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135-2023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DB22/T 5135-2023 Urban rail transit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tandard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5135-2023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4-04
实施日期
2023-04-04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Standardfor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ofurbanrailtransit

DB22/T5135-2023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3年4月4日

2023·长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告

第620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发布《纤维增强聚乙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

标准》等5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

现批准《纤维增强聚乙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准》《城市

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鉴定标准》《海

绵城市建设工程检测技术标准》《建筑机电管线工程抗震支吊架技术

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5007-2023、

DB22/T5135-2023、DB22/T5136-2023、DB22/T5137-2023、DB22/T

5138-202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纤维增强给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DB22/T5007-2018同时废止。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3年4月4日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年全省工程建

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9]1号)

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

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

定;4可行性研究勘察;5初步勘察;6详细勘察;7勘察方法与手

段;8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岩土工程成果报告;10现场检验与

验证。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长春市轨

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

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电子邮箱:jljsbz@126.com),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铁现代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建筑大学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铁北方吉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局集团城轨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

长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洪峰高文新张广伟庞炜

李世民黄溯航王伟郭红梅

孙常青张亚华王立峰王宇博

张得鲁江涛林森吕大桅

高秀岩孟昆鹏李振富王振中

袁红如王伯冠韩万权张志华

宋伟杨明庞海泉杨彬

潘宇峰胡建勋孙光孔祥礼

卢长伟王强孙德举杨晓晗

王清周景宏孙超郭浩天

杨文和潘国鑫秦洪贵任志广

陈宏伟翟云阔高有才张贺

陈宏宇逄明卿田海洋白建军

左剑峰陈誉应雄杨玉龙

徐锋马超江志平刘阿锋

张春光李继忠肖庆松黄克新

刘连彬黄鑫卢宇孙传博

朱研赫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毅陶乐然佟德生高涛

孙文波张广鹏申宏瑞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6

3.1一般规定................................................................................6

3.2勘察工作等级........................................................................7

3.3勘察纲要................................................................................8

4可行性研究勘察..........................................................................10

4.1一般规定...............................................................................10

4.2勘察工作基本要求...............................................................10

5初步勘察......................................................................................12

5.1一般规定...............................................................................12

5.2勘察工作基本要求...............................................................12

5.3地下工程...............................................................................13

5.4高架工程...............................................................................14

5.5路基、涵洞...........................................................................16

5.6地面车站、车辆基地...........................................................17

6详细勘察......................................................................................18

6.1一般规定...............................................................................18

6.2勘察工作基本要求...............................................................18

6.3地下工程...............................................................................19

6.4高架工程...............................................................................23

6.5路基、涵洞...........................................................................25

6.6地面车站、车辆基地...........................................................27

7勘察方法与手段..........................................................................29

7.1一般规定...............................................................................29

7.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29

7.3钻探.......................................................................................31

7.4物探.......................................................................................31

7.5取样.......................................................................................32

7.6水文地质试验.......................................................................33

7.7原位测试...............................................................................34

7.8室内试验...............................................................................36

8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8

8.1一般规定...............................................................................38

8.2岩土工程评价.......................................................................38

8.3地质风险分析.......................................................................42

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4

9.1一般规定...............................................................................44

9.2可行性研究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44

9.3初步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45

9.4详细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46

10现场检验与验证........................................................................48

附录A勘察作业环境风险因素识别与管控.................................50

附录B工程周边环境调查.............................................................52

附录C岩石风化程度划分.............................................................55

附录D风化岩抗剪强度指标经验值.............................................58

附录E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经验曲线........................59

附录F岩土施工工程分级.............................................................60

附录G风化岩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建议值.................................61

附录H主要城市地层划分............................................................62

附录J长春市工程地质图............................................................65

本标准用词说明................................................................................67

引用标准名录....................................................................................68

附:条文说明....................................................................................69

