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052-2021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标准
DB22/T 5052-2021 Heating cable ground radiation heating technology standar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标准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eatingcablefloorradiantheating
DB22/T5052-2021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1年03月16日
2021·长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告
第9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发布《城镇道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
标准》等5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
现批准《城镇道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标准》《城镇
道路温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
暖技术标准》《智慧工地全景成像测量标准》《市政桥梁结构监
测系统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
5050—2021、DB22/T5051—2021、DB22/T5052—2021、DB22/
T5053—2021、DB22/T5054—2021,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1年03月16日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5全省工程建
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三)〉的通知》(吉
建标〔2015〕3号)要求,标准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依据国家
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
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
设计;6施工;7质量验收;8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
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
址: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E-mail:
jljsbz@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吉林省融和采暖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光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吉林建苑设计集团
吉林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苏立荣韩风毅邵子平白晓光
马可王云松王磊(建研院)
刘畅郭畅褚毅仉喜超
王磊(融和公司)申白帆林海
金胜昔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毅陶乐然王金灵李永红
王强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材料..................................................................................................5
4.1一般规定....................................................................................5
4.2绝热层材料...............................................................................5
4.3填充层材料................................................................................7
4.4加热电缆和温控设备................................................................7
5设计..................................................................................................9
5.1一般规定...................................................................................9
5.2地面构造.................................................................................10
5.3热负荷计算.............................................................................13
5.4地面传热量的计算.................................................................14
5.5室温控制.................................................................................16
5.6电气设计.................................................................................17
6施工.............................................................................................19
6.1一般规定.................................................................................19
6.2绝热层的铺设.........................................................................20
6.3加热电缆和温控系统的安装.................................................21
6.4填充层施工.............................................................................22
6.5面层施工.................................................................................23
6.6卫生间施工.............................................................................24
6.7成品保护.................................................................................24
6.8试验与调试.............................................................................24
7质量验收........................................................................................26
7.1一般项目.................................................................................26
7.2主控项目.................................................................................26
7.3竣工验收.................................................................................27
8运行和维护...................................................................................29
附录A辐射供暖地面构造图示.....................................................30
附录B热电缆性能要求表..............................................................33
