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804-2009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DB63/T 804-2009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06月
-
2023年02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备案号:25394-2009DB63DB63
准标方地省海青
DB63/T804—2009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2009-06-09发布2009-07-01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804—2009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归口。
本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规范由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湟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祁生源、李新苗、张宇卫、张剑、米存海、刘得国、沈国琴、徐淑华、王淑英、
乌英其美格。
I
DB63/T804—2009
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油菜角野螟老熟幼虫基数、成虫基数、幼虫系统调查,预测预报技术和虫情信息发布。
本规范适用于油菜角野螟监测预报。
2术语与定义
2.1
预测
指对研究对象的未来状态进行预计和推测。
2.2
发生期预测
指预测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某种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为害期。
2.3
发生量预测
指预测有害生物的发生数量或田间虫口密度。
2.4
短期预测
是指7天~20天内对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的预测。
2.5
中长期预测
是指31天~365天内对发生趋势和发生范围的预测。
3油菜角野螟生活史
3.1形态特征
3.1.1成虫
体长11mm~13mm,翅展28mm左右。体黄褐色,头圆形黄褐色,触角微毛状,下唇须向前平伸,
第1节、第3节末端具褐色鳞。下鄂须白色。胸部、腹部背面浅黄色,下侧具白鳞。前翅浅黄色,翅外缘
具暗褐色边缘,翅后缘有宽边。后翅浅黄褐色。边缘生褐曲线。
3.1.2卵
卵粒直径0.8mm~1.0mm。初产时淡黄色或米黄色,经24小时后变为桔黄色或杏黄色。
3.1.3幼虫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体黄绿色,背中线为一黄色纵带,头部黑色,中后胸及腹
部第9节各有4个黑色毛片排成一排;腹部1节~8节背面各有6个黑色毛片。尾节背面有两个黑斑。腹足
趾钩二序缺环式。
3.1.4蛹
蛹长10mm左右,刚蛹化时黄褐略带绿色,后变为黄褐色。
3.2发生规律
油菜角野螟1年发生1代。
3.2.1卵期
1
DB63/T804—2009
卵多产在油菜幼嫩角果或果柄上。卵块形状不规则,卵块由4粒~14粒卵组成。油菜角野螟卵发育
进度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日均温度较高时卵孵化期缩短,卵孵化期7天~15天。
3.2.2幼虫期
幼虫在油菜结荚期开始至油菜成熟期为害,幼虫钻入油菜荚內蛀食。油菜成熟期老熟幼虫在田埂草
丛下或田间2cm~4cm土层中结茧越冬,幼虫历期300天。
3.2.3蛹期
每年6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25天~35天。
3.2.4成虫期
成虫羽化出土时间从6月下旬开始,先从低海拔川水地区开始羽化,然后是高海拔的半浅半脑地区
出现羽化成虫。成虫多在夜间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交配后4天~7天进入产卵高峰期,产卵期6
天~9天。
4调查内容与方法
4.1秋季老熟幼虫基数调查
4.1.1秋季老熟幼虫基数调查时间
春油菜收获后,在土壤未封冻前进行调查。
4.1.2秋季老熟幼虫基数调查方法
选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型春油菜田及周边杂草丛生地各3块,每块面积大于等于2000m2,每块地随
机10点取样,每样点0.25m2,将样点内5cm深的土壤挖出过筛(1.5mm),拣出虫茧装入纸袋保存。
从纸袋中取出虫茧,观察外壁是否有孔洞,然后由上(羽化口处)而下轻轻剖开,检查茧内幼虫状态。
分别统计总茧数、活茧数、死茧数、空茧数,并将结果填入表中(见附录A)。
4.2春季越冬老熟幼虫调查
4.2.1春季越冬老熟幼虫基数调查时间
4月,越冬老熟幼虫化蛹之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
推荐标准
- YS/T 644-2007 铂钌合金薄膜测试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合金态铂及合金态钌含量 2007-04-13
- YS/T 65-2007 铝电解用阴极糊 2007-04-13
- YS/T 643-2007 水合三氯化铱 2007-04-13
- YS/T 641-2007 半导体器件键合用铝丝 2007-04-13
- YS/T 638-2007 彩色荧光粉用碳酸锂 2007-04-13
- YS/T 645-2007 金化合物分析方法 金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电位滴定法 2007-04-13
- GB/T 12936-2007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2007-04-16
- YS/T 640-2007 电容器用钽箔材 2007-04-13
- YS/T 639-2007 纯三氧化钼 2007-04-13
- YS/T 642-2007 阴极保护用铂/铌复合阳极丝 200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