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6/T 070-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棉面料

DB3306/T 070-2024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tton Fabric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6/T 070-2024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06
实施日期
2024-06-01
发布单位/组织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10

CCSZ01

3306

浙江省绍兴市地方标准

DB3306/T069—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棉面料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carbonfootprintofproducts-Cottonfiber

fabric

2024-05-06发布2024-06-01实施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6/T069—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边界与范围.....................................................................3

5数据收集与数据质量控制.............................................................6

6产品碳足迹的量化与评价.............................................................8

7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12

附录A(资料性)棉面料产品碳足迹核算单元过程数据收集表模板..........................14

附录B(规范性)数据质量评价........................................................15

附录C(资料性)棉面料产品碳足迹贡献分析示例........................................17

附录D(资料性)棉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框架........................................18

参考文献.............................................................................21

I

DB3306/T06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检验检测与标准化研究院、必维欧亚电气技术咨询服务

(上海)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

院、绍兴市标准化研究院、绍兴市柯桥区大气污染防治中心、绍兴市柯桥区质量计量检验检测中心、绍

兴市柯桥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必维达诚(浙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必维申越检测技术有限公

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中康国创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维、李华、王晓荣、殷浩飞、刘浩、李卫东、翟凌云、李超、王衍书、方露、

邱伟迪、方浩然、涂大龙、陈八斤、赵婷、高雪、周欣珂、李淑霞、王兆伟、唐茜、孟於冬、茅金娣、

鲁越峰、何洁茹、陈唯、童珈珈、徐琳、陈祖榕、许志颖、余锡孟、孙昱蒙、张瑛、郭培培、刘庆。

本文件是首次发布。

II

DB3306/T069—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棉面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边界与范围、数据收集与数据质量控制、

产品碳足迹的量化与评价、产品碳足迹信息披露等具体规则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棉面料产品碳足迹的评价与报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021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自我环境声明(II型环境标志)

GB/T24040—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32150—2015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ISO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的要求和指南(Greenhousegases―Carbon

footprintofproducts―Requirementsandguidelinesforquantif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24040—2008、GB/T32150—2015、ISO14067: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件。

棉面料cottonfiberfabric

是指以棉纤维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面料,包括与其他天然纤维和(或)化学纤维间的混纺、交织

织物,棉纤维含量在50%及以上。

产品碳足迹carbonfootprintofaproduct(CFP)

基于仅考虑气候变化这一影响类型的生命周期评价,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表示的产品系统中温

室气体排放和清除之和。

[来源:ISO14067:2018,3.1.1.1]

全球变暖潜势值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

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内辐射强迫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度影响相关联的

系数。

[来源:GB/T32150─2015,3.15]

二氧化碳当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CO2e)

在辐射强迫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

1

DB3306/T069—2024

注: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温室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

[来源:GB/T32150─2015,3.16]

单元过程unitprocess

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中为量化输入和输出数据而确定的最基本部分,单元过程可分为实景单元过

程和背景单元过程。

[来源:ISO14067:2018,3.1.3.6]

系统边界systemboundary

根据产品碳足迹评价目标确定纳入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单元过程。核算产品在每个单元过程各阶段

的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ISO14067:2018,3.1.3.4,有修改]

声明单位declaredunit

用来表达产品碳足迹的量化单位,通常是产品的重量、体积、面积或数量。

[来源:ISO14067:2018,3.1.3.8]

初级数据primarydata

通过直接测量或基于直接测量的计算而得到的过程或活动的量化值。

注1:初级数据并非必须来自所评价的产品系统,因为初级数据可能涉及其他与所评价的产品系统具有可比性的产

品系统。

注2:初级数据可以包含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和/或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来源:ISO14067:2018,3.1.6.1]

次级数据secondarydata

不符合初级数据要求的数据。

注1:次级数据可以包括数据库和公开文献中的数据、国家清单中的缺省排放因子、计算数据、估计值或其他经主管

部门验证的代表性数据。

注2:次级数据可以包括从代替过程或估计获得的数据。

[来源:ISO14067:2018,3.1.6.3]

实景单元过程foregroundunitprocesses

产品碳足迹核算中可以获取初级数据的单元过程。例如:相关数据信息可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直

接获得。

背景单元过程backgroundunitprocesses

产品生命周期中无法直接获取初级数据,只能获取次级数据的单元过程。例如:相关数据信息需要

从数据库、相关资料中获得。

取舍准则cut-offcriteria

对与单元过程或产品系统相关的物质和能量流的数量或环境影响重要性程度是否被排除在研究范

围之外所作的规定。

[来源:GB/T24040—2008,3.18]

