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976-2003 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
GB/T 18976-2003 Human-centred design processes for interactive syste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空军第四研究所、青岛海尔集团公司、北京大学、珠海通软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陈元桥、刘正捷、敬向东、郭小朝、张汉奇、王生、赵朝义、陈跃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4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AICS25513.810缚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
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
Human-centreddesignprocessesforinteractivesystems
I(SO13407:1999,IDT)
2003-02-21发布-一一一一一一一里竺竺些堕
高森巍晶赢聂胃发“
GB/T18976-2003八SO13407:1999
月U胃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3407:1999《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英文版),并根据ISO13407
翻译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空军第四研究
所、青岛海尔集团公司、北京大学、珠海通软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元桥、刘正捷、敬向东、郭小朝、张汉奇、王生、赵朝义、陈跃。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
引言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是一种特别着重于系统可用性的交互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集成了人类工效学
知识、技术的多学科活动。将人类工效学知识应用于交互系统设计,可以帮助用户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
效率,并改善工作条件,减少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健康、安全和绩效产生的不良影响。将人类工效学
应用于系统设计,需考虑人的能力、技能、局限性和需要。
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应能支持用户工作并激发他们进行学习。其优点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
少支持和培训费用;提高用户满意度。
虽然目前已经具备如何组织并有效运用这种设计的人类工效学知识,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仍仅为这
些领域的专家们所熟悉。本标准的目的在于帮助那些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设计过程的人员识别并策划
有效而及时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为现有的一设计过程和方法提供补充。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
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
1范围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贯穿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交互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本标准提供了有关以
人为中心设计活动的指南。它以设计过程的管理人员为对象,提供有关以人为中心设计方法的信息来
源和标准的指南。
本标准涉及交互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交互系统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各不相同。例如:(上市的热缩薄膜包装的)成品软件、海关办
公系统、工厂监视系统、自动化的银行系统和消费品等。
本标准所针对的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的项目策划和管理,但并不包含项目管理的所有方面。
本标准概述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它既不详细阐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所需要的方法和技术,
也不详细阐述有关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由于本标准的主要用户是项目管理者,因此,本标准仅以必要的深度阐述关于人类工效学方面的技
术问题,以便让管理者从整体上理解人类工效学方面的技术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对
于这些问题,作为本标准的补充,GB/T18978参见附录A和参考文献)给予了更为充分的阐述。
GB/T18978主要针对系统开发者、规范制定者和购买者。尽管如此,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开发中所涉及
的所有各方,包括系统的最终用户,都宜在本标准的相关部分中得到指导。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交互系统interactivesystem
硬件和软件单元的组合。这些硬件和软件单元接受人类用户的输人信息并传送输出信息给人类用
户,以便支持用户执行工作任务。
注:与术语“交互系统”相比,术语“系统”更常用。
2.2
原型prototype
某种产品或系统的整体性代表或部分性代表。尽管在某些方面代表性有局限,但能够用于评价。
2.3
可用性usability
以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为指标,产品在特定使用背景下为了特定的目的可为特定用户使用的程
度。(ISO9241-11:1998中3.1的定义)
2.4
有效性effectiveness
用户实现特定目的的准确性和完备性。(ISO9241-11:1998中3.2的定义)
2.5
效率efficiency
与用户实现目的的准确性和完备性相应的资源消耗。(ISO9241-11:1998中3.3的定义)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
2.6
满意度satisfaction
未有不适感并对产品使用持肯定态度。(ISO9241-11:1998中3.4的定义)
2.7
使用背景contextofuse
用户、任务、设备硬(件、软件和材料)以及使用某产品的物理和社会环境。(ISO9241-11;1998中
3.5的定义)
