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421-2023 室内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采样和分析技术规范
DB31/T 1421-2023 Airborne sampling and analysi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VID-19 in indoor ai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40.99
CCSC51
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1421—2023
室内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采样和分析技术
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samplingandanalysisforSARS-CoV-2inindoorair
2023-08-21发布2023-12-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1/1421—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现场采样...........................................................................1
5样本包装、运输和保存...............................................................3
6检测结果分析.......................................................................3
7消毒与人员防护.....................................................................4
附录A(资料性)采样记录内容及格式示例...............................................6
参考文献.............................................................................7
I
DB31/T142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
督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萍、张莉君、陈健、倪骏、王凯、郑毅鸣、高剑晖、张莉萍、石丽莎、李晓
静、丁一辰、楚梦天、方秉华、凌云、石磊、张帆、毛洁、朱仁义、田靓、要茂盛、沈根祥、胡双庆、
袁璧翡、张海云、沈新、申哲民、袁涛、申奥、封兵。
II
DB31/1421—2023
室内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采样和分析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内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场采样、样本包装运输和保存、检测结果分析、消毒与
人员防护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室内场所空气中新型冠状病毒的采样和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204.6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WS23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DB31/T689.1感染预防技术要求第1部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
属于β属冠状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全长约30kb,有包膜,呈圆形或椭圆形颗
粒状,直径为60nm~140nm。
[来源:WS/T799—2022,3.1]
3.2
生物气溶胶bioaerosol
含有生物性成分的固体或液体微粒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稳定分散系。
注:生物性成分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孢子、毒素等。生物气溶胶粒径在0.01μm~100μm之间。
[来源:GB/T38517—2020,3.7]
4现场采样
4.1采样方法
采用气旋式采样方法,利用空气进入采样器时的离心力将生物气溶胶粒子与气流分离,使含有新型
冠状病毒的生物气溶胶粒子被连接在采样器末端采集管内的采集液所捕集,进而获得空气样本中的新型
1
DB31/T1421—2023
冠状病毒。
4.2采样仪器和试剂
4.2.1便携式大流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
便携式大流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气旋式;
b)采样流量不低于300L/min;
c)采样器的粒子切割点范围为0.5µm~1.0µm,采集效率达到50%以上;
d)可充电,电池供电时间至少2h;
e)采样后,采集液损耗不大于40%,且采集管内剩余采集液不少于2mL。
4.2.2采样器辅助器材
4.2.2.1采样瓶/采样筒:使用便携式大流量生物气溶胶采样器配套的一次性或可循环使用的采样瓶/
采样筒。
4.2.2.2采集管:使用一次性采集管。
4.2.2.3采集液: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12的要求配制;采集液用量宜根
据采样器的使用要求设定。
4.3采样人员
采样人员应经过生物安全和采样技术培训,熟练掌握采样方法、操作流程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要求,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4采样前准备
4.4.1应开展现场调查,了解被测场所室内环境布局、人员分布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502/T 038-2025 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林草碳汇碳中和技术规程 2025-01-02
- DB3401/T 324-2024 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南 2024-12-23
- DB1502/T 037-2025 湿地植被固碳增汇技术规程 2025-01-02
- DB1502/T 035-2025 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技术规程 2025-01-02
- DB1502/T 034-2025 湿地植被碳汇核算指南 2025-01-02
- DB1502/T 033-2025 草原碳汇核算指南 2025-01-02
- DB3401/T 327-2024 物业企业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2024-12-23
- DB1502/T 036-2025 草原固碳增汇技术规程 2025-01-02
- DB1502/T 032-2025 天然林碳汇核算指南 2025-01-02
- DB3401/T 326-2024 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和补偿技术要求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