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6/T 237-2023 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DB1306/T 237-2023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s of the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Sub-station are standardized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06/T 237-202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3-08-10
实施日期
2023-08-30
发布单位/组织
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执法队伍行为操作和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高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起草人:
高原、赵娜、张莫晗、钱晓溪、胡博、王怡文、林大美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60

CCSA90

DB1306

保定市地方标准

DB1306/T237—2023

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Specificationofconductforcomprehensiveadministrativelaw

enforcementteamsofmarketsupervisionadministrationagency

2023-08-10发布2023-08-30实施

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06/T237—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原、赵娜、张莫晗、钱晓溪、胡博、王怡文、林大美。

I

DB1306/T237—2023

市场监督管理所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行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执法队伍行为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着装、举止、用语、作风

纪律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所行政执法队伍行为操作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4.1遵循合法、合理、程序正当的原则,对当事人平等相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执法公信

力。

4.2遵循高效便民、服务为民的原则,提高工作效能,维护公共利益,实现执法效能与社会效能的统

一。

4.3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宣传、教育、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注重法律效

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5基本要求

5.1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维护市场监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5.2应依法行政,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

执法责任制,不得玩忽职守、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得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

5.3开展监管执法活动应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依法保障行

政相对人陈述、申辩等权利,并通过规范的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监管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监

督检查、送达执行等过程进行记录。

6着装

6.1执法人员应按照规定配套穿着统一配发的制式服装,佩戴统一标志,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着装整洁、规范统一。

1

DB1306/T237—2023

6.2执法人员在开展执法活动时,应着制式服装。在执法活动外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时,可以根据需要

着制式服装。

6.3参加宣誓、检阅、重大会议等集体活动时,应着常服。

6.4制式服装应按照下列要求着装:

——着常服时,穿配套制式裤子,内着配套衬衣,衬衣下摆扎于裤内,扎制式腰带,系制式领带,

佩戴硬肩章、臂章、硬胸徽、硬胸号;

——着执勤服时,穿配套制式裤子,佩戴套式肩章、臂章、软胸徽、软胸号;

——着夏装时,穿配套制式裤子或裙子,长袖衬衣下摆扎于裤内,扎制式腰带,不系领带。佩戴软

肩章、臂章、软胸徽、软胸号;

——着冬季防寒服时,穿配套制式裤子,内着制式衬衣,系制式领带,佩戴套式肩章、臂章、软胸

徽、软胸号;

——着制式皮鞋时,男性执法人员配穿深色袜,女性执法人员配穿肤色袜;

——佩戴制式帽时,男性执法人员大檐帽的帽檐饰带应保持水平,前缘与眉同高;女性执法人员卷

檐帽的帽檐前缘应略向上倾;

——胸号佩戴在制服左胸固定位置,胸徽佩戴在制服右胸对称位置;如同时佩戴党徽、团徽,应在

胸号的中间正上方。

注:原则上每年5月至9月着夏装,11月至次年3月着常服或冬执勤服,年度其余时间应着常服或春秋执勤服。

6.5不同制式服装不得混穿,制服与便服不得混穿,制服内着非制式服装时不得外露。

6.6着制式服装应按规定佩戴帽徽、肩章、臂章、胸徽、胸号等标志。除党徽、团徽外,不得佩戴其

他无关的标志。

6.7不得歪戴大檐帽、披衣、敞怀,非工作需要不得挽袖、卷裤腿。

6.8不得赤脚穿鞋,不得穿旅游鞋、拖鞋、露趾凉鞋等。

6.9不得系扎围巾、染彩发、留怪异发型;男性人员不得留长发、蓄胡须,非特殊原因不得剃光头;

女性人员留长发者不得披散发,不得化浓妆。

6.10除工作需要或眼部疾病外,不得佩戴有色眼镜。

6.1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着装:

——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的;

——非工作时间的(因公开展执法活动的除外);

——女性工作人员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

——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停职、接受审查的;

——辞职、调离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的;

——执法人员被借用从事非职责范围内其他工作的;

