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956-2024 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DB34/T 4956-2024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956-202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9-14
实施日期
2024-10-1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CSC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956—2024

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forhospicecareservice

2024-09-14发布2024-10-1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

DB34/T4956—202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服务原则...........................................................................1

5基本要求...........................................................................2

5.1床位设置.......................................................................2

5.2病区设置.......................................................................2

5.3人员配置.......................................................................2

5.4人员培训.......................................................................2

5.5安全管理.......................................................................2

6服务对象...........................................................................3

7服务形式...........................................................................3

7.1门诊服务.......................................................................3

7.2住院服务.......................................................................3

7.3社区服务.......................................................................3

7.4居家服务.......................................................................3

8服务流程...........................................................................3

8.1接诊...........................................................................3

8.2识别...........................................................................3

8.3告知...........................................................................4

8.4评估...........................................................................4

8.5计划...........................................................................4

8.6实施...........................................................................4

9服务评价...........................................................................5

附录A(规范性)安宁疗护病区设置要求.................................................6

附录B(规范性)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人员职责.............................................7

附录C(资料性)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表(KPS)............................................9

附录D(资料性)姑息功能评分表(PPS)...............................................10

附录E(资料性)安宁疗护服务知情同意书..............................................11

附录F(资料性)安宁疗护服务意愿确认书..............................................12

附录G(资料性)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13

附录H(资料性)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15

I

DB34/T4956—2024

附录I(资料性)心理痛苦评估表......................................................17

附录J(资料性)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19

附录K(资料性)家系图示例..........................................................21

附录L(资料性)姑息预后指数(PPI).................................................22

附录M(资料性)临终患者病情(生存期)评估表.........................................23

附录N(规范性)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25

II

DB34/T495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阜阳市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成文、朱小明、顾道琴、孙丽、潘玉芹、殷实、李彩云、李凤侠、孔令锁、

杨艾影、杨守梅、单新莉、唐志红、刘艺颍、谢发琴、王晓倩、刘筝筝、曹艳宏、李峰、李洁、许宝惠。

III

DB34/T4956—2024

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宁疗护服务规范的服务原则、基本要求、服务对象、服务形式、服务流程、服务评

价。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

WS/T510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WS/T653医院病房床单元设施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宁疗护hospicecare

以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

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

3.2

安宁共同照护hospicesharedcare

由院内安宁疗护团队与原照护团队协作,通过设立安宁疗护共同照护小组,以会诊、转介等形式共

同为生命终末期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一种模式,简称安宁共照。

4服务原则

4.1遵循以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控制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原则。

4.2遵循尊重、有利、不伤害、公平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4.3遵循尽可能满足终末期患者临终需求,提供缓和、舒适、安全、有效的人文服务的原则。

4.4遵循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服务的原则。

1

DB34/T4956—2024

5基本要求

5.1床位设置

根据医院条件和实际需求可设置独立或非独立的安宁疗护病床,超过10张病床应设置独立的安宁疗

护病区,病区以10张~20张病床为宜。

5.2病区设置

安宁疗护病区设置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3人员配置

5.3.1团队

应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多学科团队。团队成员以医师、护士为核心,可根据实际配备专/兼职人员,

如临床营养师、药剂师、麻醉师、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团队成

员应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团队人员职责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3.2医师

每10张床至少配备1名医师。病房主任宜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具备相关专业知

识和工作经验。

5.3.3护士

每10张床至少配备4名护士,以6~8名护士为宜。病房护士长宜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5.3.4护理员

按照实际床位与患者需求配备护理员。

5.4人员培训

5.4.1工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参加安宁疗护相关的继续教育。

5.4.2培训内容包括安宁疗护理论知识、专科临床技能与操作、专科管理与教育、职业道德与医学伦

理、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等。

5.4.3培训方式可采用理论讲授、操作实践示范、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绎、工作坊等,并对培训

质量进行效果评价。

5.5安全管理

5.5.1应建立安宁疗护病房管理制度、护理常规、服务流程、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开展相

关工作,规范记录医疗文书,建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

5.5.2应加强对有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自杀等风险的高危患者管理,建立跌倒、坠床、压力性

损伤、自杀等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并严格执行。

5.5.3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消毒药械和其它医疗用品等应按照相关规范使用和管理。

5.5.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符合特殊药品管理要求。

5.5.5医院消毒卫生和感染管理应按照GB15982和WS/T510要求。

5.5.6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应按照WS308要求。

2

DB34/T4956—2024

6服务对象

处于疾病终末期或老年临终患者,预期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有安宁疗护需求并自愿接受安宁疗护

