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197-2019 配电房运维服务规范

DB44/T 2197-2019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2197-2019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31
实施日期
2020-01-31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广东省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35 kV及以下配电房运维服务的术语和定义、运行服务管理、运行维护、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35 kV及以下用户配电房运维的服务,用户对配电房运维管理检验可参考本标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东可信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
王珂儿、黄祖升、黄薇、曾德绿、李宏刚、黄玮、曾煜源、韦文生、欧阳家发。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K09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197—2019

配电房运维服务规范

Servicespecification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distributionroom

2019-10-31发布2020-01-31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197—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运维服务管理......................................................................2

5运行维护..........................................................................4

6服务保障..........................................................................8

7安全管理.........................................................................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巡检、保养、试验相关要求.......................................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缺陷分类及处理方式.............................................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文档内容.......................................................22

参考文献............................................................................23

I

DB44/T219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可信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可信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珂儿、黄祖升、黄薇、曾德绿、李宏刚、黄玮、曾煜源、韦文生、欧阳家发。

II

DB44/T2197—2019

配电房运维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35kV及以下配电房运维服务的术语和定义、运行服务管理、运行维护、服务保障和

安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35kV及以下用户配电房运维的服务,用户对配电房运维管理检验可参考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9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1821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26861电力安全工程规程(高压实验室部分)

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DA/T2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DL/T59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72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976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99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1476电力安全工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JB/T100886kV~10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配电房运维服务对象serviceobject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distributionroom

1

DB44/T2197—2019

指配电房内接受运行维护服务的客体,通常指电气一次设备(35kV及以下变压器、35kV及以下开

关柜、0.4kV低压柜、电力电缆等及其一次线路)、二次设备(继电器、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

信、自动化等及其二次控制回路)、委托方自有的电能计量设备以及相应的附属设施、配电房运行环境

等。

3.2

运行分析operationalanalysis

对配电房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使运维服务人员掌握运行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提

高运行工作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3.3

设备状态评价conditionassessment

指基于运行巡检、保养、维修、试验等结果,对反映设备健康状态的各状态量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确定设备状态情况,评估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确定设备面临的和可能导致的风

险。

3.4

工单workflowsheet

记录运维服务对象基本信息、事件任务、负责处理的班组成员及人员数量、处理时间、处理前后情

况等事件全过程的工作流转单,包含巡检、保养、维修、抢修等各类工单。

4运维服务管理

4.1运维服务模型

服务方利用资源和技术,通过规定的作业活动为委托方提供运维服务,形成配电房运维服务模型,

如图1所示。

运行维护

服务方服务保障委托方

安全管理

图1运维服务模型

2

DB44/T2197—2019

在运维服务全过程中,服务方应通过准备、实施、监督和优化(PDCA)实现运维服务能力的持续提

升,同时具备提供服务的条件,包括运行维护、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

4.2运维服务流程

4.2.1概述

服务方应对运维服务进行整体计划与组织,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对策准备,保证服务交付质量满

足规定要求,对服务交付过程、运维服务结果以及相关管理进行监督、记录、分析和论证,并优化改善。

4.2.2准备

明确服务交付内容和交付形式,满足约定的服务要求。

明确职责分工与流程要求,配备相应资源。

形成服务管理规程。

形成服务作业指导手册,并有专人负责更新和完善,手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任务清单、各

项任务的操作步骤及说明、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运行状态信息的记录要求、异常状况处理流

程、记录及报告模版。

建立风险预控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a)制定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b)定期评估设备面临的和可能导致的风险;

c)对风险评估结果区分等级并制定相应措施。

当设备状态发生改变时,应重新组织设备风险评估。

建立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

建立应急救援的组织、运作和保障机制。

4.2.3实施

制定满足日常服务的整体计划,包含定期运维服务计划、备件采购计划等。

按照运维服务计划进行例行操作和技术支持。

及时移交技术资料,且确保信息记录和报告可追溯、服务结果可评估,包括但不限于:

a)管理实施信息(管理制度、服务流程等);

b)关键服务信息(评估分析、方案确认、运行状态信息记录、运行状态异常处理记录、周期运行

分析报告等)。

4.2.4监督

受理投诉处理,包括公示投诉受理渠道,对投诉进行分类、初步支持、调查、解决、进展监控

与跟踪反馈,投诉应有记录,并提供投诉处理进度查询,投诉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委托方。

