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161-2024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
DB22/T 5161-2024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Foundation Platform Technology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8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basicplatformofcityinformationmodel
DB22/T5161-2024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4年8月13日
2024·长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告
第656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发布《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等
4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
现批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机制砂应用技术
标准》《城建档案安全管理标准》《城镇智慧燃气建设技术标准》为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5161-2024,DB22/T
5162-2024,DB22/T5163-2024,DB22/T5164-2024,自发布之日起
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4年8月13日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3年全省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吉建设〔2023〕2号)
的要求,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学习其他省市城市
建筑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缩略语和代码;
3基本规定;4平台架构和功能;5平台数据;6平台运维与安全。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吉
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相关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
长春市贵阳街287号建设大厦,邮编130051,邮箱:jljsbz@126.com),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建筑业协会BIM技术专业委员会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长春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热力工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大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有限公司
长春市明大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北信通达智能城市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欣伟李一楠刘锡庭郎国良
高伟姜凤霞夏锡刚杜艳韬
李明辉徐波李鹏飞朴成哲
刘壮李柠李红丽杨宝
张宏宇孙国尧胡俊峰王成一
周加潼史册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许超宗民赵伟峰刘芳
徐凯韩风毅陶乐然
目次
1总则................................................................................................1
2术语、缩略语和代码....................................................................2
2.1术语.......................................................................................2
2.2缩略语...................................................................................3
2.3代码.......................................................................................3
3基本规定........................................................................................5
3.1一般规定...............................................................................5
3.2各级平台衔接关系...............................................................5
4平台架构和功能............................................................................7
4.1一般规定...............................................................................7
4.2省级平台架构和功能...........................................................8
4.3市级平台架构和功能.........................................................10
4.4平台性能.............................................................................12
4.5平台服务.............................................................................13
5平台数据......................................................................................17
5.1一般规定.............................................................................17
5.2CIM分级............................................................................17
5.3CIM分类与编码................................................................19
5.4数据建库.............................................................................20
5.5数据更新.............................................................................21
5.6数据共享与交换.................................................................21
5.7省级平台数据内容.............................................................22
5.8市级平台数据内容.............................................................22
6平台运维与安全..........................................................................23
6.1平台环境.............................................................................23
6.2服务对象.............................................................................24
6.3工作组成.............................................................................24
