标志改为DIPA21或DIPB20等,删去了原??????Ex及“尘密”????DT??“防尘”标志DP,
??本标准从2001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G?12476.1-1990,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国内
贸易部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元昌、陈在学、刘永琴、齐志高、闻传宇、项云林。
??本标准于1990年01月12日发布,2000年10月第1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G?124761-2000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它是由所有的国家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Nationa?Committee)组成的。IEC宗旨是为了促进电工领域中有关标准化的所有问题的国际性合作.为
此目的除了其他活动外,IEC还出版标准。标准的制定委托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在标准制定阶段,对该
专题有兴趣的任何IE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在标准的制定中,国际性的、政府与非政府性与IEC有
关的组织,也参与了该工作。按照两组织之间共同协商的条件决定,IEC紧密地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合作。
??2?IEC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都是由委员会制定的,对该专题特别有兴趣的各国家委员
会在该技术委员会中都有代表参加,因此,表明关于该专题的决议和协议都尽可能反映国际间的一致意
见。
??3)他们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推荐形式,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并在这个意义上为各国
家委员会认可。
??4)为了促进国际间的统一,IEC各国家委员会都同意在本国标准和区域性标准的最大允许范围内
用IEC国际标准。IEC标准和各国相应标准或区域性标准如有差别,均应在各国家标准的文本中清楚
地表明。
??5)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批准程序没作规定。因此对宣称某设备符合国际标准的某个标准时,国
际电工委员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6)值得注意的是本国际标准某些部分可能涉及到专利权,国际电工委员会对某些或全部等同将不
负任何责任。
??国际标准IE?61241-1-1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1技术委员会SC31H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的。
??该第2版将取消和代替第1版(1993)并且构成技术修订。
??本标准以下列文件为根据.
?卜?31H/F9D0I/SFDIS斗‘31]?/?967/UR?aVD州
??本标准投票批准的全部情况可以在上表所列的投票报告中查到。
??本标准的双言版本以后发布。
??IE?61241在总标题下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
??可嫩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可燃性粉尘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危险场所分类;
??—第4部分:正压型电气设备“ppn)
??—第5部分: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1)正在考虑制定中.
G?124761-2000
????????????????????????Ty户边?-=-}r
?????????????????????????????二?;.vJ二功
????电气设备可能会通过下列几种主要途径点燃可嫩性粉尘:
??—电气设备表面温度高于粉尘点嫌温度。粉尘点燃的温度与粉尘性能、粉尘存在状态、粉尘层的
厚度和热源的几何形状有关.
??—电气部件(如开关、触头、整流器、电刷及类似部件)的电弧或火花,
??—聚积的静电放电,
??—辐射能量(如电磁辐射),
??—与电气设备相关的机械火花、摩擦火花或发热。
??为了避免点燃危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可能堆积粉尘或可能与粉尘云接触的电气设备表面的温度须保持在本标准所规定的温度极限
以下,
??—任何产生电火花的部件或其温度高于粉尘点徽温度的部件应安放在一个能足以防止粉尘进人
的外壳内,或
??限制电路的能量以避免产生能够点然可然性粉尘的电弧、火花或温度;
??—避免任何其他点燃源。
??如果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其他环境要求,例如为防进水和防腐而采用保护方法时,则该保护方法不得
对外壳的完整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果电气设备在其额定条件下进行,按照相应的实施规程或要求安装和维护,能防止过电流和内部
短路故障及其他电气故障,那么本标准规定的保护方法就能达到要求的安全水平.特别是要注意将内部
或外部故障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限制在电气设备所能承受而不损坏的范围内。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不同的型式:A型和B型。这两种型式具有相同的保护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
????????????一.。...一-一一G?12476?1一2000
????????保护的电气设备。d?IE?61241-1-1:1999
?????第1节: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ft?G?12476.1-1990
??Electrica?apparatu?fo?us?i?th?presenc?o?combustibl?dust-
????Par?1一1:Electrica?apparatu?protected勿enclosure?and
????surfac?temperatur?limitation-Specificatio?fo?apparatus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可燃性粉尘环境中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的设计、结构和试验要
