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194-2002 流控制传递协议(SCTP)

YD/T 1194-2002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194-2002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2-06-21
实施日期
2002-06-21
发布单位/组织
信息产业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

流控制传送协议������

������������������������������������������������������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定义·······································································································。····⋯⋯�

����缩略语··············································。···。。。···················································⋯⋯�

������的功能描述····························································。······································⋯⋯�

����������的结构········································一,······················································⋯⋯�

���������的功能·········································································。·························⋯⋯�

�����原语定义······································································。·······························⋯⋯�

�����高层协议�����向����发送的请求原语····························································⋯⋯�

���������向高层协议发送的通知原语·····························································。··········⋯⋯�

������分组的格式以及参数定义·········································································��������⋯⋯��

����������分组格式·····························································································⋯⋯��

���������数据块的格式·····························································��������······���������⋯⋯��

������端点的维护的参数和相关建议值········································································⋯⋯��

�����对应每个����实例所需的参数········································································⋯⋯��

����对应每个偶联����端点所需的参数··································································⋯⋯��

����对应每个传送地址所需的参数···········································································⋯⋯��

����需要的通用参数···········································································����������·····���⋯⋯��

��������参数的建议值······························································。············�··········⋯⋯��

������的程序······································································。··································⋯⋯��

���偶联的建立程序·····························································································⋯⋯��

�����数据的传递程序·······························································��············��������������⋯⋯��

�����拥塞控制程序························································································。·······⋯⋯��

����故障管理程序································································································⋯⋯��

����偶联关闭程序·································································���·············�������������⋯⋯��

附录��资料性附录�����的状态转移图·····································································⋯⋯��

附录��资料性附录����程序示例···········································································⋯⋯��

���正常偶联建立的示例·····················································································��⋯⋯��

�����偶联重启动的示例··········································································��������·�····��⋯⋯��

�����延时证实的示例···············································································�����·········⋯⋯��

��使用����报告间隔的示例································································�········�����⋯⋯��

��延时证实的示例·························································································����⋯⋯��

附录��资料性附录�明确的拥塞通知···········································································⋯⋯��

�������������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建议制定的,它规定了流控制传送协议������所使用的消息格式

编码和程序。����协议主要用于在��网中传送����的信令消息,同时����协议还可以用于其他的信

息在��网内传送。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和附录�是资料性的附录。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军续合元张宜高峰连超林铭吕严

�������������

流控制传送协议���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控制传送协议������所使用的消息格式编码和程序,���协议主要用于在��网

中传送����的信令消息和��网内的信令消息。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完成���信令与��网互通的信令网关����设备,以及��网用于呼叫控制的软

交换������������交换机等设备的开发、生产、引进和购买。

�翅��件引用女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小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传送控制协议�����

���������发现通路���

���������对�������主机的要求一应用和支持

���������分配的号码

���������出于安全目的的随机建议

���������用于��的发现通路���

���������串号的算法

������������的地址结构

�����������������协议的安全结构

�����������������协议,版本�

���������明确的拥塞通知

�������������拥塞控制

���������流传送控制协议������

�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定义

����偶联�����偶联实际上是在两个����端点间的一个对应关系,它包括了两个����端点、以及包

括验证标签和传送顺序号码等信息在内的协议状态信息,一个偶联可以由使用该偶联的����端点用传送

地址来惟一识别,在任何时候两个����端点间都不会有多于一个的偶联。

����端点�����端点是����分组中逻辑的接收方或发送方,在一个多归属的主机上,一个����端点

可以由对端主机表示为����分组可以发送到的一组合格的目的地传送地址,或者是可以收到����分组

的一组合格的起源传送地址。一个���端点使用的所有传送地址必须使用相同的端口号,但可以使用多

个��地址。����端点使用的传送地址必须是唯一的。

流�流是从两个����端点建立的一个单向逻辑通道,对于顺序递交业务,在这个通道中所有的用户消息

都必须按照顺序进行递交口

传送地址�传送地址是用网络层地址、传送层协议和传送层端口号定义的,当����在��上运行时,传

送地址就是由��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来定义的,这里����就充当传送协议。

�������������

���缩略语

������消息鉴权码

������最大的传送单元

������重发超时

�����双向传播时间

������双向传播时间变化

����流控制传送协议

���平滑的双向传输时间

���传送控制块

���传送控制协议

���类型一长度一取值的编码格式

���传送顺序号

���高层协议

������的功能描述

��信令传送中应用的����协议主要用来在无连接的网络上传送����信令消息,该协议可以用来在��

网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协议,����具有如下功能。

��一在确认方式下,无差错、无重复地传送用户数据�

��一根据通路的���的限制,进行用户数据的分段�

��一在多个流上保证用户消息的顺序递交�

��一将多个用户的消息复用到一个����的数据块中�

��一利用����偶联的机制�在偶联的一端或两端提供多归属的机制�来提供网络级的保证�

��一����的设计中还包含了避免拥塞的功能和避免遭受泛播和匿名的攻击的功能。

�������的结构

������位于����用户应用和无连接网络业务层之间,这种无连接的网络可以是��网络或者其他的网

络。本标准规定的����协议主要是运行在��网络上的。����协议通过在两个����端点间的建立的偶

联,来为两个����用户之间提供可靠的消息传送业务。

������实际上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但����偶联的概念要比���的连接具有更广的概念,����协