6.4安全保障.............................................................................25
附录A实时感知类服务接口列表.................................................27
附录B平台管理类服务接口列表.................................................28
附表C城市信息模型分类.............................................................37
附录D城市信息模型分类编码....................................................40
附录E省级平台数据内容.............................................................41
附录F市级平台数据内容.............................................................43
本标准用词说明................................................................................48
引用标准名录....................................................................................49
附:条文说明....................................................................................51
1总则
1.0.1为规范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支
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智慧城市应用建设与
运行,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运行
维护。
1.0.3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
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缩略语和代码
2.1术语
2.1.1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modeling(CIM)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
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
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
有机综合体。
2.1.2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basicplatformofcity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CIM基础平台),是管理和表达城市
立体空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规划、建
设、管理、运营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和关
键性信息基础设施。
2.1.3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
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1.4省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basicplatformforcity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atprovinciallevel
纵向对接国家级平台的监督指导、业务协同、综合评价等应用,
联通下级CIM基础平台,横向同省级其他政务系统对接、信息共
享,具有重要数据汇聚、核心指标统计分析、跨部门数据共享和监
测下级CIM基础平台运行状况等功能的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
简称省级平台。
2.1.5市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basicplatformforcity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atcitylevel
2
纵向对接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横向同市级其他政务系统对
接,具有整合、管理或共享城市信息模型资源等功能,支撑城市规
划、建设、管理、运营工作的基础性信息协同平台,简称市级平台。
2.1.6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即数据的标识、覆盖范围、质量、时间和空
间模式、空间参考系和分发等信息。
2.1.7数据交换datainterchange
在不同终端间发送、传输、接收城市空间基础数据的过程。
2.1.8数据共享datasharing
使用者从提供者或数据公共服务机构获取和利用数据的行为。
2.2缩略语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Modeling);
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InformationModel/Modeling);
IOT—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
DOM—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OrthophotoMap);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I3S—索引三维场景(Indexed3DScene);
S3M—空间三维模型(Spatial3DModel);
WCS—网络覆盖服务(WebCoverageService);
WFS—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Service);
WMS—网络地图服务(WebMapService);
WMTS—网络瓦片地图服务(WebMapTileService)。
2.3代码
2.3.1本标准中数据体系采用约束条件代码及说明如下:
3
M代表必选,对应英文Mandatory,含义是必须具有的内容;
C代表条件具备时必选,对应英文Conditional,含义是实际情
况具备时应具有的内容;
O代表可选,对应英文Optional,含义是可自行判断是否需要
的内容。
4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CIM基础平台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因地制宜、
以用促建,融合共享、安全可靠,产用结合、协同突破”的原则,
统一管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资源,提供各类数据、服务和应用访问
接口,满足业务协同、信息联动的要求。
3.1.2CIM数据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或与
之联系的城市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
3.1.3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应体现专业性,具备二三维一体的城
市信息模型汇聚、模型治理、服务引擎与三维可视化表达、查询统
计、空间分析、物联监测和模拟仿真等基本功能,应支持工程建设
项目各阶段信息模型汇聚管理、审查与分析等应用功能。
3.1.4CIM数据构成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应用
需求的扩展与变化。
3.1.5CIM数据存储、传输、更新和管理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
密管理的规定,保障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正常运行。
3.2各级平台衔接关系
3.2.1各级CIM基础平台纵向之间及与同级政务系统横向之间应
建立衔接关系(图3.2.1)。横向上保证对应层级相关部门间的互联,
纵向上保证下级CIM基础平台与上级CIM基础平台的互通。
5
图3.2.1各级CIM基础平台衔接关系
3.2.2各级CIM基础平台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
平台纵向之间及与同级政务系统横向之间应建立的衔接关系,具体
包括如下内容:
1监督指导:宜支撑监测监督、通报发布、应急管理与指导
等应用;
2业务协同:宜支撑专项行动、重点任务落实和情况通报等
应用;
3数据共享:平台应与统计政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以及实
