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08-2022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范

DB34/T 4208-2022 Grass Danzig Moth Resistance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208-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6-29
实施日期
2022-07-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肥西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凤台县植保植检站、宿州市植检植保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1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208—2022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范

Guidelineforinsecticideresistancemonitoringofthefallarmyworm

2022-06-29发布2022-07-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20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肥西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凤台县植保植

检站、宿州市植检植保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宿州市埇桥区

桃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操海群、盛成旺、廖敏、蒋兴川、周建、李秀霞、李桂亭、黄超、黄勇、董永

成、蒋山、高全、肖金京、郑兆阳、吴向辉、马书芳、徐丽娜、陈浩梁、张前进、梅最英。

I

DB34/T4208—2022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抗药性监测的化学药剂、监测点

的确定、监测方法、抗性水平的判断。

本文件适用于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2058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NY/T2916棉铃虫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NY/T3539叶螨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化学药剂

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和其它取得登记的化学药剂。

5监测点的确定

设置原则

根据安徽省玉米种植分布和草地贪夜蛾入侵和发生分布特点,在长江以南、淮河以北、以及江淮之

间各个地区选择代表性玉米种植区进行设置。

设置数量

在长江以南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选取1个~2个市县、江淮之间选取2个~3个市县、淮河

以北草地贪夜蛾重点防治区选取3个~4个市县,每个监测点面积不少于0.5hm2。

6监测方法

监测时间

根据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监测时间为每年5月至10月。

1

DB34/T4208—2022

试虫的采集和饲养

选取代表性玉米田3块~5块,每块田采用“W”型五点取样,每个监测点采集草地贪夜蛾卵块200

块以上,或采集幼虫、蛹500头以上,或利用诱虫灯诱集活成虫200头以上。采集的卵块孵化后,幼

虫生长至3龄初,可直接用于生物测定。其他虫态室内饲养至F1代,3龄初幼虫用于生物测定。饲

养条件为(26±1)℃,相对湿度为40%~70%,光周期L/D=16h/8h,幼虫采用人工饲料饲养,人工饲

料的配方参见附录A所示,成虫饲喂10%蜂蜜水。

药剂的配制

6.3.1母液配制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杀虫剂原药,用丙酮或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溶解,配制成母液。

6.3.2饲料混毒法

使用同一溶剂稀释母液,配制系列浓度的工作液,再与人工饲料按照质量比1:99均匀混合,加入

药液量不少于2g。

6.3.3点滴法

用同一溶剂将母液稀释为系列浓度的工作液,每个浓度药液量不少于2mL。

6.3.4浸叶法

将母液用0.1%Triton-100水溶液梯度稀释至工作液浓度,每个浓度药液量不少于400mL。

测定方法

6.4.1方法的选择

根据防治药剂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方式,选择饲料混毒法、点滴法和浸叶法等。

6.4.2饲料混毒法

选取生长一致、健康的3龄初幼虫作为试虫。在12孔培养板中加入适量混毒人工饲料,并接入1

头试虫。12头为一个重复,每个浓度重复3次;每个药剂设置5个~7个浓度梯度。以添加相同溶

剂处理的饲料作为对照。处理后的试虫转移至(26±1)℃、相对湿度为40%~70%、光周期L/D=16h/8h

的条件下饲养。

6.4.3点滴法

选取生长一致、健康的3龄初幼虫作为试虫。用微量点滴器将0.2μL药液点滴在幼虫的胸部背

板,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处理。12头试虫为一个重复,每个浓度重复3次,每个药剂设置5个~

7个浓度梯度。以点滴相同溶剂的试虫作为对照。处理后的试虫转移至12孔培养板饲养,每孔1头,

并加入适量人工饲料或新鲜玉米叶片,于(26±1)℃、相对湿度为40%~70%、光周期L/D=16h/8h的

条件下饲养。

6.4.4浸叶法

选取生长一致、健康的3龄初幼虫作为试虫。采集未接触任何农药的新鲜玉米叶片,用打孔器打

成直径略小于12孔培养板孔径的叶碟,浸入待测药液中10s,取出置于吸水纸自然晾干,每孔放入

2

DB34/T4208—2022

3个叶碟,接入1头试虫。12头试虫为一个重复,每个浓度重复3次,每个药剂设置5个~7个

浓度梯度。以相同溶剂的0.1%Triton-100水溶液处理的叶碟饲喂组为对照。处理后的试虫转移至

(26±1)℃、相对湿度为40%~70%、光周期L/D=16h/8h的条件下饲养。

药剂处理后的检查时间

根据药剂发挥作用的快慢确定检查时间。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处理后48h检查结果;乙

基多杀菌素处理后72h检查结果;虱螨脲处理后96h检查。试虫触碰无反应或不能协调运动,或处

理组草地贪夜蛾体长小于对照组体长一半以上,即判定为死亡。检查结果填于附录B中表B.1。

统计分析

利用SAS、SPSS、POLOplus等软件,采用浓度对数-机率值分析法,计算LC50值及其95%置信限、

斜率±标准误(b±SE)、卡方值和自由度,计算结果填于附录C中表C.1。

7抗性水平的判断

抗性倍数的计算

参照NY/T2058、NY/T2916和NY/T3539的规定,根据敏感品系的LC50值(S)和监测地区种群

的LC50值(T),按公式(1)计算监测地区种群的抗性倍数(RR),计算公式如下:

T

RR=···············································································(1)

S

式中:

RR——监测地区种群的抗性倍数;

T——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