——进行暗查暗访或执行特殊工作任务不宜着装的;

——其他不宜或者不得着装的情况。

6.12制式服装不得擅自拆改或借给无关人员,确因拍摄、文艺演出等特殊要求外借的,需报经单位主

要领导同意。

6.13行政执法人员辞职、调离或者被辞退、开除的,应交回所有制式服装和标志。行政执法人员退休

的,应交回所有标志。

7行为举止

7.1执法人员应举止端庄、谈吐文明、行为得体、精神饱满。

2

DB1306/T237—2023

7.2执法人员应当保持妆发整洁,着装规范,并佩戴统一的证章、标志。涉及暗访暗查等不适宜规范

着装、佩戴证章、标志的情况或无统一证章、标志的除外。

7.3参加集会、会议或活动应遵守会场秩序,按要求入场、就座、退场。

7.4重大活动升国旗时,应统一着制服、列队、立正、行注目礼。

7.5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着制服巡查或外出时,应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威严有序。

7.6脱帽时,室内应将其挂在衣帽钩上(帽徽朝下),立姿可夹于左腋下(帽顶向外、帽徽朝前),坐姿可

置于桌(台)左前沿或膝上(帽顶向上、帽徽朝前)。

7.7执法时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嬉笑打闹、高声喧

哗、玩手机、席地倒卧、吸烟、饮酒等。

7.8执法人员纠正违法行为、处理违法案件时,应态度端正,言语规范、文明;严禁指鼻、掀桌、拍

台、踢打等不文明行为。

7.9执法人员乘坐执法车时,应当坐姿端庄,不得躺卧。

7.10执法人员在遇到行政相对人暴力抗法的情况下,不得实施殴打、对打等不文明行为。

8用语

8.1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活动,应统一使用规范用语,做到规范、准确、文

明,语音清晰,语速适中,吐字清晰。

8.2接待用语应文明、礼貌、亲和、诚恳,做到主动问候,热情周到,细心询问,耐心解释,明确告

知权利义务、职责范围,礼貌送别。

8.3通讯语言应文明礼貌、耐心规范、不得简单生硬。

8.4询问用语应全面细致、合法、规范、严谨全面。

8.5参加听证用语应严谨、理性、规范,陈述事实、证据、处罚建议等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用语

规范、文明,尊重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辩论合法、文明、有理有据。

8.6执法人员不得使用不文明语言,禁止使用训斥性、侮辱性、挑衅性、威胁性、歧视性、敷衍性、

诱导性、欺骗性语言。不得语气急躁、生硬,说粗话、怪话、气话。避免和防止因不当用语、不良表达,

对执法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用语规范见附录A。

9作风纪律

9.1认真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办理、及时解答,给予引导服务

和帮助,不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9.2不得以执法人员的身份或名义推荐产品或服务,以执法人员名义、肖像作商业广告。

9.3不得向行政相对人借款、借物、赊账、推销产品、报销费用或要求其提供免费服务。

9.4不得办人情案、关系案,不得为违法单位和违法者开脱责任、隐瞒实情、出具伪证、违规减免处

罚。

9.5不得私自截留、占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被扣押和罚没的财物。

9.6执法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主动回避。

9.7执法人员应做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不徇私枉法,不以权谋私。

3

DB1306/T237—2023

AA

附录A

(资料性)

用语规范

A.1行政检查用语规范

A.1.1行政检查前需要先表明执法人员身份并亮证。表明身份时,使用问候语,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并清楚地告知对方行政执法主体的名称。例如“你好!我们是XXXXXX(行政执法主体名称)的执法人员

XXX和XXX,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亮证),请过目。”(如遇被检查对象存在阅读障碍等特殊情形,应

向其宣读执法工作证号)。

A.1.2执法人员在进行现场检查(勘查)时,应清楚明了地告知检查事项和检查依据,例如“我们根

据XXXX(检查依据)依法对你(单位)进行XX(具体事项)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监督抽检等有

关执法工作),并根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