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包括但不限于:

a)明确诊断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b)常年卧床且两个以上重要器官持续衰竭的老年临终患者;

c)其他疾病伴有重要器官失代偿期(不可逆转)的临终患者。

7服务形式

7.1门诊服务

安宁疗护机构可通过门诊和急诊,为门诊、社区、居家的安宁疗护对象提供服务。

7.2住院服务

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提供住院形式的安宁疗护服务。可同时以安宁共同照护模式为非安宁疗护病区

患者提供安宁共照服务。

7.3社区服务

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者和家属意愿,转介具有安宁疗护服务资质的社区医疗机构,由社区提供安宁疗

护服务。

7.4居家服务

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者和家属意愿,以居家方式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包括居家探访和线上咨询服务。

8服务流程

8.1接诊

疾病终末期或老年临终患者及家属提出需求,或医护人员结合临床症状提出建议,对愿意接受安宁

疗护服务者进行接诊登记。

8.2识别

8.2.1识别

医师可根据患者疾病状态及患者和家属意愿两方面进行识别:

a)经医师明确诊断的疾病终末期或老年临终患者,预期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或出现疾病终末期

症状;

b)有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和意愿,患者或家属同意接受安宁疗护服务。

8.2.2辅助识别

医师可视情况选择适宜量表对拟收治对象进行辅助识别:

a)运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表(KPS)初步评估患者功能状态,见附录C。

b)运用姑息功能评分表(PPS)进一步评估患者功能状态和预期生存期,见附录D。

3

DB34/T4956—2024

8.2.3识别结果

安宁疗护服务对象应达到以下识别结果:

a)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对象:KPS评分<50分,结合PPS评估及终末期临床表现。

b)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对象:KPS评分<70分,结合PPS评估及终末期临床表现。

8.3告知

医护人员应充分沟通、具体告知安宁疗护的服务理念及原则,指导患者或家属按照要求签署《安宁

疗护服务知情同意书》和《安宁疗护服务意愿确认书》,见附录E、附录F。

8.4评估

8.4.1评估时机

8.4.1.1住院患者:首次评估宜在办理入院8小时内完成,治疗过程中动态评估,每周宜进行生存期

评估。

8.4.1.2居家患者:收案时应面诊并进行首次评估,并在居家的第2周、每月或根据患者需求适时评

估。

8.4.2评估内容

评估由医师和护士共同完成,通过问诊、观察、交谈、仪器测量及体格检查、量表与问卷调查等方

式进行,内容包括:

a)身体、心理、社会及家庭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包括意识、生命体征、入院诊断、入院方式、陪同者、过敏史、大小便、

导管、伤口及皮肤情等;

2)疼痛及其他症状评估:见附录G、附录H;

3)心理痛苦状况评估:见附录I;

4)社会支持及家庭评估:附录J、附录K。

b)健康风险评估:

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静脉血栓、自杀风险评估及营养风险筛查等。

c)舒适照护需求评估:

包括自理能力、病室环境、口腔卫生及功能状况、管饲通路、静脉导管(PICC/CVC/PORT/

中线导管)、体位转换等。

d)生存期评估:

1)生存期评估:见附录L;

2)临终患者病情(生存期)评估:见附录M。

注:应由2名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医师是主要评估者。

8.5计划

8.5.1应以生命终末期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导向,制定安宁疗护患者诊疗护理计划。

8.5.2对接受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者,应制定上门诊疗护理计划。

8.6实施

8.6.1症状控制

4

DB34/T4956—2024

主要包括对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水肿、发热、厌食、

恶病质、睡眠障碍、谵妄等症状控制。开展包括三阶梯镇痛、改善呼吸困难、止咳排痰、镇静、止呕止

吐、通便、改善睡眠环境等支持性治疗护理技术。

8.6.2舒适照护

主要包括环境管理及床单位管理、口腔护理、肠内肠外营养护理、静脉导管维护(PICC/CVC/PORT/

中线导管)、卧位护理、留置导尿管护理、会阴护理、协助沐浴和床上擦浴、床上洗头、协助进食水、

排尿/排便异常的护理等。

8.6.3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

对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精神支持与人文关怀,可根据实际开展个性化沟通、生命教育,

鼓励家庭互动和家庭沟通,需要时组织家庭会议。提供社会资源及公共服务链接的渠道和方法。

8.6.4其他辅助支持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减轻患者疼痛、便秘、失眠、水肿、呃逆、乏力等身心症

状。各类医疗机构可根据条件综合运用音乐疗法、芳香疗法、艺术疗法等。

8.6.5药物使用

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宁疗护患者,应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由患者

或家属签署《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应符合附录N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做好麻

