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1217-2024 车载有线高速媒体传输 万兆全双工系统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QC/T 1217-2024 Automotive wired high-speed media transmission—Multi-gigabit full-duplex system—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由正向节点、反向节点以及连接正反向节点的线束组成的车载有线高速媒体传输万兆全双工系统。
发布历史
-
2024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李巍、王仕伟、何巍、张凯、李春、王学寰、王元龙、窦汝鹏、常伟、董莉娜、王荣、刘群力、黄静、王国伟、李春林、王小波、刘晓智、余道和、朱立爽、郗冲、彭军、周林、黄玉珍、战伟、苗伟斌、戴广豪
- 出版信息:
- 页数:128页 | 字数:2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43.020
CCST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1217—2024
车载有线高速媒体传输万兆全双工系统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Automotivewiredhigh-speedmediatransmission—Multi-gigabitfull-duplex
system—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
2024-11-07发布202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C/T1217—2024
目次
前言
…………………………Ⅶ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缩略语
4……………………1
技术要求
5…………………2
协议栈
5.1………………2
节点状态
5.2……………3
传输速率
5.3……………3
连通性
5.4………………3
误码率
5.5………………4
线束故障诊断
5.6………………………4
电气指标
5.7……………4
试验方法
6…………………4
试验环境
6.1……………4
连通性
6.2………………5
误码率
6.3………………6
线束故障诊断
6.4………………………7
电气指标
6.5……………8
附录规范性传输协议
A()………………10
节点状态
A.1…………………………10
物理层
A.2……………15
媒体封装层
A.3………………………64
信息安全
A.4…………………………94
寄存器
A.5……………105
附录资料性发射预加重
B()…………109
附录资料性信道电气指标
C()………………………111
信道
C.1………………111
线束
C.2………………111
C.3MDI………………114
参考文献
……………………116
图车载有线高速媒体传输万兆全双工系统协议栈
1……………………3
Ⅰ
QC/T1217—2024
图试验环境
21……………4
图试验环境
32……………5
图节点状态机
A.1………………………10
图链路协商流程
A.2……………………11
图链路训练流程
A.3……………………12
图正向节点发送处理流程
A.4…………13
图反向节点发送处理流程
A.5…………13
图节点发送信号方式和最大输出顶降测试采样点位置
A.6…………13
图反向节点周期发送休眠心跳帧
A.7…………………14
图退出休眠状态流程
A.8………………15
图物理层处理流程
A.9…………………15
图码块格式
A.1066B……………………16
图正向格式
A.11PLDB…………………17
图正向编码
A.12RS-FEC………………18
图码元交织方式
A.13RS………………18
图正向传输帧格式
A.14…………………19
图正向扰码移位寄存器结构
A.15………………………19
图编码流程
A.16PAM49B/10B………………………19
图反向格式
A.17PLDB…………………20
图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A.18CRC……………………21
图反向编码
A.19RS-FEC………………22
图反向传输帧格式
A.20…………………22
图反向扰码移位寄存器结构
A.21………………………22
图物理层优先级传输示例
A.22…………23
图正向物理层重传示例
A.23……………24
图反向物理层重传示例
A.24……………25
图链路协商帧加扰方式
A.25……………30
图链路训练帧格式
A.26…………………30
图链路训练帧的加扰方式
A.27…………32
图同步帧格式
A.28………………………32
图同步帧的加扰方式
A.29………………32
图休眠心跳帧的加扰方式
A.30…………34
图正向差分信号眼图模板
A.31…………34
图调制正向差分信号模板
A.32NRZPSD……………35
图调制正向差分信号模板
A.33PAM4PSD…………36
图反向差分信号模板
A.34PSD………………………37
图有媒体接入控制字段的媒体封装包格式
A.35………65
Ⅱ
QC/T1217—2024
图无媒体接入控制字段的媒体封装包格式
A.36………65
图类媒体封装包格式
A.37A……………66
图类媒体封装包格式
A.38B……………66
图类媒体封装包格式
A.39C……………67
图图像业务媒体封装包格式
A.40………………………67
图像素映射方式
A.41RAW8…………69
图像素映射方式
A.42RAW10…………69
图像素映射方式
A.43RAW12…………69
图像素映射方式
A.44RAW14…………70
图像素映射方式
A.45RAW16…………70
图像素映射方式
A.46RAW20…………70
