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478-2005 谷物条播机 试验方法

GB/T 9478-2005 Testing methods of sowing in lin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9478-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10-24
实施日期
2006-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杨兆文、曹文虎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3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60.30

Bg1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478-2005

代替GB/T9478-1988

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

Testingmethodsofsowinginlines

(ISO7256-2:1984,MOD)

2005-10-24发布200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9478-2005

目叮舌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7256-2:工984《播种机械试验方法第2部分:种子条播机)}(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7256-2;1984重新起草。

考虑到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如下修改:

—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准,但所引用的我国标准并非等同采用国际

标准;

—增加了排肥性能的试验和种子破碎率以及机组稳定性测定等内容;

—增加了有关滑转率、滑移率术语;

—增加了田间试验时滑转率、滑移率对排种驱动轮转速的影响的计算公式;

—在4.2.2中增加了种子与肥料的称量精度的内容;

—增加了各行排量一致性和总排量稳定性的测试内容;

—在公式(13)中增加了注“(注:当n<30时,分母取n-1,当。->30时,式中分母取n)",

—在附录B中增加了田间生产试验的内容;

—增加了田间播种均匀性测定;

—增加了种子(肥料)覆土深度的测定内容;

—增加了主要零部件、易损件及易变形件的测定;

—增加了附录D试验用主要仪器和工具的内容。

这些技术性差异已编于正文中并在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增加了国家标准前言;

—用小数点“.”替代国际标准用作小数点的“,”;

—将4.1.2的注直接写人正文中;删除了4.1.2c)的注“播麦角的播种机,’;

—删除了引用标准ISO333914.

本标准是对GB/T9478-1988((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9478-1988的技术差异如下

—按GB/T1.1-2000重新编写;

—增加了田间试验时滑转率对排种驱动轮转速的影响的计算公式;

—增加了播种前进速度对播种的影响的试验内容;

—删除了牵引阻力测定及功率消耗计算;

—删除了苗幅宽度、田间出苗率和播种苗行一致性测定;

—删除了部分记录表格。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兆文、曹文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9478-1988

GB/T9478-2005

引言

本标准的目的是使试验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谷物条播机有一适用的试验方法,以便在不同地区

和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可重复性试验,其主要目的是使此类任一型号的机具的试验结果都具有可比性。

该重复性试验条件限定了进行规定性试验的测定次数和田间试验的内容。但这些试验也可按试验

机构和生产厂的要求进行选择。

本试验方法考虑到种(肥)类型,种(肥)箱中种子(肥料)面的高度,播量的调节,地面的坡度及土地

表面状况(颠簸)的影响。

GB/T9478-2005

谷物条播机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物条播机的试验方法,包括挂接在主机上的条播机。

本试验方法可用于复验试验性能的测定,因此可获得涉及下述各影响因素时的数值和图表的比较

结果:

—种子类型;

—前进速度;

—种子箱中种子(肥料)面的高度;

—播量调节;

—地面坡度;

—地表状况(颠簸)。

选择性试验(见附录B)可增补对采用处理后种子播种效果和施肥效果的试验方法

规定性试验没有给出播种现场种子分布的真实情况。

注:GB/T6973涉及到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667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一

GB/T6973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GB/T6973-2005,ISO7256-1:1984,MOD)

GB/T9482农业机械和设备散装物料机械装载尺寸(GB/T9482-2005,ISO5699:1979,IDT)

GB10395.9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

(GB10395.9-1996,idtISO4254-9:1992)

JB/T7874种植机械术语

ISO3534统计学词汇和符号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脊物杀播机seeddrillsforsowinglines

见JB/T7874

3.2

排种装置feedmechanism(ofseed)

该装置将种子从种子箱中按一定的排量连续输送人开沟器所开的沟内。

排种fflowrate(ofseed)

排种器单位时间播出的种子量。

GB/T9478-2005

播种fapplicationrate(ofseed)

单位播种长度或单位播种面积所播种子的量,以质量或容量表示。

3.5

种子箱高度hopperheight

种子箱内部高度H,H应为排出口最低边至种子箱顶部最低边的垂直距离。

滑移率skiddingrate

播种机在田间作业中,传动(地)轮运转时,相对于地面的滑移程度,按公式(1)计算

S一2nRn

又100一“··。··。·····……(1)

2zRn

式中:

S,-滑移率,单位为百分率(%);

S—传动轮走过的实际距离,单位为米(m);

R—传动轮半径(刚性轮测轮子的外缘,不计轮缘外凸出物;橡胶轮测量轮胎承载后的静半径),

单位为米(m);

n—传动轮在路程S内的转数

3.7

滑转率slippagerate

以驱动轮为传动轮的播种机,在田间作业中传动轮运转时相对于地面的滑转程度,按公式((2)计算。

2nRn一S,__

of=--下丁-不入1VV·……”·········……(2)

乙兀Kn

式中:

凡-滑转率,单位为百分率(%)。

4一般试验条件

4.1条播机

4.1.1抽样

进行试验的样机可由试验机构会同生产厂家抽取

试验样机应符合生产厂按要求编写并提交试验机构的技术规范。如条播机试验与主机试验联合进

行,则所抽取的条播机应附于被试验的主机上一起试验。

4.1.2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附在试验报告中,应按照使用说明书中规定使用条播机,使用说明书应至少给出下列

内容:

a)最大工作速度以千米每小时((km/h)或米每秒(m/S)表示;

b)条播机能播的种子(肥料)类型;

c)条播机有几种互换装置(包括可更换各种型式排种(肥)装置的类型);

d)排种装置对每种类型种子(肥料)的最大和最小的允许排种(肥)量;

e)播某种类型的种子(肥料)所需要的附属装置;

f)装有充气轮胎的条播机或主机的充气压力。

4.1.3技术检验规范

对生产厂提供的条播机技术特性应进行检查并记人试验报告,在对比制造厂提供的播量数据和室

内播量试验结果时,应注意制造厂提供的数据已针对轮子打滑作了校正。

z

GB/T9478-2005

4.1.4悬挂式播种机应进行机组稳定性测定,其纵向稳定性储备利用系数为X,轮式拖拉机组X小于

或等于。.4,履带式拖拉机组X小于或等于。2,

按式(3)计算纵向稳定性储备利用系数X,将结果记人试验报告。

Gb

X=—·”.············一(3)

1Va

式中:

G-悬挂式播种机的使用质量,单位为千克((kg);

W—拖拉机使用质量,单位为千克((kg);

b—运输状态时G对拖拉机驱动轮轴的力臂,单位为毫米(mm);

.-W对拖拉机驱动轮轴的力臂单位为毫米(mm),

4.2试验用肥料和种子

4.2.1种子和肥料类型

除条播机制造厂已指明外(试验报告中注明),用下列4种类型的种子进行性能试验。

a类:形状规则的一般尺寸种子(如小麦);

b类:小型圆粒种子(如三叶草或首稽草);

c类:轻的带芒种子(如黑麦草籽);

d类:大粒形状不规则的种子(如大豆)。

试验用肥料应符合条播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如制造厂认为其条播机不适应播某一种或某几种类型种子,则可取消对这些种子的试验。但应记

人试验报告。

注:用于规定的复验性试验的种子不应为改善其物理特性进行任何处理(消毒剂或其他物品)

4.2,2物理特性

试验用种子应符合通用的商业质量,对试验用种子进行测定:外形尺寸、容积质量、千粒质量、含水

量、自然休止角、破损率、种子净度、发芽率等

测量试验用肥料的容积质量、含水量、自然休止角。

种子与肥料的称量精度不低于。.19,测定不少于3次,求其平均值。

5规定性试验”

5.1试验类型(见附录A)

这些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测定排种(肥)能力、排量的稳定性、排量均匀性以及播量的均匀性

这些试验应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静态试验;

—动态试验。

5.1.1静态试验

条播机处于静止状态,将播种机架起,使地轮轮缘离开地面驱动轮置于驱动装置上,以与实际作业

速度相同的速度驱动,这是条播机在没有打滑情况下的理论前进速度。

51.2动态试验

条播机以恒速行驶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条播机以正常作业速度行驶,按规定的排种量进行播种,

在条播机通过时,种子落在放置在地面上涂有粘胶的条状板(或铺在地面的沙带)上,或用观察或声学的

方法检测。

”选择性试验见附录Be

GB/T9478-2005

5.2排种器与地表面间距离

注意应将排种器置于铺有粘胶板的地表面上方,其平均距离应符合作业的实际状况。

5.3试验项目

5.3.1排种(肥)f的均匀性

试验应在机具静止状态下进行,排出的种子(肥料)应收集在置于每个排种装置或开沟器下方的容

器内,田间播种均匀性见附录B.2.4

5.3.2播f的均匀性

如播种机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试验。为了形成条播机和地面相对位移的关系,可采用适当方法,例

如用粘胶的长条带或板(或沙带),通过开沟器的下方,以不计条播机行走打滑的理论速度与条播机移动

相反的方向移动种子应沉落在长条板卜(或沙带上),计算试验结果,该方法应记人试验报告中。

如播种机是在动态下进行试验,则播种机应在放置固定粘胶板的地表面(或沙带)上方移动,种子应

沉落在长条板上(或沙带上),计算试验结果,该方法应记人试验报告中。

5.3.3颠簸情况下播f试验

颠簸模拟试验,沿着机具的每1个地轮轮辙放置1组高度在50mm,长200mm的障碍物,前面放

一长度150mm的斜台(见图1),其放置方式应能使两个轮子均能同时接触障碍物,每个行程应包括至

少3对障碍物分布于整个长度上,其设置方式为3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m(见图2).测定方法

与田间播种均匀性相同(见附录B.2.4).

50mm

图1

r,

L

厂-

{{

0丁一一

l3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