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725.4-2024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规范 第4部分:三维模型分类与应用

DB42/T 1725.4-2024 Land spatial information platform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Part 4: Three-dimensional model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T 1725.4-2024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3-26
实施日期
2024-05-26
发布单位/组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70

CCSL67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725.4—2024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规范

第4部分:三维模型分类与应用

Applicationspecificationofbasicinformationplatformforterritorial

space—

Part4:3Dmodelclassificationandapplication

2024-03-26发布2024-05-26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T1725.4—2024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三维模型分类及要求.................................................................2

6三维模型建库与管理.................................................................7

7三维模型应用场景..................................................................11

参考文献.............................................................................13

I

DB42/T1725.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42/T1725《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规范》的第4部分。DB42/T1725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数据资源编目规范;

——第2部分:数据共享与汇交技术规范;

——第3部分:空间分析服务规范;

——第4部分:三维模型分类与应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征地事务服务中心、武汉市测绘研

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速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市测绘研究院、湖北省标准化与

质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江、狄小燕、黄宇、向隆刚、桂志鹏、张冬梅、彭明军、张志艺、黄海英、

杨华先、熊芬、徐云和、陈勇刚、罗长林、郑丽娜、周安发、童秋英、李宁、冯善元、潘朋威、宋洁、

王群、赵增辉、吴鹏、张琪、鲁曦、陈磊、康维。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联系电话:027-86656061,邮箱:

102687929@;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联系电话:

027-86656123,邮箱:649448576@。

III

DB42/T1725.4—2024

引言

湖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国土资源“一张图”为基础,在国土资源、测绘地理等各类数据基

础上,聚合其他政府部门相关空间数据,整合各类社会经济数据,在数据分布式统一管理机制下,为各

类与国土空间相关的规划、管理、决策等服务提供信息支撑。为实现平台数据管理与共享、图形展示与

应用等功能,需编制对应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地方标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规范》由湖北省自

然资源厅信息中心提出,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DB42/T1725《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规范》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数据资源编目规范。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实现数据的分类与

描述,为自然资源政务信息的开放和共享提供数据基础。

——第2部分:数据共享与汇交技术规范。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是数据汇集、共享、管理和应

用的综合性数据服务平台,本文件为提供相关服务提供了技术标准和管理依据。

——第3部分:空间分析服务规范。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的地理空间信息提供定量化计

算依据,为平台内地理实体多种空间关系的定位、计算及应用服务提供技术标准规范。

——第4部分:三维模型分类与应用。为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三维模型数据处理,三维

场景的建设与二三维数据的结合应用,提供技术标准规范。

V

DB42/T1725.4—2024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规范

第4部分:三维模型分类与应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业务版)三维模型分类,三维模型应用场景。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及各市(州)、县(市、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业务版)三维模型的建

库、三维应用场景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H/T9015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CH/T9024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实景三维3Drealscene

实景三维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虚拟空间。它

通过在三维地理场景上承载结构化、语义化、支持人机兼容理解和物联实时感知的地理实体进行构建。

地理实体geographicalentity

现实世界中占据一定且连续的空间、单独具有同一属性或完整功能的地理对象,包括基础地理实体、

部件三维模型以及其他实体。

实景三维模型3Drealscenemodel

以倾斜数据航空摄影方式为主,获取地物多个视角的丰富纹理信息,通过空中三角测量、模型重建

等技术生成的可量测、具备实景纹理信息的三维模型,形成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

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空间场景。根据不同的影像分辨率和空间精度,可分为地形级、城市级和

部件级。

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terrain-level3Drealscenemodel

城市级和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的承载基础。重点是对生态空间的数字映射,用来表现大区域地形地

貌,可以直观表达山川河流、村镇、城市分布形态。主要采用倾斜数字摄影、激光雷达扫描等方式,自

动化重建生成的三维模型。

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city-level3Drealscenemodel

1

DB42/T1725.4—2024

对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的细化表达。重点是对生产和生活空间的数字映射,用来表现较大区域的城

市风貌、地形地物,可直观表达居民地、工矿建(构)筑物、交通设施、水系、植被、地貌。主要由倾

斜三维模型、激光点云、纹理等数据,自动化重建生成三维格网,经实体化后,可形成三维实体模型。

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component-level3Drealscenemodel

对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的分解和细化表达。重点是满足专业化、个性化应用需求。从街道车行或者

步行视角观看场景,能精细化还原表达绿化、街头小品等城市景观、道路附属设施等细节。

三维网格模型3Dmeshmodel

是一种用于描述三维空间中物体形状的模型。它通常由一系列三角形面片组成,每个三角形面片由

三个顶点连接而成。每个顶点可以有一个与之关联的法向量,用于描述该顶点处的表面方向。

其他三维模型3Dmodelmonomer

包括白模、单体、激光点云、城市仿真、构筑物部件等三维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

在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主要描述区域地貌形态

的空间分布,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并通过内插计算形成。

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orthophotomap

经过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并进行投影差改正处理的影像;是对航空(或航天)像片进行数字微分

纠正和镶嵌,按一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集,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

显示级别displaylevel

三维地形模型、要素模型和地理信息数据输出显示的分级。级别越大,相应的显示比例尺越大。

精细度levelofdetail

模型几何信息、纹理信息、属性信息的详细程度。

4一般规定

数学基础

4.1.1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2地图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

4.1.3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1.4时间基准,日期应采用公历纪元,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

4.1.5数据坐标单位:米。

数据更新

三维模型成果应采用最新数据,并适时更新。各类要素属性数据或者元数据中应包含时间标识。

5三维模型分类及要求

2

DB42/T1725.4—2024

三维模型分类及组织

5.1.1三维模型分类

本文件中三维模型分为实景三维模型和其他三维模型,其中实景三维模型分为地形级、城市级及部

件级实景三维模型,其他三维模型包括白模、单体、激光点云、城市仿真等。

5.1.2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

数据类型

依据现有数据与建模方式,地形级实景三维模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a)由反映地面高程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反映地面地理特征的数字正射影像(DOM),

进行场景编译构成地形三维模型;

b)以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激光雷达扫描等方式,通过空中三角测量、模型重建等技术生成具备

实景纹理信息的地形三维网格模型。

数据要求

.1数字高程模型(DEM)

DEM数据采用金字塔的方式,根据分辨率和格网间距不同,划分为10个显示级别,显示级别与数字

高程模型格网间距及遥感影像分辨率关系见表1。

表1显示级别与高程模型格网间距及遥感影像分辨率关系

显示级别显示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间距(等效)/m遥感影像分辨率/m

11:500000

21:250000>25>5

31:100000

41:50000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