现跨平台的数据共享,数据内容应符合本标准中相应平台的数据内容。
6
4平台架构和功能
4.1一般规定
4.1.1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三个层次和两大体系,具体
为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运维与安全保障
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
层次具有约束关系。
1设施层:应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服务等基
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
2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
公共专题、工程建设项目、物联感知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
3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与管理、浏览展示、查询统计、三
维可视化表达、分析与模拟、系统管理、服务引擎和开发接口等基
本功能;
4技术规范体系:应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指导城市级CIM
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城市、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
范衔接;
5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
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
CIM基础平台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
4.1.2平台建设应与国家、行业和吉林省相关数据标准相衔接,与
有关技术标准协调统一。
4.1.3平台建设应按照国家现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政策和标准要
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体系。
7
4.2省级平台架构和功能
4.2.1省级平台应具备数据汇聚、数据查询与可视化、统计分析、
数据共享与交换、监测监督、运行管理和开发接口等功能。
4.2.2数据汇聚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数据汇聚功能应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清洗、数据融合和数
据资源编目等功能,应实现上下级平台、同级平台之间数据共享和
信息协同;
2数据获取应通过接口方式获取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
建设项目等数据,宜获取其他渠道商业数据;
3数据清洗应具有多源异构数据转换、审核、比对校验、去
重和纠错等功能;
4数据融合应具有数据信息分类、标识、关联,以及加载和
入库等功能;
5数据资源编目应具备CIM信息资源编目、目录注册和目录
发布等功能。
4.2.3数据查询与可视化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提供地名地址查询、空间查询、关键字查询、模糊查询、
组合条件查询、要素查询、模型查询、模型元素查询、关联查询、
多维度多指标统计、查询统计和结果输出等功能;
2应提供模型加载、集成展示、图文关联展示、分级缩放、
可视化渲染、图形变换和场景管理等功能。
4.2.4统计分析应具备对CIM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和分析的功能,
宜包括从时间、空间、指标等维度定义统计分析模型,以报表和图
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及结果导出。
4.2.5数据共享与交换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支持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交换;
2跨部门数据共享应支持跨部门间联审业务,实现跨部门间
业务协同;
8
3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在线共享或离线拷贝方式,其
中前置交换应提供CIM数据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
消息通知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
和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
4.2.6监测监督应具备对下级平台远程监测监督的功能,应支持对
下级平台的无缝调入,支持对下级平台运行机制、运行状况的监测
监督。
4.2.7运行管理应提供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统一
认证、平台监控和日志管理等功能。
4.2.8开发接口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台宜提供开发接口(API)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应提供开发指南或示例等说明文档;
2平台开发接口宜采用网络应用程序接口(WebAPI)宜包
括下列类别:
1)资源访问类:提供CIM元数据、模型信息查询、目录服
务接口、服务配置和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发现、检索
和管理;
2)地图类:提供不同级别不同尺度CIM调用、加载、渲染
和场景漫游,提供属性查询和符号化等功能;
3)事件类:CIM场景交互中可侦听和触发的事件;
4)控件类:CIM基础平台中常用功能控件调用;
5)数据交换类:CIM元数据查询、模型预览、授权访问、
上传、下载和转换等功能;
6)数据分析类:按空间、时间和属性等多维度数据对比分
析,大数据挖掘分析;
7)平台管理类:提供用户认证、资源授权和申请审核等管
理功能。
9
4.3市级平台架构和功能
4.3.1市级平台应具备数据汇聚与管理、场景配置、数据查询与可
视化、数据共享与交换、分析应用、运行与服务及开发接口等功能。
4.3.2数据汇聚与管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数据汇聚功能应包括数据汇聚、数据管理及数据交换;
2应提供二维、三维GIS数据、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感知数
据和其他三维模型数据汇聚的能力,实现模型检查入库、碰撞检测、
版本管理、模型轻量化、模型抽取、模型对比与差异分析等功能;
3应提供资源目录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
数据导入导出、数据更新、专题制图、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
4.3.3场景配置应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不同模型、图形等组合,
实现场景配置功能。
4.3.4数据查询与可视化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供地名地址查询、空间查询、关键字查询、模糊查询、
组合条件查询、要素查询、模型查询、模型元素查询、关联查询、
多维度多指标统计、查询统计和结果输出等功能;
2应提供模型加载、集成展示、图文关联展示、分级缩放、
平移、旋转、飞行、定位、批注、剖切、几何量算、块体比对、卷
帘比对、多屏比对、透明度设置和模型细度设置等功能;
3应具备模型数据加载、可视化渲染、图形变换、场景管理、
相机设置、灯光设置、特效处理和交互造作等能力。
4.3.5数据共享与交换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支持跨部门数据共享功能;
2跨部门数据共享应支持部门间CIM数据共享与汇聚;
3跨部门数据共享应支持跨部门间联审业务,实现跨部门间
业务协同;
4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在线共享或离线拷贝方式。前
置交换应提供CIM数据的交换参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
10
消息通知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询、服务订阅
和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
4.3.6应用分析宜提供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拓扑分析、通
视分析、视廊分析、天际线分析、用地属性分析、绿地率分析和日
照分析等功能。
