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102-2024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
GB/T 30102-2024 Guidelines for the recovery and recycling of plastics waste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管理和应用。
注:本文件建立了在回收利用过程的所有步骤中需考虑的一般质量要求,并且为材料标准、测试标准和产品规范提供通用建议。本文件中提出的处理阶段、要求、建议和术语具有普遍适用性。
发布历史
-
2013年12月
-
2024年05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公元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浙江德首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宁波福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利时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威市中博塑料有限公司、宁波科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重庆鑫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控城市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康命源(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孙华丽、秦玉飞、胡新福、陈满英、李志杰、李玉娥、吕爱龙、杨双桥、虞娇蓉、陈奇立、熊维、李立新、夏文君、白时兵、范全党、鲍国林、毛贵明、李晓涵、朱怀才、邢向阳、吴兆启、欧晢文、林明华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83.080.01
CCSG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301022024
代替/—
GBT301022013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
Guidelinesfortherecoverandrecclinoflasticswaste
yygp
(:,—
ISO152702008PlasticsGuidelinesfortherecoverand
y
,)
recclinoflasticswasteMOD
ygp
2024-05-28发布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301022024
前言
/—《:》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代替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循环指南与
GBT301022013GBT301022013
,,: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删除了批次混合塑料转化设备填埋场有机再循环的定义见2013年版的3.33.73.9
、),、、、(、、、,
3.183.23更改了回收利用再利用再使用化学再利用的定义见3.43.53.63.112013年版
、、、),、(、);
的3.283.303.323.14增加了物理再利用回收含量的定义见3.103.15
———(,);
更改了来源概要见4.12013年版的4.1
———(,);
更改了消费前材料的来源见4.22013年版的4.2
———(,);
更改了一次性用品的来源见4.3.12013年版的4.3.1
———“”“”(,);
将回收更改为回收和再利用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520135
———(,);
增加了材料回收概要的要求见5.2.12013年版的5.2.1
———(,);
更改了分离和分类的位置见5.2.22013年版的5.2.2.2.2
———();
增加了物理再利用的内容见5.2.4
———(,);
更改了关于回收质量的要求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620136
———(,)。
更改了材料标准和产品规范的要求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720137
本文件修改采用:《塑料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
ISO152702008
:,。
本文件与ISO152702008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见附录A。
本文件与: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ISO152702008
———/:,;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035替换了ISO4721992以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
删除了批次混合塑料转化设备填埋场有机再循环的定义更改了回收利用再利用再使
、,、(),
用化学再利用的定义增加了物理再利用回收含量的定义见第章便于使用的同时与国
3
,;
内废弃物产品回收利用术语相协调符合标准编写需要
———(),;
更改了来源概要见4.1以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
增加了消费前材料的来源见4.2.2以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
更改了一次性用品的来源见4.3.1以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
将回收更改为回收和再利用见第章明确再利用以符合标准内容实际
5
———(),;
增加了材料回收概要中有关分类和标识的建议见5.2.1以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
更改了分离和分类见5.2.2符合回收再利用的流程且方便标准的理解和使用更改了关于
(),;
该操作工作场所的要求见5.2.2以符合标准编制原则增加了关于塑料制品中可能存在的
(),;
添加剂的内容见5.2.2以符合实际应用情况
———(),;
增加了物理再利用的内容见5.2.4根据国际标准动态与国内实际情况
———“”“”(),;
将质量要求更改为回收质量见第章以符合指南标准编制原则
6
———(),;
更改了有关颜色和外观的建议见6.3以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
更改了关于再生料标准的修订建议见第章以符合国内实际情况
7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
为了符合国内实际情况明确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将标准名称修改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
Ⅰ
/—
GBT301022024
和再利用指南》;
———更改了范围的表述方式;
———删除了和中有关消费后材料来源的注;
4.3.14.3.2
———/()、、、
用资料性引用的GBT1844所有部分代替了ISO1043-1ISO1043-2ISO1043-3ISO1043-4
();
见5.2.3.3
———/();
用资料性引用的代替了见
GBT16288ISO114695.2.3.3
———/();
用资料性引用的代替了见
GBT19000ISO90006.1
———/();
用资料性引用的代替了见
GBT24001ISO140016.1
———/();
用资料性引用的代替了见
GBT24021ISO140216.1
———用资料性引用的/、/、/代替了、、
GBT1844.2GBT1844.3GBT1844.4ISO1043-2ISO1043-3
();
见
ISO1043-46.2
———“/()”();
增加了关于再生塑料的相关要求见GBT40006所有部分的表述见6.5
———(),。
更改了附录资料性增加了物理再利用的相关内容
C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公元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
、、()、(
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佛
)、、、、
山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浙江德首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宁波福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聚环保科
、、、、
技有限公司宁波利时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威市中博塑料有限公司宁波
、、、
