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233-2019 人参安全生产 农药使用规范
DB22/T 1233-2019 Ginseng production safety and standard guidelines for pesticide us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12月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233—2019
代替DB22/T1233-2011
人参安全生产农药使用规范
Ginsengsafeproduc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ofpesticideapplication
2019-10-14发布2019-11-01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123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DB22/T1233-2011,与DB22/T1233-2011相比,除结构性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
指标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为“人参安全生产农药使用规范”;
——删除了目次;
——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1);
——删除了原标准中2条术语,完善了3条术语(见3);
——删除了原标准4.1、4.2,将部分内容调整到附录B中(见附录B);
——增加了人参已登记农药的种类,增加了附录A(见附录A);
——删除了未登记农药种类(见附录A);
——修改了同种农药施用次数(见附录A)。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抚松县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集安人参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
国长春海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洁、王雪、卢宝慧、杨丽娜、侯志广、王岸英、白庆荣、陈长卿、何卢杨、
马贵龙、冯志伟、孙国刚、赵晓龙、田永全、许允成、马友德、宋明海、杜立财、侯万鹏、任广勇。
本标准代替DB22/T1233-2011。
本标准历次发布版本情况为:
——DB22/T1233-2011。
I
DB22/T1233—2019
人参安全生产农药使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参安全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人参安全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NY/T1276-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NY/T
1276-2007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安全使用间隔期preharvestinterval
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安全允许间隔的天数。
[NY/T1276-2007,定义3.2]
3.2
抗药性resistance
在同一地区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引起有害生物对药剂抵抗力提高(即敏感度下降)的现象。
3.3
交互抗性crossresistance
病原菌或害虫对某种药剂产生抗药性之后,对作用机制相似或类似化学结构未使用过的药剂也产生
抗药性的现象。
3.4
保护性杀菌剂protectivefungicide
在植物发病之前施药,抑制或接触杀死病原物,保护并预防植物免受侵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
铵、代森锰锌等。
1
DB22/T1233—2019
3.5
内吸性杀菌剂systemicfungicide
药物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散布,可抑制或杀死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物的药剂,如丙环唑、
嘧菌酯等。
3.6
交替用药alternativeapplication
使用机制不同、无交互抗性的几个农药品种轮换使用。如保护剂和内吸治疗剂的交替使用,或不同
作用机制的内吸治疗剂交替使用。
3.7
混合用药mixedapplication
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无交互抗性的药剂混合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扩大
防治范围,同时也可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或者延缓抗药性的发展速度。
3.8
喷雾法spray
借助雾化器械产生的压力或风力,把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把药剂均匀喷洒在植物表面的施药方
法。利用喷雾机具将液态农药或其稀释液雾化并分散到空气中,形成液气分散体系的施药方法。
3.9
剂型formulation
具有一定形态、组成及规格的农药(原药)的加工形态,本文件涉及的农药剂型主要有:可湿性粉
剂(WP)、水分散粒剂(WG)、水剂(AS)、可溶性粒剂(SG)、悬浮剂(SC)、乳油(EC)、原药(TC)、
水乳剂(EW)、颗粒剂(GR)、粉剂(DP)等。
4使用原则
4.1总则
4.1.1应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2007给出的准则施药。充分发挥农药对人参病虫害
的控制效能,同时将农药产生的毒副作用及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经济和生态安全允许水平。
4.1.2原则上应使用在人参上已经登记的农药。参见附录A(但不限于表例)。在现有登记农药不能
满足人参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的实际需要,需使用其他未登记的农药时,也应按特色小宗作物农药安全使
用相关规定,由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组织相关专家评估其使用风险认可后,制定相应临时用药措施,
并报农业部相关部门备案。
4.1.3与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等措施协调使用。