附录C检验批质量验收..................................................................35
附录D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36
附录E分项工程质量验收..............................................................37
标准用词说明.....................................................................................38
引用标准名录.....................................................................................39
附:条文说明.....................................................................................41
1总则
1.0.1为推进清洁能源供暖,保证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工程质
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应用加热电缆地面
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
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heatingcablegroundradiantheating
system
以电力为能源、加热电缆为发热体,将100%的电能转换为热
能,运用智能控制温度,由填充层储存和释放热量,通过地面以热辐
射的形式,把热量送入房间的供暖系统。
2.0.2加热电缆heatingcable
以供暖为目的、通电后能够发热的电缆。其中包括合金丝加热电
缆和碳纤维加热电缆。
2.0.3接地屏蔽层groundshieldinglayer
包裹在发热导电体外并与发热导电体绝缘的金属层。
2.0.4外护套outersheath
保护加热电缆内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如腐蚀、受潮等)的电缆
外围结构层。
2.0.5找平层towelingcourse
在垫层或楼板面上进行抹平找坡的构造层,保证地面平整度和供
暖系统整体施工的预留标准高度。
2.0.5绝热层insulatingcourse
地面供暖中,用于阻挡热量传递,减少无效热耗,在现场单独铺
设的构造层。绝热层分辐射面绝热层和侧面绝热层。
2.0.6填充层fillercourse
在绝热层上设置加热电缆用的构造层,起到保护加热电缆并使地
面温度均匀的作用。
2.0.7面层surfacecourse
建筑地面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的构造层。
2.0.8防潮层moistureproofingcourse
2
防止建筑地基或楼层地面下潮气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2.0.9隔离层isolating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透过地面的构造层。
2.0.10伸缩缝expansionjoint
补偿混凝土填充层和面层等膨胀或收缩用的构造缝。
2.0.11温度控制器thermostat
能够测量温度并发出控制调节信号的温度自控设备,简称温控
器。
2.0.12均热层heatdistributionplates
采用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地面时,铺设在加热部件之下或之上、
或上下均铺设的可使加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均匀散开的金属板或金属
箔。
2.0.13预制沟槽保温板pre-groovedinsulationboard
在工厂预制的、用于现场拼装敷设加热电缆的、带有固定间距和
尺寸沟槽的聚苯乙烯类泡沫塑料或其他保温材料制成的板块。
3
3基本规定
3.0.1加热电缆供暖系统适用于建筑设计节能标准达到50%以上
的建筑进行安装。
4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供暖系统中所用材料,应根据系统工作温度、建筑荷载、
现场防水、防火要求,以及施工工艺和材料性能,经综合比较后
确定。
4.1.2供暖系统中所使用的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
定。
4.2绝热层材料
4.2.1绝热层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难燃或不燃,具有足够承
载能力的材料,并且不含殖菌源,不得散发异味及可能危害健康
的挥发物。
4.2.2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其性能应符合表4.2.2的规
定。
表4.2.2绝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主要技术指标
性能指标
项目模塑挤塑
供暖地面预置沟槽供暖地面预置沟槽
绝热层保温板绝热层保温板
类别Ⅱ1)Ⅲ1)W2002)X150/W2002)
表观密度(kg/m3)≥20.0≥30.0≥20.0≥30.0
压缩强度3)(kPa)≥100≥150≥200≥150/≥200
导热系数4)≤0.030/≤0.03
≤0.041≤0.039≤0.035
(W/m.k)5
尺寸稳定性(%)≤3≤2≤2≤2
5
续表4.2.2
水蒸气透过系数
≤4.5≤4.5≤3.5≤3.5
(ng/(Pa.m.s))
吸水率(体积分数)
≤4.0≤2.0≤1.0≤1.5/≤2.0
(%(v/v))
断裂弯曲
2535--
熔结性5)负荷
弯曲变形≥20≥20--
燃烧氧指数≥30≥30--
性能
燃烧分级B1级
注:1塑Ⅱ型密度范围为20kg/m3~30kg/m3,Ⅲ型密度范围为30kg/m3~
40kg/m3;
2W200为不带表皮挤塑材料,X150为带表皮挤塑材料;
3压缩强度是按现行国家标准《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BG/T
8813要求的试件尺寸和试验条件下的数值;
4导热系数为25℃时的数值;
5模塑断裂弯曲负荷或弯曲变形有一项能符合指标要求,熔接性即为合
格。
4.2.3预制沟槽保温板及其金属均热层的沟槽尺寸应与敷设的加热
电缆外径吻合,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板总厚度不应小于表4.2.3的要求;
2均热层最小厚度宜满足表4.2.3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均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应小于237W/(m·K);
2)加热电缆铺设地砖、石材等面层时,均热层应采用喷涂
有机聚合物的,具有耐砂浆性的防腐材料。
表4.2.3预制保温板总厚度及均热层最小厚度
均热层最小厚度(mm)
加热部件保温板总厚木地板面层
类型度(mm)地砖等面层线间距<200mm线间距≥200mm
单层双层单层双层
一层40mm
加热电缆二层以上0.10.20.10.40.2
20mm
6
注:1地砖等面层,指在敷设加热电缆的保温板上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后与
地砖、石材等粘接的做法;木地板面层,指不需铺设找平层,直接
铺设木地板的做法;
2单层均热层,指仅采用带均热层的保温板,加热电缆上不再铺设均热
层时的最小厚度;双层均热层,指采用带均热层的保温板,加热电
缆上再铺设一层均热层时每层的最小厚度。
4.2.4当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其技术指标应按本标准表4.2.2的
规定选用同等效果绝热材料。
4.3填充层材料
4.3.1豆石混凝土填充层材料强度等级宜为C15,豆石粒径宜为
5mm~12mm。
4.3.2水泥砂浆填充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中粗砂水泥,且含泥量不应大于5%;
2宜选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3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
4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
4.3.3在填充层可使用相变材料。
4.4加热电缆和温控设备
4.4.1辐射供暖用的加热电缆应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部
门检验合格。其性能应符合附录B相关要求。
4.4.2加热电缆热线部分的结构在径向上从里到外应由发热导电
体、绝缘层、接地屏蔽层和外护套等组成;其外径不宜小于
5mm。
4.4.3加热电缆冷、热线的接头应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连接,不
得在现场简单连接;接头应可靠、密封,并保持接地的连续性。
7
4.4.4加热电缆的型号和商标应有清晰标志,冷线和热线接头位
置应有明显标识。
