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558-2022 特色林果 红枣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DB65/T 4558-2022 Characteristic forest fruit -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jujub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0
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4558—2022
特色林果红枣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Characteristicforestandfruit—Technicalcodeforgreenproductionofchinesejujube
2022-05-09发布2022-07-01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5/T455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产业发展中心、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标准化研究院、新疆简正智信标准化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吴正保、王磊、李亚利、木合塔尔·扎热、何亚南、卢明艳、罗达、吴莹、刘敏。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
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的修改意见,请反馈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安居南
路191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产业发展中心(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黑龙江路77号)、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67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联系电话:0991-4656522;传真:0991-4656522;邮编: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产业发展中心联系电话:0991-5810117;传真:0991-5810117;邮编: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91-2818750;传真:0991-2311250;邮编:830004
I
DB65/T4558—2022
特色林果红枣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枣绿色栽培过程中产地环境、园地选择、主栽品种、栽植、树体管理、土肥水管理、
有害生物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枣的绿色栽培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枣头jujubehead
形成枣树骨干枝和结果基枝的主要枝条,由主芽萌发生长形成,一般一年萌发一次。
3.2
枣股fruitingsection
由结果基枝上的主芽或枣头一次枝上的主芽形成的短缩结果母枝,是枣头一次枝和二次枝的总称。
3.3
枣吊bearingbranch
随早春萌芽发育而成,一般在枣吊上完成开花结实过程,晚秋随落叶而脱落,故又称脱落性结果枝。
3.4
简约化栽培simplifiedcultivation
采用宽行密株的种植模式,行间生草、种植行内铺设园艺地布、机械喷药、机械采收和叶面施肥、
肥水一体化,减少技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优质、稳产、高效的目标,又称简单化或省力化栽培。
3.5
脆熟期crip-ripeningstage
果皮自梗洼、果肩开始,逐渐着色转红,直至全红。此时果实鲜艳,外观美观,果肉质地变脆,汁
液增多,具有味甜微酸,果皮变厚变硬的时期。
1
DB65/T4558—2022
3.6
完熟期whole-ripeningstage
营养物质继续积累,含糖量达最高值,果皮渐变紫红色,果柄和果实连接处的一段开始变黄。果肉
乳白色,质地逐渐变软,含水量减少,果皮出现皱缩,枣果开始自然脱落的时期。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5园地选择
5.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8℃以上,冬季极端气温不低于-28℃,有效积温3300℃~3800℃。
5.2园地准备
5.2.1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5.2.2地下水位低于1m,没有长时间积水和盐碱较轻的沙质壤土或中壤土地,土壤pH值≤8.5,总