回访及调查委托方满意度,包括人员服务情况、服务响应情况、服务质量情况、投诉处理情

况和其他建议、意见。

定期比较服务交付结果与绩效考核指标,并对服务人员进行考核。

4.2.5优化

应建立优化改善机制,至少每年一次对自身运维服务活动和相关制度措施进行评定,对监督

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

定期进行自我评审,包括但不限于:

3

DB44/T2197—2019

a)检查服务交付的情况记录与报告;

b)分析不符合约定的服务实施作业行为及委托方投诉或满意度低分项;

c)检查服务交付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风险的评估、处理方法和手段。

进行总结分析,确定改善计划和措施。对于发生的事故或投诉事件,应列为重点,防止类似

情况重复发生。

对改善计划和措施持续优化,并进行跟踪反馈。

5运行维护

5.1概述

运行维护是直接对运维服务对象开展运维活动,包括例行运维作业、运行分析、设备状态评价和电

房托管。

5.2基本要求

5.2.1收集委托方的用电信息,制定运维方案或计划,方案或计划应与委托方管理制度相互衔接。

注:用电信息包括核对委托方配电房是否在县级以上政府电力主管部门发布重要电力用户名单内。

5.2.2配电房技术资料、图纸等不全的,应建立与现场一致的文档。

5.2.3从事运维作业时,应至少两人协同,分别执行安全监护和操作作业。

5.2.4运维作业期间按GB26859、GB26860、GB26861安全作业要求及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根据作业现场条件选择适用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急救箱,防护装备应符合GB/T11651的要求。

5.2.5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围蔽和警示措施。

5.2.6及时、准确填写各项工单、作业记录。

5.2.7定期对运维服务对象进行运行分析与设备状态评价。

5.2.8当发现设备性能缺陷或安全隐患时,应做好关键点影像取证和记录分析,辨别缺陷的级别并做

出响应(按本标准5.3.3要求执行),及时确认处理方案并进行处理。

5.2.9当存在服务交付遗留问题时,暂时不具备处理条件的,以书面形式提出建议或应急方案给委托

方,在具备处理条件时组织处理,并将关键进展信息及时知会双方相关人员。

5.2.10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记录、试验记录等技术资料,应整理归档并定期交与委托方。

5.3例行运维作业

5.3.1检修

概述

检修包括巡检、保养、维修和抢修。应根据DL/T596、DL/T995、GB26859、GB26860、GB26861

等规范的要求制定检修机制并执行。

巡检

要求包括:

a)宜通过看、听、嗅、触、检“五法”检查设备有无异常情况,对缺陷如实记录、分析、处理。

注1:“触”是指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用手背触碰柜体外壳,感知其是否有过热现象。

注2:“检”是指对带电设施关键部位宜运用有效仪器、仪表对其进行扫描检查。

4

DB44/T2197—2019

b)巡检分为日常巡检、全面巡检和特殊巡检。应按服务作业指导手册、相关行业技术要求或现场

运行规程要求进行;日常巡检与全面巡检见附录A中表A.2~表A.7。

注:特殊巡检包括以下情况:

1)委托方反映的设备异常情况或监测系统报警项;

2)存在缺陷(含可疑的缺陷)或暂不能处理的隐患;

3)自然条件变化,如寒潮、高温、台风、暴雨、雷击、雷雨等;

4)处于用电高峰期或高温、过负荷运行时;

5)长期停运或检修后设备投入运行时。

c)宜按规定的路线进行,线路由运维归口部门根据配电房的具体情况制定。

d)当配有在线监测设备的,应配备专人执行实时监测,设置“监测预警档案”,不得篡改运行数

据,定期检查监测设备及附属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对系统采集的数据异常变化给出提示

