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326-2021 切花百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2326-2021 Cut flower lily facility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326-2021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13
实施日期
2021-05-13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2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326—2021

切花百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greenhousecultivationofLily

2021-04-13发布2021-05-13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326—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方其、夏宜平、周勤、吴超、叶琪明、徐丹彬、李小白、吴昀、吕萍、芮利

刚、陈文海。

I

DB33/T2326—2021

切花百合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花百合的生产场地和设施设备、栽培技术、切花采收和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切花百合的设施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1913切花百合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切花百合

适于作切花的东方百合杂交系和OT百合杂交系百合。

3.2

基质栽培

在固体的基质上栽培切花百合,以滴灌或喷灌方式供给肥水。基质以泥炭、松树皮、椰糠和珍珠岩

等按一定比例混配或单独使用泥炭。

3.3

种球冷藏

百合种球采后进行低温贮藏,将种球包埋于持水量70%左右的泥炭中,在专用种球筐内以带孔的塑

料薄膜进行密封保湿,冷藏温度-1.0℃~-1.5℃。

3.4

低温发芽

高温期定植百合需进行低温预生根处理,将解冻的百合种球于冷库内在12℃~13℃下发芽12

天~14天,形成长度10cm~12cm的幼芽,幼芽基部茎的表面形成大量根点。

3.5

2

DB33/T2326—2021

二茬球

切花百合采收后,其基部老鳞茎上膨大形成新的鳞茎,可再次用于切花栽培。

3.6

鳞茎基盘

百合鳞茎底部能长出根系的部位。

3.7

茎生根

百合种球定植出苗后,在植株茎基部长出的不定根。

3.8

苗期

百合定植至茎基部展开叶10片左右,茎生根开始旺盛生长,但植株顶部叶片仍处于包裹状态的时

期。

3.9

生长期

百合展开叶10片至现蕾,植株叶片生长转旺盛的时期。

3.10

花梗止长期

百合花梗停止伸长,花梗组织开始转为深绿色的时期。

3.11

叶烧

百合现蕾期花梗开始伸长时,花蕾周围幼嫩叶片出现水渍状斑块坏死的现象,后期叶片干枯卷缩

呈黑褐色,易引起花朵畸形和诱发灰霉病。

3.12

纸叶病

百合栽培中因长期闷棚管理,叶片长期处于空气相对空气湿度100%状态下,气孔闭合功能失灵,

遇晴天高温时急速通风降温,出现叶片迅速脱水干枯的现象。

4生产场地和设施设备

4.1场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采光充足、地势高和排水好的空旷平地,并具备清洁的水源,EC

值小于0.5mS/cm,pH5.5~6.5。

3

DB33/T2326—2021

4.2设施设备

宜采用连栋大棚(GLP-832型或GLP-732)或简易单栋塑料大棚(GP-832)作为切花百合栽培设施。

连栋大棚顶高≥5m,肩高≥3m;简易塑料大棚顶高≥3.0m,肩高≥1.8m。配备种植床、喷滴灌、

配肥系统、遮阳网、加温设备和冷库等。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设施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品种。目前适宜的品种为‘西伯利亚’(Siberia)、‘索

邦’(Sorbonne)、‘粉冠军’(Tabledance)、‘黄天霸’(Manissa)、‘木门’(ConcaD’or)和‘重瓣

惊喜’(Doublesurprise)等。

5.2种植前准备

5.2.1土壤和基质

切花百合可采用基质或土壤栽培。土壤栽培宜选择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

土或沙壤土,pH5.5~6.5,EC值1.0mS/cm以下;连续种植4年以上的土壤应进行水旱轮作。基质

可采用70%泥炭+20%椰糠+10%松鳞混合配方,或70%泥炭+30%的珍珠岩混合配方,pH5.5~6.5,EC值

1.0mS/cm以下。

5.2.2做畦和设置种植床(槽)

