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462-2024 健身教练服务能力要求

DB31/T 1462-2024 Fitness coach service requirements

上海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1/T 1462-2024
标准类型
上海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2-05
实施日期
2024-06-01
发布单位/组织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6

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1462—2024

健身教练服务能力要求

Requirementsofservicecapacityforfitnessinstructor

2024-02-05发布2024-06-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1/T1462—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1

5健身教练要求........................................................................1

6服务流程和要求......................................................................2

7等级划分............................................................................4

附录A(资料性)健身教练服务表单示例............................................7

附录B(规范性)健身教练等级划分及评分细则.....................................12

参考文献.......................................................................16

I

DB31/T146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体育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服务标准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健身健美协会、赛菲捷(上海)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威康健身管理咨询(上

海)有限公司、上海美再晨体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驿家健身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舒华健康科技有

限公司、上海体适能体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锐星健身咨询有限公司、心淳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崇、钱俊、金龙、张国亭、王伟、何树森、张士民、朱兴亮、张良、赵宏宇、

何进胜、段宏波、庞亦君。

II

DB31/T1462—2024

健身教练服务能力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健身教练服务的基本原则,以及健身教练要求、服务流程和要求、等级划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提供健身指导服务的健身教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健身教练fitnessinstructor

在向公众提供体育健身服务为主的经营性室内场所,通过单次或多次课程,对客户进行体育健身指

导的人员。

体适能physicalfitness

身体各部位或各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如速度、反应、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软性、协调

性和敏捷性等。

4基本原则

职业化

通过规范化管理,逐步提升健身教练的职业素养,实现健身教练服务的职业化。

专业化

推动市场化运作,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和要求,实现健身教练服务的专业化。

等级化

引导市场需求,推动健身教练自愿注册并参加评定,实现健身教练服务等级化。

5健身教练要求

形象要求

5.1.1应着装整洁、合体,穿着统一制服或佩戴统一标识。佩戴的饰物不应对客户造成不适。应注意

个人卫生,避免有过重的汗味,避免使用味浓的化妆品。

5.1.2站立时,应抬头挺胸收腹,两眼平视,不倚靠器械;男士双手后背于背后,双脚开立与肩同宽,

1

DB31/T1462—2024

脚尖向前;女士双手自然下垂于体前交叉,左手放在右手上,双脚成“V”字形,膝和后跟要靠紧。

5.1.3应使用文明用语,语言清晰规范,易于理解。表情自然、亲切、热情适度。如需肢体接触,应

征得客户同意。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不应以任何理由离开客户。

5.1.4不应酗酒、服用违禁药品后上岗。工作时不应吸烟、嚼口香糖、吃东西。

资质要求

健身教练应取得以下资质之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印发、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授权机构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国

家体育行政部门授权机构颁发的职业能力培训证书;

——体育教练员系列职称;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或者省级、直辖市单项体育协会颁发的教练(员)等级证书;

——境外体育组织颁发的教练(员)证书,并经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或者本市市级单项体育协会

专业水平转换认可的;

——其他具有与所开展的体育培训运动项目相适应水平的专业指导人员资格证书。

职业道德要求

5.3.1健身教练应树立忠于职守、诚信服务的理念,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健身事业,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

5.3.2健身教练应对客户相关信息保密。

能力要求

健身教练应具备运动技术指导、能进行体适能测试以及评估、制订及实施运动计划的能力,能够指

导大众科学、安全健身,提高健康及体适能水平。能力的等级划分按第7章的规定。

6服务流程和要求

服务流程

健身教练的服务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a)问卷调查;

b)体适能测试;

c)建立客户健康档案;

d)制定运动计划;

e)运动计划执行与指导;

f)反馈与跟进。

问卷调查

6.2.1健身教练应对客户开展健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联系电话、居住地址、紧急联系人;

——疾病史,伤病史等;

——工作类型;

——个人习惯:饮酒、吸烟等;

——每周运动频次;

2

DB31/T1462—2024

——健身需求。

6.2.2健康调查表示例,参见附录A.1。

体适能测试

6.3.1健身教练应对客户开展体适能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体适能测试内容包

括但不限于:

——柔韧性测试;

——平衡性测试;

——心肺耐力测试;

——肌力及肌耐力测试;

——体位评估。

6.3.2体适能测试表示例,参见附录A.2。

建立客户健康档案

6.4.1健身教练应根据问卷调查和体适能测试结果建立客户健康档案。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身体状况,心率、血压、体脂成分、体重指数等;

——柔韧性/平衡性;

——心肺耐力;

——肌肉力量/肌肉耐力;

——体位评估。

6.4.2健康档案示例,参见附录A.3。

制定运动计划书

6.5.1健身教练应根据体适能测试结果以及客户训练目标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书。运动计划分为适应

