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112-2021 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UV-B杀菌补光灯应用技术规范
DB3301/T 1112-2021 DB3301/T 1112-2021 UV-B sterilization and lighting 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vegetable production facilities of eggplant and pepp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杭州小太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起草人:
 - 王云霞、王高林、朱月清、吴建国、陈玲玲、朱祝军、祝彪、赵琳、石江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5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112—2021
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UV-B杀菌补光灯
应用技术规范
2021-09-15发布2021-10-15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1/T111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小太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浙江农林大学、杭州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云霞、王高林、朱月清、吴建国、陈玲玲、朱祝军、祝彪、赵琳、石江。
I
DB3301/T1112—2021
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UV-B杀菌补光灯应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UV-B杀菌补光灯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育苗杀菌补光技术、设施生产杀菌补光技术、注
意事项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茄果类蔬菜(茄子、辣椒、番茄)的设施育苗与生产时弱光条件下的补光与UV-B紫外
光消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3/T865农用单体钢架大棚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UV-B紫外光
波长为280nm~320nm组成的不可见紫外光。
UV-B杀菌补光灯
一种能够发射红光、蓝紫光、UV-B紫外光等三种及以上电磁波段的人造光源,具备增强光合作用、
调节植物生长、抑菌消毒及增强植物抗病性等作用。
4设施育苗杀菌补光技术
育苗杀菌补光灯选用
选用的育苗杀菌补光灯应符合以下要求:光源紫外波长为280nm~320nm,红光630nm~670nm,
蓝光430nm~470nm,红蓝光比值0.3;光源的基本参数为26W,光合光子通量14μmol/s,紫外UV-
B辐射强度为30μw/cm2。
育苗杀菌补光灯的架设与安装
一般在保护地育苗,苗床宽度为100cm~120cm,离苗床70cm高处每隔2.5m~3m安装补光灯
1盏,每条苗床安装一排灯,每667m2(亩)安装育苗杀菌补光灯125盏~180盏。每条苗床或每个育
苗棚安装一套补光时间控制装置。秋冬季育苗需双层膜覆盖时,育苗床或穴盘的内膜拱高不低于1.0m。
补光管理
1
DB3301/T1112—2021
4.3.1补光适期
11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中下旬,育苗期间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棚内湿度高、易发生立枯病与猝倒
病等苗期病害时,采用育苗杀菌补光灯进行杀菌补光。
4.3.2补光方法
4.3.2.1真叶露心至移栽前开始补光,晴天揭膜前和盖膜后采用二段补光,补光时间为早晚各2h。
4.3.2.2阴雨天棚内的光照低于200μmol/s2时,白天启动补光灯对幼苗进行连续补光,补光时长为
6h~8h。
5设施生产杀菌补光技术
设施生产杀菌补光灯选用
5.1.1果蔬杀菌补光灯选用
辣椒和茄子选用的果蔬杀菌补光灯应符合以下要求:光源紫外波长为280nm~320nm,红光630
nm~670nm,蓝光430nm~470nm,红蓝光比值2.5;光源的基本参数为26W,光合光子通量12μmol/s,
紫外UV-B辐射强度为80μw/cm2。
5.1.2瓜果杀菌补光灯选用
番茄选用的瓜果杀菌补光灯应符合光源紫外波长为280nm~320nm,红光630nm~670nm,蓝光
430nm~470nm,红蓝光比值4.2;光源的基本参数为26W,光合光子通量12μmol/s,紫外UV-B辐射强
度为120μw/cm2。
设施生产杀菌补光灯的架设与安装
5.2.1大棚建设按照DB33/T865执行。
5.2.2大棚内可设1条连接主线,3条灯串线,灯线间距2m~3m,每条灯线3m安装1盏。灯高
距苗80cm~100cm,单个30米大棚需要30盏~40盏,安装一套控制装置来控制补光工作时间。
补光方法
5.3.1补光灯距离调整
5.3.1.1根据辣椒和茄子的植株生长高度,每1周至2周调整灯高,保持灯与冠层的间距为80cm~
100cm。
5.3.1.2随着番茄植株调整,同步调整灯高,保持灯距离番茄顶端80cm~100cm。当植株生长达纵
向灯线时,可将灯调整移至走道上方,灯距离植株不少于30cm。
5.3.2补光时间管理
冬、春季栽培,定植3d后开启补光。晴天早晚各补光2h~3h,阴天、雨天、雪天和发病时连
续补光12h。
6注意事项
2
DB3301/T1112—2021
生产使用中定期检查线路以及补光灯控制系统,及时更换损坏线路及灯具;补光灯工作期间,不
宜长时间眼盯光源。
不使用时将补光灯拧下擦净放回箱盒,将电线收起,放置干燥处,不得与肥药混放,并做好防鼠
措施。
加强病虫害防控。茄果类蔬菜在设施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疫病、青枯病、灰霉
病等,应用UV-B杀菌补光灯时,可适当减少杀菌剂的喷施次数。主要病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7生产技术模式图
UV-B杀菌补光灯在设施茄果类作物上应用生产技术模式见附录B。
3
DB3301/T1112—2021
A
A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害药剂防治
主要病害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A.1。
表A.1主要病害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每季最多
病害药剂使用浓度使用方法
期(天)使用次数
50%啶酰菌胺WDG2000倍液53
灰霉病42.8%氟菌﹒肟菌酯SC3500倍液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注意轮72
菌核病42.4%唑醚﹒氟酰胺SC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QGCML 210-2021 无线粮食虫害传感器 2021-12-06
 - T/CIET 161-2023 数据中心低碳节能技术规范 2023-06-28
 - T/SUCA 013.1-2021 超高清视频系统分级规范 第1部分: 视频源 2022-06-01
 - T/ZKJXX 00031-2022 GNSS信号射频光传输设备规范 2022-12-27
 - T/TAF 087-2021 智能可穿戴设备安全 儿童电话手表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估方法 2021-05-12
 - T/ZGTXXH 077-2023 网络5.0有限类资源确定性 资源预留控制信令 2023-11-07
 - T/ZZB 1195-2019 地下通信管道用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 2019-09-23
 - T/MJM 001-2022 微波毫米波模块误差向量幅度测试方法 2022-10-31
 - T/TDIA 00001-2017 LTE-Airport系统需求规范 2017-05-16
 - T/CVIA 10-2011 平板电视组件名词术语规范 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