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656.1-2023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规范 第1部分:设计要求
DB61/T 1656.1-2023 Intelligent Rail Express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 Part 1: Design Requirem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咸新区城市管理与交通运输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起草人:
- 张建军、甘旭、杨艺帆、石锐、李博、唐红军、王轩、李文慧、杜飞、张晋、孟虹如、杨恒艳、韩浩、相旭、张坤、洪翔、侯勉望、曹文丽、向书帆、任超、李素玮、王小可、李卫超、赵春光。
- 出版信息:
- 页数:4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5.020
CCSS4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656.1—2023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规范
第1部分:设计要求
Codefor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autonomous-railrapidtransitsystem—
Part1:Designrequirements
2023-03-15发布2023-04-15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656.1—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3
4总体要求......................................................................................................................................................4
5运营组织......................................................................................................................................................5
6交通组织......................................................................................................................................................6
7车辆..............................................................................................................................................................7
8虚拟轨道与道岔..........................................................................................................................................9
9车辆运行安全范围....................................................................................................................................10
10线路..........................................................................................................................................................10
11路基与路面..............................................................................................................................................15
12桥涵与隧道..............................................................................................................................................16
13车站建筑及结构......................................................................................................................................17
14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20
15机电设备..................................................................................................................................................23
16交通信号、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28
17运营控制中心..........................................................................................................................................29
18车辆基地..................................................................................................................................................30
19环境设计..................................................................................................................................................35
20标识系统..................................................................................................................................................36