议提供了在两个����端点间的一组传送地址之间建立偶联的方法,通过这些建立好的偶联,����端点

可以发送����分组。一个����偶联可以包含用多个可能的起源�目的地地址的组合,这些组合包含在

每个端点的传送地址列表中。

��图�给出了����偶联在��网络协议中的示意。

����端点人网络传送����端点�

圈�����佃联的示宜

�������������

�������的功能

������传送业务可以分解成如图�所示的如下几个功能块,各功能块的用途在下节介绍。

����用户应用

流内消息的顺序递交

偶联的建立

用户数据分段

�和释放

证实和通免拥塞

数据块捆绑

分组有效性验证

通路管理

圈�����传送业务的功能圈

�����偶联的建立和释放

��偶联的建立是由����用户发起请求来启动的,出于安全性考虑。为了避免遭受恶意的攻击,在偶联

的启动过程中采用了������机制。

������提供了对激活偶联的正常的关闭程序,它必须根据����用户的请求来执行,当然����也提供

一种非正常的关闭程序�即�中止程序�,中止程序的执行既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来启动,也可以由����

协议检出差错来中止。

������不支持半打开状态�类似�����即一端可以在另一端结束后继续发送数据。无论是哪个端点执

行了关闭程序后,偶联的两端都应停止接收从用户发来的新数据,并且只传送队列中的数据。

�����流内消息的顺序递交

������中的流用来指示需要按顺序递交到高层协议的用户消息的序列,在同一个流中的消息需要按照

其顺序进行递交。

������用户可以在偶联建立时规定在一个偶联中所支持的流的数量,这个数量是可以进行协商的,用

户消息通过流号来进行关联。在����内部,为每个通过����的����用户消息都分配一个流顺序号码。

在接收端,����保证在给定的流中,消息可以按照顺序递交给����用户。但当某个流由于等待下一个

连续的用户消息造成闭塞时,其他流上的顺序递交不应受影响。

������也提供非顺序递交的业务,接收到用户消息可以使用这种方式立即递交到����用户,而不需

要保证其发送时的顺序。

����用户数据分段

��在需要的时候,����在发送用户消息时可以对消息进行分段,以确保发送到低层的���分组长度

符合通路���的要求。在接收方,需要把各分段重组成完整的消息后,再把消息递交给����用户。

���证实和避免拥塞

������为每个用户数据分段或未分段的消息都分配一个传送顺序号码���������的分配是独立于流

一级分配的流顺序号码。接收方对所有收到的���进行证实,尽管此时在接收序列中可能存在接收到的

���不连续。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可靠的递交功能可以与流的顺序递交相分离。

��证实和拥塞避免功能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证实的时候负责对分组的重发。分组的重发功能可

以通过与���协议类似的拥塞避免程序来调节的。

丫肠佗�,卜‘加似

����傲拐块捆绑

�����分组在发送到低层时要包含一个公共的分组头,其后跟着一个或多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既

