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481-2017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DB11/T 1481-2017 Th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mergency contingency plans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ng unit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481-2017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15
实施日期
2018-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78

备案号:57476-201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481—2017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Specificationforenterprisestoassessemergency

responseplanforworkplaceaccidents

2017-12-15发布2018-07-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481—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一般要求..........................................................................1

4评审方法..........................................................................1

5评审流程..........................................................................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4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14

附录E(规范性附录)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17

附录F(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评审流程图.............................................20

I

DB11/T148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

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怀冰、关磊、王欣、封光、许学瑞、许铭、史伟静、赵守超。

II

DB11/T1481—2017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以下简称评审)的一般要求、评审方法、

评审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一般要求

3.1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或修订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3.2应急预案评审包含形式评审、要素评审两个环节,形式评审合格后方可进行要素评审,由同一组

评审专家进行。

3.3应急预案应符合GB/T29639的要求,重点审查应急预案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及编制过

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3.4应急预案的各要素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各个环节上,全面覆盖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点;

b)责任分工具体明确;

c)科学合理易于操作;

d)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能力建设;

e)应急保障措施完备有效,掌握相关应急资源。

4评审方法

4.1资料分析:针对评审目的和评审内容,查阅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等

相关的文件资料,梳理有关规定、要求及证据材料,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4.2现场审核:通过现场实地查看、操作检验等方式,核实和检查风险评估、应急资源、工艺设备等

各方面的问题情况。

4.3质询讨论:采取抽样访谈或座谈研讨等方式,向有关人员收集信息、了解情况、考核能力、验证

问题、沟通交流、听取建议,论证有关问题情况。

5评审流程

5.1评审准备

5.1.1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应急预案工作组(简称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并准备以下评审材料:

a)风险评估报告;

b)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c)应急能力评估资料;

d)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说明;

1

DB11/T1481—2017

e)应急预案文本及附件;

f)其他必要资料,例如往年的应急预案评审报告、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应急处置评估报告、本单位

应急演练的评估报告等。

5.1.2应组织成立评审专家组,组内评审专家应不少于5人,且总人数应为奇数。评审专家应符合下

列要求:

a)与生产经营单位无利害关系;

b)具备相关行业(领域)在安全生产、工艺装备、应急救援、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能或专业

知识。

5.2形式评审

5.2.1形式评审宜采用函审方式和资料分析的方法。

5.2.2评审专家在接到生产经营单位的评审材料后,按照附录A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评审,并及时反

馈评审意见至工作组。

5.2.3评审专家应根据附录A对各评审项目进行打分,形式评审结论判定如下:

a)未按照GB/T29639编制,要素未全覆盖所要求的相关内容的,以及未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和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评审结论为不合格;

b)所有评审专家打分均高于等于70分的评审结论为合格,有任一专家打分低于70分即为不合格。

5.2.4不合格的预案应返回工作组重新修改完善,并再次进行形式评审。

5.3要素评审

5.3.1要素评审应采用会议评审的方式,宜使用资料分析、现场审核、质询讨论等方法。

5.3.2要素评审会议由预案编制单位负责组织和主持。

5.3.3评审专家组内专家共同推选1名组长,由专家组长组织听取编制单位的汇报,进行资料分析、

质询讨论,如有必要,组织现场审核。

5.3.4评审专家应根据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对各要素评审项目进行打分,取所有打分表得

分合计的平均值作为要素评审得分。设要素评审最终得分为Z,计算后Z值取整。计算方法如下:

n5

zij

Zi1,j1

nm

式中:

n——专家数;

m——预案数量;

zij——第i个专家的第j张要素评分表合计得分。

5.3.5要素评审结论判定如下:

a)得分低于70分的评审结论为不合格;

b)高于或等于70分且低于90分的评审结论为基本合格;

c)高于或等于90分的评审结论为合格。

5.3.6专家组根据5.3.5判定原则形成评审结论,出具专家组书面评审意见,并附专家签名的个人评

审表及资质材料,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5.3.7评审结论为不合格的应再次组织评审。

5.4持续改进

5.4.1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要素评审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完善。

5.4.2评审结论为合格的可修改后直接发布;评审结论为基本合格的应由专家组组长对修改情况进行

确认,直至确认后方可正式发布。

5.5评审流程图

评审工作程序框图参见附录F。

2

DB11/T1481—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表A.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评审日期:专家签名: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