科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重庆鑫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控城市环境
、、、()
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康命源贵州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华丽秦玉飞胡新福陈满英李志杰李玉娥吕爱龙杨双桥虞娇蓉
、、、、、、、、、、、、
陈奇立熊维李立新夏文君白时兵范全党鲍国林毛贵明李晓涵朱怀才邢向阳吴兆启
、。
欧晢文林明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年首次发布为/—;
2013GBT30102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Ⅱ
/—
GBT301022024
引言
、,、,,
塑料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以及个人消费品中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与此同时塑料废
,。
弃物呈比例堆积塑料废弃物的管理成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内容
,、、、,
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焦点不仅包括塑料废弃物的再使用回收再利用废弃还包括防止塑料废弃
,,。
物向环境排放特别是向海洋排放如产生的微塑料问题
本文件的制定将有助于塑料行业所有相关方在以下方面的发展:
———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可持续基础构架;
———回收塑料材料及其制品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应用。
,,: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为了减少塑料废弃物并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优先考虑
———在产品设计时减少所用塑料材料的种类;
———减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
———塑料原料的使用最优化。
,。
塑料制品有效再利用和塑料回收加工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
,“”“”
根据不同的策略对于来自消费前材料资源和使用寿命结束的制品的塑料废弃物选择不同的
。。:
管理方法和处理过程这些策略包括可用回收方式的初步分析塑料回收技术一般分为两类
)(、、);
a材料回收机械再利用物理再利用化学再利用以及生物再利用
)(,、)。
b能量回收以塑料废弃物或衍生燃料代替初始矿物燃料能源生成热能蒸汽或电能
,,
最优回收方式取决于诸多环境因素所以根据塑料废弃物的类型和组成进行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
分析以此来决定哪种回收方式对环境社会经济方面更有利和可持续对于混合或复合塑料废弃
,;,。
物一般采用物理再利用和化学再利用如无法实现则采用能量回收利用含生命周期循环策略的多
,,/。
层次框架来管理塑料废弃物以预防并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潜在的不利影响见GBT40318
,。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塑料废弃物中可能存在限用物质
:,。,
注若需要回收单体或其他化学品或者原料有效的分类收集是必要的的步骤所有的塑料回收方式特别是机
1
,。,
械回收需对操作过程进行适当的监控监控程序需建立相应的指南以及包括有回收塑料的可追溯性和一
致性评估规则的规范。
:,:
注为了促进本文件的有效应用强调以下几点
2
)“”,、、
a塑料回收和再利用通常从固体废弃物的角度出发适用于基于固体废弃物管理概念中的术语技术经
济和框架。
)(),
基于资源综合管理见附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方法比固体废弃物处理模
bB
。,,
式更具广阔前景资源综合管理比固体废弃物管理更注重系统的广泛性其应用生命周期循环分析从
。
而更好地理解资源平衡以及资源管理政策方针所包含的生态效益此方法以综合视角看待能源和材料
。,。
资源的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同样也采用生命周期循环来考虑废弃物和资源管理由于可持续发展
,、,
的概念考虑可持续发展所谓的三个支柱即生态效益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可持续发展比资源综合
管理更全面广泛。
:,、
注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工业领域本文件的使用者需要意识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规范中相关
3
,。,。
术语和定义的差异尽力避免与其不一致本文件包含的术语和定义并不排除其他的解释一个典型的例
,“”
子就是材料在回收前是否必需定义为废弃物的问题本文件尝试能同时兼容术语废弃物今后可能出现的定
义和解释。
Ⅲ
/—
GBT301022024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
1范围
、、、
本文件给出了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过程中的来源回收和再利用回收质量材料标准和产品
,。
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并给出了消费前和消费后来源产生的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的多种方式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管理和应用。
:,、
注本文件建立了在回收利用过程的所有步骤中需考虑的一般质量要求并且为材料标准测试标准和产品规范提
。、、。
供通用建议本文件中提出的处理阶段要求建议和术语具有普遍适用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GBT2035GBT20352008ISO4721999IDT
/塑料制品的标志(/—,:,)
GBT16288GBT162882008ISO114692000MOD
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5
3.1
废弃物waste
拥有者丢弃或想要丢弃或被要求丢弃的任何材料或物品。
3.2
消费前材料re-consumermaterial
p
后工业塑料废弃物ost-industriallasticswaste
pp
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材料。
:,、。
注这一术语不包括再利用的材料如在给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并在同一加工过程中能回用的再加工料碎料
3.3
消费后材料ost-consumermaterial
p
使用后材料ost-usematerial
p
()、。
已经实现其预期用途或不能再使用包括从流通环节中返回的材料的由终端用户产生的材料
3.4
回收利用recover
y
,。
对塑料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能够满足其原来的使用要求或用于其他用途的过程
:。
注包括能量回收
[:/—,,]
来源GBT2086120072.11有修改
3.5
再利用reccIin
yg
为了最初用途或其他用途而进行的塑料废弃材料的加工。
1
推荐标准
- DB44/T 1302-2014 地理标志产品 泗纶蒸笼 2014-01-28
- DB22/T 954-2014 绿色食品 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2014-11-25
- DB22/T 2136-2014 铁矿粉中全铁含量的快速测定-X射线荧光谱法 2014-11-25
- DB44/T 1291-2014 木塑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2014-01-28
- DB22/T 2105-2014 聚乳酸制品中聚乳酸含量测定 离子色谱法 2014-11-25
- DB22/T 2138-2014 保护地蔬菜土壤环境优化技术规程 2014-11-25
- DB44/T 1286-2014 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扭摆法 2014-01-28
- DB22/T 950-2014 绿色食品 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14-11-25
- DB22/T 2139-2014 保护地叶菜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生态调控技术规程 2014-11-25
- DB22/T 2140-2014 大豆抗菌核病鉴定技术规程 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