1总则

1.0.1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到科学性、安全

性、有效性、先进性,确保工程质量、控制风险和保护环境,制定

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

1.0.3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

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的统称。

2.1.2主体结构mainstructure

车站与区间保障列车安全运营和结构体系稳定的主要受力结

构。

2.1.3附属结构subsidiarystructure

地铁出入口,风道、风井、风亭等,与车站主体结构区分开来

的,作为配合主体使用的结构。

2.1.4明挖法cutandcovermethod

由地面挖开的基坑中修筑地下结构的方法。包括明挖、盖挖顺

作和盖挖逆作等工法。

2.1.5矿山法miningmethod

修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传统的矿山法指用钻眼爆破的施工

方法,又称钻爆法。现代矿山法包括软土地层浅埋暗挖法及由其衍

生的其它暗挖方法。

2.1.6盾构法shieldmethod

在盾构钢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推进、衬砌和注浆作业,完

成隧道修筑的方法。

2.1.7工程周边环境environmentaroundengineeri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影响范围内既有(或在建)

建(构)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线、道路和桥梁、轨道交通、地表

水体和水工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等环境对象的统称。

2

2.1.8标准地层standardstratigraphic

一定区域内,按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及其基本物理

性质指标等综合确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及层序。

2.1.9抗浮设防水位anti-floatingwaterlevel

地下结构抗浮设计计算所需要的、保证抗浮设防安全和经济合

理的场地地下水设计水位。

2.1.10地质风险geologicalrisk

由不良地质条件产生的以及由工程活动对地质条件的改造而

引起的工程建造期或运营期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风险事故。

2.2符号

2.2.1岩土物理性质

e—孔隙比;

GS—土粒比重;

IL—液性指数;

IP—塑性指数;

n—孔隙率;

Sr—饱和度;

ω—含水率;

ωL—液限;

ωP—塑限;

Wu—有机质含量;

γ—重力密度(重度);

ρ—质量密度(密度);

ρd—干密度。

2.2.2岩土变形参数

α—压缩系数;

Cc—压缩指数;

3

Cs—回弹指数;

cv—垂直向固结系数;

Eo—变形模量;

Es—压缩模量;

Pc—先期固结压力;

μ—土的泊松比。

Kh—水平基床系数;

Kv—垂直基床系数;

Ko—静止土压力系数。

2.2.3岩土强度参数

fak—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qu—无侧限抗压强度;

St—灵敏度;

c—黏聚力;

φ—内摩擦角;

fr—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2.2.4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指标

N—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10—轻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N63.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Nl20—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ps—单桥探头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fs—双桥探头静力触探侧摩阻力;

qc—双桥探头静力触探锥头阻力。

2.2.5水文地质参数

k—渗透系数;

Q—流量,涌水量;

R—影响半径。

2.2.6其他符号

4

Fs—边坡稳定系数;

s—基础沉降量,载荷试验沉降量;

vp—压缩波波速;

vs—剪切波波速。

5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应分阶段开展工作,可划分为可

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

3.1.2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的不同施工方法,应考虑工法特

点,开展相应的勘察工作,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

3.1.3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或场地附近存在对工程设计方案

和施工有重大影响的岩土工程问题时应进行专项勘察。

3.1.4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的岩土工程问题

时,应开展施工勘察,满足设计、施工方案调整和风险控制的要求。

3.1.5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根据工程类别、场地条件

和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制订勘察方案,采用综合、有针对性的勘察方

法,布置合理的勘察工作量,查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开展地质风

险分析,提出岩土治理、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监测等建议。

3.1.6勘探作业前应进行环境风险因素识别,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确保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安全及勘察工作自身安全,可参考附

录A。

3.1.7勘察单位应对业主提供的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成果进行会签。

当需要勘察单位自行调查时,可参考附录B开展工作。

3.1.8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和地面建筑工程的地震效应评价应

分别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3.1.9勘察工作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在条件具备时,宜开展信

息化勘察工作。

6

3.2勘察工作等级

3.2.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

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确定勘察工作等级。

3.2.2工程重要性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建筑类型和特点以及因岩

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的后果,按照表3.2.2的规定进行划分:

表3.2.2工程重要性等级

工程重要工程破坏

工程规模及建筑类型

性等级的后果

车站主体、各类通道、地下区间、高架区间、大中

一级很严重桥梁、地下停车场、控制中心、主变电站、车辆基

地内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出入口、风井、风道、施工竖井、盾构始发井、盾

二级严重构接收井、水泵房、路基、涵洞、小桥、车辆基地

内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三级不严重地面停车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3.2.3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应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

质条件按照表3.2.3的规定进行划分,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

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

表3.2.3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场地复杂地形建筑抗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

