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219-2013 海东鸡饲养技术规范

DB63/T 1219-2013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aising chickens in Haidong are as follow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1219-2013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9-06
实施日期
2013-10-15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青海省农牧厅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海东鸡的场地选择、雏鸡来源及孵化、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期饲养管理、产蛋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免疫、出栏和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海东地区海东鸡的饲养。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互助畜牧兽医工作站、海东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起草人:
张保德、叶培麟、星全鹄、孙德、李焕章、何万金、何得仓、拜得胜、李永元。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43

备案号:38487-2013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219—2013

海东鸡饲养技术规范

haidongchickenrear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

2013-09-06发布2013-10-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219—2013

前言

本规范的起草符合GB/T1.1—2009的规则;。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互助畜牧兽医工作站、海东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保德、叶培麟、星全鹄、孙德、李焕章、何万金、何得仓、拜得胜、李永元。

I

DB63/T1219—2013

海东鸡饲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海东鸡的场地选择、雏鸡来源及孵化、育雏期饲养管理、育成期饲养管理、产蛋前饲

养管理、疾病防治、免疫、出栏和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海东地区海东鸡的饲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339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育雏期

是指雏鸡出壳至6周龄。

3.2

育成期

是指鸡6周龄以上至20周龄。

3.3

产蛋期

是指母鸡20周龄以上,体重达到1.3千克~1.5千克。

4雏鸡来源

II

DB63/T1219—2013

雏鸡来源于具有种畜生产经营资格的海东鸡孵化生产场家。

5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5.1育雏前的准备

5.1.1育雏舍要求

育雏舍要求地势高燥,环境安静,温度、通风良好,便于冲洗消毒。育雏期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5

只~20只。

5.1.2器具选择

开食盘、料桶、饮水器、保温设备、清扫工具、消毒用具、兽医器械、温度计等器具清洗消毒备用,

数量应满足饲养需要。

5.1.3消毒

育雏前2周,对育雏鸡舍进行清扫、清洗、20%石灰水或消毒剂喷雾消毒。

5.1.4水质要求

饮用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5.2饲养管理

5.2.1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室1小时-2小时后饮水,初饮5%的葡糖糖凉开水,饮用1周。饮水器具每天刷洗消毒1

次,保证水质清洁卫生。

5.2.2喂料

雏鸡饮水2小时后,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投喂雏鸡饲料,自由采食。

5.2.3温湿度

育雏舍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1周龄前温度为32℃~35℃,湿度70%—75%,2周龄~3周龄温度为24

℃~31℃,湿度50%—55%。

5.2.4卫生

每天对育雏室进行清扫卫生,及时处理粪污。

5.3应急及意外预防

保持雏鸡环境的安静,严禁闲杂人员的进入,严防猫、狗、鹰及兽害、鼠害;防止药物、饲料中毒。

6育成期饲养管理

6.1放养周期

4周龄以上,体重达到1.72千克以上出栏上市。

III

DB63/T1219—2013

6.2放养方式

以放养为主,白天在林地、荒地、荒坡等适宜的放养场地自由觅食虫草,晚归鸡舍,适量补喂饲料。

放养季节尽量选择安排雏鸡脱温后在白天气温不低于10℃时的晴天早晨开始放养。

6.3放养场地的选择

放养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88的要求。养殖地方包括山地、荒山、林地等;养殖场地远离住宅

区、工矿区和主干公路,环境僻静;山地、坡地最好有灌木林、荆棘林和阔叶林等,坡度≤30度;养殖

场地附近要有清洁水源。

6.4棚舍的搭建

棚舍具备挡风、避雨、遮阳、防寒,面积按每平方米15只~20只搭建。棚舍内地面平整,设置栖息

架,棚舍门窗用铁丝网或尼龙网拦好。

6.5放养驯导与调教

鸡在早晚放归时,定时驯导和调教,安置蛋窝,定时给鸡投喂饲料和饮水,早晚各1次,连续4天—

5天后,鸡能按时返回,母鸡到窝产蛋。

6.6补饲

定时定量投喂小麦、麸皮等,补饲时间要固定。夏秋季可以少补,春冬季可多补;30日龄~60日龄

日补精料25克,日补1次~2次。饲料要符合NY5032的要求。

6.7放养密度

每公顷放养5000只~7000只,实行分片轮牧。

6.8防兽害和药害

加强平时值班和巡查,防止老鼠、黄鼠狼、狐狸、鹰和蛇等天敌的侵袭;放养地使用药物时要防止

药物中毒。

7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鸡群白天在放养区自由采食,早晨和傍晚各补饲1次,日补饲量50克~55克;鸡群公母比例1:12

—1:15。

7.1避免应激

开始放养时,时间宜短、路宜近。鸡产蛋时饲养员及其他动物不要接近蛋窝,以防惊吓。

7.2观察鸡群

放养时发现行动落伍、精神萎靡的病弱鸡,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鸡只傍晚回舍后要清点数量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