21节能环保..................................................................................................................................................36
参考文献..........................................................................................................................................................38
I
DB61/T1656.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61/T1656《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规范》的第1部分。DB61/T1656已经发
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设计要求;
——第2部分:施工质量验收;
——第3部分:初期运营基本条件;
——第4部分:运营管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咸新区城市管理与交通运输局、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
公司、中铁四院集团新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铁路职业技术
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军、甘旭、杨艺帆、石锐、李博、唐红军、王轩、李文慧、杜飞、张晋、
孟虹如、杨恒艳、韩浩、相旭、张坤、洪翔、侯勉望、曹文丽、向书帆、任超、李素玮、王小可、李卫
超、赵春光。
本文件由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电话:029-85705275
地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征和四路2168号自贸产业园5号楼A、D栋3-5层
邮编:710003
II
DB61/T1656.1—2023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建设与运营管理规范第1部分: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以下简称智轨)系统总体要求、运营组织、交通组织、车辆、虚拟轨
道与道岔、车辆运行安全范围、线路、路基与路面、桥涵与隧道、车站建筑及结构、通风空调、给排水
及消防、机电设备、交通信号、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运营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环境设计、标识系统
和节能环保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轨系统设计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所有部分)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
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货运符号
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10001.10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0部分:通用符号要素
GB1007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22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846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GB/T17467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
DB61/T1656.1—2023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
GB/T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T51150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规范
GB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GB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
GB550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
GB55014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6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GB55020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
GB550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
GB550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CJJ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166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83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
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221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T236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JGJ476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
2
DB61/T1656.1—2023
JT/T280路面标线涂料
JT/T933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BRT)站台安全门
JTG3370.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T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TB10009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建标10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T/CAMET07008电子导向胶轮系统车辆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utonomous-railrapidtransitsystem
