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DB37/T 2365-2013 Testing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using post-loading withdrawal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6月
-
2022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滨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东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高密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昌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东营市东营区
- 起草人:
- 崔士起、孔旭文、成勃、石磊、姜燕、李建业、田文成、王涛、兰可喜、韩学民、王彦忠、郭建军、孟庆娟、齐俊杰、韩迎波、周玉龙、李仰贤、王安、李军军、季长征、董文军、董华、邓文峰、邓忠国、刘明鑫、赵世华、李劲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10
Q2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ofconcretecompressivestrengthby
post-installpull-outmethod
2013-06-13发布2013-07-10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365-2013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符号..................................................................1
4符号..............................................................................2
5拔出试验装置......................................................................3
5.1技术要求......................................................................3
5.2拔出仪........................................................................4
5.3钻孔机........................................................................5
5.4磨槽机........................................................................5
5.5锚固件........................................................................5
6检测技术..........................................................................6
6.1一般规定......................................................................6
6.2钻孔与磨槽....................................................................7
6.3拔出检测......................................................................7
6.4异常现象及处理................................................................7
6.5钻芯修正......................................................................7
6.6注意事项......................................................................8
7测强曲线..........................................................................8
7.1适用条件......................................................................8
7.2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8
7.3圆环式拔出仪测强曲线..........................................................8
7.4三点式拔出仪测强曲线..........................................................8
8检测数据分析处理..................................................................8
8.1混凝土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8
8.2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9
8.3变异系数限值..................................................................9
8.4混凝土强度推定................................................................9
8.5异常构件处理.................................................................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圆环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三点式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表.....................................16
I
DB37/T2365-20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异常数据判断和处理.............................................18
附录E(规范性附录)检验批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上、下限系数...........................20
附录F(规范性附录)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21
附录G(规范性附录)条款表述所用的助动词...........................................22
II
DB37/T236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滨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
督站、东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院、高密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昌邑市建
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东营市东营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五莲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高唐县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站、广饶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北京海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盛世伟业科技有限公
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士起、孔旭文、成勃、石磊、姜燕、李建业、田文成、王涛、兰可喜、韩学