地下水

程度等级地貌震地段作用岩土性质

一级复杂不利强烈发育需处理影响大较差

不需

二级较复杂一般一般发育影响小一般

处理

三级简单有利不发育无无影响较好

3.2.4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应根据工程周边环境的类型、重要程

度、与工程的相互影响程度及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按照表3.2.4

的规定进行划分:

7

表3.2.4周边环境风险等级

环境风险地质风险

周边环境类型及规模

等级严重程度

影响后果交汇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含铁路)、重要建(构)筑

一级

很严重物、大桥与隧道、重要市政管线及地表水系、堤防

交汇一般建(构)筑物、中小型桥(涵)、重要市政

影响后果

二级道路;临近重要建(构)筑物、大桥与隧道、重要市

严重

政管线及地表水系、堤防

交汇一般市政管线、一般市政道路及其它市政基础设

影响后果

三级施,临近一般建(构)筑物、中小型桥(涵)、重要

不严重

市政道路

3.2.5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

1甲级:在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周边

环境风险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的勘察项目;

2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3丙级:在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周边

环境风险等级中,三项均为三级的勘察项目。

3.3勘察纲要

3.3.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各阶段均应分别编制勘察

纲要。

3.3.2勘察纲要应在了解工程意图,充分搜集、分析已有资料和现

场踏勘的基础上,依据勘察目的、任务和相应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编

写。

3.3.3勘察纲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

2拟建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3环境风险因素识别;

4勘察阶段、勘察等级;

5勘察目的任务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8

6执行的技术标准;

7选用的勘察方法与手段,必要时包括周边环境专项调查方

法;

8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工作量;

9勘探孔(槽、井、洞)回填要求;

10勘察质量控制、安全保证和环境保护措施;

11勘探设备、仪器和人员安排、勘察进度计划;

12需要提交的主要成果;

13应急预案;

14附图:勘探工作平面布置图;

15详细勘察阶段尚应包括:技术交底、验槽及施工配合。

3.3.4勘探工作布置应包含下列内容:

1勘探点的位置、类型、深度及数量;

2地球物理勘探、原位测试的方法和布置;

3取样方法,采取岩样、土样和水样及其存储、保护和运输

要求;

4室内试验项目、方法和数量。

3.3.5当设计或实际勘察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或修订勘察

纲要。

9

4可行性研究勘察

4.1一般规定

4.1.1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方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研究线路场地的地质条件,为线位、站位、线路敷设形式、施工方

法等方案的设计与比选、技术经济论证、工程周边环境保护及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地质资料。

4.1.2可行性研究勘察宜以搜集、利用现有地质资料为主,进行工

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开展必要的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物探、室

内试验等工作。

4.1.3应对影响线路方案的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及关键岩土

工程问题给出评价结论。

4.2勘察工作基本要求

4.2.1可行性研究勘察的资料搜集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所在地的气象、水文以及与工程相关的水利、防洪设

施等资料;

2区域地质构造、地震及液化等资料;

3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特殊性岩土、不良

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资料;

4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和河、湖、沟、坑的历史变迁及工程活

动引起的地质变化等资料;

5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建(构)筑物、桥涵、隧道、既有轨

道交通设施等工程周边环境的竣工资料及可能影响工程实施的其

他环境条件资料。

10

4.2.2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勘探点数量应满足工程地质分区的要求,每个工程地质单

元应有勘探点,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加密勘探点;

2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1000m,每个车站应有勘探点;

3当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比选线路时,各比选线路均应布置勘

探点;

4控制线路方案的江、河、湖等地表水体及不良地质作用和

特殊性岩土地段应布置勘探点;

5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和线路方案设

计、工法选择等需要。

4.2.3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项目和数量,

应根据线路方案、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11

5初步勘察

5.1一般规定

5.1.1初步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线路敷设形式、各类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开展工作,

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5.1.2初步勘察工作应根据沿线区域地质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

质、工程周边环境等条件,采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

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

5.1.3初步勘察应对控制线路平面、埋深及施工方法的关键工程或

区段进行重点勘察,并结合工程周边环境提出岩土工程防治和风险

控制的初步建议。

5.2勘察工作基本要求

5.2.1初步查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车站、车辆基地和相关附

属设施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地基基础形式和

施工方法的适宜性,预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供初步设计

所需的岩土参数,提出复杂或特殊地段岩土治理的初步建议。

5.2.2初步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得带地形的拟建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施工方法