以三编组及以上车辆作为运载交通工具,采用全轴转向、轨迹跟随控制技术,通过车载信号控制、
机器视觉控制等方式,在同一虚拟轨道上运行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3.2
车辆轮廓线vehicleprofile
以车辆最宽处横断面投影外点的连线,即为计算车辆轮廓线。
3.3
虚拟轨道virtualrail
虚拟轨道区别于传统有形的钢轨,虚拟轨道是采用感知、定位技术约束,引导车辆行驶的一种媒介。
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涂画标识线、电磁感应、高精度定位等形式。
3.4
轨迹跟随track-following
一种协同控制智轨车辆各轴转角的方法,引导前后车轮行驶在同一轨迹上,实现无刚性约束下的类
轨道运行。
3.5
车辆动态包络线vehicledynamicenvelope
计算车辆在虚拟轨道路上按规定速度运行,考虑了车辆的公差值、弹性元件变形量、车辆的震动以
及城市道路路面(混凝土或沥青)弹性变形、沉降等正常状态下运行的各种限定因素而产生的车辆各部
位横向和竖向动态偏移后的统计轨迹。
3.6
建筑安全范围constructionsafetyspace
行车道路上净高线和道路两侧侧向净宽边线组成的空间界线。
3
DB61/T1656.1—2023
3.7
变电所substation
将引入的中压交流电源降为AC400V低压电,为智轨系统动力、照明等供电的设备。
3.8
充电站chargingstation
将引入的中压交流电源降为DC750V电源,为智轨快充设备提供电源的设备。
3.9
充电轨chargingrail
智轨电车快充时,悬挂于车辆上方,经过车辆受电弓为智轨车辆充电的设施。
4总体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智轨系统应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功能合理、经济适用、节能环保。
4.1.2设计应符合政府主管部门批复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
4.1.3整体工程应结合城市规划及景观要求设计,体量应简约,结构形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车站设
计以简易化、轻量化为原则。
4.1.4智轨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组成部分,应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便捷换乘。
4.1.5智轨系统设计应注重与道路交通的关系。
4.1.6智轨项目的设计年限分为初、近、远期。初期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为建成通车后第10
年,远期为建成通车后第25年。
4.1.7智轨项目应在不影响安全可靠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采取降低工程造价和有利于节省运营成本
的措施。
4.2道路条件
4.2.1根据智轨系统载荷特征,智轨系统通行的道路等级应达到CJJ169要求的主干路及以上等级道
路。在整体工程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符合通行条件的既有道路或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进行道路的改造或新
建,并按照第11章的设计要求执行。
4.2.2智轨专用车道区间宽度一般为3.75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3.5m。
4.3客流预测
4.3.1智轨系统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应开展客流预测工作,提出日客运量、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客流强
度、周转量、平均运距等指标,作为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4.3.2客流预测工作、方法与内容应符合GB/T51150的规定。
4.4运量等级
智轨系统适用于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不大于1.2万人次/h的线路,初期客流强度不应小于0.1万人
次/公里·日。
4
DB61/T1656.1—2023
4.5建设条件
智轨系统宜选择红线宽度不小于40m的道路敷设。
5运营组织
5.1一般规定
5.1.1运营组织设计应根据预测客流规模、工程建设条件、客流特征等因素,明确运营需求,确定系
统的运营规模、运营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
5.1.2运营规模应在满足乘客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做到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和运
营成本。
5.1.3运营模式应明确列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辅助系统和人员组织等内容的管理模式,使系统功
能和运营需求紧密结合。
5.1.4运营状态应包含正常运营状态、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系统的运营必须在能够保证
所有使用该系统的人员和乘客以及系统设施安全的情况下实施。
5.2运营规模
5.2.1智轨设计运输能力应在分析预测客流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沿线规划性质和客流特征、客流断面
分布特征、客流风险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并应满足相应设计年限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的需要。
5.2.2采用半独立路权的系统远期高峰小时最大列车开行对数不宜大于20对/h,采用独立路权的系统
远期高峰小时最大列车开行对数可以增加。
5.2.3车辆配属数量应根据运能与运量的匹配要求,以及检修车辆和备用车辆的数量要求,按初期需
要进行配置。当线网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新线设计可与相交运营线路的运营组织方案相匹配或按近期需
要配车。
5.2.4列车编组数应分别根据预测的初期、近期和远期的客流量,综合车辆选型、行车组织方案、技
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期、近期宜采用相同的编组,当远期车辆编组数与初、近期不同时,应按远期车辆
的扩编要求预留条件。
5.2.5列车的旅行速度应根据列车技术性能、线路条件、车站分布和客流特征综合确定。设计最高运
