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633.2-2013 南极地名 第2部分:分类与代码

GB/T 29633.2-2013 Antarctic geographical names—Part 2:Classification and cod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9633.2-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7-19
实施日期
2013-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3)
适用范围
GB/T 29633的本部分规定了南极地名的分类与编码规则,给出了南极地名的分类与代码。
本部分适用于地名信息和相关信息中南极地名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起草人:
庞森权、蔡亮、王泽民、周春霞、田硕、李果、付长良、刘静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40

A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9633.2—2013

南极地名

第2部分:分类与代码

Antarcticgeographicalnames—

Part2:Classificationandcode

2013-07-19发布2013-11-01实施

GB/T29633.2—2013

目次

刖有I

1范围1

2分类原则1

3分类方法1

4编码方法1

5分类与代码2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南极地名分类与代码3

参考文献11

GB/T29633.2—2013

■ir■■i

刖吕

GB/T29633《南极地名》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1部分:通名;

——第2部分:分类与代码;

第3部分:命名;

——第4部分:罗马字母拼写;

——第5部分:相关信息与工作程序;

——第6部分:地理实体外语通名译写

本部分是GB/T2963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民政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3)归口。

本部分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负责起草,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国家

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庞森权、蔡亮、王泽民、周春霞、田硕、李果、付长良、刘静。

T

GB/T29633.2—2013

南极地名

第2部分:分类与代码

1范围

GB/T29633的本部分规定了南极地名的分类与编码规则,给出了南极地名的分类与代码。

本部分适用于地名信息和相关信息中南极地名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分类原则

2.1依据南极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划分类別。

2.2以地名学、地理学和制图学的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地理实体形态为主,以成因规模为辅,建立多层

级的分类体系。

3分类方法

3.1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

——门类:划分为海域和陆域2类;

——大类:根据门类的科学构成和实际管理的需要划分16类;

—中类;根据大类的科学构成要素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实际应用的需要划分52类;

——小类:原则上隶属于中类,为构成中类的基本类别,共划分271类。

3.2大类、中类、小类中分别设“其他”作为收容类目。

3.3一个小类地理实体使用一个通名。

4编码方法

4.1依照GB/T18521-2001的规定,南极地名类别代码采用数字型代码,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代

码由5段组成(见图1):

——第一段:由4位数字组成,表示地名所指代理实体的空间位置;

——第二段:由1位数字组成,代表门类;

第三段:由1位数字组成,代表大类;

第四段:由1位数字组成,代表中类;

——第五段:由1位数字组成,代表小类。

1

GB/T29633.2—2013

4.2依照GB/T18521—2001的规定,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代码分2层(见图2)。

XX0

国家(地区)

大洲、跨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

图2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代码

—第一层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大洲、跨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国际公有领域代码为8(见表1)。

表1大洲和国际公有领域代码

代码地名所在位置代码地名所在位置

1业洲5北美洲

2欧洲6南美洲

3非洲7跨大洲

4大洋洲8国际公有领域

—第二层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国家或地区,南极洲代码为100(见表2)。

表2国际公有领域地区代码

国际公有领域地区代码

南极洲100

公海海域200

天体300

4.3每一级类别代码由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代码、从属的上级和本级代码组成,其余位用

0补齐。大类、中类、小类3层中的“其他”类别用9表示。

5分类与代码

南极地名分类与代码见附录A。

2

GB/T29633.2—201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南极地名分类与代码

南极地名分类与代码见表A.1。

表A.1南极地名分类与代码表

门类大类中类小类

81C01111海

81001110海洋

81001100由海水构成的区域81C01119其他

81001190其他

81C012U岸

81C01212海岸

81C01213海岸带

81001210海边陆地81C01214海岸线

81C01215海岸台地

81C01216海岸沙丘

81C01219其他

81C01221滩

81C01222海滩

81001200海岸地理实体81C01223沙滩

81001220海岸滩地81C01224石滩

81C01225岩滩

81C01226海滨

81C01229其他

81C01231海堤

8100100081C01232海防堤

81001230海堤坝

海域81C01233沙坝

81C01239其他

81001290其他

81C013U半岛

81C01312海舌

81C01313海臂

81001310突入海域的小陆地81C01314矶

81C01315沙嘴

81C01316地峡

81C01319其他

81C01321岬

81001300突入海域的地理实体

81C01322海岬

81C01323小岬

81C01324低岬

81001320岬角

81C01325角

81C01326海角

81C01327沙角

81C01329其他

81001390其他

3

GB/T29633.2—2013

表A.1(续)

门类大类中类小类

81C014U湾

81C01412海湾

81C01413弧湾

81C01414峡湾

81001410有凹形海岸的水域81C01415狭湾

81001400被陆地部分环绕的水域

81C01416湾区

81C01417小湾

81C01418臂湾

81C01419其他

81001490其他

81C01511登陆地

81C01512码头

81001510适合停船登岸之地81C01513船坞

81C01514锚地

81C01519其他

81001500适合停船登岸的地理81C01521港

实体81C01522港口

81C01523避风港

81001520港类地理实体

81C01524港湾

81C01525小港湾

81C01529其他

8100100081001590其他

81001611岛

海域

81C01612小岛

81C01613岩岛

81001610岛屿

81C01614屿

81C01615冰山

81C01619其他

81C01621群岛

81C01622海岛群

81001600海水包围的地理实体

81001620岛群81C01623连岛

81C01624列岛

81C01629其他

81C01631沙洲

81C01632礁

81001630海中陆地

81C01633塔礁

81C01639其他

81001690其他

81C01711峡道

81C01712海道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