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可行性研究勘察报告,收集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资

料;

2初步查明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及分布、地

下水埋藏条件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

3初步查明沿线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规

12

模、工程性质;

4初步查明特殊性岩土的类型、成因、分布、规模、工程性

质;

5调查场地土的冻胀性,提供最大冻结深度、标准冻结深度;

6初步查明沿线地表水的水位、流量、水质、河湖淤积物的

分布,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

7初步查明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位、

地下水动态和变化规律;

8初步评价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9初步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0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工程适宜性;

11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周边环境条件,结合工程设计方案分

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

5.2.3初步勘察阶段的勘探孔均为控制性孔,取样孔应不少于勘探

孔总数的2/3,其它孔宜进行原位测试。

5.3地下工程

5.3.1地下车站与区间工程初步勘察除应满足本标准第5.2节以外,

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初步划分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和隧道的围岩分级;

2根据车站、区间隧道的结构形式、埋置深度,进行地基条

件及围岩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地基基础方案的初步建议;

3每个水文地质单元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提

供水文地质参数,必要时设置地下水位长期观测孔;

4针对车站、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结合岩土工程条件,分

析基坑支护、围岩开挖支护、岩土加固与处理、地下水控制等可能

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处理措施的初步建议;

5针对地下车站,开展专题研究,初步提供抗浮设防水位建

13

议值。

5.3.2勘探点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车站的勘探点宜按结构轮廓线布置,每个车站勘探点

数量不宜少于4个,且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100m;

2明挖法区间及过渡段勘探点宜沿结构轮廓线外侧3m~5m

布置,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100m;

3盾构或暗挖区间勘探点宜交叉布置在区间隧道边线外侧

3m~5m范围内,勘探点间距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设计方案布置,

宜为100m~200m;

4在地貌、地质单元交接部位、地层变化较大地段以及不良

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发育地段,宜沿线布置物探测线,必要时应

加密勘探点;

5施工工法比选地段、大断面、异型断面处应布置勘探点;

6山岭隧道宜沿隧道中心线布置1条物探测线,在物探测试

成果的基础上在隧道进出口、地形垭口、地层分界线或构造破碎带

等部位布置勘探点。

5.3.3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及设计方案综合确定,并符合下

列规定:

1勘探孔深度在第四系地层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小于30m;

在结构埋深范围内如遇强风化、全风化岩石地层应进入结构底板以

下不小于15m;在结构埋深范围内如遇中等风化、微风化岩石地层

宜进入结构底板以下5m~8m;

2遇不良地质、较大岩相变化或强烈风化差异时勘探孔深度

宜适当加深。

5.4高架工程

5.4.1高架车站与区间工程初步勘察除应满足本标准第5.2节以外,

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14

1重点查明对高架方案有控制性影响的不良地质的分布、基

本特征,指出工程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2采用天然地基时,初步评价墩台基础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

提供地基变形、基础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验算所需的岩土参数;

3采用桩基时,初步查明桩基持力层的分布、厚度变化规律,

提供桩侧土层摩阻力、桩端土层端阻力、地基承载力、岩石饱和单

轴抗压强度初步建议值;提出桩型及成桩工艺、施工可行性的初步

建议,并评价桩基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

4跨河桥还应初步查明河流水文条件,提供冲刷计算所需的

颗粒级配等参数。

5.4.2勘探点间距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设计方案确定,宜为

80m~150m;高架车站勘探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

5.4.3高架工程遇到构造破碎带、采空区、人为坑洞等不良地质分

布时,宜布置物探测线并加密勘探点。

5.4.4勘探孔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墩台基础或桩基沉降计算和软弱下卧层

验算的要求;

2基础置于第四系地层时,勘探深度应至持力层或桩端以下

不小于5m;若在此深度内遇软弱地层,应穿透软弱地层,并进入

坚硬地层不小于3m;

3基岩地段的勘探深度,应穿透强风化带,钻至中等风化层

不小于3m;遇到新近纪以后多次喷发的火山岩时,钻孔应适当加

深;

4河床地段的勘探深度,应排除大漂(块)石、孤石的影响,

勘探孔进入中等风化以上岩层不少于5m;

5勘探深度应考虑土层最大冻结深度、水流最大冲刷深度的

不利影响。

15

5.5路基、涵洞

5.5.1路基工程初步勘察除应满足本标准第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