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3/T 7.3-2015 沾益万寿菊种植综合标准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5303/T 7.3-2015 Disharmony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zhuangyiyishengshouhuosuji comprehensive standard Part 3: Regulations on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3/T 7.3-2015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5-01
实施日期
2015-07-01
发布单位/组织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万寿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柏老六、刘春、马海发、曹德勇、李田、胡玉宝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曲靖市地方标准

DB5303/T7.3—2015

沾益万寿菊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2015-05-01发布2015-07-01实施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3/T7.3—2015

前言

DB5303/T7-2015《沾益万寿菊综合标准》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种子;

——第2部分:种植技术;

——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第4部分:鲜花收购。

本部分为DB5303/T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柏老六、刘春、马海发、曹德勇、李田、胡玉宝。

I

DB5303/T7.3—2015

沾益万寿菊种植综合标准

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DB5303/T7的本部分规定了万寿菊种植常见病虫害的定义、防治原则、主要病害、虫害防治。

本部分适用于万寿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2.1

立枯病

苗期发病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病部缢缩,湿度大时可见褐色蛛丝状霉,严重时植株

枯死。

2.2

猝倒病

出土后染病根或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幼叶尚为绿色时,幼苗即萎蔫猝倒,湿

度大时,病部及土面上长出白色绵毛状物,病程短,发病迅速。

2.3

病毒病

该病害主要靠汁液传播病毒,喜高湿的环境,一般在6~7月份雨季流行严重。管理粗放、湿度大的

园或温室发生频繁。在苗期受害,植株矮缩,叶片细小、增厚、皱缩;花期时,上部叶片有皱缩现象,

畸形,发生严重时叶片呈缺刻破裂状,花蕾畸形坏死,不能正常开花。

2.4

茎腐病(疫病)

该病害是一种常见重要的病害,症状苗期、成株均可受害。苗期染病病苗基部初呈水渍状,渐变

褐色,造成死苗。成株茎部受害后变为褐色,近地表处皱缩,枯萎。根和种子受侵染,引起腐烂,造成

叶片枯萎或全株死亡。

2.5

褐斑病(黑斑病,斑枯病)

1

DB5303/T7.3—2015

在万寿菊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发生,是一种重要病害,为害严重。症状该病害主要为害中下部叶

片,初期叶片上出现紫褐色小斑点,呈不规则状,后病斑转为黑色,周围有褪绿色晕圈,中央变白,有

穿孔现象。湿度大时,出现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病斑可融合成片,致使整株叶片变黄变黑,呈干枯

状。病原菌是壳针孢属菊斑枯菌。发病特点该病害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叶上越冬。通过种子传播病毒,

该病喜高湿的环境,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传播快;施氮肥多,植株嫩弱,发病重。

2.6真菌性叶斑病

成株期叶片发病,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蔓延,从叶片缘处或从叶片中部开始发生。初期病斑如针

尖大小,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不规则形,中央灰白或黄白色,边缘黑褐色坏死,叶背面的病斑呈

黄褐色。病斑一般直径大小为0.50mm,最大直径可达7mm。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的紫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造成叶片枯死。

茎部染病,多从叶腋处先发生,并向新生枝及主茎扩展,造成病部呈褐变紫,病斑多为圆形或长椭

圆形。严重时,病斑可以布满茎表,使茎的表皮呈紫褐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摘花后常从摘口处向下

变黑干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