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725-2013 高粱抗蚜性评价技术规程
DB13/T 1725-2013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ize Resistance to Aphid Evalu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725—2013
高粱抗蚜性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ngResistanceofSorghumtoAphid
2013-05-27发布2013-06-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72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常金华、崔江慧、薛薇、任根增、刘娟、毕俊昌、谢登雷。
I
DB13/T1725—2013
高粱抗蚜性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粱抗蚜性鉴定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粱(包括选育品种/系、地方品种、特殊遗传材料、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
双单倍体群体)、杂交高粱、野生高粱等抗蚜性的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部分。
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粱抗蚜性
高粱品种具有的影响蚜虫最终危害程度的可遗传的特性。生产上某一品种在相同虫口密度下比其
他品种损失小、受害轻,从而表现优质高产的能力。
3.2
抗蚜性对照品种
经过田间多年、多点抗蚜性鉴定所筛选出的具有相对稳定抗性的高粱品种,作为高粱品种(系)
抗蚜性鉴定的参照或依据。设河农16号为抗蚜性对照品种,623B为感蚜性对照品种。
4高粱抗蚜鉴定方法
4.1苗期抗蚜性鉴定
4.1.1鉴定方式
利用人工接蚜,通过调查、鉴定参试材料的受害级别,确定参试材料的蚜害指数,评价不同鉴定
材料对高粱蚜的抗蚜性程度。
4.1.2苗期室内鉴定
1
DB13/T1725—2013
(1)选择应达到GB/T3543.4-1995中质量要求的高粱种子,用70%的乙醇对种子进行处理,灭菌
1min,浸种催芽24小时,播种于蛭石中,光照培养12h/d,温度为25℃±1℃。定时补浇营养液,每个
材料留苗10株。设置三个重复。三叶期进行接虫鉴定。
(2)苗期使用的蚜虫源自田间蚜虫自然发生时取回的蚜虫,然后在室内种植的高粱苗上进行养殖,
使用养殖的蚜虫虫源进行接虫。剪取生长蚜虫的高粱叶片,用镊子去除幼龄蚜虫,将带有无翅成蚜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2106-2007 电子琴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2007-12-05
- GB/T 1912-2007 字典纸 2007-12-05
- GB/T 12105-2007 电子琴通用技术条件 2007-12-05
- GB/T 11414-2007 实验室玻璃仪器 瓶 2007-12-05
- GB/T 17593.2-2007 纺织品 重金属的测定 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2007-12-05
- GB/T 1541-2007 纸和纸板 尘埃度的测定 2007-12-05
- GB/T 18477.1-2007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双壁波纹管材 2007-12-05
- GB/T 1539-2007 纸板 耐破度的测定 2007-12-05
- GB/T 13505-2007 高纯度绝缘木浆 2007-12-05
- GB/T 13526-2007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 200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