4.4.5加热电缆应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和机械性能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4.4.6温控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外观不应有划痕,标记
应清晰,面板扣合应严密,开关应灵活自如,温度调节部件应使
用正常,其控制的最大负荷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满足控
制房间加热电缆安装容量。
8
5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加热电缆的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额定电压300/
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GB/T20841标准的安
全要求,护套材料为聚氯乙烯的发热电缆,表面工作温度(电缆表
面允许的最高连续温度)为70℃;《美国UL认证》规定,发热电
缆表面工作温度不超过65℃。
5.1.2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地面的表面平均温度(℃)
设置位置宜采用平均温度平均温度上限值
人员经常停留25~2729
人员短期停留28~3032
无人停留35~4042
5.1.3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热电缆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300mm,且不应小于
50mm;距离外墙内表面一般不得小于100mm。与内墙表面距离
宜为200mm~300mm;
2当敷设间距等于50mm,且加热电缆连续供暖时,加热电
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7W/m;当敷设间距大于50mm时,加热电
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
3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应采用散热措施,且
宜采用铠装加热电缆;加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0W/m,且功
率密度不宜大于80W/㎡;
4加热电缆布置时应考虑家具位置的影响。
9
5.1.4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
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图设计应包括:
1)图纸目录、设计说明;
2)加热电缆平面布置图;
3)供电系统图及相关线路平面图;
4)温控装置及相关管线布置图,当采用集中控制系统时,
应提供相关控制系统布线图;
5)地面构造图、伸缩缝设置示意图、标出各供暖房间的编
号;
2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如下内容:
1)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度;
2)加热电缆的总供电功率;
3)加热电缆的配电方案、类型、线功率、总长度、工作电
压、工作温度的技术数据和条件等;
4)绝热材料的类型、导热系数、容重(密度)、规格及厚
度等;
5)采用的温控措施和温控器型式,及其电控系统的工作电
压、工作电流等技术数据和条件;当采用集中控制时,
应说明控制要求和原理;
6)分户电能计量方式;
7)填充层、面层伸缩缝的设置要求。
5.1.5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采暖和配电系统的设计
要求。
5.2地面构造
5.2.1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1混凝土填充式
10
2预制沟槽保温板
5.2.2混凝土填充式加热电缆供暖地面的构造做法根据其设置位
置及施工工艺的不同,由下列全部或部分组成(参见附录A,图
A.0.1)。
5.2.3预制沟槽保温板加热电缆供暖地面的构造做法根据其设置
位置的不同,由下列全部或部分组成(参见附录A,图A.0.2)。
5.2.4辐射地面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或与不供暖房间相邻
时,必须设置绝热层。
5.2.5辐射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与土壤接触的底层地面作为辐射地面时,应设置绝热
层。设置绝热层时,绝热层与土壤之间应设置防潮层;
2潮湿房间的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的填充层上、预制沟槽
保温板供暖地面的面层下,应设置隔离层。
5.2.6加热电缆地面辐射系统绝热层热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泡沫塑料绝热板时,绝热层热阻不应小于表5.2.6-1的
数值;
表5.2.6-1泡沫塑料绝热层热阻
绝热层位置绝热层热阻(m2•K/W)
楼层之间地板上0.488
与土壤或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0.732
与室外空气相邻的地板上0.976
2采用发泡水泥绝热时,绝热层厚度不应小于表5.2.6-2的数
值。
表5.2.6-2发泡水泥绝热层厚度(mm)
干体积密度(kg/m³)
绝热层位置
350400450
楼层之间地板上354045
与土壤或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上404550
与室外空气相邻的地板上505560
11
5.2.7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暖地面的填充层和面层构造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填充层材料及其厚度宜按表5.2.7选择确定;
2加热电缆应敷设于填充层中间,加热电缆下应铺设金属
网,加热电缆不应与绝热层直接接触;
3地暖用相变储能材料及构件可采用嵌入式铺设于填充层
内,或采用平铺式铺设于面层与填充层之间。
4构造内铺设地暖用相变储能材料及构件时,宜采用水泥砂
浆填充层。
5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上部应根据面层的需要铺设找平层;
6没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水泥砂浆填充层可同时作为面层找
平层;
7相变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暖用相变储能材
料及构件》JC/T2339标准的规定;
8采用嵌入式相变储能构件时,相变温度宜为28℃~38℃;
采用平铺式相变储能构件时,相变温度宜为24℃~28℃;
表5.2.7填充层材料及厚度
绝热层材料填充层材料填充层厚度(mm)
泡沫塑料板豆石混凝土40
发泡水泥水泥砂浆35
9填充层和面层应在相应位置设置伸缩缝。
5.2.8采用预制沟槽保温板时,与供暖房间相邻的楼板,可不设
置绝热层。其他部位绝热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壤上部的绝热层宜采用发泡水泥,其厚度不应小于表
5.2.8的数值;
2直接与室外空气或不采暖房间相邻的地板,绝热层应设在
楼板下,绝热材料宜采用泡沫塑料绝热板,其厚度不应小于表
5.2.8的数值并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12
表5.2.8预制沟槽保温板供暖地面的绝热层厚度
绝热部位
推荐标准
- DB13/T 931-2008 杂色蛤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2008-07-09
- DB13/T 940-2008 枣园绿盲蝽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08-03-26
- DB13/T 926-2008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规程 2008-05-19
- DB13/T 936-2008 无公害果品 皇冠梨生产技术规程 2008-03-26
- DB13/T 935-2008 果树品种(品系)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2008-03-26
- DB13/T 924.3-2008 小麦玉米节水、丰产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 冀东平原区 2008-03-26
- DB13/T 928-2008 咸淡水混合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2008-03-26
- DB13/T 938-2008 冬枣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2008-03-26
- DB13/T 924.1-2008 小麦玉米节水、丰产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 山前平原区 2008-03-26
- DB13/T 942-2008 苗木质量分级 元宝枫 200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