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674-2023 黑龙江省城镇道路三维探地雷达探测技术规程

DB23/T 3674-2023 Procedures for Three-Dimensional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Urban Road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T 3674-2023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9
实施日期
2024-03-28
发布单位/组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黑龙江黑龙江省科学院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1

CCSP14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674-2023

黑龙江省城镇道路三维探地雷达

探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3dgroundpenetratingradar

detectionofHeilongjiangurbanroad

2023-12-29发布2023-03–28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DB23/T3674—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项目类别及要求.......................................................................2

6隐患体分类与分级.....................................................................3

7三维探地雷达系统.....................................................................5

8探测方法与流程.......................................................................7

9成果的编制和提交....................................................................13

附录A(规范性)城镇道路雷达探测原始记录表............................................15

附录B(资料性)典型雷达图谱示例......................................................16

附录C(规范性)城镇道路坍塌隐患复测验证记录表........................................17

附录D(规范性)城镇道路坍塌隐患成果汇总表............................................18

附录E(规范性)城镇道路坍塌隐患信息卡................................................20

附录F(资料性)城镇道路坍塌隐患分布图(示例图)......................................21

附录G(资料性)三维探地雷达成果数据提交表............................................23

I

DB23/T367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深圳安德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

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市城市道路桥梁服务中心、七台河市市政

设施服务中心、浙江华东岩土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勘勘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思文、宋昌江、丛晓丹、胡玥明、秦鹏、董超、石玉柱、庄锦锋、狄毅、陈

伟、潘鹏、沈锋、刘洪波、关剑明、王琪、郭迎皓、邸宇鹏、翁鹏飞、宁英海、王军、李尧、唐剑、库

捷峰、王俊、王文贯、崔艺莹、段有全、全东、刘慧芳、刘兢科。

II

DB23/T3674—2023

黑龙江省城镇道路三维探地雷达探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城镇道路三维探地雷达探测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项目类别及

要求、隐患体分类与分级、三维探地雷达系统、探测方法与流程、成果的编制和提交。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城镇道路、园区道路、公园广场等区域的道路坍塌隐患探测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3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T210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

CJJ/T260道路深层病害非开挖处治技术规程

JGJ/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437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隐患体Thegeologicalsafetyhazardsofadverseformations

城镇道路地面以下的空洞、脱空、疏松体、富水体等不良地质体。

3.2

城镇道路坍塌隐患Thepotentialsafetyhazardofthegroundcollapse

存在于城镇道路以下的隐患体,可能造成地面坍塌事件、影响城市运营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

3.3

空洞Cavity

发育在城镇道路结构层内部或结构层与下部地岩土之间脱开形成净空大于50cm的孔洞或发育在

地面以下土体内的孔洞。

3.4

脱空Cavityunderneathpavement

发育在城镇道路结构层内部或结构层与下部地岩土之间脱开形成净空小于等于50cm的孔洞。

3.5

疏松体looselyinfilledcavity

城镇道路下方发育的密实程度明显低于周边介质的不良地质体,在环境荷载及动水条件作用下会进

一步发育成空洞或脱空,根据其密实状态分为一般疏松体和严重疏松体。

1

DB23/T3674—2023

3.6

富水体Water-richvoid

含水量明显高于周边土体的不良地质体。

3.7

三维探地雷达探测ThreedimensionalGeologicalradardetection

采用偏移、阵列天线技术,多道电磁波形成的三维立体集成数据的地质雷达探测方法。

3.8

雷达图谱Radargrayscalemap

在雷达系统中,回波信号的强度通常表示目标物体的反射能力或散射特征。雷达图谱是一种用于展

示雷达回波信号强度的可视化图谱。

4基本规定

4.1探测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具备三维探地雷达领域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设备设施。

4.2城镇道路坍塌隐患探测工作宜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城镇道路坍塌隐患进行监测、预警。

4.3城镇道路坍塌探测工作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地下市政设施及已发生

病害记录等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着重在汛期后与冻融期加强探测。

4.4城镇道路坍塌隐患探测应掌握当地道路基础资料及地质条件特征,查明探测区域内道路坍塌隐患

的属性,确定探测发现的道路坍塌隐患的范围及规模,并提出相应处置对策。

4.5应充分考虑冻融循环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增加冻融前后的数据比对,同时结合收集到的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资料和道路结构层信息,设定合理的雷达参数。

5项目类别及要求

5.1定期探测

5.1.1以下道路区域应开展定期探测工作,探测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城镇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探测周期不宜超过1年,支路探测周期不宜超过2年;

学校、医院、主要景区、主要商业街区等人流密集区域的道路,探测周期不应超过1年;

——

重点管线区域、大型地下穿越工程沿线及周边区域的道路,探测周期不应超过1年;

——

在道路隐患体已处置的路段,应加强监测,探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

——

5.1.2对于发现的道路地下隐患体应加强监测:

