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14-2024 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15/T 3514-2024 The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the Red Viscera Beetle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3514-2024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28
实施日期
2024-07-28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514—2024

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ntegratedcontrolofDendroctonusvalens

LeConte

2024-06-28发布2024-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5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编写。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通辽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泽新、吕忠良、那顺勿日图、杜艳红、常桐、闫海明、孙永、白守宁、敖特

根、包秀梅、韩凤英、许翠梅、李风达、萨其拉、井丽杰、李宝源、田万祎、郑英华、史佳琦、金春艳、

白海军、白国栋、根小、卢旭颖、赵亮亮、特日格勒、蒋贺喜格、包晓英、王婧敏、李旻宇。

I

DB15/T3514—2024

红脂大小蠹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的危害程度确定、虫情监测、防治技

术、防治策略、防治效果评价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内红脂大小蠹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681林业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LY/T1830红脂大小蠹检疫技术规程

LY/T2011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2020林业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数字化管理规范

LY/T2025红脂大小蠹防治技术规程

LY/T2516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SN/T2599红脂大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红脂大小蠹(又名强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

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大小蠹属(DendroctonusErichson),危害油松、

樟子松等多种松科植物的蛀干、蛀根性害虫,为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鉴定方法具体按照SN/T2599

的规定执行,生物学特性按照LY/T1830的规定。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参见附录A。

凝脂congealedoleoresin

红脂大小蠹侵染树木后,虫道内的虫粪、木屑与松脂的混合物从侵入孔溢出的初期为红褐色、后期

为灰白色漏斗状凝结物。

4危害程度确定

调查

1

DB15/T3514—2024

按照“Z”字形法、平行线法或对角线法抽查30株以上,统计受害株率,或目测危害树木的严重程

度。具体按照LY/T2011和LY/T2516的规定。

危害程度划分

在幼虫、成虫阶段,调查受害株率,其中发生(危害)程度在2%~6%为轻度发生,7%~12%为中度

发生,13%以上为重度发生,具体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成灾标准按照LY/T1681的规定执行。

5虫情监测

监测范围

红脂大小蠹疫情发生区,火烧迹地,抚育采伐迹地,曾调入带疫原木的贮木场(点)、木材集贸市

场附近松林等。

监测方法

5.2.1诱捕器监测

成虫扬飞期,在发生区距林缘5m~10m处设置诱捕器支架,下端距地面5cm~10cm,一般每1km

设置1个诱捕器。定期观察能否诱捕到红脂大小蠹成虫,以此判断红脂大小蠹发生情况。诱捕器安装和

设置方法按照LY/T2025的规定执行,具体参见附录B。

5.2.2人工监测

查看树干上有无红脂大小蠹侵入孔、羽化孔、凝脂,树干基部地面是否有风化脱落的红褐色或灰白

色凝脂碎末。对可疑受害木,用解剖工具撬开树干或树根部位的树皮,查看皮层内是否有红脂大小蠹虫

体及被蛀食的虫道痕迹,虫道内是否有红褐色细粒状虫粪和木屑。确认有疫情后,应进行详细调查。调

查方法按照LY/T2011的规定执行。

标准地调查

5.3.1标准地设置

标准地面积为0.2hm2。以小班为单位设立标准地,一般30hm2以下设1块,30hm2以上每增加10hm2

增设1块。

5.3.2调查方法

采取“Z”字形法、平行线法(人工林)或对角线法取样,抽取样株30株以上,不足30株的,进行

每木调查,确定危害程度。

5.3.3调查内容

参见5.2.2。

6防治技术

检疫措施

按照LY/T1830的规定执行。

2

DB15/T3514—2024

物理防治

6.2.1诱捕器诱杀

成虫扬飞期在发生区松林的林缘、山脊空地,每隔50m悬挂1个引诱剂诱捕器。定时查看缓释瓶

中引诱剂挥发情况,及时补充引诱剂。

6.2.2伐根晾晒消杀

9~10月份火烧木采伐后,结合造林整地,用钩机将伐根挖出并进行自然晾晒,消杀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