4.3.7运行与服务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行应提供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统一认
证、平台监控、日志管理等功能,以及CIM数据服务、功能和接
口的注册、授权和注销等;
2服务宜具备CIM服务发布、服务聚合、服务代理、服务启
动停止、服务调用、服务监控、访问控制和负载均衡等能力。
4.3.8开发接口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或开发工具包支撑CIM应用,应提
供开发指南或示例等说明文档;
2开发接口应采用网络应用程序接口或软件开发工具包等形
式,包括下列类别:
1)资源访问类:提供CIM元数据、模型信息查询、目录服
务接口、服务配置和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发现、检索
和管理;
2)项目类:管理CIM应用的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信息,包
含信息查询、进展跟踪、编辑、模型与资料关联等操作;
3)地图类:提供不同级别不同尺度CIM调用、加载、渲染
和场景漫游,提供属性查询和符号化等功能;
4)三维模型类:提供三维模型的资源描述、调用与交互操作;
5)BIM类:针对模型信息查询、剖切、开挖、绘制、测量、
编辑等操作和分析接口;
6)控件类:CIM基础平台中常用功能控件的调用;
7)数据交换类:CIM元数据查询、模型预览、授权访问、
上传、下载和转换等功能;
11
8)事件类:CIM场景交互中可侦听和触发的事件;
9)实时感知类:物联感知设备定位、接入、解译、推送与
调取;
10)数据分析类:按空间、时间、属性等多维度数据对比分
析,大数据挖掘分析;
11)模拟推演类:基于CIM的典型应用场景过程模拟、情
景再现、预案推演;
12)平台管理类:提供用户认证、资源授权和申请审核等管
理功能。
4.4平台性能
4.4.1CIM基础平台性能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三维地理信
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9015、《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
术标准》CJJ/T296等标准以及相关国家政策的规定。
4.4.2CIM基础平台并发用户数应符合如下要求:
1常住人口小于300万人,允许每分钟最小并发用户数不宜
低于1000;
2常住人口300万~499万人,允许每分钟最小并发用户数
不宜低于3000;
3常住人口500万~999万人,允许每分钟最小并发用户数
不宜低于5000;
4常住人口大于1000万人,允许每分钟最小并发用户数不宜
低于10000。
4.4.3CIM基础平台数据服务响应时间应符合如下要求:
1二维瓦片服务加载及响应时间不超过2s;
2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10s,后续响应
时间不应超过3s;
3基于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动态生成三维要素初始加载时间不
12
应超过10s,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5s;
4三维瓦片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5s,高精度显示等待
时间不应超过5s。
查询统计服务响应时间应符合如下要求:
1简单统计分析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5s;
2千万级数据量下单项统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s;
3大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0s。
4.5平台服务
4.5.1平台服务类别宜包括项目类、三维模型类、BIM类、控件类、
事件类、模拟推演类、实施感知类、平台管理类等功能服务接口。
4.5.2项目类服务可对CIM应用的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信息进行
管理,宜按照功能分类提供各项服务接口,见表4.5.2。
表4.5.2项目类服务接口列表
序号功能分类接口分类接口名称
1项目信息查询项目列表
项目信息查询
2接口添加BIM审查项目
3项目信息查询删除BIM审查项目
项目信息查询
4接口修改BIM审查项目
5项目模型管理新增
6接口删除
7添加点
8项目房屋材料删除点
项目信息编辑
9接口列表
10统计
11材料列表
材料相关接口
12预览文件
13
续表4.5.2
序号功能分类接口分类接口名称
13审查规范库获取审查规范条文
进展跟踪
14相关接口获取审查规范条文树结构
15添加方案
16删除设计方案
17用户方案设计用户方案设计列表
模型与资料关联
18接口查询详情
19预览方案封面图
20修改方案
4.5.3三维模型类服务可对三维模型进行资源描述、调用与交互操
作,宜按照功能分类提供各项服务接口,见表4.5.3。
表4.5.3三维模型类服务接口列表
序号功能分类接口分类接口名称
1获取图层元数据
三维模型资源描述元数据管理接口
2更新图层元数据
3调用图层接口点云图层
三维模型调用
4渲染图层接口梯度渲染
5三维模型交互三维直线测量接口直线测量
6三维面积测量接口面积测量
三维模型交互
7模型编辑接口要素编辑器
4.5.4BIM类服务可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信息查询、模型剖切、
三维测量、构件分层控制和分析等,宜按照功能分类提供各项服务
接口,见表4.5.4。
14
表4.5.4BIM类服务接口列表
序号功能分类接口分类接口名称
1BIM信息查询BIM信息查询接口要素属性查询
2BIM模型剖切BIM模型剖切接口剖切
3BIM测量BIM测量接口模型三维测量
4BIM构件控制BIM构件控制接口分层控制
5BIM模型分析BIM模型分析接口模型分析器
4.5.5控件类服务可对CIM平台中常用控件进行操作,宜按照功
能分类提供各项服务接口,见表4.5.5。
表4.5.5控件类服务接口列表
序号功能分类接口分类接口名称
1通视分析接口通视分析
2限高分析接口限高分析
3三维分析控件剖切控件接口剖切
4地形开挖接口填挖方分析工具
5定点观察接口定点观察
6相机快照接口相机快照
7数学方法
坐标转换接口
8坐标转换类
9基础控件卷帘接口卷帘功能
10绘制点接口绘制点
11绘制线接口绘制平面折线
12绘制面接口绘制平面多边形
4.5.6事件类服务可在CIM场景交互中侦听和触发事件,宜按照
功能分类提供各项服务接口,见表4.5.6。
15
表4.5.6事件类服务接口列表
序号功能分类接口分类接口名称
1监听图层事件
图层事件
2移除监听图层事件
3场景事件平移、旋转、缩放地图缩放
4场景相机事件相机
5场景监听事件上注册事件处理程序
6设置鼠标光标样式设置鼠标光标样式
7鼠标事件鼠标拣选鼠标拣选
8获取拾取点坐标获取拾取点坐标
4.5.7模拟推演类服务可对CIM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过程模拟、情
景再现、预案推演,宜按照功能分类提供各项服务接口,见表4.5.7。
表4.5.7模拟推演类服务接口列表
序号功能分类接口分类接口名称
1降水模拟降水模拟工具
2降雪模拟生成降雪场景
场景应用根据不同的日期及时间模拟场景中随日照
3日照模拟
模拟再现条件的不同导致的城市光影变化
根据降水数据、地形数据、管线数据,模拟
4淹没分析
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地形下的淹没过程
5过程模拟迁徙模拟模拟迁徙
6预案推演疏散模拟疏散模拟工具
4.5.8实时感知类服务可对物联感知设备定位、接入、解译、推送
与调取,宜按照功能分类提供各项服务接口,详见附录A。
4.5.9平台管理类服务对CIM平台的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及平台权
限
推荐标准
- DB44/T 1564-2015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用规范 2015-03-26
- DB44/T 1538-2015 木家具清洁生产规范 2015-03-26
- DB44/T 1566-2015 农作物产品物联网溯源应用框架 2015-03-26
- DB50/T 579-2015 玻璃纤维空气过滤纸 2015-07-20
- DB44/T 1533-2015 杉木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2015-03-26
- DB44/T 1528.2-2015 裸眼立体显示器 第2部分:光电参数测量方法 2015-01-30
- DB34/T 2231-2014 哈伯德肉鸡祖代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14-12-17
- DB44/T 1549-2015 一次性塑料离心管 2015-03-26
- DB44/T 1562-2015 云计算平台安全性评测方法 2015-03-26
- DB44/T 1539-2015 绿色食品 香蕉李鲜果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