或警告,及时传递信息。

e)巡检周期、内容及要求按与委托方的约定实施,如无约定宜按附录A中表A.2~表A.7执行。

保养

宜采用“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法防止设备劣化。保养按与委托方的约定实施,

如无约定的,宜按附录A中表A.1~表A.7执行。

维修

要求包括:

a)对简易维修和调试即能修复功能的设备,宜当场完成维修。

b)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精度性能。

c)对不能简易维修的,应告知委托方并提供处理方案,明确更换元器件的参数及费用。

d)如维修不能满足初期约定或需改用相近性能元器件的,应先征得委托方同意,并记录相关情况。

e)更换安全保护或具有特定要求的元器件,宜使用原厂或同等技术参数的元器件。

f)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当涉及易燃易爆操作时,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条例的规定。

g)对临时拆下的其他装置,应做好标识并记录,在完成维修后恢复到原状。

h)维修后应检测相应功能,并经委托方检查确认。

抢修

要求包括:

a)建立24小时不间断应急抢修组织,配备报障受理人员,明确人员职责及抢修到场时间范围。

b)编制抢修工器具、备品备件等物资清单,并保证物资状态良好。

c)发生重大或紧急缺陷时,应有专人收集、记录缺陷信息并报送。信息应包括缺陷发现时间、现

象、设备名称、资产编号/设计编号、缺陷部件/部位、缺陷类别、缺陷原因、严重等级、缺陷

发现来源等内容。

d)抢修人员应迅速准确的进行必要的操作,消除事故威胁,防止事故蔓延。

e)抢修完成后,形成处理情况报告并向客户反馈。

5.3.2设备试验

基本要求

包括:

5

DB44/T2197—2019

a)建立设备定期试验和切换试验制度。

b)对操作较为复杂或涉及高风险的试验,其操作程序应纳入现场运行规程。

c)应将试验结果与历次试验结果比较,判断该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运行条件。

定期试验

要求包括:

a)设备、工器具在运输、装卸、检测过程中做好扶稳、紧固、保护等配合措施。

b)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试验和调试,若服务方具备检测资质且接受委托检测的,

应做到:

1)如实记录检测数据,识别分析是否有运行性能缺陷、绝缘劣化等安全隐患,并出具附带有

检测记录的分析报告;

2)检测记录应在现场设备检测完后提供给委托方,分析报告宜在3天内提供;

3)如遇特殊情况,应提前与委托方沟通,制定试验方法,获得双方确认后方可执行;

4)避免环境温湿度对检测数据造成影响;

5)发现因设备本身缺陷引起的不合格数据时,应判断缺陷点、分析原因。

c)对合格品及不合格品宜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卡进行区分,红色标识卡为不合格品,绿色标识卡

为合格品。标识卡内容包括试验名称、试验时间、试验有效期、试验单位、试验人员或人员编

号、试验结果。

d)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应按DL/T596的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

e)维修后需试验的电气设备,应在投运前按DL/T596的要求进行预防试验。

f)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试、校验应符合DL/T995的要求。

g)其他设备试验宜按双方约定执行,如无约定宜按附录A中表A.2~表A.7执行。

切换试验

长期不运行的电气设备应每年带电运行一段时间。切换试验周期如下:

a)备用变压器充电运行,宜每半年一次。

b)变压器冷却装置切换,宜每季度一次。

c)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若有停电时操作档位调试,然后恢复原分接位置。

d)长期不运行的电容器和电抗器,宜每季度一次(电压合格的情况下投运4小时),电容器应在

负荷高峰时间段进行,电抗器应在负荷低谷时间段进行。

e)蓄电池组备用浮充电机切换,每半年开启一次。

f)备用直流充电屏切换,每半年一次。

g)通风装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驱潮装置、漏电保护等检查试验,每季度一次。

h)其他需要定期切换或启动的设备,由委托方与服务方约定周期。

切换试验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的按5.3.3要求执行。

5.3.3消缺

要求包括:

a)消除缺陷宜按附录B执行。

b)宜实行奖惩机制,对缺陷处理进行检查和考核。

c)缺陷处理进度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委托方。

5.4运行状态评价

6

DB44/T2197—2019

5.4.1按约定周期进行并按约定周期向委托方汇报。

5.4.2应制定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合理范围值和评价时间区间。

5.4.3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应包括:设备的基本属性档案;设备运行环节的信息;设备检修、试验环

节的信息,包括:试验报告、检修维护报告、故障及缺陷处理记录、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的各类数据信

息;家族性缺陷、相关反措落实情况和同类设备年度故障情况等信息。

5.4.4应对设备性能数据变化给出客观分析,对异常幅度给出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告警,预估运行状态