含盐量低于0.3%。
5.2.3造林前一年秋季深翻土地30cm以上,第二年开春土壤化冻后进行土地平整。
5.3防护林带
5.3.1树种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冠高、寿命长,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
中、高大乔木和灌木树种(新疆杨、钻天杨、胡杨、沙枣等)。
5.3.2设置主、副林带,主林带应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由4行~8行树组成,副林带由2行~4行树
组成。
5.3.3防护林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8%~12%。
6主栽品种
灰枣、骏枣、哈密大枣、赞皇大枣、冬枣、蟠枣、七月鲜等。
7栽植
7.1直播建园
7.1.1培育砧木
7.1.1.1选用当年充分成熟的合格酸枣种仁,播前用水选法清除杂质及瘪粒。
7.1.1.24月上中旬播种,可选用棉花精量播种机播种,调好下种量,每穴2粒~3粒,种植穴密度
0.5m×4.0m。
7.1.1.3苗高3cm~5cm时,进行间苗,每穴保留l株。
2
DB65/T4558—2022
7.1.1.4幼苗期适当蹲苗,不旱不灌。
7.1.1.5在6月初灌头水,灌水宜在早晚进行,灌水后田内不得积水。
7.1.1.6苗高达到50cm~60cm时及时打头摘心,以保证砧木苗嫁接利用率。
7.1.2接穗采集储藏
结合冬季整形修剪,选取品种纯正、枝条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分品种采集接穗,捆绑,挂
标签,在冰窖或冷藏库中保湿贮藏。
7.1.3嫁接时期
4月份,枣树萌芽至展叶期,进行硬枝嫁接,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一年生枣头枝半木质化期间,可
进行嫩枝嫁接。
7.1.4嫁接管理
7.1.4.1采用插皮接方式
7.1.4.1.1在嫁接品种改接处剪断砧木,在横断面一侧树皮由上而下切宽为0.5cm的切口,深达木质
部,剥开皮层呈三角形裂口。
7.1.4.1.2在接口下端距下横断面2cm~3cm处,用刀向下斜切,切面成马耳形,斜面对面下端再削
长2mm~3mm的小短切面,成一字形锐尖,便于插入皮内。
7.1.4.1.3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顺木质部从已切好的砧木三角裂口处插入皮内,使接穗长削面与砧木
的木质部密接,削面上面留1mm的切面,用塑料薄膜将砧木的切口及与接穗的结合部分全部缠严,不
能透气,嫁接完成。
7.1.4.2嫁接后
7.1.4.2.1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
7.1.4.2.2根据生长情况,及时松绑。
7.2植苗建园
7.2.1苗木
7.2.1.1宜选用红枣苗圃或密植枣园中2年~3年生苗木。
7.2.1.2苗木高度≥50cm、粗度≥0.5cm;主根长度≥30cm、Ⅰ级侧根长度大于5cm、根数≥18根。
7.2.2移栽时间
4月上中旬(萌芽期)开始,开花前(5月中下旬)结束。
7.2.3起苗
7.2.3.1挖苗前40cm处截干,截干后立即用油漆涂抹修剪口。
7.2.3.2起苗时宜带上土球、保证主、侧根完整。
7.2.4移栽
7.2.4.1将规格、品种一样的苗木统一规划到一个果园。
3
DB65/T4558—2022
7.2.4.2为保证成活率,尽可能就近移栽,当天无法进行定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
7.2.4.3栽植前,平地挖宽为0.8m、深为0.6m的种植穴,将挖出的表土和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
钙或三料等充分混合后施入坑底,填入10cm~15cm的土后放入处理好的苗木,使苗木根系伸展,然
后埋土,分层踩实,并轻提苗木,使根与土密接。
7.2.4.4栽植深度以覆土略高于根颈部3cm~5cm为宜,栽植当天及时浇头水。
7.2.4.5水渗下去后,及时扶苗培土,保证根颈部位与地面相平。
7.2.4.6植苗7d后浇第二水,浇水后全沟铺膜,保墒增温,提高苗木成活率。
7.3疏密
7.3.1疏密原则
根据树龄大小每亩株数控制在55株~110株,株行距(1m~3m)×(4m~6m)。
7.3.2行间疏密
行距小于3m的枣园,采取直接伐除,或带土球、不伤根系、截干(50cm左右),移栽到枣园缺株
的地方。
7.3.3株间疏密
株距小于1m时,直接从树干基部伐除。
8树体管理
8.1树形
8.1.1自然开心形
树高2m~2.5m,无中心干,干高40cm~60cm,选留2个~4个生长健壮、长势均衡的主枝,
均匀分布空间,与地夹角控制在45°~50°。适于常规密植园。
8.1.2枣头形
树高2.5m~3m左右,干高60cm左右,中心干弯曲向上,直接着生8层~10层错落有致、上下
不重叠的结果枝组,结果枝组长0.7m~1.0m,与中心干夹角80°~90°,层间距0.3m~0.4m。适
于宽行密株枣园。
8.1.3小冠疏层形
树高2.5m~3m,干高60cm左右,全树6个或7个主枝,分三层着生在中心干上。第一层主枝3
个,主枝的水平夹角120°,主枝与中心干的夹角70°,主枝长1.0m~1.2m;第二层主枝2个,层