5.2.2.1做畦

做高畦,畦宽80cm~120cm,畦高20cm~25cm,作业道宽35cm~40cm。大棚外四周开排水

沟,沟深20cm~30cm。

5.2.2.2基质种植床(槽)

采用离地种植床或着地种植槽,面宽80cm~120cm,槽深23cm~25cm,作业道宽35cm~40cm,

床或槽底部设置排水孔以保持排水畅通。将配制的栽培基质填入种植床(槽)内,基质厚度22cm~

24cm,备用。

5.2.3土壤和基质消毒

5.2.3.1土壤消毒

首次种植切花百合的土壤在种植前用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千克/亩和5%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

亩均匀撒施后用旋耕机混入土中。

连作土壤每年应消毒一次,可用98%棉隆20千克/亩~25千克/亩均匀撒施后用旋耕机将其与土

旋耕混匀,旋耕深度20cm~30cm。施药前须使土壤充分湿润,施药后再次浇水湿润土壤,以土壤最

大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浇水后立即覆盖厚度不低于0.04mm薄膜,膜不能破损漏气,膜相连

处用开沟压边法(内侧压土)密封。适合处理的土壤温度为5℃~25℃,对应覆膜时间为30天~10

天。揭膜后15天~20天翻耕土壤深度15cm~20cm,通风透气5天~7天后,方可种植百合。气

体未散尽前,大棚不能封闭薄膜进行保温。

5.2.3.2基质消毒

4

DB33/T2326—2021

重复使用的基质应每年消毒一次。对种植床上或槽内基质进行蒸汽消毒。可用帆布或薄膜+无纺布

双层覆盖后,通入蒸气20分钟后再闷40分钟,使基质在70℃~80℃保持1小时。连栋大棚种植

槽内的基质也可采用夏季自然高温闷棚消毒,先将基质浇透水,在基质上严密覆盖薄膜,然后密闭连

栋大棚,使基质上层20cm高度范围内温度保持50℃以上,持续时间30天以上。也可采用棉隆消毒,

方法参照土壤消毒。

5.2.4施用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相结合。基质栽培在定植前7天~10天,在基质表面均匀撒施完全腐熟

的饼肥或畜禽粪有机肥450千克/亩~500千克/亩,浇透水。定植前施用复合肥(N-P2O5-K2O:13-6-21)

20千克/亩~25千克/亩,翻动基质,均匀混入肥料。土壤栽培可施用完全腐熟的饼肥或畜禽粪有机

肥500千克/亩~550千克/亩,复合肥(N-P2O5-K2O:13-6-21)15千克/亩~20千克/亩,硝酸钙颗

粒肥10千克/亩~15千克/亩。

5.2.5种球处理

5.2.5.1种球冷藏与解冻

将百合种球包裹于持水量70%左右的泥炭中,-1.0℃~-1.5℃冷藏,最长贮藏时间不能超过10

个月。冬季采收的百合种球可在1℃~2℃下冷藏10天~15天,之后在7天~10天内温度降至

-0.1℃,然后降至-1.5℃长期冷藏。2月~3月采收的二茬球应在1天~5天内在-0.1℃~0.5℃

条件下冷藏,之后在3天~7天内降至-1.5℃进行长期冷藏。6月~7月采收的冬季大棚栽培的二茬

球,应先10℃处理10天,再3℃~5℃处理60天~70天,然后-1.0℃长期冷藏。冰冻种球种植

前先将箱盖和塑料薄膜包装袋打开,放在室内自然温度下或10℃~15℃冷库内解冻,便于种球预生

根处理。

5.2.5.2种球消毒

种植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

性粉剂8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1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药液浸泡20分钟~30分钟,

