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988-2009 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GB/T 10988-2009 Veiling glare of optical systems—Methods of measuremen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988-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9-30
实施日期
2009-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杂光系数和杂光分布函数来评价光学和电子光学成像系统杂光特性以及杂光系数和杂光分布函数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域内使用的光学系统,对邻近光谱区域内使用的系统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起草人:
章慧贤、冯琼辉、王蔚生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7.020

N30

园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GB/T

10988--1989

代替GB/T

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ofofmeasurement

Veilingglareopticalsystems--Methods

(ISOof

9358:1994,Veilingglareimage—formingsystems—

andmethodsof

Definitionsmeasurement,MOD)

2009-09-30发布

宰瞀髅鬻瓣訾雠赞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9

GB/'r10988--200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被测样品分类…·

4测量方法………·

5试验条件…………

6测试条件规范…···

7测量杂光注意要点

8测试结果表示……Ⅲ,,::m心地n

GB/T10988--2009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9358:1994{成像系统的杂散光定义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与Is09358:1994的主要技术差异为:

——对第1章作了适当修改;

——第2章增加了黑斑和白斑的定义;

——采用文字形式代替表2;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10988

本标准代替GB/T1989{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本标准与GB/T10988—1989的主要差异为:

——增加了杂光分布函数和辐射强度的杂光分布函数的定义、测量方法及测试结果表示

——第4章增加了两个半球法的杂光测量装置;

——第5章增加了杂光系数测量时试验共轭物的试验条件;

——第7章增加了归一化的内容;

——第8章增加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103)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慧贤、冯琼辉、王蔚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0988—1989。

10988--2009

GB/T

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杂光系数和杂光分布函数来评价光学和电子光学成像系统杂光特性以及杂光系数

和杂光分布函数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表达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域内使用的光学系统,对邻近光谱区域内使用的系统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杂光veilingglare

由进入光学或电子光学系统的部分辐射所引起的在该系统像面上的有害光照度。此辐射可以来自

该系统视场的外部或内部。

2.2

area

黑斑(黑带)black

积分球壁上的一个吸收腔。

2.3

area

白斑(白带)white

具有积分球壁内表面反射特性的圆斑(狭带)。

2.4

index;VGI

杂光系数veilingglare

在均匀亮度的扩展视场中放置一个黑斑,经被测样品成像后,其像中心区域上的光照度与移去黑斑

放上白斑后在像面上同一处的光照度之比。VGI以百分比表示。

注:应规定黑斑及其周围场的尺寸和用于测量的黑斑的比例。

2.5

index-band

带状目标物的杂光系数veilingglaretarget;VGIB

在均匀亮度的扩展视场中放置一个狭窄的理想黑带,经被测样品成像后,其像中心区域上的光照度

与移去黑带后在像面上同一点的光照度之比。VGIB以百分比表示。

注:黑带或黑条将延伸横扫过像幅的对角线,应规定黑带或黑条的宽度和长度,以及周围视场的尺寸和用于测量的

黑斑的比例。

2.6

杂光分布函数glarespreadfunction;GSF

由小的物光源在像面上的杂光照度与小光源轴上光源像的总通量之比,其表达方式见式(1):

GSF一两靛髓丽

式中:

GsF——杂光分布函数,单位:nl。

10988--2009

GB/T

2.7

function-radiant

辐射强度的杂光分布函数甜arespreadintensity;GSFR

在试验系统出瞳处,相当于杂光源的像空间的辐射强度与实际照明光源轴上像的总通量之比,其表

达方式见式(2):GSFR一柰糯糕瓣糍………………㈩

式中:

GsFR——辐射强度的杂光分布函数,单位:sr_。。

当涉及通过焦点的系统时,通常优先采用GSFR。

3被测样品分类

3.1总则

根据物距和物方区域以及像距和像方区域的不同情况对被测样品进行分类,分类的举例见表1。

3.2物方空间

3.2.1分类A为物体在无限远或接近无限远,从整个半无限空间(无限物区)来的光辐射,照射到被测

样品。

3.2.2分类B为物距和物区域是有限的,光源只与所使用的最大物方区域相符合。

3.2.3分类C为物距和物方区域是有限的,该物体不能靠近,例如用玻璃罩覆盖。

3.3像方空间

3.3.1分类a为像面在无限远或接近无限远。

3.3.2分类b为像面在有限距和有限区域。

3.3.3分类c为像面在有限距,但不能靠近,例如用玻璃罩覆盖。

表1

像距分类

物距分类无限远像距或大于lo倍

有限像距有限像距但不能靠近

焦距

物在无限远或大于lo倍电视系统、照相机、电影摄

A望远镜投影镜头

焦距(无限物区)影机

放大镜头、制版镜头、摄

投影镜头、放大镜、显

B有限物距(有限物区)影镜头、带有纤维平板的电视显微镜

微镜

转像管

有限物距但不能靠近(有带有玻璃圆盘的像转换管

C(显微镜)

限物区)(电视显微镜)

4测量方法

4.1杂光系数

4.1.1一般方法

图1是用于测量透镜系统VGI的典型装置。

10988--2009

GB/T

j.F飞≯

‘\//7

厂1

f>乏乡‘

fd

1——吸收腔;

2——积分球;

3——灯;

4——屏;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