民、王彦忠、郭建军、孟庆娟、齐俊杰、韩迎波、周玉龙、李仰贤、王安、李军军、季长征、董文军、
董华、邓文峰、邓忠国、刘明鑫、赵世华、李劲松。
III
DB37/T2365-2013
引言
为规范山东地区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保证检测精度,根据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关于下达〈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等15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鲁质监标便字
[2011]178号),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有关
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出本标准。
当需要推定新建工程或既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时,可按本规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
土强度的依据。
IV
DB37/T2365-2013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术语、定义、后装拔出试验装置技术要求、检测技
术、测强曲线和检测数据分析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后装拔出法进行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GB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11年版)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DB37/T236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后装拔出法post-installpull-outmethod
采用拔出装置,通过检测混凝土的后装拔出力值来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
3.2
圆环式后装拔出装置deviceofpost-installpull-outmethodwithreactionring
反力支撑装置为圆环支撑式的后装拔出试验装置。
3.3
三点式后装拔出装置deviceofpost-installpull-outmethodwiththree-pointreaction
反力支撑装置为三点支撑式的后装拔出试验装置。
3.4
1
DB37/T2365-2013
检测批inspectionlot
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种类构件构
成的检测对象。
3.5
按批抽样检测batchsamplinginspection
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确定该检测批质量的检测方法。
3.6
随机抽样randomsampling
从检测批中抽取样本单位,每个样本单位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等的抽样方式。
3.7
工程质量检测inspectionofstructuralquality
为评定结构工程质量与设计要求或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符合性所实施的检测。
3.8
结构性能检测inspectionofstructuralperformance
为评估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或抗灾害能力所实施的检测。
3.9
复检recheck
为验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对已受检的对象所实施的现场检测。
3.10
补充检测additionaltest
为补充已获得的数据所实施的现场检测。
3.11
重新检测renewaltest
不计入已有的检测数据和结果,以新的检测数据和结果为准的现场检测。
3.12
推定区间intervalestimation
由样本数量、置信水平和分位值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置信区间。
3.13
测点强度换算值conversionstrengthoftestingpoint
2
DB37/T2365-2013
由构件拔出力计算值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相当于被测构件测试部位
在所处条件及龄期下,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
3.14
强度推定值estimatedstrength
相当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fc,i:对应于第i个试块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按(D-1)式回归方程计算的强度换算值。
c
fcu,e: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c
fcu,i:第i个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c
fcu,l: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下限值。
c
fcu,u: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推定区间上限值。
fm.i:对应于第i个试块的拔出力值按(A-1)计算的强度换算值。
1
Gn、Gn:格拉布斯检验统计量。
G0.975、G0.995: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
k0.05,l:0.05分位数推定区间下限值系数。
k0.05,u:0.05分位数推定区间上限值系数。
mc: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fcu
sc: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fcu
Ti:构件第i个测点的拔出力值。
δ:构件或检测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
δr: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
5拔出试验装置
5.1技术要求
3
DB37/T2365-2013
5.1.1拔出试验装置应由钻孔机、磨槽机、锚固件及拔出仪等组成。钻孔机、磨槽机、锚固件及拔出
仪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拔出仪的计量仪表应具有法定计量机构的校准合格证。
5.1.2拔出试验装置根据反力支承形式不同,分为圆环式(见图1)和三点式(见图2),主要技术要
求见表1。
表1拔出试验装置主要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项目
圆环式三点式
反力支承内径mm55±1120±1
胀簧锚固台阶外径mm25±0.129±0.1
胀簧锚固台阶宽度mm3.5±0.13.5±0.1
锚固件的锚固深度mm25±0.835±0.8
钻孔直径mm18.5±0.522.5±0.5
环形槽深度mm3.6~4.53.6~4.5
成孔深度mm50±560±5
工作行程mm≥4≥6
5.2拔出仪
拔出仪由加荷装置、测力系统及反力支承三部分组成。
5.2.1拔出仪技术性能
技术性能包括:
a)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测力系统全量程的20%且小于测力系统全量程的80%;
b)允许示值误差为测力系统全量程的±2%;
c)测力系统应具有峰值保持功能。
4
DB37/T2365-2013
说明:
1——拉杆;
2——对中圆环;
3——胀簧;
4——胀杆;
5——反力支撑。
图1圆环式拔出仪试验装置示意图
5
DB37/T2365-2013
说明:
1——反力支承;
2——拉杆;
3——胀簧;
4——胀杆。
图2三点式拔出试验装置示意图
5.2.2拔出仪校准
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拔出仪应进行校准:
a)新仪器启用前;
b)经维修后;
c)出现异常时;
d)达到校准有效期限(有效期限为一年);
