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917-2017 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LY/T 2917-2017 Standard methods for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mechanical values of structural glued laminated timber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917-201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0-27
实施日期
2018-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结构用木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41/SC 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取样要求、试样准备、力学性能测试、计算方法和调整等。本标准适用于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威力(烟台)木业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海德木屋有限公司、满洲里联众木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钟永、任海青、刘向飞、周海宾、翟志文、周华樟、武国芳、李谦、邢新婷、尹建军、王秀权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9.010

B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9172017

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Standardmethodsfordevelomentofcharacteristicmechanicalvalues

p

ofstructuralluedlaminatedtimber

gㅤㅤㅤㅤ

2017-10-27发布2018-01-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9172017

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取样要求试样准备力学性能测试计算方法和调

整等。

本标准适用于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特征值的确定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结构用集成材

GBT268992011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503292012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

GBT507082012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结构用集成材()

structuralluedlaminatedtimberstructurallulam

gg

,。,(

也称层板胶合木或结构用胶合木以承重为目的将厚度为20mm~45mm的分级层板可目测

、),。

分等机械分等或机械应力分等沿纤维方向相互平行在厚度方向层叠胶合而成的结构用材

3.2

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s

结构用集成材力学性能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值本标准是以包含概率下的分位值下限作

75%5%

,。

为结构用集成材强度的特征值以75%包含概率下的平均值作为其弹性模量的特征值

4取样要求

,,

在确定某一结构用集成材产品的力学性能特征值时应保证该产品的结构形式相同包括产品的树

、(、、、)。

种组坯层板单元强度等级开齿形式布置方式尺寸和用胶等

,,

对于每一项力学性能应随机抽选不少于个具有代表性的结构集成材试样再从每个试样上裁

30

,。

切出至少个力学性能测试试件即每项力学性能的试件总数不小于个

130

5试样准备

5.1含水率调节

,()()

5.1.1试样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前应将其放置于温度20±2℃和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下养

,,,

护每隔6h称量所选试样一次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试样质量的0.1%时即认为试样达到平衡

1

/—

LYT29172017

含水率。

,。

5.1.2若测试环境与试样含水率调节环境不一致应将试样一直放置于含水率调节环境中直至测试

,。,

5.1.3有特殊研究目的的可改变测试条件测试报告中应明确指出否则应将非标准条件下的测试

,,

结果调整到标准下调整的方法和程序应记录在测试报告中并需要经过标准制定单位或其他权威机构

部门进行认定。

5.2尺寸测量

,

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宜从距试样端头不小于的两侧及试样长度中间等处位置分别测

5.2.1150mm3

量并取各自对应的平均值。

、,()

5.2.2试样长度宽度和厚度的测量均应精确至各自对应尺寸总长的1%且以毫米mm为单位进行

,。

测量时小数点后应至少保留位有效数字

1

6力学性能测试

6.1抗弯试验

6.1.1试验设备

6.1.1.1加载设备应保证测读荷载精确到所施加最大荷载的1%。对于所施加的荷载低于试验机荷载

,。

量程的10%时应保证测读荷载精确到量程的0.1%

,,。

6.1.1.2测量变形精确到总变形的1%且对于总变形小于2mm时应精确到0.02mm

试件的支座垫块要求见/—中。

6.1.1.3GBT5032920125.3.2

ㅤㅤㅤㅤ

6.1.2试件

试件的最小长度应为试件截面高度的倍。

19

6.1.3试验步骤

/—。,

抗弯测试的试验步骤按中进行测试结束后应详细记录实际的破坏位

GBT5032920125.4

,,,

置和破坏特征并立即在靠近破坏处的位置取样进行含水率的测试含水率试验方法按照

/—中进行。

GBT2689920115.2

6.1.4计算结果

纯弯矩区段内的纯弯弹性模量()按/—中进行计算。

6.1.4.1EmGBT5032920125.5.1

全跨度内的表观弯曲弹性模量(,,)按/—中进行计算。

6.1.4.2Ema1GBT5032920125.5.2

pp

抗弯强度()按/—中进行计算。

6.1.4.3fmGBT5032920125.5.4

6.2剪切试验

6.2.1试验设备

6.2.1.1加载设备的测读荷载精确度要求见6.1.1.1。

6.2.1.2测量变形的精确度要求见6.1.1.2。

6.2.2试件

,。

6.2.2.1对于剪切弹性模量的测试其试件的要求见6.1.2

2

/—

LYT29172017

,,,

6.2.2.2对于顺纹剪切强度的测试其试件的宽度不宜小于140mm高度不宜小于460mm长度为高

度的倍倍。

7~8

6.2.3试验步骤

6.2.3.1剪切弹性模量

,

先按照和测得试件的纯弯弹性模量后再按照图测得试件的表观弯曲弹性模量

6.1.36.1.4Em1

,,,。

E,,并计算相应的剪切弹性模量其整个加载时间宜接近300s且不应小于180s

ma2

pp

图表观弯曲弹性模量的测试示意图

1

6.2.3.2顺纹剪切强度

,,

试件采用对称两点匀速加载两加载点间的水平净距离不应小于150mm测试跨距为试件高度的

,。。

倍倍如图所示同一侧加载铁块与支撑垫块的水平净距离不应小于倍的试件高度整个加

5~622

ㅤㅤㅤㅤ

,。

载时间宜接近300s且不应小于180s

单位为毫米

图顺纹剪切强度的测试示意图

2

,,,

测试结束后应详细记录实际的破坏位置和破坏特征并立即在靠近破坏处的位置取样进行含水

,/—。

率的测试含水率试验方法按照中进行

GBT2689920115.2

6.2.4计算结果

()。

剪切弹性模量按式计算

6.2.4.11

2

kh

G

…………()

G=1

2é11ù

lê-ú

1êú

ëE,,Eû

ma2m

pp

3

/—

LYT29172017

式中:

———,(),;

剪切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斯卡应记录到位有效数字

GMPa3

———,;

k截面的剪切形状系数矩形截面取值为1.2

G

———,();

h试件截面高度单位为毫米mm

———(/—),();

l测量纯弯弹性模量的标距见GBT503292012中的第5.5.1部分单位为毫米mm

1

———,(),();

E,,表观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斯卡MPa其计算方法见式2

ma2

pp

———,()。

Em纯弯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斯卡MPa

3

lΔF

1

…………()

,,

Ema2=2

pp48IΔw

式中:

———,(),;

E,,表观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斯卡应记录到位有效数字

ma2MPa3

pp

———(),();

l测量跨距图单位为毫米

11mm

———,();

ΔF加载比例极限范围内的上限荷载和下限荷载之差单位为牛顿N

34

———(/),();

I结构用集成材的横截面惯性矩I=bh12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

———,()。

ΔwΔF相对应的中点挠度单位为毫米mm

()。

顺纹剪切强度按式计算

6.2.4.23

3Fmax

…………()

=3

fv

bh

4

式中:

———,(),;

顺纹剪切强度单位为兆帕斯卡应记录到位有效数字

MPa3

fv

———,();

Fmax最大载荷值单位为牛顿N

———,();

b试件截面宽度单位为毫米mm

ㅤㅤㅤㅤ

———,()。

h试件截面高度单位为毫米mm

,。,

剪切破坏应位于截面高度中间层位置且沿长度方向开展对于其他破坏形式均不属于剪切破坏

,。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