求。该环境中,可嫩性粉尘存在的数量能够导致产生爆炸危险。
??注:本标准范围内的电气设备也可以遵守其他出版物的复加要求,如G?3836?1,
1.2本标准的第1节规定了电气设备的设计,结构和试验的要求。本标准的第1.2部分是电气设备选
择安装和维护导则。
,.3防止点燃主要是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人。
1.4本标准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大气中的氧即可燃烧的炸药粉尘或自燃引火物质。
1.5在可能同时出现或分别出现可嫩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要求增加一些附
加保护措施。
1.6本标准不适用于沼气和/或可嫌性粉尘引起危险的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本标准未考虑由粉尘散发出来的可燃性或毒性气体而引起的危险。
1.7当该设备必须符合其他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为防水和防腐而采用其他防护方法)时,则该防护方法
不得对外壳的整体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408.1-1999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eq?IE?60243-1:1988)
??GB/?1410-1989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eq?IE?60093:1980)
??GB/?2900.35-1998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ne?IE?50(426):1990)
??G?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IE?60079-0:1998)
??G?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eq?IE?60079-7:1990)
??G?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eq?IE?60079-11:1999)
??G?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IE?60529:1989)
国家质.技术监督局2000-10-17批准2001一07-01实施
???????????????????G?12476.1-2000
??GB/?4942.1-19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eq?IE?60034-5:1981)
??GB/?13259-1991高压钠灯泡(ne?IE?60662:1987)
??IE?61241-1-2:1999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
????????????气设备第2节: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
??IE?61241-2-1:1994可嫌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1节:粉尘的最小点
????????????燃温度的测量方法
??IE?61241-3:1997可嫩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可嫉性粉尘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危险
????????????场所分类
??IE?60216-1:1990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导则第1部分:老化法和试验评定结果的总规程
??IE?60192:1973低压钠灯和第2次改版单(1988)
??IE?60662:1980高压钠蒸气灯
??IE?60216-2:1990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导则第2部分:试验判据的选择
??IS?178:1993塑料—确定塑料抗弯曲性能
??IS?527(所有部件性能)塑料—确定塑料抗拉性能
??IS?4225:1994空气质量—一般特性—词汇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粉尘dust
??在大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固体微小颗粒(包括
IS?4225中定义的粉尘和颗粒)。
3.2可燃性粉尘combustibl?dust
??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娜烧或闷燃、在常温常压下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
3.3导电性粉尘conductiv?dust
??电阻系数等于或小于1X10?0.m的粉尘、纤维或飞扬物。
3.4可燃性粉尘环境explosiv?dus?atmosphere
??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嫉性物质与空气的棍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
的环境。(GB/?2900.35)
3.5粉尘层的最低点燃温度minimu?ignitio?temperatur?o??dus?layer
??规定厚度的粉尘层在热表面上发生点燃的热表面的最低温度。
3.6粉尘云的最低点燃温度minimu?ignitio?temperatur?o??dus?cloud
??炉内空气中所含粉尘云出现点燃时炉子内壁的最低温度。
3.7防粉尘点燃dus?ignitio?protectio?(DIP)
??本标准规定的适用于电气设备上有关避免粉尘层或粉尘云点然的所有措施(如防止粉尘进人和限
制表面温度)。
3.8尘密外壳dust-tigh?enclosure
??能够阻止所有可见粉尘颗粒进人的外壳。
3.9防尘外壳dust-protecte?enclosure
??不能完全阻止粉尘进人,但其进人量不会妨碍设备安全运行的外壳.粉尘不应堆积在该外壳内易产
生点燃危险的位置上。
3.10最高表面温度maximu?surfac?temperature
??在规定的无粉尘或有筱盖粉尘条件下试验时,电气设备表面的任何部分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注:该温度是在试验条件下所达到的。由于粉尘的隔热性,该温度随着粉尘厚度的增加而升高。
???????????????????G?12476.1-2000
3.11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maximu?permissibl?surfac?temperature