期、进步期、巩固期三个阶段。

——适应期:一般为6周,训练重点在力量、心肺、柔韧、肌耐力,养成运动习惯。

——进步期:一般为3个月~4个月,进一步提升身体各机能,根据客户目标增加减脂或增肌计

划。

——巩固期:一般为3个月,达成计划目标并巩固。

6.5.2运动计划书示例,参见附录A.4。

运动计划执行与指导

6.6.1健身教练应提前准备好训练课程,确认器材的状态,并告知客户训练的主要内容、时长以及注

意事项,包括客户的着装、需要携带的装备等。健身教练按照计划的内容开展训练,在训练课程中应:

——提供训练项目的讲解和动作示范,纠正客户的错误动作;

——关注客户体能状态,为客户提供安全保护;

——记录客户训练情况,完成客户的健身日志。

6.6.2健身日志示例,参见附录A.5。

反馈与跟进

6.7.1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运动训练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6.7.2安排客户参加体适能测试宜每2周一次,并根据训练情况及形体变化,总结这段时间客户的提

升和不足,必要时调整健身目标和计划。

3

DB31/T1462—2024

7等级划分

等级评定

7.1.1健身教练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按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各级教练的专业知识、能力

要求依次递减,高级别覆盖低级别要求。

7.1.2经健身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第三方机构可从事健身教练等级划分评定工作,按照申请、资质审

核、考核、公示公告、发证的程序进行。等级评定有效期1年。

7.1.3等级划分按7.2的要求进行,评定得分按附录B进行。

7.1.4健身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评定结果对健身教练等级进行调整,遇到以下情况应对健身教练等级进

行降低等级或取消等级处理:

——发生违法行为;

——服务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辱骂、打架斗殴、欺凌、诈骗等行为;

——被消费者投诉,且经查证投诉事实成立的;

——泄露企业及客户信息或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

——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不规范行为。

必备条件

7.2.1三级健身教练

应具备如下条件:

——应在上海市行业组织平台注册;

——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在本市从事健身服务工作满1年;

——健身教练与健身场所签订劳动合同;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

——1年内未被客户有效投诉;

——按附录B进行评定所得分数不低于60分。

7.2.2二级健身教练

应具备如下条件:

——应在上海市行业组织平台注册;

——取得三级健身教练满1年;

——健身教练与健身场所签订劳动合同;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

——1年内未被客户有效投诉;

——按附录B进行评定所得分数不低于75分。

7.2.3一级健身教练

应具备如下条件:

——应在上海市行业组织平台注册;

——取得二级健身教练满2年;

——健身教练与健身场所签订劳动合同;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

——1年内未被客户有效投诉;

4

DB31/T1462—2024

——按附录B进行评定所得分数不低于85分。

专业能力

7.3.1三级健身教练

7.3.1.1三级健身教练应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能够初步完成体适能测试与评估,并根据客户的健康

与体适能水平以及运动目标制订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指导、监督客户完成运动计划。专业知识包括但不

限于:

——运动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体适能测试与评估;

——健身运动计划制定与实施。

7.3.1.2三级健身教练应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熟练使用常见器械,并能准确规范的示范和讲解。专

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

——抗阻训练技术;

——伸展练习技术;

——有氧运动训练技术。

7.3.2二级健身教练

7.3.2.1二级健身教练应具备较广的专业知识,能够进行健康相关的运动测试执行、分析评估,并根

据客户的健康与体适能水平以及运动目标制订个性化的、周期性的运动计划,指导、监督客户安全、有

效地完成运动计划,必要时调整运动计划。在达成三级健身教练要求的基础上,额外掌握如下专业知识:

——运动营养学;

——运动心理学。

7.3.2.2二级健身教练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更全面的运动技术指导,熟练使用常见器械及多样化

器械,并能准确规范的示范和讲解,必要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实施心肺复苏(CPR)。

7.3.3一级健身教练

7.3.3.1一级健身教练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为特定人群,包括青少年、特殊时期的女性以及

老年人,进行健康相关的运动测试执行、分析评估,制订运动计划,并指导、监督实施;掌握常见运动

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在达成二级健身教练要求的基础上,额外掌握如下专业知识:

——特殊人群的健身运动;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7.3.3.2一级健身教练应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能进行竞技体适能训练的动作运动技术指导,以及动

态伸展练习的动作技术;熟练使用常见器械及多样化器械;利用运动、放松手段进行运动损伤预防、体

态纠正、功能障碍改善、动作模式的重新建立、运动控制的增强。必要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实施心肺复苏(CPR)。在达成二级健身教练的要求基础上,额外掌握爆发力、灵敏性、速度、平衡性

训练技术。

身体素质

7.4.1健身教练的体能测试应满足以下要求:

——男子:坐姿体前屈静力性伸展5s、俯卧撑40次、徒手下蹲60次;

——女子:坐姿体前屈静力性伸展5s、俯卧撑15次、徒手下蹲40次。

7.4.2健身教练的体脂率或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标,两指标符合其一即可:

5

DB31/T1462—2024

——体脂率:男子不高于20%,女子不高于25%;

——身体质量指数(BMI):18.5≤BMI≤23.9。

6

DB31/T1462—2024

A

A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