e)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5.3钻孔机
钻孔机可采用金刚石薄壁空心钻或冲击电锤。金刚石薄壁空心钻应有冷却水装置。钻孔机宜有控制
垂直度及深度的装置。
5.4磨槽机
磨槽机由电钻、金刚石磨头、定位圆盘及冷却水装置组成。为保证胀簧锚固台阶外径,应经常检查
金刚石磨头的外径,及时更换磨头。
5.5锚固件
锚固件由胀簧和胀杆组成。
6检测技术
6.1一般规定
6.1.1检测前宜收集的资料
资料应包括:
a)工程名称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
b)被检测结构或构件名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图纸;
c)水泥品种、出厂日期及强度、安定性检验报告,砂石品种、粗骨料最大粒径以及混凝土配合比
情况等;
d)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类型、混凝土浇注和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
e)结构或构件的试块混凝土强度试压资料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f)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检测原因。
6.1.2仪器设备检查
6
DB37/T2365-2013
检测前,应对钻孔机、磨槽机、拔出仪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钻头、磨头、锚固件的规格尺寸是否
满足成孔尺寸要求进行检查。
6.1.3检测方式选择
6.1.3.1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两种方式:
a)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个柱、梁、墙、基础等构件检测,当检测批构件总数少于9个时,按
单个构件检测,其检测结论不得扩大到未检测的构件或范围;
b)按批抽样检测:适用于检测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6.1.3.2大型结构按施工顺序可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独立构件,根据检测
区域数量及检测需要,选择检测方式。
6.1.4按批抽样检测
按批抽样检测时,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抽测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检验批最小样本容量
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
检验批的容量检验批的容量
ABCABC
9~1523591~15082032
16~25358151~280133250
26~505813281~500205080
51~9051320501~12003280125
注1:检测类别A适用于工程质量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性能检测,检测类别C适用于
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
注2:无特别说明时,样本单位为构件。
6.1.5测点布置的规定
构件的测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a)单个构件检测时,应在构件上至少均匀布置3个测点,当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
差的绝对值大于中间值的15%时(包括两者均大于中间值的15%),应在最小拔出力测点附
近再加测2个测点;
b)按批抽样检测时,应根据构件类型和受力特征布置测点,每个构件测点数量不得少于1个,测
点总数不得少于10个;
c)测点应优先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成型的侧面,混凝土成型的侧面确实无法布置测点时,可在混凝
土成型的顶面布置测点,此时应清除混凝土表层浮浆,并使测点部位混凝土不平整度在100mm
长度内不大于0.2mm;
d)测点宜布置在构件的受力较大或薄弱部位,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300mm,测点距构件
边缘不应小于150mm;
e)检测面不应有装饰层、油垢;
f)测点应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部位和混凝土表层的钢筋、预埋件,保证破坏面无外露钢筋。
6.1.6其它规定
构件的测点宜标有明显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绘测点布置示意图。
7
DB37/T2365-2013
6.2钻孔与磨槽
6.2.1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应始终与混凝土检测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
6.2.2在混凝土孔壁磨环形槽时,磨槽机的定位圆盘应始终紧靠混凝土表面回转,磨出的环形槽应规
整。成孔尺寸应满足表1要求。
6.3拔出检测
检测包括:
a)将胀簧插入成型孔内,通过胀杆使胀簧锚固台阶完全嵌入环形槽内,保证锚固可靠;
b)拔出仪与锚固件用拉杆连接对中,并与混凝土检测面垂直。圆环式反力支撑应有对中圆环,保
证拉杆从支撑圆环的圆心通过;三点式反力支撑应保证拉杆从三支撑点的重心通过;
c)施加拔出力应连续均匀,速度应控制在(0.5~1.0)kN/s;
d)施加拔出力至混凝土破坏、测力仪读数不再增加为止,记录极限拔出力值,精确至0.1kN;
e)检测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拔出仪及机具脱落,检测后应对混凝土破损部位进行修补。
6.4异常现象及处理
当拔出检测过程中出现下列异常现象时,应作详细记录,并将该值舍去,在其附近补测一个测点。
a)锚固件在成型孔内滑移或断裂;
b)反力支承内的混凝土仅有小部分破损或被拔出,而大部分无损伤;
c)在混凝土的破坏面上,有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有裂缝、蜂窝、孔洞、疏松等缺陷;有泥土、
砖块、钢筋、铁件等异物;
d)圆环式支承,试验后在混凝土表面上无完整的环形压痕;
e)在圆环式支承环外出现混凝土裂缝。
6.5钻芯修正
6.5.1当对后装拔出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宜进行钻芯修正。
6.5.2钻取芯样部位、加工技术要求及修正量计算等均应符合DB37/T2368—2013的规定。
6.6注意事项
6.6.1采用本规程进行检测的人员应通过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
6.6.2现场检测作业,应遵守有关安全及劳动保护规定。
6.6.3用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7测强曲线
7.1适用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a)粗骨料为碎石,干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普通混凝土;
b)检测部位混凝土表层与内部质量应一致;
c)采用符合GB50204规定的钢模、木模及其它材料制作的模板;
d)自然养护或蒸气养护出池后经自然养护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层为干燥状态;
e)龄期14d以上;
f)抗压强度为(10.0~70.0)MPa。
推荐标准
- DB32/T 1817-2011 花果山云雾茶 2011-06-15
- DB32/T 1805-2011 韭菜 窖栽生产技术规程 2011-06-15
- DB32/T 1820-2011 夹谷春茶栽培技术规程 2011-06-15
- DB32/T 1821-2011 夹谷春茶加工技术规程 2011-06-15
- DB32/T 1823-2011 禽蛋中总胆固醇含量的测定 酶比色法 2011-06-15
- DB32/T 1812-2011 魏可葡萄避雨生产技术规程 2011-06-15
- DB62/T 2114-2011 冬小麦春玉米间作高效施肥技术规程 2011-06-09
- DB32/T 1809-2011 苔干生产技术规程 2011-06-15
- DB32/T 1829-2011 邵伯鸡(配套系) 2011-06-15
- DB32/T 1804-2011 苔干 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