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594-2016 主要气候要素评价方法
DB35/T 1594-2016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8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气候中心、厦门气象服务中心。
- 起草人:
- 邹燕、林卫华、金丰军、文明章、林昕、许金镜、严平勇、陈笑晨、高学群。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594—2016
主要气候要素评价方法
Assessmentmethodofmainclimateelements
2016-08–22发布2016-11–22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594—2016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术语...................................................................................................................................................................1
3主要气候要素评价方法...................................................................................................................................2
附录A....................................................................................................................................................................6
I
DB35/T159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候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气候中心、厦门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燕、林卫华、金丰军、文明章、林昕、许金镜、严平勇、陈笑晨、高学群。
II
DB35/T1594—2016
引 言
气候条件不仅是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环境条件,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而气候要素
是表征某一地点和某一时段内的气候条件的参量。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对这些气候要素的平均状态和偏离
程度进行表征将直接关系到对气候特点的整体把握是否合乎实际。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客观定量化气
候要素统计方法,是科学认识气候特征和气候状态的必要前提,也是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以及
预防和减轻气候灾害的重要基础。
然而,对气候要素的统计方法数十年来并不连贯。早期,由于对气候观测站的数据收集依靠人工翻
译电码和人工统计分析,因此对气候要素代表站的选取非常有限,统计特征量也多限于均值。随着数据
传输的发展、计算机自动译码平台的建立、历史数据库的增加以及计算机自动化分析的实现,对主要气
候要素的统计方法从代表站到统计特征量的选择经历多次变化。目前代表站正逐渐扩展到全省各县
(市),统计特征量的选取更加有针对性和多样化,如对气候要素的平均态采用平均值,对气温和日照
的偏离度多采用异常度,对降水量偏离度则采用距平百分率。
鉴于不同历史时期对气候要素的统计方法存在差异,为提高对气候监测及其影响评价的前后一致
性,有必要在对比不同统计方法结果的差异基础上,借鉴国内成熟的统计方法优势,对代表站、统计量
进行构建更为合理、规范和易业务化的气候要素统计方法。
III
DB35/T1594—2016
主要气候要素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气候要素的术语和统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农业和林业等相关部门的气候条件评价和大型工程设计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中的
气候背景分析。
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空气温度airtemperature
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简称气温。
2.2
降水量precipitation
从云中降落到单位面积平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层深度。
降水量单位以毫米(mm)表示。
2.3
日照时数sunlighthours
太阳每天在垂直于其光线的平面上的辐射强度超过或等于120W/m2的时间长度。
2.4
气候要素climaticelement
表示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
2.5
气候平均值climaticnormal
气象要素连续30年或以上的平均值。本标准的气候平均值设定见附录A.1。
2.6
距平departure
表征某一序列中的某一个样本值与平均值的差。
1
DB35/T1594—2016
2.7
距平百分率percentage
表征某一序列中的某一样本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公式表示为(样本值-平均值)/平均值×100%。
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D:距平。
R:距平百分率。
4主要气候要素评价方法
4.1统计量的选择及说
推荐标准
- DB1508/T 139-2022 露地鲜食番茄全程质量控制规程 2022-08-25
- DB1402/T 2-2022 黄花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2022-06-16
- DB1402/T 3-2022 黄花栽培技术规程 2022-06-16
- DB13/T 5586-2022 设施蔬菜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2022-07-11
- DB13/T 5585-2022 有机废弃物高温快腐发酵技术规程 2022-07-11
- DB6108/T 34-2022 吴堡青梨生产技术规程 2022-08-30
- DB1303/T 338-2022 海岸团落民宿设施与服务规范 2022-08-19
- DB1402/T 1-2022 黄花施肥技术规程 2022-06-16
- DB1303/T 337-2022 抗寒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程 2022-08-19
- DB1303/T 339-2022 水产品加工企业质量提升指南 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