??为了避免粉尘点姗,在实际运行中允许电气设备表面达到的最高温度。而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取决
于粉尘的类型、层厚和采用的安全系数。
3.12区域zones
??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的分类。
3.1?20区zon?20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嫩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
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3.1?21区zon?21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人20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与充人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
度的可嫩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3.1?22区zon?22
??在异常条件下,可嫩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悠鱿’‘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
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嫩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际uJ添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
划分为21区。
4结构
4.1可嫌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注:如果电气设备承受一些特别不利的运行条件(如:运行条件恶劣、潮湿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化学剂腐蚀等的
????影响),这些必须由用户向制造厂提出要求。
4.2用于2。区或21区的电气设备外壳,在比下列要求的时间更快打开时应加警告牌:
??—内装的充电电压在20?V及以上的电容器放电至剩余能量值为0??mJ,或
??—内装热元件冷却到表面温度低于电气设备温度组别。
??警告牌标志内容:
??“断电后,开盖前应延迟X分钟”或
??“在可燃性粉尘环境存在时不得打开”。
4.3电气设备满足其它环境状态(如防水防腐蚀)所用保护方法,不应对外壳的完整性产生有害影响。
5外壳材质
5.1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
??下列要求适用于非金属外壳和与防爆型式有关的外壳非金属部件,此外,20.4.7的要求适用于20
区或21区用外壳。
5.1.1制造厂提供的文件,应规定外壳或外壳部件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过程。
5.1.2塑料材料的规定应包括:
??a)制造厂的名称;
??b)准确完整的材料标记,包括其颜色,材料的成份比例和所用其他添加剂;
??。)可能的表面处理,如涂漆等;
??d)相对耐热曲线2?00?h点的温度指数“TI",该点按照IE?60216-1,IE?60216-2和IS?178规
定的弯曲强度降低不超过5000,如果材料在热辐射之前该试验未折断,则温度指数应以IS?527标准
的1类试棒测定的抗拉强度为根据。
??这些特性的数值应由制造厂提供。
5.,.3检验单位没必要检验材料是否符合其规定要求.
??????????????????G?12476.1-2000
5.1.4耐热性
5.1.4.1塑料材料相应于2?00?h的温度指数“TI”应比塑料外壳或外壳部件最热点的温度(见
20.4.5.1)至少高2?K,且应考虑在工作中的最高环境温度。
5.1.4.2塑料外壳或外壳部件还应满足耐热和耐寒性能(见20.4-7.3或20-4.7-4).
5.1.?20区或21区用电气设备塑料外壳及外壳部件的静电聚积。
5.1.5.1非固定式电气设备的塑料外壳、外壳的塑料部件和其他的裸露塑料部件和固定式电气设备其
塑料部件在现场可能被摩擦或攘净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5.1-5.2塑料外壳表面面积在任何方向上凸出的面积大于10?cm,时,应设计成在正常使用、维护和
擦净条件下能避免产生静电点然危险的结构。
5.1.5.3上述要求可以通过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特性的塑料来达到:
??—绝缘电阻成??10?fl(阻止静电对地或越过绝缘表面放电的电阻按照GB/?1410所规定的方
法,用有效面积为2?cmz环状电极测得)。
??—击穿电压《?kV(按照GB/?1408?1规定方法跨过绝缘材料厚度测量),
??—金属部件上外部绝缘厚度)?mm(金属部件外部塑料层)?mm的测量试样或类似元件使刷
形放电不可能发生。当估计所有绝缘的最低厚度或规定最低厚度时,必须考虑正常使用情况下预期的磨
损)。
5.1-5.4如果在设计上不能避免点姗危险,则应设置一个警告牌,标明在运行时所采用的安全措施。
??注:在选择电气绝缘材料时,
推荐标准
- DB32/T 1677-2012 加工型红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2012-03-20
- DB65/T 3351-2011 白星花金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1-12-20
- DB32/T 2027-2012 小麦扬辐麦4号生产技术规程 2012-03-31
- DB65/T 3338-2011 李小食心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2011-12-10
- DB65/T 2052-2011 库尔勒香梨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2011-09-20
- DB65/T 2045-2011 库尔勒香梨品种 2011-09-20
- DB65/T 3329-2011 枸杞红瘿蚊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2011-12-10
- DB32/T 2025-2012 小麦淮麦28生产技术规程 2012-03-31
- DB65/T 3340-2011 苹果腐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 2011-12-10
- DB65/T 3290-2011 库尔勒香梨测产技术规程 20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