间距80cm,主枝长0.8m~1m;第三层主枝1个或2个,层间距60cm~70cm,主枝长60cm,三层
主枝之间不能相互重叠,其余枝条培养成辅养枝或结果枝。适于常规密度栽种模式。
8.1.4主干疏层形
树高4m~6m,干高1m左右,3层~4层主枝,第一层主枝3个或4个,基角50°~60°,每个
主枝留2个或3个侧枝,间距60cm~70cm。第二层主枝2个或3个,与第一层间距1m~1.2m,基
4
DB65/T4558—2022
角50°~60°,每个主枝培养1个或2个侧枝。第三层主枝1个或2个,与第二层间距1m~1.2m,
基角30°~40°,不培养侧枝。适于枣农间作园。
8.2修剪
8.2.1刻芽
对于层间缺失的结果枝组,春季萌芽前后,可在隐芽上1cm处刻芽,并涂抹促抽枝药剂,培养结果
枝组。
8.2.2疏枝
将层间多余枝条从主干基部剪除,要求剪口平滑,不留残桩,确保树冠上下、膛内膛外的枣吊均能
实现通风透光。
8.2.3短截
对前1年主干延长枝上的二次枝,采取留1节或2节进行回缩,促发结果枝组。
8.2.4枣头摘心
8.2.4.1对新培养的结果枝组,枣头枝半木质化时,保留4个~6个二次枝,进行枣头摘心。
8.2.4.2对没有生长空间的新发嫩枝(新发枣头),保留基部2cm摘除(注意保留嫩枝基部的枣吊)。
8.2.5开张角度
采用撑枝、拉枝等方法,将中心干上的结果枝组角度调整到80°~90°。
8.2.6抹芽
及时抹除结果枝组及主干上多余的新生萌芽。
8.3保花促果
6月上中旬进入盛花期后,采用机械喷施的方法,上午10点前或下午19点后,叶面喷施0.3%硼酸+0.2%
的尿素+0.3%磷酸二氢钾(300g硼酸、200g尿素和300g磷酸二氢钾)加100kg水混匀,添加0.3%~
0.5%红糖招引昆虫,5d~7d一次,连续喷施3次。
9土肥水管理
9.1土壤管理
9.1.1自然生草
枣园内自然生长的草种、高度达30cm左右时,采用果园割草机进行刈割,刈割后的草可覆盖枣园。
9.1.2人工生草
4月上、中旬,距枣树主干80cm外,结合萌芽水,播种豆科植物,高度达30cm左右时,及时刈割,
覆盖枣园行间,增加土壤养分。
5
DB65/T4558—2022
9.2施肥管理
9.2.1枣园使用的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9.2.2基肥
9.2.2.1农家肥
9.2.2.1.1枣园的基肥使用沤制成熟的农家肥,农家肥积造方法见附录A。
9.2.2.1.2施肥方法包括以下2种:
a)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用开沟机沿枣树种植行树干外围单侧0.5m~1.0m的地方,采用机械
方式,挖40cm~50cm深、30cm~40cm宽的施肥沟;
333
b)基肥占施肥总量的60%~70%,鸡粪、油渣用量0.3m/亩~0.5m亩,羊粪、牛粪使用量2m/
亩以上,均匀撒入沟内,进行埋土填沟,并及时灌水。
9.2.2.2人工种植绿肥
枣园行间种植油菜,待油菜敛花时,使用机械将油菜翻压进土壤,绿肥种植方法见附录B。
9.2.3追肥
9.2.3.1施肥时期
在萌芽前、盛花初期、果实迅速膨大期追施。
9.2.3.2施肥种类和用量
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每亩化肥全年施用量<30kg。
9.2.3.3追肥方式
一般采用开沟追施、随水冲施和叶面喷施三种形式。
9.3灌溉管理
9.3.1采用渠水或机井抽水在种植行内进行灌溉的:3月中、下旬浇催芽水;5月下旬~6月上旬浇助
花水;7月上、中旬浇促果水;8月上、中旬浇膨果水;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浇封冻水。果实生育期若
遇干旱,应增加灌水次数。每次灌水量约200m3/亩,以渗透到土壤40cm~60cm根系主要分布层为宜。
9.3.2采用节水设施灌溉的:枣树萌芽至展叶期,灌水周期8d~10d;开花至幼果发育期,灌水周
期4d~6d;果实膨大期,灌水周期6d~8d,如遇干热天气可适当增加灌溉次数;枣果脆熟至完熟
期,灌水周期6d~10d;冬灌水,红枣采收后,土壤上冻前进行,需灌透水1次,预防根系受冻,同
时便于触杀土壤中的越冬虫卵。全年灌溉定额480m3/亩~580m3/亩,灌水次数15次~20次。
10有害生物防治
10.1主要有害生物种类
枣实蝇,桃小食心虫,红枣大球蚧,梨圆蚧,黄刺蛾,枣瘿蚊,截型叶螨(红蜘蛛),香梨优斑螟,
枣黑头病、枣缩果病,枣裂果病等。
6
DB65/T4558—2022
10.2防治原则
10.2.1以生物防治为主,人工物理防治为辅,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植保方针。
10.2.2保护天敌,防止环境污染,保证安全、优质食品的生产。
10.2.3应抓住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用药和采取生物制剂、天敌等生物防控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主
要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把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
10.2.4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绿色栽培可使用的农药制剂清单见附录C。