捞起沥干后栽种。

5.2.5.3预生根

11月、12月和1月可直接定植种球,不必预生根处理,其他时间定植前种球应进行预生根处理。

预生根处理时,先在百合专用种球筐底部铺设持水量70%~80%的泥炭,厚度2cm~3cm,将已经解冻

的百合种球密排于箱中,每筐种植种球80个~100个,在百合种球上部覆盖厚度1cm~2cm泥炭,

然后浇透水,将种球筐双排依次叠放,置于12℃~13℃冷库中进行低温发芽,适时补充水分,保持

泥炭持水量70%~80%,当百合幼芽长到10cm~12cm时,移出冷库,在操作间炼苗1天~3天,或

直接在大棚内定植。

5.3栽培管理

5.3.1定植

5.3.1.1定植时间

按目标花期,根据不同品种和种植季节的生育期变化(90天~150天),安排定植时间。定植期

适宜的日最低温度范围为10℃~22℃。平原地区,适宜的定植时间为8月15日至10月1日,高山

(海拔700m~900m)夏季反季节栽培适宜定植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采用平原加高山可实现全

5

DB33/T2326—2021

年生产。定植宜在阴天或晴天的上午或傍晚进行。

5.3.1.2定植密度与深度

种球周径18cm~20cm,种植25个/m2~30个/m2;周径16cm~18cm,种植30个/m2~35个/m2;

周径14cm~16cm,种植40个/m2~45个/m2;周经12cm~14cm,种植45个/m2~50个/m2。种球种

植深度冬春季为6cm~8cm,夏秋季为8cm~10cm。

5.3.1.3花网架设

定植前在地面架设花网,花网规格可采用网眼15cm×15cm或20cm×20cm,畦或种植床两边

用镀锌管打桩,间隔2m,高度90cm~100cm。

5.3.1.4水分

定植前2天~3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含水率达到最大持水量的70%为宜。种植后第一次浇水要透

且均匀,透水深度在鳞茎基盘以下4cm~6cm。温度高于28℃时,应边种边浇水。

5.3.1.5空气湿度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雨天大棚需进行通风换气。晴天空气相对湿度偏低时,

可适当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5.3.1.6温度

定植期日最低气温适宜围范为10℃~22℃,夏秋季大棚需通风降温,定植前5天~7天应先覆

盖遮阳率50%~70%的遮阳网降低土壤温度,冬春季大棚需双层薄膜保温。

5.3.1.7光照

光照强度适宜范围为5000Lux~12000Lux。夏秋季可覆盖遮阳率50%~70%的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

冬春季可不盖遮阳网。夏秋季大棚需通风降温,冬春季大棚需双层薄膜封闭保温。

5.3.2苗期管理

5.3.2.1追肥

预生根处理的种球定植7天后,开始追肥,第一次施(N-P2O5-K2O:15-15-15)复合肥15千克/

亩~16千克/亩,第二次和第三次施(N-P2O5-K2O:13-6-21)复合肥10千克/亩~15千克/亩,间隔

时间6天~8天。冬季定植未经预生根处理的种球,待出苗后7天开始施肥,方法同上。

5.3.2.2水分

宜采用喷滴灌浇水,使基质、土壤表层保持湿润,保持60%~65%的基质持水量,避免过度浇水引

起土壤和基质渍水。

5.3.2.3空气湿度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雨天大棚需进行通风换气。冬季低温高湿时,夜间可

通过加温降低空气湿度。

5.3.2.4温度

大棚内气温宜保持在10℃~25℃。气温≤10℃时,应覆盖双层薄膜保温;气温≤8℃时,可

6

DB33/T2326—2021

利用加温设备提高大棚内的气温至10℃~15℃;气温≥28℃时,应采取遮阳、通风等措施降温。

5.3.2.5光照

光照强度适宜范围为5000Lux~12000Lux。夏秋栽培需遮阳20天~35天,可打开遮阳率50%~

70%的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和遮阳时间,随着苗增高逐渐加大光照强度。对于‘西伯利亚’等茎秆偏软

品种在深秋和冬春季栽培则不需要遮阳。

5.3.3生长期管理

5.3.3.1肥水管理

宜采用滴灌方式进行水肥一体化供应,根据基质湿度和植株长势每7天~10天施一次水溶肥

(N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