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600-2015 社区应急工作规范
DB12/T 600-2015 Community Emergency Response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天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 起草人:
- 周键、许斌、刘春祥、徐春平、邵炜、庞洪庆、申娜娜、高玉斌、刘璟、何君、唐梅、孙宇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A91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600—2015
社区应急工作规范
Communityemergencyworkregulation
2015-12-30发布2016-01-01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60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键、许斌、刘春祥、徐春平、邵炜、庞洪庆、申娜娜、高玉斌、刘璟、何君、
唐梅、孙宇。
本标准于2015年12月首次发布。
I
DB12/T600—2015
社区应急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津市行政区域内社区应急工作的术语和定义、原则、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管理制度、
应急值守、风险隐患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设施、应急物资(器材)和装备、应急志愿者队伍、科
普宣传、应急培训、应急演练、预警响应、信息报告、应急处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工作资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社区应急工作中的组织体系、预防准备、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工
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区Community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
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
3.2
突发事件Emergenc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4原则
4.1社区应急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源头管理、因地制宜,建章立制、整合资源,关注
群众、鼓励参与”的原则。
4.2各区县政府应将社区应急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统筹协调,逐步推进。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应作为社区应急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具体指导和推动工作,并落实工作措施。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
委员会在区县政府应急办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协助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1
DB12/T600—2015
5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5.1应急工作组
5.1.1社区应急工作组由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建、调整。
5.1.2社区应急工作组组长由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应急管理工作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
居委会、村委会主任担任。
5.1.3城市社区应急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居民委员会成员,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队伍、物
业和驻社区公安机关、单位等重点单位负责人等。
5.1.4农村社区应急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及乡镇卫生院、志愿者队伍、民兵预备
役和驻社区公安机关、单位等重点单位负责人等。
5.2应急工作组职责
主要包括:
a)落实风险隐患排查,协助整改工作;
b)落实突发事件预防工作;
c)组织编写、修订社区应急预案;
d)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使用和发放;
e)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科普宣传活动;
f)组织开展应急工作组和应急志愿队伍的培训和演练;
g)组织开展突发事件预警响应、先期处置,协助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职能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工作。
5.3应急工作岗位
5.3.1应急工作组设综合联络岗、抢险救灾岗、后勤保障岗、治安保卫岗、医疗救护岗和人员疏散岗
等。
5.3.2突发事件情况下,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a)综合联络岗
负责预警预报、应急处置信息的接收、汇总和传递等。
b)抢险救灾岗
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和伤员救治等。
c)后勤保障岗
负责救灾物资的接收、发放和生活必需品的筹集、管理工作,以及临时疏散安置场所的维护保
障工作。
d)治安保卫岗
负责治安管理、安全保卫和突发事件现场秩序维护工作。
e)医疗救护岗
负责受伤人员的简单救护,协助卫生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协助做好灾后
卫生防疫工作。
f)人员疏散岗
负责人员疏散、引导和秩序维护、居民安抚等工作。
2
DB12/T600—2015
6管理制度
6.1应急值守制度
社区应建立值班制度,实行日常值班和应急值班。
6.2联席会议制度
社区应定期组织驻区及相邻、相关企事业单位召开应急管理联席会议,通报社区应急工作情况,分
析应急工作形势,制定联合应对措施。应由社区应急工作组牵头组织,每年召开一次。
6.3信息员制度
社区要确定重点部位安全隐患信息员,建立覆盖全辖区的警示信息网络,全方位监控本区域各类事
故隐患,发现事故苗头,及时上报。
6.4应急物资、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对应急物资、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等实行分类建档,取用登记,动态管理,专人负责。
7应急值守
7.1日常值班
社区日常值班工作可与社区安保工作结合,由治安巡逻队、楼群组长和党员志愿服务队、物业保安、
民兵预备役等人员执行。
7.2应急值班
突发事件情况下,由社区应急工作组成员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
7.3值班员培训
定期组织值班人员培训,规范信息搜集、汇总、报送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以及信息各项要素。
8风险隐患评估
8.1组织实施
8.1.1社区应急工作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开展风险隐患评估。
8.1.2评估方式可选择自行评估或邀请专业机构评估。
8.2主要内容
8.2.1社区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
a)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建筑物、抗震气强度、住户、党员数量、志愿者、社团等情况;
b)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驻区单位等情况;
c)物业、可提供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超市、临时疏散安置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等情况。
3
DB12/T600—2015
8.2.2风险分析
项目主要包括:
——风险类型:
d)自然灾害(水灾、内涝、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
e)事故灾难(企业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推荐标准
- QJ 1185.2-1987 海防导弹环境规范 导弹淋雨试验 1987-04-02
- JB/T 12503-2015 鱼雷型混铁车 2015-07-14
- HB 4194-1989 硬质合金套式机用扩孔钻 d=37.5~80mm 1989-05-13
- JB/T 7985-2002 小型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条件 2002-12-27
- SJ/Z 9049-1987 信息处理-12.7mm宽的磁带自动装带夹 1987-10-22
- SY/T 6343-1998 水中人员救助的训练 1998-06-23
- HB 6635-1992 降落伞包装 1992-10-04
- QB/T 2117-1995 通用水基金属净洗剂 1995-06-07
- QJ 1241-1987 静压液浮单自由度积分陀螺仪通用技术条件 1987-06-23
- HG/T 3104-1989 橡胶试验数据分布类型检验规定 198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