发展变化趋势。

5.4.5评价报告应涵盖安全运行、经济运行、运行管理方面的运行状况,并提出维护建议。

5.5电房托管

5.5.1基本要求

接受委托方委托,24小时在场管理运维服务对象并进行运维服务。

注:服务包括日常倒闸操作、定期抄表、事故处理、设备巡检、维护保养、维修消缺、检测试验、日常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电气安全标识建立、档案建立、技术咨询等。

应配备满足需要的运维服务人员数量。

建立值班制度与交接班制度,且应与委托方的相关管理制度衔接。

制定周期运维计划,将托管任务分解到约定的最小周期。

检修要求及内容见5.3,安全培训要求及内容见6.11,交接班要求见5.5.3。

定期开展运行状态评价,要求及内容见5.4。

根据日常实施作业及设备状态评价信息,形成周期托管报告。

5.5.2人员配置

重要用户驻点运维人员配置

要求包括:

a)特级重要用户:应有专职运维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3人且宜满足平均每个配电

室每班不少于1.5人的配置要求。按三班轮值制计算,一个配电室每班3人不少于9人、两个

配电室每班3人不少于9人、三个配电室每班5人不少于15人,依次类推。

b)一级重要用户:应有专职运维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且宜满足平均每个配电

室每班不少于1人的配置要求。按三班轮换制计算,一个配电室每班2人不少于6人、两个配

电室每班2人不少于6人、三个配电室每班3人不少于9人,依次类推。

c)二级重要用户:单电源受电容量在315kVA及以上或有高压配电室、或多电源受电的电力用户

变(配)电所应有专职运维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执行两班轮值制的不少

于4人,实行三班轮值制的不少于6人。

一般用户驻点运维人员配置

要求包括:

a)单电源受电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电力用户变(配)电所,宜配备专职运维服务人员,并按

本单位生产情况确定运维服务人数,每班不少于2人;

b)采用箱式变电站、柱上配电变压器供电的用户,可采取非现场值班方式。非现场值班的运行人

员与现场值班运行人员工作职责相同,但可兼任其他工作。非现场值班的运行人员在当班期间

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并应配备保证呼叫的联络工具;

c)因重要活动或重要时间段,要求确保安全供电的临时性重要用户应实行不少于2人值班。

7

DB44/T2197—2019

非驻点运维人员配置

非驻点运维人员数量按双方约定配置。宜按平均2个电力用户运维服务人员不少于3人(平均每个电

力用户1.5人,后对数字四舍五入取整),3个电力用户不少于5人,以此类推。

5.5.3值班

不应进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应服从指挥,尽职尽责,完成运行、维护、倒闸操作和管理工作。

值班期间进行的各项工作,应做相关记录。

5.5.4交接班

应提前到配电房做好接班的准备工作。交接班时交、接双方人员应全部到场。未办完交接手

续前,不得擅离岗位。

应按规定的值班轮值表进行交接班,不得擅自调班。到交接班时,如接班人员尚未来接班,

交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并立即报告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做好安排。迟到的接班人员,同样应履行

接班手续。

交班前,由值班负责人主持进行本值工作小结,并填写交班记录。

交接班前、后30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大操作和工作许可。在当班时间内倒闸操作或处理事

故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同时接班人员应协助值班人员操作或一起排除故障,待操作完毕或故障处理完

成方可进行交接班。

配备有在线监测或少人值守的配电房交接人员,应按照交接班制度规定的巡检路线和内容共

同进行设备交接班巡视。

6服务保障

6.1概述

为保证服务的专业、高效和服务交付结果可控,服务方的组织架构、人员、备件与工具等后备保障

方面达到应有水平,并有相互联动。

6.2组织架构

6.2.1资质

应持有电力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承装(修、试)电力生产许可证、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

生产许可证。

6.2.2岗位结构设置

建立运维服务梯队,至少包含管理、技术和操作岗位。

管理岗位规划、检查运维服务各个过程,对运维服务能力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范围、

