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717-2007 人造板抽样检验指导通则

LY/T 1717-2007 Guide for sampling inspection of wood-based panels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717-200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9-10
实施日期
2007-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板抽样检验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人造板产品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计数抽样检验、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的表示和判定、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计量抽样检验、两检验室测量结果一致性的统计检验和检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人造板实施型式评价、例行生产、监督、交收、质量一致性等多类检验的抽样系统、抽样计划、抽样方案和检验数据统计处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结构用人造板的抽样系统、抽样计划和抽样方案等。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起草人:
王维新、曾珍、吴盛富、方勤良、高秋玲、黄强、向中华、张熙中、陈文渊、陈韶、张治宇、方崇荣、黄河浪、陶伟根、王春明、王云林、张杰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79.060.01

犅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犔犢犜17172007

人造板抽样检验指导通则

犌狌犻犱犲犳狅狉狊犪犿犾犻狀犻狀狊犲犮狋犻狅狀狅犳狑狅狅犱犫犪狊犲犱犪狀犲犾狊

狆犵狆狆

ㅤㅤㅤㅤ

20070910发布200710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犔犢犜17172007

人造板抽样检验指导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板抽样检验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人造板产品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计

数抽样检验、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的表示和判定、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计量抽样检验、两

检验室测量结果一致性的统计检验和检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人造板实施型式评价、例行生产、监督、交收、质量一致性等多类检验的抽样系统、抽

样计划、抽样方案和检验数据统计处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结构用人造板的抽样系统、抽样计划和抽样方案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GBT2828.120031AQL

计划(:,)

ISO258911999IDT

/—统计学术语第一部分一般统计术语

GBT3358.11993

ㅤㅤㅤㅤ

/—统计学术语第二部分统计质量控制术语

GBT3358.21993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和/—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GBT3358.11993GBT3358.21993GBT2828.12003

用于本标准。

3.1.1

计数检验犻狀狊犲犮狋犻狅狀犫犪狋狋狉犻犫狌狋犲狊

狆狔

规定的一个组合或一组要求,或者仅将单位产品划分为合格或不合格,或者仅计算单位产品中不合

格数的检验。

3.1.2

计量检验犻狀狊犲犮狋犻狅狀犫狏犪狉犻犪犫犾犲狊

狆狔

在规定条件下,用测量、试验或其他方法将单位产品的计量特性观察值与技术要求进行对比,并判

断该单位产品的该计量特性是否合适的过程。

3.1.3

计量质量特性狌犪犾犻狋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犳狅狉狏犪狉犻犪犫犾犲狊

狇狔

被检产品中能用连续尺度进行度量的质量特征。

3.1.4

计量抽样检验犪犮犮犲狋犪狀犮犲狊犪犿犾犻狀犫狏犪狉犻犪犫犾犲狊

狆狆犵狔

按规定的计量抽样方案从批中随机抽取部分单位产品进行计量检验,并根据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

差判断该批产品是否接收的过程。

/—

犔犢犜17172007

3.1.5

规格限狊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犾犻犿犻狋

规定的用以判定单位产品某计量质量特征是否合格的界限值。

3.1.6

上规格限狌犲狉狊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犾犻犿犻狋

狆狆狆

规定的合格计量质量特征的最大值。

3.1.7

下规格限犾狅狑犲狉狊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犾犻犿犻狋

规定的合格计量质量特征的最小值。

3.1.8

单侧规格限狊犻狀犾犲狊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犾犻犿犻狋

犵狆

仅对上或下规格限规定了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的规格限。

3.1.9

双侧规格限犱狅狌犫犾犲狊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犾犻犿犻狋狊

同时对上或下规格限规定了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的规格限。

3.2符号和缩略语

Ac接收数

AQL接收质量限

CRQ使用方风险质量

犉两检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时,用以判断两组样品是否属于同一个总体的指

标值

ㅤㅤㅤㅤ

张板内试件数标识系列(、、……)

犻1犻=123犿

样本内样品数标识系列(、、……)

