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90-2022 稻曲病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DB33/T 2490-2022 Monograph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for rice powdery mildew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490—2022
稻曲病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orecastinginvestigationofricefalse
smut(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
2022-04-29发布2022-05-29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490—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金华市植物保护站、丽水市土肥植保能源总站、
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临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长兴县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渭根、谢子正、张发成、李阳、赵帅锋、方辉、王治海、周宇杰、柏超。
I
DB33/T2490—2022
稻曲病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曲病的调查方法、发病程度的记载项目和病情分级标准、测报资料的收集、汇总及
归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病害测报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稻曲病ricefalsesmut。
由半知菌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侵染引起的水稻穗期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水稻
孕穗中后期感染颖花、颖壳、谷粒,在灌浆乳熟期显症(出现稻曲球),又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
花病及青粉病。
3.2
稻曲球ricefalsesmutballs
稻曲病菌侵染水稻谷粒后膨大形成的球状物。
3.3
系统调查systemicinvestigation
采用定时、定点、定方法的取样调查,系统掌握稻曲病发生情况。
3.4
大田普查fieldcensus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各类型田进行的多点取样调查。
4系统调查
4.1调查时间
从水稻齐穗期或初见稻曲球,至黄熟期止,每5天调查一次。
4.2调查田块和调查方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3326.5-2013 进出口照明器具检验技术要求 第5部分:LED灯的能效 2013-11-06
- SN/T 1632.2-2013 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验方法 第2部分:PCR方法 2013-11-06
- SN/T 1738-2014 出口食品中虫酰肼残留量的测定 2014-01-13
- SN/T 1632.3-2013 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PCR方法 2013-11-06
- SN/T 3241.7-2013 进出口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检验技术要求 第7部分:储水式电热水器的能效 2013-11-06
- SN/T 0217-2014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菊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4-01-13
- SN/T 0152-2014 出口水果中2,4-滴残留量检验方法 2014-01-13
- QB/T 4668-2014 办公家具人类工效学要求 2014-05-06
- SN/T 1573-2013 出口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 小鼠生物法 2013-11-06
- SN/T 0603-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四溴菊酯残留量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