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调配、使用、回收等环节全过程管理。

8.6.6哀伤辅导

观察患者家属的悲伤情绪反应及表现,给予情感支持。在尸体料理过程中,尊重逝者和家庭文化习

俗,允许家属参与,满足家属需求。采用多种形式提供居丧期随访支持。

9服务评价

9.1建立服务质量测评制度,可采用医疗机构自评、患方评价或第三方评价等方式进行。

9.2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患者生命质量及患者与家属的体验。

9.3根据测评结果,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5

DB34/T4956—2024

附录A

(规范性)

安宁疗护病区设置要求

表A.1规定了安宁疗护病区设置要求。

表A.1安宁疗护病区设置要求

布局要求应营造温馨、舒适、安全、便捷、友善的医疗环境。

病区应符合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功能检查用房、理疗用房等应设无障碍通

环境与安全

道。满足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和WS/T510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病房采光和照明应符合GB/T50034的规定,灯光应满足普通照明、治疗检查、阅

采光与照明读和夜间照明等要求,灯光布置时应避免对卧床患者产生眩光,同时宜营造居家的

环境布局

温馨感。

温湿度与声音室内空气应符合GB/T18883的规定,声环境应符合GB3096的要求。

病房色彩宜选暖色调或中间色调,背景色可为宁静且柔和的淡粉色、浅黄色、浅绿

色彩与装饰色、乳白色等;家具、窗帘、隔帘或围帘颜色应与病房色彩相匹配;可配置装饰性

图画和绿植等。

住院病区应划分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评估室)、关怀室(告

别室)、医务人员办公室、配膳室、洗浴和日常活动场所等功能区域(含服务区、

功能区域

管理区、生活区)。功能区可配置灵活和多功能的家具、含自然元素的装饰性材料、

较好的室外视野(窗户)、电视、网络设施等。

功能布局

设有室内、室外等活动区域。患者活动区域和走廊两侧应设扶手,房门应方便轮椅、

活动区域平车和移动设施进出;有条件可设包括阅读空间、视听设备、艺术治疗室等社交活

动区域。

每个病房应设置卫生间、沐浴间,地面应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配备扶手、紧急

洗浴区域

呼叫装置等。有条件可设独立的洗澡间或沐浴室等。

基本设置病房床单元基本装备与同级综合医院相同,符合WS/T653的规定。

每间病房宜设置1张~2张病床,以不超过5张为宜。两人及以上房间,两床间应

病床设置

设有围帘或隔帘(有特殊护理要求的除外),以利于保护患者隐私。

床单元设置

使用面积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每床间距不少于1.5米。

每床应配备床旁柜、呼叫装置、床护栏、可调节床头及床尾高度的装置、隔帘、医

配套设施

用餐桌;可根据情况配备陪护床或陪护椅。

应配备与安宁疗护工作流程、开展业务项目及服务量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听诊

器、血压计、体温计、身高体重测量设备、呼叫装置、氧气吸入装置、雾化装置、

基本设备电动吸引器或吸痰装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血糖仪、紫外线灯、心电图机、心电

监护仪、空气消毒机、气垫床或具有防治压力性损伤功能的床垫等。可根据情况配

设施设备

备输液泵、注射泵等。

应配备床旁洗头器具、轮椅、转运床等。可根据情况配备坐便椅、坐式洗澡椅、沐

辅助设备

浴床或按摩浴缸等。办公设备应配备电脑、打印机、桌椅家具等。

生活辅具有条件可配备生活照料辅具如助行器、抓取工具、康复器具等。

6

DB34/T4956—2024

附录B

(规范性)

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人员职责

表B.1规定了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人员职责。

表B.1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人员职责

名称职责

1)负责患者入院、出院及转诊的全流程管理;

2)动态评估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状况;

3)定期评估患者生存期,制定诊疗计划,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

医师4)病情告知与沟通;

5)协助患者及其家属作出医疗决策;

6)主持或协助开展家庭会议;

7)提供诊疗咨询、对团队成员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哀伤辅导。

1)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需求;

2)协同多学科团队制定照护计划;

3)开展症状控制护理;

护士

4)提供舒适照护、心理支持、人文关怀及安宁疗护相关咨询教育;

5)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情感和社会支持;

6)开展丧亲护理和哀伤辅导。

1)根据患者病情,负责患者营养状态评估及持续监测与跟踪;

临床营养师

2)提供营养支持方案,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饮食营养知识的教育、指导和咨询。

1)提供治疗和控制症状的临床用药指导;

药剂师

2)参与病房毒、麻、精神等药物的管理。

1)参与医护团队的病例讨论;

麻醉师

2)参与患者疼痛及相关状况的全过程管理等。

1)在护士指导下提供生活护理和舒适照护;

2)负责陪伴患者实施各项检查及治疗;

护理员

3)协助患者身体清洁、进食、排泄等;

4)协助护士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开展简易肢体运动,并实施适宜按摩等。

1)评估患者康复功能。

康复治疗师

2)提供适宜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