图像素映射方式
A.47RAW24…………71
图偶数行像素映射方式
A.48YUV4208bit…………71
图奇数行像素映射方式
A.49YUV4208bit…………72
图偶数行像素映射方式
A.50YUV42010bit…………72
图奇数行像素映射方式
A.51YUV42010bit…………72
图偶数行像素映射方式
A.52YUV42012bit…………72
图奇数行像素映射方式
A.53YUV42012bit…………73
图像素映射方式
A.54YUV4228bit…………………73
图像素映射方式
A.55YUV42210bit…………………73
图像素映射方式
A.56LooselyYUV42210bit………74
图像素映射方式
A.57YUV42212bit…………………74
图像素映射方式
A.58RGB666…………75
图像素映射方式
A.59LooselyRGB666………………75
图像素映射方式
A.60RGB888…………75
图像素映射方式
A.61RGB10-10-10……………………76
图像素映射方式
A.62RGB12-12-12……………………76
图像素映射方式
A.63RGB565…………76
图媒体封装包格式
A.64IEC60958……………………77
图业务数据中承载的帧
A.65IEC60958………………78
图控制业务媒体封装包格式
A.66………………………78
图地址二元组和端口二元组示例
A.67…………………79
图2透传模式示例
A.68IC………………80
图非透传模式示例
A.69…………………81
图2透传媒体封装包格式
A.70IC………………………82
图控制读写和状态确认媒体封装包格式
A.71…………83
图2端口控制写封装包格式
A.72IC/SPI………………84
Ⅲ
QC/T1217—2024
图端口控制写封装包格式
A.73UART………………84
图标准寄存器控制写封装包格式
A.74…………………85
图自定义寄存器控制写封装包格式
A.75………………85
图2端口控制读封装包格式
A.76IC……………………86
图端口控制读封装包格式
A.77SPI……………………87
图标准寄存器控制读封装包格式
A.78…………………87
图自定义寄存器控制读封装包格式
A.79………………88
图状态码为写成功的媒体封装包格式
A.80……………88
图状态码为写失败的媒体封装包格式
A.81……………89
图状态码为读成功带读数据的媒体封装包格式
A.82-………………89
图状态码为读失败不带读数据的媒体封装包格式
A.83-……………90
图状态码为读失败带读数据的媒体封装包格式
A.84-………………90
图过采样模式媒体封装包格式
A.85GPIO……………91
图触发模式媒体封装包格式
A.86GPIO………………91
图固定时延触发模式媒体封装包格式
A.87GPIO……………………92
图固定时延触发模式传输示例
A.88GPIO……………92
图媒体封装层传输确认包格式
A.89……………………94
图基于认证的流程
A.90PSK…………95
图基于证书认证的流程
A.91……………96
图基于认证的密钥架构
A.92PSK……………………98
图基于证书认证的密钥架构
A.93………………………98
图密钥更新流程
A.94……………………99
图完整性保护流程
A.95…………………99
图基于的密钥推演和算法协商流程
A.96PSK………100
图基于证书的密钥推演和算法协商流程
A.97………101
图加密和解密流程
A.98………………102
图认证加密流程
A.99…………………103
图安全消息封装包格式
A.100…………104
图发送预去加重结构
B.1/……………109
图预加重等级示意
B.2…………………110
图传输信道组成示意
C.1………………111
图屏蔽双绞线信道插损限值曲线
C.2…………………111
图屏蔽双绞线回损限值曲线
C.3………………………112
图同轴线插损限值曲线
C.4……………113
图插损曲线
C.5MDI……………………114
图回损曲线
C.6MDI……………………115
图近端串扰曲线
C.7MDI………………115
Ⅳ
QC/T1217—2024
表正向传输速率
1…………………………3
表反向传输速率
2…………………………3
表线束诊断故障注入方法
3………………7
表节点各状态定义
A.1…………………10
表码块指示位定义
A.266B……………16
表码块子指示位定义
A.366B…………17
表正向控制字段定义
A.4PLDB………………………17
表挡位交织深度
A.5……………………18
表反向控制字段定义
A.6PLDB………………………20
表校验生成多项式
A.7CRC……………20
表物理层控制消息格式
A.8……………25
表正向物理层重传消息格式
A.9………………………26
表反向物理层重传消息格式
A.10………………………26
表链路重建消息格式
A.11………………27
表休眠控制消息格式
A.12………………27
表协商请求帧格式
A.13…………………28
表协商响应帧格式
A.14…………………
推荐标准
- T/SDJKR 009-2022 预制菜(水产类)烤鱼 2022-06-30
- T/BJCA 010-2019 京菜 鱼头泡饼烹饪技术规范 2019-12-31
- T/MMSP 44.-2023 高凉菜 白灼海虾烹饪工艺规范 2023-11-20
- T/CI 169-2023 罗汉果浓缩汁加工技术规范 2023-10-23
- T/ZSGTS 179-2023 香山之品 竹荪 2023-06-29
- T/SCSKJQYLHH 06-2021 红桥猪儿粑 2021-05-26
- T/SCSSX 2.0-2022 预制川菜标准与规范编制指南 2022-10-25
- T/FYCY 331-2023 汾阳宴 主食系列:步步糕制作工艺规范 2023-04-01
- T/SSNX 0001-2021 三穗县猴头菇 2021-12-28
- T/FYCY 301-2023 汾阳宴 扣碗系列:沙棘果蒸长山药烹饪工艺规范 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