10.3防治措施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具体措施见附录D、附录E。
11采收
11.1采收时期
11.1.1鲜食枣在果面全红、色泽艳丽,肉质鲜脆饱满的脆熟期采收。
11.1.2制干枣在果色泽好,果形饱满,干物质多的完熟期采收。
11.2采收方法
11.2.1鲜食枣
宜人工采摘,带果梗,勿使枣果带伤。
11.2.2制干枣
采用震落法,用木杆击打枣树的树枝在树下撑(铺)塑料膜或布单,将震落下的枣果集中收集。
11.3分级
枣果采收后,根据品种分级标准,进行果品质量分级,干制红枣分级标准见附录F。
7
DB65/T4558—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农家肥积造、沤制技术要点
A.1场地选择
A.1.1堆沤场地应选择离水源、肥源较近,向阳背风、运输方便的田头地边,并且具有地势低、加水
方便、能拦蓄附近积水的地方。
A.1.2场地应选在粘土地上,有利于保水保肥。
A.1.3在其他土质上建场地应采取防渗漏措施,垫粘土后夯实。
A.1.4堆肥四周用土垒出10cm~15cm高的土埂,堆肥地面及四周土埂上覆盖塑料膜。
A.2原材料选择与配方
A.2.1有机物料包括以下2部分:
a)含碳较多不易分解的各种植物残体,如各种作物秸秆、藤蔓、苦豆草等各类鲜杂草、树木枯
枝落叶等;
b)含氮较多可促进纤维物质分解细菌的畜禽残体及粪便,如猪、牛、羊等动物粪便。
A.2.2下列为2种可选配方:
a)配方一
主料:苦豆草为主的各类鲜杂草(包括藤蔓、落叶)。
配料:动物粪便、尿素和复合菌肥。
配比:每立方按苦豆草等各类鲜杂草60%+动物粪便40%+尿素(2kg~3kg)+复合菌肥1kg。
b)配方二
主料:农作物桔杆(棉花、蔬菜)等。
辅料:动物粪便、尿素和复合菌肥。
配比:各类农作物桔杆(棉花、蔬菜等)原料50%+动物粪便50%+尿素5kg+复合菌肥1kg。
A.3堆制方法
A.3.1原料预处理
堆制前将各类鲜杂草、各类农作物桔杆进行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利于腐解。
A.3.2堆制方法
A.3.2.1选择堆肥原料按配方比例进行配料,将主料和辅料混合搅拌均匀。
A.3.2.2堆放成底宽2m~3m、高1.5m~2m的梯形条垛,垛长视场地而定,后期可以用翻堆机作
业的,应根据机械的作业幅度来确定堆垛的宽度和高度。
A.3.2.3发酵物料含水量以握紧后出水不滴水为准,55%最佳。
A.3.2.4原料堆好后可用草或细土覆盖,1cm左右厚度即可,肥堆中间插管子通气,不宜用农膜全部
8
DB65/T4558—2022
覆盖捂死。
A.3.3水分、温度测定
发酵过程中,水分不足时应及时加水,堆沤期间应加水3次~5次;堆料温度保持在50℃~70℃
为宜,手抓物料有灼热感,温度不足应及时翻堆。
A.3.4翻堆、后熟
A.3.4.1堆积10d~20d,堆顶开始塌陷,冒热气,堆内温度达到55℃~65℃后开始以翻堆机、铲
车或人工方式进行翻堆。
A.3.4.2翻倒过程中加入水,把结块打碎,将粪草(桔秆)混合均匀,再次堆成梯形条垛进行发酵,
约10d后,堆温再次升到60℃~70℃再翻倒1次,之后进入降温期。
A.3.4.3温度降到30℃~40℃时发酵结束,发酵时间大约40d~50d左右,进入第二次静态腐熟阶
段,时间大约30d~40d,直至堆肥物料颜色变成黑褐色或黑色,即制成有机肥料备用。
A.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1738-2014 出口食品中虫酰肼残留量的测定 2014-01-13
- SN/T 0217-2014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菊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4-01-13
- SN/T 0152-2014 出口水果中2,4-滴残留量检验方法 2014-01-13
- SN/T 0603-2013 出口植物源食品中四溴菊酯残留量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3-11-06
- QB/T 4668-2014 办公家具人类工效学要求 2014-05-06
- SN/T 3326.5-2013 进出口照明器具检验技术要求 第5部分:LED灯的能效 2013-11-06
- SN/T 1573-2013 出口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 小鼠生物法 2013-11-06
- SN/T 1632.3-2013 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PCR方法 2013-11-06
- SN/T 1632.2-2013 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验方法 第2部分:PCR方法 2013-11-06
- SN/T 3241.7-2013 进出口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检验技术要求 第7部分:储水式电热水器的能效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