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2-2004 谷物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评定办法

DB34/T 432-2004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grain harvesting machinery oper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32-200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4-05-24
实施日期
2004-05-2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机械收获作业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水稻机械收割、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起草人:
胡忠仕、徐 凯、程晓芬、汪永武、高原成、凌传义、方家平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32—2004

谷物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评定办法

2004-05-24发布2004-05-2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432—200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定义..................................................................................................................................................2

4技术要求..........................................................................................................................................3

5检测方法..........................................................................................................................................3

6检验规则..........................................................................................................................................6

I

DB34/T432—2004

前言

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谷物机械收获作业服务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了评定谷物机械收获作业质量,维护农民的利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于2004年5月24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同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忠仕、徐凯、程晓芬、汪永武、高原成、凌传义、方家平

II

DB34/T432—2004

谷物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评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机械收获作业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水稻机械收割、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262—1985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

GB8097—1987谷物收获机械试验方法

JB/T6681—1993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小麦、水稻机械收割

用收割机收割小麦、水稻,并将切割下的茎秆铺放成条。

3.2小麦、水稻联合收获

用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水稻,一次完成切割、脱粒、分离和精粮等项作业。

3.3玉米联合收获

用玉米收获机或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一次完成摘穗(或摘穗、剥皮)、茎秆切碎还田或切

段青贮等项作业。

3.4总损失率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各部损失籽粒质量之和占籽粒总质量的百分率。

3.4.1小麦、水稻机械收割作业总损失包括:割台损失、铺放损失;

3.4.2小麦、水稻联合收获作业总损失包括:割台损失、未脱净损失、分离损失和清粮损失;

3.4.3玉米联合收获作业总损失包括:籽粒损失和果穗损失。其中籽粒损失又包括:落地籽粒损失和

苞叶夹带籽粒损失。

3.5割台损失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联合收获,在割台工作造成的籽粒损失,包括掉粒和掉穗、漏割穗所含籽

粒。

3.6铺放损失

小麦、水稻机械收割,因铺放造成的籽粒损失。

3.7未脱净损失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由排草口和清粮口排出的茎秆穗头上未脱下的籽粒。

3.8分离损失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夹带在茎秆中由排草口排出的籽粒。

3.9清粮损失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随颖壳、瘪谷和草屑等杂物由清粮口排出的籽粒。

3.10落地籽粒损失

玉米联合收获,撒落到地面的籽粒。

3.11果穗损失

玉米联合收获,漏摘和落地果穗所含籽粒。

3.12苞叶夹带籽粒损失

玉米联合收获,排出的苞叶中夹带的籽粒。

3.13自然落粒

1

DB34/T432—2004

作物在收获(割)之前掉落的籽粒。

3.14破碎率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因机械损伤而造成破裂、裂纹、破壳(皮)籽粒质量占所

收获籽粒总质量的百分率。

3.15自然破碎

作物在收获前已破碎的籽粒。

3.16含杂率

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收获物所含杂质(石块、土块、茎秆、颖壳等)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率。

3.17果穗含杂率

玉米联合收获,收获物所含杂质(石块、土块、茎秆、苞皮等)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率。

3.18苞叶未剥净率

玉米联合收获,未剥净苞叶果穗数占果穗总数的百分率。

3.19割茬高度

作物收获后,留在地块中的禾茬高度。垄作作物以垄顶为测量基准。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