1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1预案封面反映的内容完整,缺一项扣1分。(5分)

封面(10分)称、编制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2预案封面反映的内容正确、合理。(5分)

2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1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1概述应急预案的内容及编制过程,对发布及实施提出具体要求。(2分)

批准页(5分)2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2批准页设置预案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批或发布单位盖章。(2分)

3批准时间标注规范。3预案签发日期(年、月、日)应与预案封面的预设颁布日期一致或更早。(1分)

1包含批准页,章的编号和标题、条的编号和标题,附件等内容。(2分)

1目录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目录(5分)2编号和标题文字及顺序等正确无误。(2分)

2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

3目录的页码与实际内容页码对应无误。(1分)

1预案要素应与《导则》所要求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无重复或跳跃。(5分)

2段落结构清晰,层次明显,章节编排合理,可快速、方便地查找有关内容。(6

分)

1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3用词用语准确,句式语法规范,意思明确。(5分)

2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4图表标注规范,注释、索引等符号和语言等符合GB/T1.1的规定,排序无误。

正文(30分)

3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6分)

4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5无错别字,文字通常从左至右横写、横排,特殊除外。(4分)

6通常采用宋体或仿宋,不采用特殊的艺术字体。同类文字字体、字号大小统

一。(4分)

3

DB11/T1481—2017

表A.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续)

评审日期:专家签名: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

1应包括企业应急人员联系表、企业区位图、重要设施场所平面布置图、、本单位应急

队伍、装备表。(6分)

2企业周边情况图表、消防等属地或上级相关应急机构联络信息表等相关社会应急资源

1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

情况表。(6分)

附件(30分)2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

3附件编排按照先本单位再社会力量,以及重要及相关程度的顺序编排,并标明附件的

3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对应序号,可独立装订。(6分)

4附件附录包括,或独立装订危险性分析、应急资源调查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3分)

5危险性分析、应急资源调查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内容符合规范要求。(9分)

1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由单位负责人或主管领导负责,安全或应急部门牵头,应急相

关所有部门及基层单位代表参加。(2分)

2应用科学方法,参照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确定事故点或作业过程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定性或定量分析事故后果。(3分)

2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

3根据人员、装备、工艺、物料、作业、管理及环境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在

类型及危害程度。

预案中说明,特别应注意利用自动化监控设备实现早期预警、报警以及早期快速处置及

3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控措

时应急响应。(2分)

施。

4通过应急资源调查,掌握本单位的应急队伍、装备和设备设施情况,从事故概率和影

4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

响范围的角度分析本单位的应急需求,并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急资源情况。

给出评估结论。调查登记并分析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2分)

5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

编制过程(20分)5根据本单位管理层次和结构,建立应急责任体系,划分各级各部门工作范围,制定相

案体系。

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专项预案应覆盖所有事故风险。(2

6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

分)

情况进行记录。

6在本企业范围内全面征求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和说明,必要时可向管

7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

理部门、上级单位、专业机构、属地政府、专家等征求意见。(2分)

议。

7说明与专业及周边应急救援单位或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情况,并将协议作为附件提

8应急预案应经过评审。

供。(2分)

9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8在单位内部或聘请专业机构组织评审会,邀请专家评审论证预案,并说明情况。(2

分)

9说明重新修订后评审的时间、责任人、背景、内容等情况。(3分)

得分合计

4

DB11/T1481—201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表A.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日期:专家签名:

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细则得分情况评审意见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1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分)

(1分)

1预案编制依据应为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

1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准确有效。

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等文件的名称和文号正确。标准名称及编号正确,且

编制依据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应越级引用应急

为最新有效版本。标准按照法律效力、相关性和编号顺序排列。(0.5分)

(1分)预案。

2编制依据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实际,重要依据不

应遗漏。(0.5分)

1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事故类型以及单位级别和区域范围。(0.5分)

总则适用范围*

1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2预案启动的事故级别应与响应分级相协调,体现分级响应的衔接关系。(0.5

(5分)(1分)

分)

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

应急预案

成和衔接关系。1应使用图表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0.5分)

体系*

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2专项预案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故类型。(0.5分)

(1分)

类型。

应急工作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1符合相关规定,切合本单位应急需求,体现本单位的应急管理理念。(0.5分)

原则(1分)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2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0.5分)

5

DB11/T1481—2017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