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448-2015 枸杞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DB63/T 1448-2015 Goji cuttings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厅科技处、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1
备案号:48522-2016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448—2015
枸杞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2015-12-21发布2016-03-2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448—2015
前言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厅科技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厅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厅科技处、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占林、樊光辉、徐生旺、张得芳、时保国、杨红文、郑淑霞、马玉林、王成、
段珍珍、党少飞、白灵娜。
I
DB63/T1448—2015
枸杞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枸杞采穗圃建设、硬枝扦插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枸杞产区枸杞扦插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3/T23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63/T299育苗技术标准
3采穗圃建设
3.1采穗圃的建立
枸杞采穗圃选择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方便的地方,宜设在苗圃。
采穗圃不需隔离,但按品种、品系或无性系分区。采穗圃营建面积根据需要确定,宜按计划育苗面
积的1/10设置。
建圃前,结合圃地深耕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kg/hm2~3000kg/hm2,根据土壤情况适量施入尿素和磷
肥。
3.2采穗母株培育
枸杞采穗母株按灌丛式栽培,栽植株行距为0.5m×1.0m、0.5m×1.5m。1年~2年生苗定植后,在10cm
高处平茬。当萌条高达10cm时定条、去弱留壮,栽植当年只留3个~5个萌条,第2年开始留5个~10个萌
条。
每年追肥2次~3次,以氮磷肥为主,最后一次追肥不迟于8月上旬,并加强有害生物防治。
3.3采穗圃更新
采穗圃每4年~5年更新一次,忌重茬;可将旧采穗圃通过密度调整改造为栽培园。
3.4建立技术档案
详细记录采穗圃的基本情况,包括区划图,优良品种的名称、来源和性状,采取的经营措施,种条品
质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等。
4硬枝扦插育苗
4.1育苗地选择
1
DB63/T1448—2015
选择育苗地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不积水,地下水位1.5m以下;土壤含盐量0.5%以下,ph值7.8
以下,呈中性或微碱性,土壤熟化程度高,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
4.2整地与土壤处理
4.2.1整地
育苗前一年秋季进行平整和深翻,深翻深度20cm~30cm,清除杂草、树根、石块等。
4.2.2土壤处理
结合深翻整地进行土壤施肥,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kg/hm2~3000kg/hm2。
土壤消毒、杀虫处理参照附录A执行
4.2.3作床
采用高床、平床或高垄。平床规格为宽2.0m~4.0m,长度6.0m~10.0m。高床规格为床宽0.8m~1.2m,
高0.2m,步道宽0.4m,长度4.0m~6.0m。高垄垄宽0.25m~0.30m,垄高0.20m,垄距0.40m,长度依地块
确定。
4.3种条采集及储藏
4.3.1采集时间
春季采条时间为每年3月~4月份,春季萌芽前进行;秋季采条时间为10月~11月份,植株休眠后进
行。
4.3.2种条采集
采集1年~2年生直径0.6cm~1.0cm木质化枝条,枝条要求髓心充实,芽眼明显。
4.3.3种条越冬储藏
种条秋采越冬需沙藏处理。沙藏处理时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地块挖深80cm~100cm的沟,先在
沟底铺一层湿沙,将成捆的种条与湿沙分层埋在沟内,放至距地面约20cm处,用沙填平,再覆土成脊状,
中间插草把或竹把通气。
4.4插穗制取与处理
4.4.1插穗制取
将种条剪成直径0.4cm~0.8cm,长15cm的插穗。插穗上切口,距饱满芽1.0cm处平切,下切口在距
第一个芽0.5cm处,剪成马蹄形,50个~100个为一捆。
4.4.2催根处理
插穗催根处理可采取生根剂处理催根或倒置催根方法,也可对生根剂处理的插穗再进行倒置催根。
生根剂处理方法按照附录B执行。
倒置催根选择地势平坦、管理方便地块,地表铺6cm~8cm湿沙,把插穗倒置(基部朝上,梢部朝下),
上盖湿沙5cm~6cm。根据沙子的干湿情况,每天喷水1次~2次,插穗基部形成愈伤组织后扦插。
4.5扦插
2
DB63/T1448—2015
4.5.1扦插时间
扦插时间4月中下旬。
4.5.2扦插密度
平床采用5cm×30cm或10cm×30cm株行距,高床采用5cm×20cm或10cm×20cm株行距,高垄每垄插两
行,株距10cm。扦插密度为每公顷30万株~45万株为宜。
推荐标准
- SY/T 6041-1994 石油天然气勘探效益评价方法 1995-01-18
- SB/T 10209-1994 可可粉 1994-06-27
- HG/T 20636.9-1998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校审提要 1998-06-22
- SHS 02008-2004 EI系列、D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JB/T 3244-2005 蓄电池前移式叉车 2005-05-18
- DL/Z 790.53-2004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5-3部分:低层协议集自适应宽带扩频(SS-AW)协议 2004-03-09
- SJ 20436-1994 机载电子设备隔振系统结构设计及技术要求 1994-09-30
- HJ 1034-2019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废弃资源加工工业 2019-08-13
- JB/T 8772.2-1998 精密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2部分:立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 1998-07-17
- SJ/T 10802-1996 半导体集成接口电路外围驱动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199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