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05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80―2018
浙江红花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
2018-11-06发布2018-12-06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11/T8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丽水市油茶产业发展中心、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平安、倪荣新、葛永金、刘小燕、潘冠林、叶惠慧、张峰玲、沈苏军、季旭
勇、潘春平、王毅。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I
DB3311/T80―2018
浙江红花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红花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抚育改造、截干复壮、高接换种、造林
更新、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红花油茶低产林改造生产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935-2011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低产林
近2年平均年产油量在5公斤/亩以下的浙江红花油茶成林。
3.2
垦覆
对油茶林地深翻,深度20厘米~30厘米,清除杂灌、土中树兜和树根等,改善林地土壤环境。
4抚育改造
4.1适用林分
对于林分结构基本合理,立地条件较好,处在盛产期林分采用此项技术,立地条件划分按LY/T
1328-2006第8.1条的规定执行。
4.2林地清理
宜在10月~12月,清除林地中老、弱、病、劣油茶树及其他乔木、灌木和杂草。
4.3垦覆
1
DB3311/T80―2018
隔年垦覆一次,宜在夏季(6月~7月)或冬季(10月~11月)进行。坡度15度以下缓坡地或水平阶
内进行全垦,深度20厘米~30厘米;坡度15度~25度的山地,宜环山带状轮流垦覆,带宽0.8米~1.5
米;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林地,采用块状垦覆,带宽不超过1.5米,每年轮流进行轮换。
4.4施肥
4.4.1施肥种类及施肥量
每年施肥2次;冬季10月~12月,施有机肥施肥3公斤~6公斤/株;春季3月~4月,施复合肥0.25
公斤~0.5公斤/株。
4.4.2施肥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地形条件沿树冠投影边缘,采用穴施、环施、带状施肥,深度15厘米~20厘米。
5截干更新
5.1适用林分
进入衰老期林分。
5.2截干处理方法
隔行或隔株截干更新,分2年~3年完成整个林分更新。3月~4月在主干上20厘米~50厘米处锯断并
削平截口,保留均匀分布的3个~5个枝条培养为主枝,冬季施有机肥10公斤/株。以后通过春季疏剪和
夏季摘心,恢复形成树冠。
6高接换种
6.1适用林分
生长旺盛但基本不结果或多年结果量在1公斤/株以下的低产植株。
6.2嫁接砧木选择
每株选择1个~3个分枝角度适当、干形规则光滑、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主枝做嫁接砧木。
6.3接穗选择
选择优良的浙江红花油茶穗条。
6.4嫁接时期
夏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
6.5嫁接方法
按LY/T1935-2011第5.2条的规定执行。
7造林更新
2
DB3311/T80―2018
7.1适用林分
林地稀疏或进入衰老期林分。
7.2整地
造林前一个月进行整地,清除杂灌、树兜、石块和粗根,根据实际地形条件采用以下整地方式:
a)全垦整地,适用于坡度15度以下,深翻20厘米;
b)水平阶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15度~25度,沿等高进行挖带宽控制在1.5米~2米,水平带内全
垦,带间保留原有植被;
c)块状整地,适用于山地形状破碎或坡度25度以上,采用块状整理,保留作业区外植被。
7.3挖穴
按照株行距定点开穴,行之间呈“品”字形搭配,穴60厘米×60厘米×50厘米。
7.4施基肥
造林前一个月,每穴施有机肥料5公斤~10公斤,复合肥0.5公斤,肥料施入穴底与土拌匀,回填表
土,穴面做成馒头型。
7.5造林密度
以30株~40株/亩为宜,株行距4米4米~5米。
7.6苗木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2年生及以上优良嫁接苗。
7.7造林时间
造林以当年11月至翌年2月为宜。
7.8定植
苗木宜随起随栽,栽植时确保苗正,根舒展、压实,根基部培土高出地面10厘米以上。
7.9质量要求
造林成活率95%以上,缺株的及时补植。
8主要病虫害防治
8.1主要病虫害种类
浙江红花油茶主要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煤污病(煤烟病)、软腐病、油茶织蛾、油茶尺蠖等。
8.2防治原则
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结合,注意合理用药、科学用药。
8.3防治方法
3
DB3311/T80―2018
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9模式图
浙江红花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B。
4
DB3311/T80―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浙江红花油茶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病虫种类发生规律生物物理
化学防治营林措施
防治防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UWA 001-2022 超高清电视机测量方法 2022-02-10
 - T/WHBDA 03-2023 智慧教室一体化建设指南 2023-01-03
 - T/TAF 120-2022 移动终端未成年保护技术要求 2022-07-01
 - T/GDBX 006-2018 数字公共广播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2018-11-29
 - T/CEC 186-2018 可融冰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及其接续盒 2018-11-06
 - T/CECA 53-2021 具有2000MHz传输特性的数字通信用对绞多芯对称电缆 2021-07-21
 - T/SOECC 008.1-2023 微细双金属复合导体 第1部分:一般规定 2023-02-19
 - T/SILA 001-2020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全屋互联规范 2020-12-18
 - T/CASME 354-2023 防潮性电缆 2023-03-27
 - T/CVIA 34-2014 智能电视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