——

对于已处置隐患体,应在处置后7天进行第一次复测;在隐患体处置后1个月,进行第二次

复测工作;随后每隔6个月对已处置隐患体开展复测,直至隐患体处置完成;

——

对于未处置的隐患体,应根据隐患体规模及周边因素综合评估制定复测计划,定期对隐患体

开展复测,发现隐患体有扩大趋势危及道路安全,及时通报业主单位进行处置。

——

5.2专项探测

5.2.1专项探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重大地下工程应在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后开展周边道路隐患体探测,施工跨度超过6个月

的应加密探测;

——

2

DB23/T3674—2023

应加强冻融损伤路段探测,每年在春秋两季分别开展探测工作,针对冰期前道路路基富水体,

与融化后路基疏松体进行专项探测;

——

汛期及汛期后、地下水位突然变化、道路荷载增加、地震断裂带等地下岩土环境变化区域道

路,应根据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情况安排探测;

——

重点保障项目、重要大型活动、外交、大型体育赛事等文体活动举办地周边道路区域,应在

活动举办前3个月内进行探测;

——

其他潜在安全风险区域,应在周边影响路段灵活安排道路坍塌隐患探测工作;

发生过道路坍塌事故的区域,应侧重安排周边路段的道路坍塌隐患探测工作。

——

5.3—应—急探测

5.3.1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开展应急探测工作:

24小时内发生过道路坍塌事故;

建筑物、道路交叉口或管线累计沉降量超限,地面出现明显沉降或坍塌;

——

地面累计沉降量报警,或地下工程发生渗水、涌水、漏砂等危险情况;

——

在对地下管渠或其附属设施进行排查、检测或养护工作中发现渗漏、破损、损坏等隐患;

——

管理单位认为有其他需要进行应急探测的情况。

——

——

6隐患体分类与分级

6.1城镇道路坍塌隐患探测结果可分为空洞、脱空、疏松体和富水体四种隐患体。

6.2隐患体应根据目标物相对介电特征及探地雷达波形特征进行分类,应符合JGJ/T437的要求并按

照表1进行划分。

表1城镇道路坍塌隐患体分类表

隐患体探地雷达波形特征

序号介电特征

类型波组形态振幅相位和频谱

1.顶部形成连续的同向性反

1.顶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同

相对介电常数为射波组,表现为似平板状形

1脱空整体振幅强向,底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反向;

1态;

2.频率高于背景场。

2.多次波明显

1.似球形空洞反射波组表现

为倒悬双曲线;

1.顶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同

相对介电常数为2.似方形空洞反射波表现为

2空洞整体振幅强向,底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反向;

1正向连续平板状双曲线;

2、频率高于背景场

3.绕射波明显;

4.多次波明显

3

DB23/T3674—2023

表1城镇道路坍塌隐患体分类表(续)

隐患体探地雷达波形特征

序号介电特征

类型波组形态振幅相位和频谱

1.顶部形成连续的同向性反

射波组;

严重1.顶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同

疏松2.多次波较明显;整体振幅强向,底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反向;

体绕射波较明显;频率高于背景场

1.相对介电常数3.2.

小于周边土体;4.内部波形结构杂乱

疏松

32.疏松程度越高,

顶部形成连续的同向性反

相对介电常数越1.

射波组;

一般小1.顶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同

疏松2.多次波不明显;整体振幅较强向,底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反向;

体3.绕射波不明显;2.频率高于背景场

4.内部波形结构较杂乱

1.相对介电常数1.顶部形成连续的同向性反

1.顶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反

大于周边土体;射波组;顶部反射波振幅

4富水体向,底部反射波与入射波同向;

2.含水量越高,相2.绕射波不明显;强,衰减块

2.频率低于背景场

对介电常数越大3.底部反射波不明显

6.3隐患体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I级、II级、III级和IV级,空洞和脱空宜根据隐患面积和净深等因

素,按照表2进行隐患等级评定,按最高等级进行确定。

表2基于隐患面积和净空因素的空洞和脱空隐患等级评定表

净深

H<0.5m0.5≤H<1.5m1.5≤H<4.0mH≥4.0m

面积

S<3.0m2ⅣⅣⅢⅢ

3≤S<10m2ⅣⅢⅢⅡ

10≤S<30m2ⅢⅢⅡⅠ

S≥30m2ⅢⅢⅡⅠ

6.4疏松体原不宜进行隐患等级评价,但当严重疏松体隐患临近雨污水管线和暗渠化河道、在施地下

工程强烈影响区等周边致塌因素发育时,应按照6.3条规定评价隐患体等级。

6.5城镇道路坍塌隐患探测工作中,应根据隐患等级及时通报隐患信息,并对I级和II级隐患即时

通知相关各方,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6.6应根据隐患等级、形成原因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处置时机和处置方法。

4

DB23/T3674—2023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