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625-2020 青桐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3625-2020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625-2020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22
实施日期
2020-07-22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625—2020

青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Firmianasimplex

文稿版次选择

2020-06-22发布2020-07-22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62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市林业技术推广

培训中心、巢湖市苏湾苗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焕安、张荣、傅松玲、汪慧芳、苏鹏飞、张燕、王兆成、严小娟、陈静静、

何昌城、朱孟一、刘付界。

I

DB34/T3625—2020

青桐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桐(Firmianaplatanifolia)的造林地选择、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青桐的栽培与管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造林地选择

3.1光照条件

适宜在光照充足的地块栽植。

3.2地形条件

适宜于在坡度在25°以下的平原及丘岗地成片栽植。

3.3土壤条件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壤土为宜,pH值6.0~8.0。

4造林

4.1苗木要求

宜选择苗高2.0m以上、地径3.0cm以上、根系发达的2年生苗木。

4.2栽植

4.2.1整地挖穴

秋冬季除杂整地。整地方式以带状整地为主,保留林地地被物;定植穴直径40cm~50cm,深度

30cm~35cm为宜。对“四旁”可大穴整地。

4.2.2水保措施

不同坡度条件下的水保措施,参见附录A。

1

DB34/T3625—2020

4.2.3基肥

穴内施用腐熟有机肥,每穴施用20kg~35kg、并拌入磷肥0.2kg~0.3kg。

4.2.4栽植密度

株行距4m×5m为宜。

4.2.5根系修剪

土球苗、裸根苗的起苗和根系修剪技术,参见附录B。

4.2.6植苗

4.2.6.1裸根苗植苗

扶正苗木,把握合适的栽植深度,栽培过程边填土边踏实,保证根系舒展向下,不发生盘根、翘根

现象,且苗根不能与基肥直接接触。栽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4.2.6.2土球苗植苗

土球入穴后先在土球底部四周垫少量土,将土球固定,保证树干直立,然后剪开并取出包装材料,

向穴中填入表土,填至一半时,将穴四周夯实,再继续用土填满穴并夯实,夯实过程中切忌将土球砸碎。

栽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4.2.7栽后覆盖

植苗后用地膜覆盖于根际,并在地膜上覆盖厚1cm~2cm土壤;或在苗木根际四周,放置一些稻

草等覆盖物并压上厚1cm土壤。

4.3间作

早期可进行作物套种间作,应避免间作攀缘或高秆类植物。

4.4施肥

造林后第2年于4月~5月追施1次速效肥,秋冬季再追施1次有机肥。肥料使用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

4.5水分管理

4.5.1灌溉

持续高温干旱时,需及时灌溉。

4.5.2排水

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4.6中耕除草

未间作的幼林,于5月~6月和8月~9月各除杂灌1次。

4.7修枝

2

DB34/T3625—2020

城市行道树3m以下的侧枝需修剪。

5病虫害防治

以营林技术控制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为主;病虫害严重时,可使用化学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按照

NY/T1276的规定执行。病害防治参见附录C,虫害防治参见附录D。

3

DB34/T3625—2020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青桐造林水保措施

表A.1青桐造林水保措施

坡度水保措施

沿水平等高线每隔6m~10m,开挖1条30cm左右宽的拦水沟,大

<15°

雨时可减低流速,水渗入土中,增加土壤湿度,并防止水土流失。

垦带为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垦带内侧挖深宽各20cm左右的

15°~20°

竹节沟,以利蓄水防旱和防止水土流失。

20°~25°,或者脆弱生态立地只在造林穴1m2~2m2内进行土壤垦作,其它地方只砍不挖。

4

DB34/T3625—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青桐苗的起苗和根系修剪技术

表B.1青桐苗的起苗和根系修剪技术

起苗根系修剪

根部修剪应剪去病虫根、枯死根、劈裂根,适当短截过长

起苗前5d~7d,灌透水1次,使苗木

根,并对伤根严重的苗进行切根处理,注意剪口要平滑。

裸根苗充分吸收水分,起苗时应保持根系完整,

修剪后的大伤口要消毒、涂保护剂,防止伤口腐烂,促进

起苗后,宜苗根蘸泥浆。

愈合。

起苗挖至侧根时,如遇1.5cm以下侧根,可用铁锨直接

土球的形状应上大下小,底部削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