2

DB3306/T069—2024

分配allocation

将过程或产品系统中的输入和输出流划分到所研究的产品系统及一个或更多的其他产品系统中。

[来源:GB/T24040—2008,3.17]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与具有离散值特征的量化结果相关的参数,而各离散值可合理地归因于经量化的量。

注1:不确定性包括,例如:

——参数不确定性,例如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活动数据;

——场景不确定性,如使用阶段场景、生命周期结束阶段场景;

——模型不确定性。

注2:不确定性信息通常规定数值可能分散的定量估计和分散可能原因的定性描述。

[来源:ISO14067:2018,3.1.6.4]

4评价边界与范围

目标产品

4.1.1目标产品的确定

目标产品的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为同一企业在同一产地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

b)对于同一企业不同种类的面料,同一种类但不同产地生产的面料,应分别核算碳足迹。

4.1.2产品规格描述

在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中应详细描述棉面料的产品规格。产品规格描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面料名称和类型;

b)面料纤维成分及棉纤维含量;

c)纱线线密度;

d)面料单位面积质量;

e)面料幅宽;

f)面料织造工艺类型;

g)面料染色工艺。

注:非织造布需要提供非织造工艺。

声明单位

棉面料产品的碳足迹使用声明单位进行报告。机织棉面料使用“平方米”作为碳足迹的声明单位,

针织棉面料和非织造布使用“千克”作为碳足迹的声明单位。每个产品各单元过程声明单位应一致。

系统边界

4.3.1系统边界的界定

4.3.1.1本文件中棉面料产品碳足迹系统边界定义为三个阶段: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分销阶

段(即从“摇篮”到“大门”),具体系统边界内容见图1。

3

DB3306/T069—2024

图1棉面料产品生命周期系统边界示意图

注:纺织印染辅料主要包括染料、浆料、油剂、抗静电剂、柔软剂、表面活性剂、烧碱、淀粉酶、过氧化氢、染色

助剂、固色剂、定型助剂等。对于购买坯布等中间产品作为原材料生产的印染企业,其生产列入原材料获取

阶段。生产阶段各过程依企业实际工艺情况确定,色织布染色在织造前,无纺布不涉及加弹和织造,实际工

艺可能与示意图有较大差异。棉面料产品分销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归属视企业和下游工厂协商运输存储负责

方而定。

4.3.1.2棉面料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不包括面料进一步生产加工阶段、消费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理阶

段。

4.3.1.3棉面料产品生产企业可选择将分销阶段纳入碳足迹核算与评价范围。如果纳入,需要在产品

碳足迹报告与声明中予以说明。

4.3.2生命周期阶段

4.3.2.1原材料获取阶段

4.3.2.1.1进入系统边界的所有原材料可以分为原生材料和循环再生材料。

4.3.2.1.2原材料获取阶段包括进入生产阶段的所有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在产品碳足迹评价中应纳

入下列过程:

a)棉纤维及其它天然纤维的生产与运输相关过程,包括棉花种植等;

b)化学纤维的生产与运输相关过程;

c)原棉或坯布等中间产品的生产与运输相关过程;

d)其他纺织印染辅料的生产与运输相关过程;

e)包装材料的制造与运输相关过程;

f)能源(燃料、电力、热力)的开采、生产与输送过程;

g)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过程;

h)原材料获取加工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相关过程。

4

DB3306/T069—2024

4.3.2.1.3生产系统中使用的循环再生材料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确定以下要求:

a)不应考虑与“前一个生命周期”有关的生产过程;

b)应考虑为新用途制备二次材料所需的生产过程。

4.3.2.2生产阶段

4.3.2.2.1生产阶段应包括纺纱、坯布织造、面料染整或非织造布生产及印染的全部工艺,不同产品

的生产工艺存在差异,以棉纱线经纺织染整产出面料为例,在产品碳足迹评价中应纳入下列过程:

a)纺纱、织造、染整等棉面料生产直接相关过程;

b)包装相关过程;

c)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等相关过程;

d)半成品在生产企业各车间之间的搬运过程;

e)原材料和产品的存储过程;

f)用水供应相关过程;

g)以上过程所产生的三废处理相关过程。

4.3.2.2.2以下过程不纳入棉面料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范畴:

a)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建设过程;

b)纺织印染企业的设备设施生产过程;

c)纺织印染企业工作人员的公务出行、通勤等相关活动;

d)棉面料产品研发活动。

4.3.2.3分销阶段

在产品碳足迹评价中应纳入棉面料产品从出厂到下游加工地点或销售点之间的运输和存储的相关

过程,具体包括从出厂到中转仓库的运输,中转仓库的存储,以及从中转仓库到下游加工地点或销售点

的运输。

当该阶段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系统边界时,应包括下列适用过程:

a)仓库照明、通风、空调和供暖的能源消耗;

b)运输的燃料消耗。

4.3.3单元过程

4.3.3.1划分原则

4.3.3.1.1单元过程的划分原则是保持核算边界内生产过程的完整性、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核查性。