可以包含用户数据,也可以包含����控制信息。����用户具有一个选项,可以请求是否把多于一个的

用户消息捆绑在一个����分组中进行发送。����的这种数据块捆绑的功能可以在发送端生成一个完整

的���分组,在接收端负责分解该����分组。

��当拥塞出现的时候,尽管用户可能请求����不必进行捆绑,但����的实施仍旧可以执行捆绑功能。

用户禁止进行捆绑只会影响到����实施,即在传送����分组之前产生一个较小的时延。

�����分组的有效性验证

��每个����公共分组头中都包含一个必备的验证标签字段和一个�����长的校验字段。验证标签的值

由偶联的端点在偶联启动时选择,如果收到的分组中未包含期望的验证标签值,则舍弃该分组。校验码

则由���分组的发送方设置,以提供附加的保护,用来避免由网络造成的数据差错。接收方对包含无效

校验码的����分组予以丢弃。

�����通路管理

��发送方的����用户能够使用一组传送地址作为����分组的目的地。���通路管理功能可以根据

����用户的指令和当前合格的目的地集合的可达性状态,为每个发送的���分组选择一个目的地传送

地址。当用分组业务量不能完全表明可达性时,通路管理功能可以通过心跳消息来监视到某个目的地地

址的可达性,并当任何远端传送地址的可达性发生变化时向����用户提供指示。通路管理功能也用来在

偶联建立时,向远端报告合格的本地传送地址集合,并且把从远端返回的传送地址报告给本地的����用

户。

��在偶联建立后,需要为每个����端点都定义一个首选通路,用来在正常情况下发送���分组。

��在接收端,通路管理功能在处理����分组前,用来验证人局的����分组属于的偶联是否存在。

������原语定义

������通过接收高层协议�����用户�发送的原语请求,为����的用户提供服务,并且应当可以根

据不同事件由����向����用户发送通知。

��本节章描述的原语和通知可以作为实施����协议的一个参考,以下描述的高层协议接口原语功能只

是一个说明性的内容,并不要求完全按照以下的说明来实现����协议。不同的����实施可以具有不同

的���接口,但是����必须提供一个最小集的业务,用来保证所有的����实施都可以支持相同的协

议。

���离层协议《����向����发送的请求原语

��本节对���和����之间的功能进行归纳,使用的描述方法采用了高级程序语言所用的过程和函数调

用方法。

��以下描述的���原语规定了在����必须支持的用于互相通信的基本功能。单独的实施必须按照各自

格式进行,对原语详细定义,它可以是在一个调用中使用这些基本功能的子集或者是用这些基本功能的

组合来实现。

��以下的原语描述使用了如下格式�原语名�必备属性,「任选属性」�

�����������������返回结果�必备属性,�任选属性�

���������������原语

原语格式�������������本端端口�,�本地合格的地址列表」�

返回结果�本地���实例名

��这个原语允许����启动其内部的数据结构,并为建立操作环境分配所需的资源,一旦����启动后,

则高层协议在与其他����端点直接通信时就不需要再调用该原语。

������将向高层协议返回一个本地���实例名

��必备属性�无

�������������

��任选属性�以下属性类型可以通过原语进行传递。

��一本地端口�����端口号,如果高层协议�����希望规定�

��一本地合格的地址列表�本地����端点应当绑定的地址列表。如果未包含地址列表,缺省的,所

有分配给主机的所有��地址应当是作为本地端点�注�。

��注�如果实施支持这个任选属性,则实施应当保证本端点发送的任何����分组中应当包含一个在本地合格的地址列

�����表中规定的��地址。

�����������下�原语

原语格式�����������本地����实例名,目的地传送地址,出局的流数量�

返回结果�偶联���,目的地传送地址列表」�,出局的流数量」

��该原语用来由高层启动一个到特定端点的偶联。对端点按照在该端点定义的传送地址进行规定,如

果本地����实例未启动,则认为该原语是一个差错。

��用来进行本地处理����偶联的偶联��,作为返回结果用来返回偶联是否成功建立。如果偶联建立不

成功,则返回一个差错。如果偶联成功建立,则返回结果中还应包含到对端的完整的传送地址列表以及

本端点的出局的流数量,同时还应从返回的目的地地址中选择一个传送地址作为本地端点向对端发送

����分组的首选通路。返回的“目的地传送地址列表”可以由高层协议用来改变首选通路,或者是向一

个特定传送地址强制发送一个分组。

��注�如果���������原语用作模块化的功能调用,则偶联成功建立后,���������原语还可以返回除偶联��之外的

����其他偶联参数�如果���������原语是作为一个非模块化的功能调用,则应当只返回偶联��,其他偶联参数应

�����当用���������������进行通知。

��必备属性�

��一本地����实例名�从����������操作中获得�

��一目的地传送地址�规定了建立的偶联的对端点的一个传送地址�

��一出局的流数量�高层协议希望向对端点开放的出局的流的数量。

��任选属性�无

�������������原语

原语格式����������偶联���

返回结果�结果编码

��该原语用来正常地关闭一个偶联,任何已在本地发送队列中的用户数据都将被递交到对端。该偶联

将在收到所有发送的����分组的证实后停止。返回结果用来指示是否成功地关闭了该偶联,如果成功则

返回一个成功关闭偶联编码�如果试图关闭偶联失败,则返回一个差错编码。

��必备属性�

��一偶联���本地处理的����偶联。

��任选属性�无

������������原语

原语格式�������偶联���,原因编码」�

返回结果�结果编码

��该原语用来非正常地关闭�中止�一个偶联,本地发送队列中的用户数据将被丢弃,并发送一个

�����数据块到对端。返回结果用来指示是否成功地中止了该偶联,如果偶联中止成功,则返回一个成

功编码�如果试图中止偶联失败,则返回一个差错编码。

��必备属性�

��一偶联���本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