犼犼=123狀

、质量特征值需要区别试件切割方向或上下表面时单个试件的角码

犽犾

犿从每块样品板上每一个方向上切割的试件数

狀样本数,即样品板数

PRQ生产方风险质量

犙L下规格限质量统计量

犙U上规格限质量统计量

Re拒收数

-所有样品板某一质量特征值检测值样本标准差的算术平均值

-2所有样品板某一质量特征值检测值样本方差的算术平均值

,编号为的样品板内个试件检测值的样本标准差

狊犼犿

w犼

2,编号为的样品板内个试件检测值的样本方差

狊犼犿

w犼

-样品板之间某一质量特征值检测值的样本标准差

狊狓两检验室样品检测值差异的标准差

Δ

2样品板之间某一质量特征值检测值的样本方差

2、2两检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时,一检验室及另一检验室样品板之间检测值的

--

,,

狊狊

狓1狓2

样本方差

-,某定型产品最后()个生产阶段、批次、班次的板材某一质量特征值的板

狊=2030

狓狆狆狆~

间标准差

狋两检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一次性比较时,已经判定两组样品属于同一个总体,用以判

断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值

/—

犔犢犜17172007

狋对已经验收合格的产品总体实施质量监督的计量抽样检验时,与试件数相关的单侧

5%t分布值

狋与样本数相关的单侧5%狋分布值

W板材的质量特征

、单个试件的检测值

狓狓

犻犻犽犾

犼犼

==

,全部样品板的所有试件即()个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或者全部样品板一个

狓狓犽犾犿×狀

方向或一个表面所有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

、编号为的样品板内个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或需要区别切割方向、上下表

狓狓犽犾犼犿

犼犼

面时一组试件的算术平均值

--

,、,两检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时,一检验室及另一检验室编号为的样品板内

狓狓犼

犼1犼2

犿个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两检验室各自编号为的样品的检测值的平均值差异

Δ狓犼犼

-,、-,两检验室全部样品检测值的平均差异

Δ狓犼1Δ狓犼2

L单侧下规格限

μ

U单侧上规格限

μ

γ,变异系数

w犼

4人造板产品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计数抽样检验

作为基材使用的人造板产品的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计数抽样检验采用/—中

4.1GBT2828.12003

的一般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为的一次抽样方案,或采用等效的二次抽样方案。除非产

ⅡAQL4.0

品标准中对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计数抽样检验另有规定,或遵守合同的规定。

ㅤㅤㅤㅤ

4.2已饰面或已成为最终产品直接使用的人造板产品的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计数抽样检验,采用

/—中的一般检验水平、为的一次抽样方案,或等效的二次抽样方案。除

GBT2828.12003ⅡAQL1.5

非产品标准中对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的计数抽样检验另有规定或遵守合同的规定。

5人造板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的表示和判定

5.1检验批

检验批可由几个投产批或投产批的一部分组成。根据检验需求确定检验批。

5.2试件

按照人造板产品标准中试件切割方法规定的尺寸和数量切割试件,试件中至少有一个是从已裁边

的板材边部切割。产品标准未作具体规定的,同一检测项目的两个试件之间最小距离应为100mm,对

于检测结果与板的长宽方向有关或与上、下表面有关的试件,不同方向和不同表面的试件数应相等,对

于检测结果不受影响的检测项目,试件的不同方向或上、下表面可以随机选择。试件切割时应保证平

直、整洁、没有炭化。

5.3检测结果的表示

5.3.1样品中每一板材中的每一试件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每一试件检测结果都应被

记录下来。除被证实为异常的结果外,试件的检测结果都应被用作统计计算。

5.3.2人造板样品及试件的物理力学性能中被认为是主要质量特性值的检测结果的进一步评价应用

以下方法来计算。

5.3.2.1编号为的样品板内个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按式()计算:

犿1

-/……()

狓=狓犿1

犼∑犼

犻=1

编号为的样品板内个试件检测值的样本方差按式()计算:

5.3.2.2犿2

/—

犔犢犜17172007

2-2

,()/()……()

狊狓狓犿12

=--

w犻

犼∑犼犼

犻=1

编号为的样品板内个试件检测值的标准差按式()计算:

5.3.2.3犿3

-/

212

,[()/()]……()

狊狓狓犿13

推荐标准