行速度为70km/h的系统,旅行速度不宜低于20km/h。
5.2.6各设计年限的列车运行间隔,应根据预测客流量、列车编组及列车定员、系统服务水平、系统
运输效率等因素综合确定。非独立路权系统初期高峰小时最小列车运行间隔一般不大于6min,平峰时
段最大列车运行间隔不宜大于10min;近、远期列车运行间隔应根据客流需求与服务水平确定。
5.3运营模式
5.3.1智轨列车在正线上应采用双线、右侧行车制。南北向线路应以由南向北为上行方向,由北向南
为下行方向;东西向线路应以由西向东为上行方向,由东向西为下行方向;环形线路应以列车在外侧线
路的运行方向为上行方向,内侧线路的运行方向应为下行方向。
5.3.2智轨应设运营控制中心,负责对智轨列车运行进行统一调度指挥。运营控制中心有关信息宜上
传市级公共交通管理平台。
5.3.3在客流断面变化较大的区段宜组织区段运行。
5.3.4列车通过平交路口时的通过速度不宜大于30km/h,并保证列车在通过路口前的瞭望距离大于
驾驶员反应时间及施加常用制动所需要的距离。在与地面交通混行的区段应按照地面道路的限速规定运
行。
5
DB61/T1656.1—2023
5.4运营管理
5.4.1运营管理机构的设置,应结合智轨网络运营管理功能要求,满足线路运营管理任务的需要,并
应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合理的人员安排和组织机构设置,实现系统的安全、高效、节能运营。
5.4.2运营机构和人员数量的安排应本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精简机构和人员;初
期运营定员控制在10人/km~20人//km,后期线路运营定员可逐渐减少。
5.4.3智轨运营时间应根据客流出行特征以及城市其他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综合确定,不宜小于15h。
5.4.4运营管理机构应对不同的运营状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程和规章制度,确保在正常、非正常和紧
急状态下的运营。
5.4.5车站票务系统应兼容城市公交一卡通和电子支付等方式。
5.4.6车站内应设醒目的各类导向标志及必要的信息系统,引导乘客安全集散和换乘。
6交通组织
6.1路权模式
智轨系统的路权模式分为独立路权、半独立路权和混合路权三种模式。路权模式的选择应考虑运能、
旅行速度、道路资源、舒适性等因素。在道路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独立路权模式。
6.2路段
6.2.1一般规定
智轨系统线路布置分为路中模式、路侧模式和双向同侧式三种形式。同一线路原则上采用同一种布
置形式,对于包含不同布置形式的线路应对不同布置形式间的转换进行有效过渡。
6.2.2路中布置
沿线两侧道路交通出行量较大时宜采用路中布置。
6.2.3路侧布置
在设有辅道的道路宜采用路侧布置,同时需要增设辅道开口,将普通公交、出租车、临时停靠的社
会车辆引导进辅道,减少对智轨系统的干扰。
6.2.4双向同侧布置
在一侧为滨河、湖、海或公园且没有大的交叉口的路段宜采用双向同侧布置。
6.3平交路口
6.3.1应结合城市道路具体路段的交通组织模式,综合社会车辆行车需求和车流量大小,并充分考虑
智轨行车安全,进行交通组织的合理规划。
6.3.2智轨系统应减少平面交叉,平面交叉间距不宜小于500m。
6.3.3平交路口的信号优先应针对相交道路等级、路口车流量、智轨系统和其它社会车辆的通行需求、
智轨系统运行安全及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信号绝对优先或相对优先的信号控制方式。
6.4行人过街
行人过街方式应充分考虑乘坐智轨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所在路段的交通繁忙程度和商业开发程度。
6
DB61/T1656.1—2023
7车辆
7.1一般规定
7.1.1智轨车辆采用虚拟轨道及智能识别系统进行导向,同时可兼备人工驾驶功能。应按照技术成熟
先进、性能安全可靠、便于管理维修、经济耐用的原则进行选型。
7.1.2车辆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最大限度防止火灾发生,使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不使用燃
烧后散发有毒气体的材料。
7.1.3车辆应采取减振及降噪措施,减小车辆噪声和对环境的影响。
7.1.4车辆应确保在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并应具备故障、事故和灾难情
况下对人员和车辆实施救援的条件。
7.1.5车辆主要技术规格见表1。
表1车辆主要技术规格表
单位为毫米
项目参数
车长(三编组)≤32000
外形尺寸
车宽2650
(整车)
车高≤3600(含车顶设备)
轴距≤7000
车厢内高≥2100(低地板区)/1850(司机室)
客室地板面高度≤350
乘客门净宽≥1300
乘客门净高≥1850
客室通道宽≥750
受电弓工作时车辆高度范围3900~4850
7.1.6车辆使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环境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正常工作海拔不超过1200m;
2)大气温度在-25℃~45℃之间;
3)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均最低气温25℃);
4)列车应能经受风、雨、雾、冰、霜、沙的作用,以及空气中的酸雨、灰尘、碳、铜、臭氧、
硫化物、二氧化硫的侵蚀,能防止虫蛀,特别是啮齿类动物的侵害。并能防霉以及不受洗
车清洁剂的影响。
注:当环境条件超出上述条件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b)供电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智轨车辆通过车载储能系统进行供电或采用其他供电方式;
2)在采用车载储能系统供电情况下,车辆通过受电弓或充电枪进行充电;
3)枪式充电电压范围应为DC500V~DC800V;
4)受电弓充电应符合表2的规定;
5)在采用其他供电方式的情况下,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7
DB61/T1656.1—2023
表2受电弓充电参数表
参数指标参数值
正常工作电压范围DC450V~DC900V
最大充电电流1000A
接触压力70N~120N
7.2车辆性能
7.2.1车辆应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通过曲线,并在救援车牵引的工况下,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通过规
定的曲线区段。
7.2.2载荷工况宜采用下列类型:
a)空车载荷(AW0):整备状态下的车辆自重;
b)满座载荷(AW1):固定座席满员的载重与空车载荷之和;
c)额定载荷(AW2):可站立面积按6人/m2(含固定座席满员)的载重与空车载荷之和;
d)超员载荷(AW3):可站立面积按8人/m2(含固定座席满员)的载重与空车载荷之和,AW1~
AW3载荷的设计人均重量宜采用60kg/人。
