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344-2015 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
DB63/T 1344-2015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互助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工作站
- 起草人:
- 曾汉青、张玉海、吴有林、郭发新、吴有声、陈尚花、曾文秀、陈秀芬、王锐、铁生梁、陈文俊、齐培风、卢润山、刘生和、张宗花、殷咸云、张得鸿、解成奎、雷延录、师存久、陈海萍、周有成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61
备案号:44844-2015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344—2015
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
2015-02-09发布2015-03-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344—2015
前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规范由青海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互助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工作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曾汉青、张玉海、吴有林、郭发新、吴有声、陈尚花、曾文秀、陈秀芬、王锐、
铁生梁、陈文俊、齐培风、卢润山、刘生和、张宗花、殷咸云、张得鸿、解成奎、雷延录、师存久、陈
海萍、周有成。
I
DB63/T1344—2015
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山毛顶蛾(EriocraniasemipurpurrellaalpinaXu)虫情监测、防控对策、
防治技术措施和防治效果检查等防治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对高山毛顶蛾的监测和防控。
2术语和定义
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高山毛顶蛾
高山毛顶蛾,属鳞翅目、毛顶蛾科。危害白桦、红桦、糙皮桦叶,潜叶性害虫。生物学特性、生活
史及形态特征见附录C。
2.2
虫茧
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或分泌物做成的壳。
2.3
标准地
为调查高山毛顶蛾发生程度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
块。
2.4
监控区
有高山毛顶蛾发生但不形成对林木危害的区域或以前有发生但防治后未发生的区域。
3虫情监测调查
3.1虫情监测调查时间
虫茧期调查于土壤结冻前(10月)或翌年春土壤解冻后(4月中旬)在临时标准地内进行。幼虫期
调查可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在该虫寄主分布区采取线路调查方法,主要沿林道、公路、沟等路线进行踏查。
1
DB63/T1344—2015
3.2标准地和标准株的设立
在监测区内每500亩~1000亩设置一块面积为3亩~5亩的临时标准地,其中主要寄主树种不少于100
株。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或“Z”字型或五点取样法的方法选取20株寄主树做为调查标准株(标准地内
选取调查的样树)。
3.3虫情监测调查内容
监测调查内容包括虫茧期调查和幼虫期调查。
3.3.1虫茧期调查
调查方法是在样株树冠下随机挖长宽50cm×50cm,深30cm样坑,调查10株样株,检查其土壤内
高山毛顶蛾的虫茧。填写附录表A.1。
3.3.2幼虫期调查
从幼虫孵化始盛期开始,在踏查线路各代表地段设置临时标准地进行百叶虫(单株树每100个叶片
上的幼虫数量,用条/百叶表示)调查。百叶虫调查:从各标准树的上、中、下部,东、南、西、北方
向,各选取50cm标准枝一枝,检查各龄幼虫数量、死虫数、寄生数。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表A.2。
3.4发生危害程度
灾害程度分级见表1。
表1高山毛顶蛾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单位:百叶条
危害程度
项目
轻度中度重度成灾
百叶虫30-6061-151151以上201以上
虫茧50-350351-650651以上800以上
虫情调查结束后,按以上发生面积统计标准汇总,填写附录表A.4。
3.5系统调查
3.5.1标准地及标准株的设置
在中度以上的常发区域内,在代表性强的森林类型中设置5块~10块固定标准地。根据调查需要可
在其附近设置临时标准地。在固定标准地内按对角线、“Z”字型或五点取样法选择20株寄主树木做为
固定标准树。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树应做好标记。
3.5.2调查方法
3.5.2.1虫茧越冬基数调查
调查方法和时间按本规程的3.3.1执行。
2
DB63/T1344—2015
3.5.2.2成虫期调查
网罩法:在固定标准地内进行,于成虫羽化前,在5株标准树树冠下布设直径30cm~50cm80目白
纱网罩,调查成虫羽化进度,每2天定时检查一次羽化成虫数量。填写附录表A.4。
黄粘虫板粘法:在5株标准株上挂黄粘虫板,每2天定时检查一次粘成虫数量并更换。填写附录表A.6。
3.5.2.3卵期调查、幼虫期调查
在产卵高峰期,在5株标准株的叶片上一次性标记产卵数30个~50个。标记5天后每2天定时检查一
次卵孵化情况、卵孵化进度及孵化率(填写表A.7)、幼虫发育进度,统计出各龄幼虫出现的始盛期(将
害虫种群内所有个体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的发育进度百分率达到16%的时期)、高峰期(将害虫种群