过程、安全和结果负责。

技术岗位对请求、故障和缺陷做出辨识,保障配电房运行安全并对处理结果负责。

操作岗位根据相关行业规范或服务方作业手册执行各个运维任务,并对其执行结果负责。

6.2.3其他

8

DB44/T2197—2019

应设置安全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安全培训、事故调查等涉及安全的工作。

6.3人员

6.3.1应持有有效证件,包括相关作业类别的进网资格、特种作业操作证件等。

6.3.2具备相应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主要电工电路、安全用电知识等)、专业知识(运维服务对

象防护技术、试验技术、安全操作技术、系统运行要求等)、其他知识(与运维相关的组织和行业知识)。

6.3.3现场工作负责人宜具备1年以上运维从业经验。

6.3.4应遵守委托方相关管理制度,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不得有故意损坏设备或欺骗行为。

6.3.5服务方应对委托方服务信息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委托方统同意,服务方不应泄漏顾客服务信息。

6.3.6现场人员应按规定统一着装(棉质衣着、安全帽、绝缘鞋、工牌)上岗,保持干净、整洁及良

好的精神面貌。做好防止衣物、毛发触碰带电体或卷入机械咬合口的措施。

6.3.7保持优良的服务态度。

6.4备件

6.4.1根据配电房实际情况、备件领用情况,向委托方提出易损件、消耗件需求计划并配备,缩短供

应周期。

6.4.2供应周期过长导致影响客户用电或已停产的备件,宜提供可替代的备件型号、生产厂家、技术

指标及完整的替代方案。

6.4.3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和管理体系,保障备件质量,包括:

a)执行供应商筛选及更新制度,对其资格、产品、技术服务进行评估、续用管理,形成备件供应

商信息库;

b)制定备件管理办法,如存储保管、出入库、定期检测维护等。

6.4.4提供相应的品质证明文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GB50303和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6.5工具

6.5.1配备工具、安全防护用具和专用工具,各种工器具应建立台账。

6.5.2工具应定期检查、维护,对要求送检的工具需按送检周期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

确保其使用安全、测量结果准确。

6.5.3不合格或淘汰的工具严禁使用,并应分开存放。

6.6服务响应

6.6.1公示服务交互渠道,如: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电子邮箱、微信等。

6.6.2设定专人负责服务请求的处理;针对有效申报进行分类,分配优先级,分发给相关人员。

6.6.3建立管理制度,包括服务请求的接收、记录、跟踪和反馈机制,及日常工作监督和考核。

6.6.4服务响应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要求包括:

a)接到客户需求信息,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与客户沟通;

b)服务交付后将服务对象情况及时告知客服,反馈客户;

c)服务对象出现异常,应尽快与客户取得联系说明情况,沟通解决方案;

d)信息反馈应做到信息全面、真实、及时,能够让对接人清楚该信息的真正含义;

e)明确每种信息在各个时间点的反馈对象。

6.7应急响应

6.7.1公示应急响应渠道与应急响应流程。

9

DB44/T2197—2019

6.7.2提前收集安全生产技术、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对服务范围内潜在的危险源、

突发事件识别,并对应急事件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综合考虑形成优先级。

6.7.3确定应急响应流程,编制的应急方案应满足GB/T29639要求,同时应与委托方相关应急预案衔

接,明确社会联动资源(如:医院、消防等)。

6.7.4应急方案经论证后应组织应急响应培训和演练,制定演练范围规则、周期和效果评价,必要时

可邀请委托方参与。

6.8知识库

6.8.1知识库内容:

a)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b)技术文献:常见设备说明书、设计资料等;

c)维修手册:常见故障的描述、分析和解决办法;

d)行业资讯:行业政策或趋势分析、能源管理等;

e)其他知识:用电规划、合理优化(节约)用能、安全用电、智能用电等技术信息。

6.8.2确保知识库的知识可用、可共享。

6.8.3应组织人员对知识库进行维护,持续完善知识库积累。

6.9文档

6.9.1运维任务完成后产生的文档应在3个工作日内提交给委托方,并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工作。

6.9.2服务记录和报告应清晰、整洁、明确、字迹工整。

6.9.3对于运维过程中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其收集要求与整理原则应符合GB/T11821中4.2和5.1

的要求。

6.9.4运维文档应包含设备基本属性档案和运维过程档案,具体内容见附录C。

6.9.5应按逻辑归档,有便于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保护,其整理方法按DA/T22第5章和GB/T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