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131-2019 山核桃培育技术规程

LY/T 2131-2019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arya cathayensis Sarg.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131-201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23
实施日期
202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7)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生产技术,包括育苗、栽植、成林管理、病虫防治等。本标准适用于天目核桃的生产栽培。大别山山核桃(C. dabieshanensis)、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的生产栽培也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
起草人:
黄兴召、黄坚钦、常君、姜春前、徐小牛、傅松玲、白彦锋、张龙娃、夏国华、刘昌勇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8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131—2019

代替LY/T2131-2013

山核桃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CaryacathayensisSarg.

(发布稿)

2019-10-23发布2020-04-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2131—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苗木1

5栽植2

6树体培育3

7成林管理4

8病虫害防治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山核桃培育管理工作项目表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山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7

I

LY/T2131—2019

前言

本标准替代LY/T2131-2013《山核桃生产技术规程》。与LY/T2131-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o

--规定了栽植地的坡度不大于25。

--增加了幼龄林和成林的生态栽培。

--增加了保花保果的内容。

--增加了山核桃培育管理工作项目表。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7)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兴召、黄坚钦、常君、姜春前、徐小牛、傅松玲、白彦锋、张龙娃、夏国华、刘

昌勇。

本标准于2013年第一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LY/T2131—2019

山核桃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生产技术,包括育苗、造林、整形修剪、成林丰产

管理、病虫防治、采收及坚果处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天目核桃的生产栽培。大别山山核桃(C.dabieshanensis)、湖南山核桃(C.hunanensis)

的生产栽培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雌花开放femalefloweropening

雌花小花柱头颜色变成紫红色,并分泌出粘液时称雌花开放。

3.2

辅助授粉assistedpollination

将花粉放入花粉袋挂于上风口或挂在竹杆顶上,边走边抖的授粉方法。

4苗木

4.1嫁接

4.1.1砧木

砧木宜选择地径0.7㎝以上,生长健壮的山核桃实生苗。

1

LY/T2131—2019

4.1.2接穗

在山核桃休眠期,剪取采穗母树树冠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芽饱满、节间短的一年生枝条,用

800倍~1000倍万霉灵或甲基托布津处理后凉干,尼龙薄膜密封,贮藏于0℃~5℃冷库备用。

4.1.3嫁接时期

在砧木复叶张开至小叶全部长成期间嫁接。

4.1.4嫁接

砧木横切断面、在断面一侧切口,将接穗插入切口嫁接。嫁接后要及时抹芽除萌,松土除草,嫁接

后60~100天解除包缚物。

4.2嫁接后管理

4.2.1追肥

6月中旬后可追肥,以氮为主;10月初施末次肥,以磷、钾为主。

4.2.2遮阴

在5月中下旬应搭遮阴棚,防止因高温日灼影响苗木生长。

4.2.3浇水

苗床表层发白时,及时浇水,上午9:00时前、下午17:00后喷洒,浇湿土层10cm为限。灌溉水

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4.2.4苗木分级

表1苗木规格等级表

地径(cm)苗高(cm)

苗木品种苗龄

ⅠⅡⅠⅡ

省级及以上1(1)-0或1(1)-1≥0.6≥0.4≥50≥35

认定良种1(2)-0或1(2)-1≥0.8≥0.6≥80≥50

注:1苗龄:第一个数字表示苗木在原地的年数,第二个数字表示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用短

横线间隔;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嫁接苗的年数。

5栽植

5.1栽植地选择

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1000mm~1500mm,海拔200m~800m,光照充足、通风良

好、坡度不大于25º的丘陵或坡地为宜。土壤为砂壤土到轻粘土,pH值5.3~7.5,土层大于60cm。产

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环境空气符合GB3095;灌溉水质必须符合GB5084;土壤符合GB15618。

5.2栽植规划

2

LY/T2131—2019

5.2.1生态栽培

因地制宜,尽量保留原植被,对于裸露部分可种植耗水、耗肥力弱的耐阴植被和豆科植物,以便保

持水土和改良土壤。

5.2.2筑堰

o

用林内小石块在山核桃树下坡方向2m垒成小平台,保水保土。大于15坡地可挖取的石块砌坎并

移客土做成水平树盘。

5.2.3建蓄水池

在林内修建0.5m³~3m³的蓄水池,包括水泥池、塑料容器池、塑料薄膜池等。

5.3整地挖穴

5.3.1整地

oo

宜11月份进行,小于15采取条带状整地,大于15采取块状整地,保留条带间和块状周围的植被。

5.3.2挖穴

规格(长×宽×深)为60cm×60cm×60cm,每穴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25kg~30kg和0.1kg

过磷酸钙作基肥,然后表土回穴,覆土待种。

5.4定植

5.4.1定值密度

株行距6m×6m或6m×5m。

5.4.2定值时间

以山核桃苗刚落叶后和春季萌动前造林最佳,一般在10月底~11月中旬或3月中下旬~4月上旬。

5.4.3栽植方式

栽植前修剪过长和劈裂的主根,主根长度不超过30cm。

5.5幼林培育

5.5.1补苗

造林后次年进行补苗,补植同龄苗,幼林地禁止放牧。

5.5.2除草

人工除草,每年除草2次,分别于5月~6月、9月~10月进行,锄除栽植苗30cm内的杂草,形

成人工除草穴,每年向外扩穴30cm~40cm。

5.5.3施肥

当年不宜施肥,第二年起施肥,分别于2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进行,2~3年生株施复合肥0.5kg,充

分腐熟农家肥15kg~20kg;4年后株施复合肥1.0kg,腐熟农家肥20kg~30kg。施肥方法同7.2.2。

3

LY/T2131—2019

6树体培育

6.1整形

栽植当年定干,高度40cm~60cm。萌芽后保留2个~4个主枝,通过摘心、抹芽、拉枝等方法,

培养自然开心形或主干分层形树体。

6.2修剪

山核桃树萌动,裸芽颜色变青绿色时进行。剪除过密的枝条,去除的病枝和枯枝并及时清除烧毁。

修剪口涂药防腐,涂抹石蜡,促进愈合。

7成林管理

7.1除草松土

o

除草松土宜同步进行,采收前人工劈草清理林地,禁用内吸性除草剂(如草甘膦)除草。15成林

松土采用伏铲和冬挖。伏铲在雨季后进行,地表削草松土深度不超过8cm;冬挖在果实采收后休眠期

进行,深20cm为宜。

7.2施肥

7.2.1肥料种类

使用复合肥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