单元过程不等同于生产工序,可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把多个工序划分为一个单元过程。单元过

程用来分析输入和输出的原材料和能量流,核算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是碳足迹核算过程中最基本

的单元。

4.3.3.1.2棉面料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若干个单元过程,如纺纱、络筒、织造、染色、印花等,单元

过程细分程度依据核算目的、范围以及输入输出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

4.3.3.1.3单元过程的划分还要能够计算各个单元过程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各单元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对总排放量的贡献率,用来支持产品、技术和管理的改进。

4.3.3.2流程示意图

4.3.3.2.1宜绘制需要获取的单元过程流程示意图,用于企业数据收集和计算。每个单元过程都应单

独收集数据。单元过程流程示意图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a)所定义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

5

DB3306/T069—2024

b)每个生命周期阶段各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原材料/能源消耗和产品/废弃物;

c)明确从系统边界内排除的任何过程。

4.3.3.3实景单元过程和背景单元过程

4.3.3.3.1实景单元过程中一般为产品“生产阶段”的单元过程,在数据可得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原

材料获取阶段”的单元过程,特别是原材料一级供应商生产涉及的单元过程,以及主要原材料运输涉及

的单元过程。

4.3.3.3.2背景单元过程可以是“原材料获取阶段”和“分销阶段”涉及的单元过程,可选用次级数

据计算背景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

4.3.4取舍准则

4.3.4.1在棉面料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不应将对产品碳足迹有实质性贡献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清

除排除在外。应量化至少95%与声明单位相关的生命周期内预计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即温室

气体排放或清除量小于所评价产品温室气体总排放或清除估测值1%的可予以舍去,但累计不应超过5%。

取舍准则不适用于有毒有害物质,产品碳足迹评价应包含所有有毒有害的材料和物质。

4.3.4.2当估测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存在较大困难的时候,可采用原材料重量代替。当某种原材料重量

占比不超过1%时可以忽略,累计舍去的重量不能超过原材料总重量的5%。

4.3.4.3印染过程中,染料和助剂的种类繁多且往往涉及企业机密。当部分染料助剂种类及用量难以

获取时,可予以忽略,但应在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中予以说明。

4.3.4.4舍去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应有书面记录。所选择的取舍准则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应在评

价报告中做出解释。

5数据收集与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控制原则

棉面料产品碳足迹评价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完整性:涵盖对评价的产品系统有实质性贡献的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清除;

b)代表性:使用对评价产品而言具有时间、地理和技术代表性的数据;

c)准确性:避免非必要偏差和不确定度;

d)使用最近至少一年的平均数据,若产品生产不足一年,使用从生产初始至评价前的累计平均数

据;

e)优先使用初级数据,若无法获取初级数据,可以使用次级数据,并进行书面记录,解释数据来

源和使用理由;

f)产品碳足迹评价宜使用能获取到的具有最高质量的数据,以减少偏向性和不确定性;

g)应优先选择不确定性较低的参数、情景和模型。尽可能降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包括参数(如

排放因子、活动数据)、情景(如不同季节造成的原材料变化和运输线路变化等导致供应链变

化的情景)及模型的不确定性。

数据收集要求

5.2.1总体要求

5.2.1.1棉面料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中优先使用初级数据,只有在完整的初级数据不可获得时,

才可使用次级数据。

6

DB3306/T069—2024

5.2.1.2若单元过程的输入数据来自多个源头,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样本进行温室气体排放和清

除数据的收集。

5.2.1.3若单一原材料来自多个供应商时,宜收集所有供应商的初级数据。若收集所有初级数据存在

困难,则宜收集供应原材料数量50%以上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供应商的初级数据,其加权平均值可作为无

法取得数据的供应商的次级数据。

5.2.1.4若产品运输路线不止一条,宜收集所有路线的初级数据。若收集所有初级数据存在困难,则

宜收集销售量占总销售量50%以上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销售点的运输路线,其加权平均值可作为无法

取得数据的路线的次级数据。

5.2.2原材料获取阶段

5.2.2.1总体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