2.8
用户user
与系统交互的个体。(ISO9241-10.1996中2.2的定义)
3本标准的结构
第4章概述了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的理由。这些可为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提供理
念,或者为项目期内的资源分配确定优先顺序。
第5章给出了有关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的指南。
第6章列出了在策划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时需考虑的问题,并论述了这些问题宜如何与系统设
计目标相联系。
第7章是本标准的核心,逐一描述了设计过程中四项基本的以人为中心的活动。
第8章进一步给出了有关如何报告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的指南。
4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的理念
所有工作系统均宜遵循GB/T16251--1996中所述的人类工效学原则。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
法开发系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保护用户免遭健康和安全危害,并更好地满足用
户和组织的需要。这样的系统将:
a)更易于理解和使用,并因此而减少培训和支持费用;
1))增进用户满意,并减少不适和紧张感;
c)提高用户的生产率和组织的运转效率;
d)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用户,增强竞争优势。
系统采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其回报可通过一计算系统生命周期包(括构思、设计、实施、支持、使用和
维护)成本而确定。
5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5.1总则
对于设计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系统来说,有许多业界的和有专利权的标准方法。本标准既不采用
任何一种标准的设计过程,也不包含为确保有效的系统设计而必需的所有不同活动,而仅对现有设计方
法加以补充,并提供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观点,该观点可以以适合于特定环境的形式被集成到不同形式的
设计过程之中。第7章所给出的所有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叮或多或少地应用于系统开发过程的任
何阶段。
无论设计过程、职责分工和所担当的角色如何,如果采用了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均具备下述特征:
a)用户的积极参与和对用户及其任务要求的清楚了解;
b)在用户和系统之间适当分配功能;
c)反复设计方案;
(1)多学科设一计。
GB/T18976-2003八SO13407:1999
5.2用户的积极参与和对用户及其任务要求的清楚了解
在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关于使用背景、任务以及用户很可能如何使用未来
的产品或系统进行工作的知识来源。随着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相互交流的增加,用户参与的有效性也随
之增强。用户参与的性质依所承担设计活动的不同而不同。
当开发定制产品时,所面向的用户和拟执行的任务可直接与开发过程相联系。采购该系统的组织
能有机会在设计开始时直接影响设计,并可由将实际使用该系统的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此种参
与也增加了用户的认可和承诺。
当开发通用产品或消费品时,用户群分散并且多半不易接近,但仍有必要让用户或适当的代表参与
开发工作,以便能识别有关的用户和任务要求并纳人系统规范中,以及通过对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测试
而提供反馈信息。
5.3在用户和系统之间适当分配功能
功能的适当分配是最重要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之一,即:指明哪些功能由用户完成,而哪些功
能则由系统完成。这些设计决策确定了一个给定的工作、任务、功能或职责被自动执行或人工执行的
程度。
这种决策宜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人与系统在可靠性、速度、准确性、力量、反应的灵活性、资金成
本、成功或及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用户的健康等方面的相对能力和局限性。
这种决策不宜简单地基于这样一个过程,即:先确定系统可执行哪些功能,然后将剩余功能分配给
用户,最后寄希望于靠它们的灵活性使系统运转起来。最终分配给人的功能宜形成一组有意义的任务。
用户代表通常宜参与这些决策。更进一步的指南参见I509241-2和GB/T15241。
5.4反复设计方案
在反复设计方法中,来自用户的反馈信息是一个关键的信息源。反复设计方法与用户积极参与相
结合,可以有效地将系统不能满足用户和组织要求(包括那些隐藏的或难以明确规定的要求)的风险降
低到最低程度。反复设计方法使人们可以对初始的设计方案按“现实世界”设定场景进行测试,并将结
果反馈到逐步完善的解决方案中。
反复设计方法也可与其他设计方法结合使用。即使在“瀑布”模型(此类模型存在一个系统的自上
而下的设计决策层次结构,且各层之间不允许进行跨层反复设计)中,也可以在同层内广泛采用反复设
计方法。
5.5多学科设计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需要多种多样的技能,为此,需要一批员工专门负责设计中有关人的方面的问
题。这意味着宜将多学科的小组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之中。这种小组可以是小规模的和动态
的,并仅存在于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小组的构成宜反映负责技术开发的组织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小
组成员的角色可包括:
a)最终用户;
b)购买者、用户的管理者;
c)应用领域专家、业务分析人员;
d)系统分析员、系统工程师和程序员;
e)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
f)用户界面设计人员、平面设计师;
g)人类工效学专家、人一机交互专家;
h)技术文档编写人员、培训人员和支持人员。
单个小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技术领域和代表不同的视点。多学科小组的规模不必很大,但小组
构成宜具有足够的多样性,以便能对设计方案作出恰当的权衡。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
6策划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
宜制订一项计划规定以人为中心的活动如何结合到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该计划宜识别:
a)第7章中所述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的活动,即:了解和识别使用背景、规定用户和组织要
求、制作原型、根据用户的评价准则评价设计;
b)整合这些活动与其他系统开发活动如(分析、设计和测试等)的程序;
c)负责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的个人和组织以及他们提供的技能和视点的范围;
d)当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影响其他设计活动时建立反馈和沟通的有效程序,以及将这些活动
形成文件的方法;
。)包含在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以人为中心活动的合适里程碑;
f)将反馈和可能的设计更改纳人项目进度的合适时间表。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的计划宜作为整个系统开发项目计划的一部分,并与其他关键活动一样满
足同样的项口要求例(如:责任、变更控制),以确保其始终得到遵循和有效实施。计划宜根据要求的变
更予以修改,并及时更新以反映活动的状况。
项目计划的编制宜考虑到反复设计和对用户反馈意见的采纳,有时还需考虑设计小组成员之间的
有效沟通,以及潜在冲突的协调和权衡。小组成员共同构成了一个广泛的技能基础,成员间的相互交流
所产生的创造力和创意可使项目获得好处。由于项目后期的更改通常需要更多的支出,因此,在项目过
程中进行更多的沟通和讨论以便较早地识别和解决问题,将会极大地节省后期阶段的支出。
承担设一计的组织宜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集成到现有的内部程序和开发标准之中。这包括制作原
型、测试、确定适当的用户参与、确保开发小组中技能和能力的合理搭配的组织程序。
如果承担开发的组织拥有一个质量体系以及相关的系统开发质量计划,那么宜在以人为中心的设
计过程中包含一个特定计划,既涉及所采用的开发过程的类型,又涉及质量控制措施。
7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
7.1总则
在一个系统开发项目期间,宜开展以下四项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
a)了解并规定使用背景;
b)规定用户和组织要求;
c)提出设计方案;
d)根据要求评价设计。
按图1所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宜在项目的最早阶段就开始着手例(如:在形成产品或系统的
初步构思时就开始着手),并进行反复设计,直到系统满足要求为止。
宜根据系统运行口标,例如满足消费者的可用性要求,识别对某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需求。
当策划某一系统开发项目时,Ify研究每项活动及其子任务的描述,并将其作为构思或选择以人为中
心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指南,以便开展活动并报告进展和发现。尽管本章所述的所有以人为中心的设
计活动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这些活动的相对重点和总投入取决于产品的规模和类型,例如:一个大
型项目、新产品或者新系统,可能需要一个较为完整的多学科小组其(每个成员仅担当一个相应的角色)
执行本章所推荐的所有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相比之下,一个小型项目、现存的延续产品或系统,或者
目标定位于小范围市场的产品,可能仅需要一个较小的设计小组其(每个成员需担当多个角色)运用较
为有限的方法和技术以支持这些活动。
GB/T18976-2003/ISO13407:1999
二}t$iStit}'}
图1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活动的相互依赖关系
7.2了解并规定使用背景
7.2.1用户、任务、组织和物理环境等的特性确定了系统的使用背景。重要的是了解和识别这些背景
的详情,以便指导早期的设计决策和为评价提供依据。
宜收集有关新产品和系统的使用背景信息。如果现有系统将要升级或增强,虽然可能已经获得了
这些背景信息,但仍需对其进行审查。如果拥有大量的用户反馈结果、桌面帮助报告和其他数据,那么
这些信息可以为确定用户关于修正和更改系统的要求的优先顺序提供依据。
系统的使用背景宜从以下几方面识别:
a)目标用户的特性
用户的相关特性可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教育、培训、生理特点、习惯、偏好和能力。必要时可
确定不同类型用户的特性,例如:不同的经验水平、所承担的不同任务(维护人员、安装人员
等)等。
b)用户拟执行的任务
任务描述宜包含使用系统的总目标,以及可能影响可用性的任务特性(例如:执行任务的频次
和持续时间)。如果涉及健康和安全(例如:控制某个受计算机控制的生产机器的行为),则仍
宜对此方面加以描述。任务描述宜包含活动和操作步骤在人与系统资源之间的分配情况。
不宜仅从某产品或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或特性方面描述任务。
c)用户拟使用该系统的环境
环境包括所用的硬件、软件和材料。其描述可以按照一组产品(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产品可能是
以人为中心的规范或评价的重点)而表述,或者按照硬件、软件或其他材料的一组属性或性能
特性而表述。
有关物理和社会环境的特性仍宜予以描述。这些特性可包括有关的标准,以及范围更广的技术环
境(例如:一个局域网络)、物理环境(例如:工作场所、家具)、周围环境(例如:温度、湿度)、立法环境(例
如:法律、法规和规章)、社会和文化环境(例如:工作惯例、组织的结构和态度)的特征。
7.2.2该活动的输出宜为一个关于用户、任务和环境的有关特性的描述,并且在描述中识别出哪些方
面的特性对系统设计有重大影响(有关使用背景和样本报告的更多信息,参见ISO9241-11)0
注:此类描述不太可能是一个一次定型的输出,它在设计和开发过程期间可能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文件”:首先是
一
推荐标准
- DB13/T 1286-2010 钢质甲醇汽油储罐内防腐工程技术规范 2010-09-22
- DB13/T 1472-2011 苜蓿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2011-11-15
- DB13/T 1386-2011 奶公牛育肥技术规范 2011-05-10
- DB13/T 1340-2010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2010-12-28
- DB13/T 1431-2011 森林消防物资储备库建设和管理规范 2011-07-29
- DB13/T 1409-2011 速生杨树伐根嫁接造林技术规程 2011-06-01
- DB13/T 1447-2011 中国梨木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1-09-05
- DB13/T 1443-2011 藕鱼套作生产技术规程 2011-09-05
- DB13/T 1321-2010 地理标志产品 赞皇大枣 2010-12-10
- DB13/T 1416.1-201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规范 第1部分:一般要求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