内所有个体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的发育进度百分率达50%左右的时期)、盛末期(将害虫种群内所有
个体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的发育进度百分率达84%左右的时期)。填写附录表A.5、A.8。
4预测预报
4.1物候预测法
利用高山毛顶蛾发育进度与周围其他植物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物候关系预测发生期。参见附录E。
4.2期距预测法
利用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高山毛顶蛾生长发育阶段较为稳定的经历时期,推算各虫态或各虫龄以
后的发生期。下一代虫态发生期=当前虫态发生期+期距(高山毛顶蛾各虫态之间的生长历期,其时间
间距的天数)+标准差。卵-1龄幼虫8天±1天,1龄幼虫-2龄幼虫13天±1天,2龄幼虫-3龄幼虫5
天±1天,3龄幼虫-4龄幼虫4天±1天,4龄幼虫-下树幼虫8天±2天,下树幼虫-茧12天±2天,
茧-成虫282天±5天,成虫-产卵3天±1天。
5防控对策
5.1中度及重度发生区
以药剂防治措施为主。
5.2轻度发生区
主要以天敌控制为主,可辅以药剂防治措施。
5.3监控区
以监测为主。
6防治技术
6.1保护和利用天敌
高山毛顶蛾有很多天敌,主要有有镰尾姬蜂、小蜂等,当天敌达到10%时不用药,保护利用天敌,
增强自然控治力。
3
DB63/T1344—2015
6.2性信息素防控
成虫期,应用高山毛顶蛾性信息素防控,挂高山毛顶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在不同桦树上,间距宜10m,
高度1.5m~2.0m。每1天~2天检查记录一次,诱捕器诱满时,及时更换粘虫板。
6.3药剂防治
6.3.1烟雾机喷烟防治
4月下旬~5月中旬,在中度以上发生的桦树林分,用1%苦参碱1:柴油4,烟雾机喷烟防治成虫。在
密度较大的林分,选择微风或者无风天气,早5时到7点或晚7点到9点或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烟雾机喷烟防
治。喷烟时必须迎风行走,无风或微风天气,100m林带每隔20m走一趟,30m林带必须走一个来回。
6.3.2叶面超低量喷雾防治
5月中旬~6月上旬,在中度以上发生的桦树林分,用1.2%苦参烟碱乳油12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高
山毛顶蛾1龄、2龄幼虫。
7防治效果检查
7.1检查内容
以死亡率、虫口减退率来表示防治效果。
7.2检查时间
效果检查在防治后连续检查3天。
7.3检查方法
7.3.1防前防后调查
在计划防治的林地设置标准地,按4.2设置标准地,标准地内随机选择20株作为标准株标记编号,
分别在防治前和防治后统计标准株上的虫口数量、害虫自然死亡数,计算死亡率和虫口减退率。检查结
果填附录表B.1B.3。
7.3.2对照区调查
在未进行防治的发生区选择与防治区发生情况接近的林分设立对照区,检查结果填附录表B.2。
7.3.3死亡率、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的计算公式
死亡率的计算见公式(1):
Ε
Μ=×100%....................................(1)
Ζ-Ν
式中:
M—死亡率;
E—死亡数;
Z—调查总数;
N—自然死亡数。
4
DB63/T1344—2015
防治效果的计算见公式(2):
Α-Β
Υ=×100%....................................(2)
1-Β
式中:
Y—相对防治效果;
A—防治区虫口数;
B—对照区虫口数。
虫口减退率的计算见公式(3):
Η-Κ
Τ=×100%....................................(3)
Η
式中:
T—虫口减退率;
H—防前活虫数;
K—防后活虫数。
5
DB63/T1344—2015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虫情监测调查表
表A.1高山毛顶蛾越冬基数标准地调查表
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村名称:村代码:
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亩):代表面积(亩):树种:
树龄(年):平均树高(m):平均胸径(cm):有虫株率(%):
平均密度(头/株):死亡率(%):雌性比(%):
活茧
标准树号总茧数死茧数
计雌茧数雄茧数
1
2
..
..
20
合计
填表人:填表时间:
6
DB63/T1344—2015
表A.2幼虫期调查
地点:
标准枝
合指数
123456789101112
计标值
虫龄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死活
推荐标准
- DB51/T 1440-2012 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与管理标准 2012-05-31
- DB51/T 1434-2012 漂流旅游项目安全规范 2012-05-31
- DB53/T 407-2012 花卉病害 百合无症病毒的检测 2012-05-25
- DB53/T 328.9-2012 实验树鼩 第9部分:HCV病毒感染树鼩原代肝细胞模型制作 2012-05-25
- DB53/T 1-2012 地方标准技术审查规范 2012-05-25
- DB53/T 328.7-2012 实验树鼩 第7部分:生物学特性数据测定 2012-05-25
- DB51/T 1439-2012 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规范 2012-05-31
- DB51/T 1433-2012 幼儿园装备规范 2012-05-31
- DB53/T 398-2012 固定式燃气型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2012-05-25
- DB51/T 1442-2012 绿色企业通用规范 20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