4.1.4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施药;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同种药剂每年使
用不超过1次,以减少单一类型农药在一个生长季节的使用量和延缓病虫抗性产生;尽量使用生物农药
替代化学农药,控制人参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
2
DB22/T1233—2019
4.2要求
4.2.1对症选药
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特点选用药剂品种及剂型,参见附录B。
4.2.2适时施药
按照病虫发生规律,病菌侵染或害虫危害期,采用相应的施药方法,确定用药关键时期。保护剂在
病菌侵入之前使用,内吸治疗剂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使用。避免在高温(30℃以上)、阳光强烈直射、
湿度<50%、风速>3级(>5m/s)、雨天或露水过大时施药。
4.2.3交替用药
宜选择以下一种或两种方式交替用药:
a)保护剂与内吸治疗剂交替使用。
b)不同作用机制的内吸治疗剂交替使用。
c)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
4.2.4安全用药
4.2.4.1应遵照农药登记标签和说明书确定的施药浓度和安全间隔期施药,不可提高药剂的浓度和增
加施药次数。同时注意药害的发生和应对措施。
4.2.4.2操作人员穿戴防护服作业时应站在上风向,不得逆风前行喷洒农药和在施药区穿行。
4.2.5作业质量
药剂应混配均匀;施药时应做到均匀、周到,雾滴均匀细密,确保药剂形成完整的药膜。种子处理
剂应包衣均匀。
5使用技术
5.1种子用药
5.1.1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包衣。可选用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
散粉剂或者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已发芽种子慎用。
5.1.2作用对象相同的种衣剂原则上不得混用,确需混用的,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方可混用。
5.1.3用药量和兑水量见附录A,种子包衣阴干后即可播种。
5.2土壤用药
5.2.1新参地结合倒土、作床及以后每年在人参出苗前,用防治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锈腐病的
药剂进行土壤处理,用药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
5.2.24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不能与其他药剂混用。
5.3生长期用药
出苗后及生长期如遇有利于发病的天气,可根据发生病害的种类选用防治猝倒病、立枯病、黑斑病、
灰霉病、疫病、白粉病的药剂进行喷施,用药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铜制剂应避免高温时施
3
DB22/T1233—2019
药,不能与酸性农药混用;持续高温多雨及掐花后喷施一次防治灰霉病的药;低温高湿时注意疫病的防
治;高温高湿时注意叶斑类病害的防治。
4
DB22/T1233—2019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人参农药登记情况
表A.1给出了人参农药登记情况。
表A.1人参农药登记情况
序
农药名称防治对象制剂用药量施用方法毒性
号
1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金针虫100~140g/100kg种子种子包衣低毒
2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立枯病200~400mL/100kg种子种子包衣低毒
3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疫病100~170g/667m2喷雾低毒
4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黑斑病70~100g/667m2喷雾低毒
5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黑斑病150~250g/667m2喷雾微毒
625%丙环唑乳油黑斑病25~35mL/667m2喷雾低毒
730%王铜悬浮剂黑斑病900~1800倍液喷雾低毒
8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黑斑病130~170g/667m2喷雾低毒
9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黑斑病40~60g/667m2喷雾低毒
10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灰霉病100~130g/66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TAF 236-2024 个人信息保护保障能力评估规范 深度合成服务 2024-09-02
 - T/TAF 239-2024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自动续费测评规范 2024-09-02
 - T/TAF 235-2024 手机银行移动客户端APP用户体验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24-09-02
 - T/TAF 244-2024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商务信息显示牌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24-09-02
 - T/TAF 238.1-2024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要求 第1部分:身份核验 2024-09-02
 - T/TAF 245-2024 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墨水屏终端 移动广告展示牌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24-09-02
 - T/TAF 237-2024 深度合成测评规范 人脸信息保护 2024-09-02
 - T/CASME 1870-2024 智慧视觉AR交互装置技术要求 2024-12-25
 - T/TAF 234-2024 智能电视文件系统抗老化模型及评测方法 2024-09-02
 - T/XAZN 004.2-2024 基于无源室分的北斗室内定位及导航系统 第2部分:地下停车场数字孪生与导航技术测评指南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