7.2.3车辆在平直道路,以最大转矩牵引,AW2载荷条件下,牵引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车辆牵引性能表
性能指标性能值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70km/h~80km/h
起动平均加速度(0km/h~40km/h)≥1.0m/s²
起动平均加速度(0km/h~最高运行速度)≥0.7m/s²
7.2.4车辆应具有下列制动性能:
a)在AW2工况下,在平直干燥路面情况下,车辆在最高运行速度,从给制动指令到停车时,平
均减速度为:
1)最大常用制动时不低于2.0m/s2;
2)紧急制动时不低于2.8m/s2。
b)在AW2工况下,在平直干燥路面情况下,列车在运行速度为30km/h时,从给制动指令到停
车时,制动距离不大于10.5m。
7.2.5车辆具有的故障运行能力为:
a)车辆在AW0载重和正线最大坡道状态下,当牵引动力损失1/2时,在最大坡道上启动并能以
限速20km/h运行;
b)车辆在AW3载重和正线最大坡度情况下,当牵引动力损失1/2时,能启动维持运行到下一站
清客并回库。
7.2.6车辆应符合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RAMS)要求。
7.2.7安全与应急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当利用区间道路为应急疏散通道时,列车车辆应配置专用下车设施,且组成列车的各车辆之间
应贯通。端门和贯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600mm,高度不应小于1800mm;
b)列车应设置报警系统,客室内应设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乘客紧急报警装置应具有乘务员与乘
客间双向通信功能。当采用无人驾驶运行模式时,报警系统设置应符合GB55033的规定;
8
DB61/T1656.1—2023
c)客室车门系统应设置安全联锁。应确保车速大于5km/h时不能开启,车门未全关闭时不能启
动列车。
7.3制式及编组
7.3.1智轨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多种模块组成,通过模块端部的铰接装置形成智轨列车。
7.3.2智轨模块宜采用100%低地板。
7.3.3智轨列车宜采用的基本组成为:
=Mc1+Tp+Mc2=
注:
Mc——带司机室的动力模块;
Tp——带受电弓的无动力模块;
=——救援车钩的安装接口;
+——车间连接装置。
7.3.4加长电车应按与之匹配的模块进行组合。
7.4车辆主要系统
7.4.1车辆主要系统包括牵引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制动系统、照明系统、控制与诊断系统、智能控
制系统、通讯、广播与信息显示系统,具体要求应符合T/CAMET07008的规定。
7.4.2车辆可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碳钢等车体材料。
7.4.3车体的设计使用寿命不应少于25年。
7.4.4客室侧门数量应满足客流高峰时段乘客在规定的停站时间内上下车的需要。
7.4.5客室坐席可采用横向或横纵向结合的布置形式。
7.4.6辅助供电系统应满足紧急负载用电30min的要求。
7.4.7空调系统具备制冷、通风、采暖的功能。
7.4.8与道路交通混行的列车,应具备道路交通法规要求的前照灯、示宽灯、方向指示灯、尾灯和后
视设备。
7.5列车编组
7.5.1列车编组应结合高峰客流、车辆定员、发车间隔、路口通过时间等因素综合比选后确定,并预
留一定的运能余量。
7.5.2初、近、远期的编组宜保持一致或有序过渡。
7.6列车定员
列车定员应根据车辆座椅布置和有效空余地板面积进行计算,有效空余地板面积每平方米站立人数
标准宜采用定员5人和超员7人。
8虚拟轨道与道岔
8.1虚拟轨道(标识线型式)
当虚拟轨道采用标识线时宜采用反光型白色道路标识进行标记,涂料应符合JT/T280的规定,基本
性能宜满足:
a)涂料在喷涂、刮涂、甩涂、成型时,施划性能应良好;
9
DB61/T1656.1—2023
b)干燥后,涂层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粘胎等现象,颜色均匀一致;
c)耐磨性不大于80mg;
d)亮度因数不小于0.8(白色);
e)在水中浸泡24h应无变色、起皱、起泡、开裂等现象;
f)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泡24h应无变色、起皱、起泡、开裂等现象。
8.2标识线尺寸
虚拟轨道标识线尺寸应符合T/CAMET07008的规定。
8.3虚拟道岔
8.3.1虚拟道岔以圆曲线代替,半径应结合具体线路条件进行特殊设计。
8.3.2车站附近设置虚拟道岔时,道岔圆曲线与正线的切点距车站端部不宜小于15m。
9车辆运行安全范围
9.1智轨系统应根据车辆的运行工况,确定相应的车辆运行安全范围。车辆运行安全范围包括车辆动
态包络线、建筑安全范围。
9.2车辆中心沿预设轨迹行驶时,在±300mm偏离预设轨迹内,车辆的动态包络线宽度应符合表4的
规定。
表4车辆的动态包络线宽度
单位为米
转弯半径动态包络线宽度
R30~R15≤5
R60~R30(不含)≤4.5
R80~R60(不含)≤4
R120~R80(不含)≤3.75
R120(不含)以上≤3.5
9.3运营区土建工程和机电设备的设置应符合相应的运营安全范围控制要求。车辆在各种运行状态下,
应不发生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运营区内任何固定的或可移动物体之间的接触。
9.4建筑安全范围应为行车道路上净高线和道路两侧侧向净宽边线组成的空间界线。
9.5建筑安全范围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9.6建筑安全范围内最小净高应满足车辆通行的要求。
推荐标准
- DB31/ 540.3-2013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第3部分:展览场馆 2013-07-29
- DB65/T 3715-2015 荒漠肉苁蓉种子质量分级及检验技术规程 2015-04-01
- DB31/ 720-2013 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2013-08-21
- DB65/T 3716-2015 荒漠肉苁蓉制种技术规程 2015-04-01
- DB31/ 717-2013 涤纶长纤维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2013-08-21
- DB65/T 3717-2015 北疆沙地无灌溉人工林管护技术规程 2015-04-01
- DB65/T 3718-2015 新疆地区盐碱地甜高粱栽培技术规程 2015-04-01
- DB31/ 718-2013 针织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2013-08-21
- DB31/T 716-2013 三相异步电动机高效再制造技术规范 2013-08-21
- DB65/T 3714-2015 荒漠肉苁蓉种子带生产技术规程 20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