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325-2013 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方法

DB35/T 1325-2013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water environment adjacent to the land-based discharge port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325-2013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2-20
实施日期
2013-05-20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术语和定义、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的评价。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起草人:
许珠华、暨卫东、王颢、林辉、任保卫、魏姗姗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30

Z04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325—2013

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方法

2013-02-20发布2013-05-20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325—2013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珠华、暨卫东、王颢、林辉、任保卫、魏姗姗。

I

DB35/T1325—2013

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术语和定义、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

域水环境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

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66-1987水质总铬测定

GB/T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9-198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0-19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1-19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2-19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900-1989水质痕量砷的测定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10-1989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11912-1989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3195-1991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17108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GB17378.1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1

DB35/T1325—2013

GB17378.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T26411-2010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T60-2000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HJ/T341-2007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

HJ/T347-2007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

HJ478-2009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HJ484-2009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485-2009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HJ501-2009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502-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

HJ503-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05-2009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6-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586-2010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HJ597-2011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601-201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HJ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7-201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Y/T076-2005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陆源入海排污口land-basedsewageoutfalltothesea

由陆地直接向海域排放污水的具有专门管网的排放口。

3.2

工业污水入海排污口industrialsewageoutfalltothesea

产污主体为GB/T4754中规定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或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的陆源入海排

放口。

3.3

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municipalsewageoutfalltothesea

以排放生活和城市综合污水为主的陆源入海排污口(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污水排放

口)。

3.4

工业集中区污水入海排污口industrialareasewageoutfalltothesea

2

DB35/T1325—2013

指汇集工业集中区内工业污水向海域排放的排放口。

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seaareaadjacenttoland-basedsewageoutfall

受陆源入海排污口影响海域外缘向排污口一侧的海域。

3.6

海域水质综合类别seawaterqualityintegritylevelofthearea

对于一个给定的海域,根据海域内各站点的水质分布状况,按照一定统计分类方法所确定的该海域

的总体水质类别。

4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水环境监测

4.1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

排污口监测站位布设和采样方式应符合HY/T076-2005的要求。监测分析方法按照附录B规定方法执

行。监测内容按排污口分为三类:

a)市政排污口:总氮、氨氮、总磷、CODCr、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

b)工业排污口: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排污口,按照附录A选择监测项目。

c)工业集中区排污口:根据工业区内主要的工业类型,按照附录A选择监测项目。

4.2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监测

4.2.1监测站位布设

监测站位的布设应考虑到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敏感区和保护目标,还应考虑排污口污水扩散影响范

围,一般在距入海排污口3km范围内。

监测站位的布设一般以入海排污口为中心,以扇形(排污口靠岸)或者矩形(排污口离岸)进行断

面和站位布设,并遵循近密远疏的原则。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3km范围内全部为同一海洋功能区,则在

功能区内均匀布设监测站位,数量一般不少于7个,其中1个设在距排污口最近的海域,1个作为对照站

设在距入海排污口3km(由排污口垂直岸线向外海延伸)以外的海域。监测站位布设还需要考虑到所有的

功能区、敏感区、保护目标。

4.2.2监测内容

监测项目分为常规项目和特征项目,其中常规项目是每个排污口邻近海域均要监测的项目,特征项

目是根据排污口类型而设置的必测项目。

常规项目:水温、盐度、pH、溶解氧、CODMn、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活性磷酸盐、石

油类。

特征项目:按照附录A设置。

4.2.3监测时期及频率

监测时期与排污口监测时期同步,具体时间视排污状况而定,在低平潮期监测。监测频率每年不少

于4次。

4.2.4监测分析方法及其它

3

DB35/T1325—2013

采样方法、监测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应符合GB17378.1~GB17378.7的要求。监测分析

方法按照附录C规定方法执行。

5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5.1陆源入海排污口状况评价

陆源入海排污口状况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执行GB8978-1996或相应的国家、行业排放标准和地

方排放标准。凡有设计排放标准的入海污水,采用设计排放标准进行评价。三类或劣于三类水质海洋功

能区,污水排放执行二级标准;不低于三类水质海洋功能区,执行一级标准。污染指数大于1的污染物

确定为超标污染物。

a)排污口单因子评价的污染指数按公式(1)计算:

Pi=Ci/Csi.........................................................................(1)

式中:

Pi——i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i污染物的浓度(mg∕L);

Csi——i污染物的污水排放标准(mg∕L)。

b)pH污染指数按公式(2)、公式(3)计算:

||pH−pH

P=sm....................................................................(2)

pHDS

其中:

pHpH+pHpH−

pH==susdsusd,DS.......................................(3)

sm22

式中:

PpH——pH的污染指数;

pH——pH的实测值;

pHsm——pH标准值上下限之和的中间值;

DS——pH标准值上下限之差的中间值;

pHsu——pH标准值上限;

pHsd——pH标准值下限。

5.2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5.2.1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

a)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应根据GB/T17108对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洋功能区的

水质类别要求加以判定。对于包含多个海洋功能区的邻近海域,水质评价标准应采用监测范围内要

求最优的水质标准。

b)排污口邻近海域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因子,包括GB3097-1997及相关标准规定的所有监测项目。

5.2.2单个监测站位水质类别

单个监测站位水质类别的判定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单个监测站位水质类别为所有因子均能满足的最

差水质类别。当某一评价因子多个水质类别使用相同标准值时,水质类别的判定取最优类别。

a)水质单因子评价污染指数按公式(4)计算:

4

DB35/T1325—2013

Pwi=Cwi/Cwsi................................................................(4)

式中:

Pwi——i评价因子的污染指数;

Cwi——i评价因子的浓度(mg∕L);

Cwsi——i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值(mg∕L)。

b)海水pH值污染指数按公式(2)、公式(3)计算。

c)海水中溶解氧的污染指数按公式(5)、公式(6)计算: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